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1-03-18 浏览次数:85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 1. 在肆虐全国的新型冠状病毒面前,曾经风靡一时的娱乐明星、网红销声匿迹,院士钟南山则成为全民偶像。“怎么洗手?”“什么时候可以出门?”“什么时候开学?”“钟爷爷的话”成了标准答案。因此,强强对“学习”有了以下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①学习就是为了考高中,将来找个好工作
    ②学习能提高素质,让我们成为更有用的人

    ③我们应该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努力学习
    ④学习是在学校里的事情,毕业后就不用了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 截至2019年底,我国90%以上的贫困县摘帽,95%左右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一幅共同富裕的全面小康图景越来越近了。这表明(   )
    A . 我国实施精准脱贫战略成果显著 B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得到解决 C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已经实现 D .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得到充分满足
  • 3. 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说:“我们的目标就是升国旗、奏国歌,打球已经完全不是我们个人的事情、个人的行为,而是国家大事,我自己都不属于自己”。在国旗下成长的中国女排,用艰苦奋斗镌刻荣光,她们淬炼的“女排精神”,已经成为民族精神的一面旗帜。这表明(   )
    A . 艰苦奋斗是美德,成就事业全靠它 B . 国家利益要至上,报效祖国动力强 C . 个人利益一边放,束之高阁把它忘 D . 拼搏实干铸辉煌,个人扬名勿彷徨
  • 4.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经过艰苦努力,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打赢疫情防控战争的曙光已经出现。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来源于(   )

    ①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③弘扬自强不息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④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二、多项选择(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
  • 5.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悄悄滋生了一种“疫情歧视”。受疫情严重影响的湖北省人,在疫情解除后到外地工作、生活受到了很多“冷眼相待”。社会呼吁大家拒绝歧视,尊重每一位湖北同胞。这是因为(  )
    A . 尊重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B . 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C . 每个公民的人格尊严和法律地位都是平等的 D . 湖北人受疫情影响最大,应享受特殊权利
  • 6. 近年来,随着无人驾驶、智能语音交互、人脸识别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智能汽车崭露头角,以智能制造推动了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雪龙2号”、北斗、5G等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新的进展。这说明(   )
    A . 我国将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 B . 创新关键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C .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D . 科技改变生活,助力经济发展
  • 7. 一份不到30元的外卖餐食,产生的垃圾包括4个餐盒、2套餐具、1个外包装袋,其中,附赠的醋、糖等在丢弃时均未开封使用。数据显示,中国外卖用户已超过3亿人。对此,下列认识你认同的有(   )
    A . 外卖方便又快捷,随意处置不应当 B . 绿色发展很重要,环境污染不可取 C . 资源浪费不应该,买卖双方要节约 D . 生态文明要建设,外卖取缔势必行
  • 8.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加强劳动教育是因为(   )
    A . 劳动创造财富,认同劳动贵贱才会认真学习 B . 劳动是幸福的源泉,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C . 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有利于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D . 培养劳动精神有利于形成良好劳动习惯,提高劳动能力
三、辨别与分析(10分)
  • 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四、观察与思考(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 10. 材料一: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源头,目前尚存不同看法,但鉴于疫情首先发现于存在野生动物交易的海鲜市场,并且近些年世界各地出现的一些烈性传染病,例如埃博拉、中东呼吸综合征、禽流感等,都与动物有关,此次疫情很大可能也与动物密切相关。2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

    材料二:病毒不分国界,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在全力做好国内疫情防控的同时,还竭尽所能向国际社会伸出援手。截至3月底,中国政府向80多个国家和多个国际组织提供帮助。中国向法国提供的医疗援助物资外包装图案引人瞩目,上面印着两句话:一句是“千里同好,坚于金石”,另一句是法国大文豪雨果的名言“团结定能胜利”。3月21日,中国政府向希腊提供的抗击新发肺炎疫情的救援物资抵达雅典国际机场。在援助的横幅上用中文写着“手牵手,亲密的朋友在一起。”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于4月初在中国设立了联合国全球人道主义应急枢纽,为包括联合国系统、各国政府及其他人道主义合作伙伴在内的国际社会提供全球抗疫应急响应。

    1. (1) 请结合材料一,运用依法治国关知识,从多角度为制止野生动物交易行为提出建议。(三个方面即可。)
    2. (2) 请对我国支援世界各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善举发表你的看法。(两个方面即可。)
  • 11.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一个民族更是要有一种精神力量。“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剪影,它可歌可泣、可圈可点,也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冬未春初的这场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传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场大考展现着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担当,彰显着我们的制度优势,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众志成城。在这场艰苦卓绝的人民战争中,孕育并诞生了伟大的“抗疫精神”,它既为打赢这场总体战、阻击战注入了强大动力,又必定以它的深刻内涵而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
    1. (1) 我们应该从抗疫精神中汲取哪些精神力量?(两个方面即可。)
    2. (2) 你打算怎样以实际行动致敬抗疫英雄?(三个方面即可。)
五、活动与探索(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 12.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着眼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密团结在一起,在全民族中间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持续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不断提升公民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为了宣传《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你校开展了“践行美德善行”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 (1) 请分析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必要性。(三个方面即可。)
    2. (2) 生活中,你是如何把“美德善行”落小、落细、落实的?(两个方面即可。)
  • 13. 材料一:近年来,大批野生动物集体回归中原大地。一批又一批大天鹅“携家带口”飞到河南黄河湿地,“舒舒服服”地度过了整个冬天,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大鸭、黑鹤、中华秋沙鸭等种群也不断扩大,太行山区的野生金钱豹开始“频频露面”……

    材料二: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环境问题上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1. (1) 结合材料一,说明野生动物集体回归的原因。(两个方面即可。)
    2. (2) 近年来,河南省为展现“绿水青山”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两个方面即可。)
    3. (3) 建设美丽中国,你打算采取哪些实际行动?(两个方面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