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滨州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学情调研试...

更新时间:2020-07-07 浏览次数:179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 1. 隋朝结束魏晋南北朝的分裂,统一全国是在(    )
    A . 公元581年 B . 公元589年 C . 公元605年 D . 公元618年
  • 2. 唐朝一位余杭(今杭州)商人,要到洛阳去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    )
    A . 江南河 B . 邢沟 C . 通济渠 D . 永济渠
  • 3. (2018七下·滨州月考) 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唐太宗在国家政治体制方面继续完善了(  )
    A . 三省六部制 B . 行省制度 C . 郡县制 D . 册封制
  • 4. “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反映了唐太宗(    )
    A . 唯才是用 B . 善于纳谏 C . 节俭治国 D . 勤于政事
  • 5. 下列史实能体现唐朝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的是(    )

    ①武则天登基成为皇帝    ②唐三彩的生产

    ③妇女喜好骑马、打球、射箭等    ④尚武风气盛行

    A . ①②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 6. (2017七下·武城月考)

    下面是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示意图。唐宋时期这一比例变化与下列哪一制度的实行密切相关?(    )

    A . 世袭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科举制
  • 7. 贞观十五年,吐蕃的一位赞普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题中的“赞普”和“公主”指的是 ( )

    A . 尺带珠丹和文成公主 B .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C . 尺带珠丹和金城公主 D . 松赞干布和金城公主
  • 8. (2017七下·市中月考)

    某班举办“中国古代文化使者”的图文展览。“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的语句与下列哪一人物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

    A . 鉴真 B . 玄奘 C . 郑和 D . 马可·波罗
  • 9. 历史上大多数的农民起义都是发生在统治阶层对农民阶层的横征暴敛时期,由于农民阶层得不到最低的生存保证而发动武装起义。下列历史人物属于农民起义领袖的是(    )
    A . 安禄山 B . 黄巢 C . 史思明 D . 姚崇
  • 10. “穿越小说”“穿越电视剧”曾流行一时。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主人公,穿越到了唐代长安,你可能看到的是(    )

    ①一起诵诗的年轻人    ②外国人购买唐三彩    ③遣唐使    ④进京赶考的读书人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 11. 916年,阿保机称皇帝,定都上京临潢府,后来改国号为辽。如果在这段文字里插入适当的图片,你应该选择(    )
    A . 西夏王陵 B . 契丹文字 C . 金代砖雕武士   D . 南宋《耕织图》
  • 12. “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岁币’”。材料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点苍山会盟 B . 和同(为)一家 C . 澶渊之盟 D . 经济重心南移
  • 13. “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签署“盟书”的两个政权是(    )
    A . 北宋和辽 B . 北宋和西夏 C . 南宋和西夏 D . 南宋和金
  • 14. 《宋史·岳飞传》记载:“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家军抵抗的是(    )
    A . 契丹族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 B . 党项族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 D.蒙古族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 C . 女真族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
  • 15. 两宋时期,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有( )

    ①广州 ②泉州③张家港 ④刘家港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③
  • 16. “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
    A . 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 . 太湖流域成为最主要的粮仓 C . 江南青花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 D . 长安成为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
  • 17. (2018七下·南宁月考) 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经济地理格局中的一次巨大变迁。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
    A . 南北朝时期 B . 隋唐时期 C . 南宋时期 D . 明清时期
  • 18. 以下是小明同学制作的“元朝统一”表格。其中有一处错误,是(    )

    选项

    时间

    事件

    A

    1260年

    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

    B

    1271年

    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

    C

    1276年

    元攻破临安,北宋灭亡

    D

    1279年

    消灭南宋残部,统一全国

    A . A B . B C . C D . D
  • 19. 1951年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其实西藏早在元朝时就正式纳入了中国版图,元朝还专门设置了机构加强对它的管辖,该机构是(    )
    A . 御史台 B . 中书省 C . 宣政院 D . 枢密院
  • 20. 《诗词大会》上有这样一道题目:根据以下线索说出一位诗人,宋代一位著名的状元,官至丞相,著有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应为(    )
    A . 李白 B . 杜甫 C . 苏轼 D . 文天祥
  • 21. (2017七下·永定期中) 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    )

    A . B . 瓦子 C . 勾栏 D . 邸店
  • 22. 宋代市民文化生活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 . 士大夫的提倡 B . 达官贵人的提倡 C . 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 D . 农民的需要
  • 23.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巨著。下列对该著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 . 由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 C . 记载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的历史 D . 有助于后人“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 24. (2017·菏泽) “天子好蹴鞠(宋徽宗喜欢蹴鞠),满城尽高俅(东京城流行踢球)”。这两句诗,除了讽刺的意味外,同时也(    )

    A . 说明了知识分子受社会普遍尊重 B . 体现了宋朝乡村生活的丰富多彩 C . 道出了靖康之变发生的直接原因 D . 反应了宋朝市民生活的一个侧面
  • 25. 海上丝路盛于宋元,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进一步发展。从科技角度看,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有哪些?(    )

    ①指南针应用    ②造船业发达    ③交子在市场上流通

    ④政府的鼓励政策    ⑤国家统一,经济发展

    A . ③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②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个小题。26小题15分,27小题11分,28小题14分,29小题10分,共50分)
  • 26. 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各个领域的建树熠熠生辉。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唐·杜甫《忆昔》

    材料三:唐玄宗非常注重对官吏的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官吏立即罢免。有一年他亲自主持对县令的考试,结果有45个县令因不合格而被撤职。

    ——部编教科书《中国历史》七下

    材料四:“唐朝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唐政权与周边各少数民族建立良好的关系,加速了民族交融。唐朝是民族交融的又一次高峰,而这首先表现为民族血缘的交融……唐朝皇室与少数民族联姻成为平常事。”

    ——摘编自郑师渠《中华民族精神研究》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此河”指的是古代哪一重大工程?依据该材料,归纳出“隋亡”的原因?
    2. (2) 材料二描绘了唐朝历史上的哪一盛世局面?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出唐朝兴盛局面出现的原因?
    3. (3) 依据材料四,请写出一个“唐朝皇室与少数民族联姻”的历史事件?并据此说出唐朝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4. (4) 材料二诗歌的作者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标志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唐朝灭亡后,中国再度出现政权分立的局面,这一时期史称什么?
    5. (5) 综合上述隋唐历史的探究,对我们今天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何启示?
  •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来流脂栗米白,公私仓廪具丰实。

    ——[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观察图1和图2

    材料三: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周匡物《及第谣》

    材料四:在他西行前,国人称印度为天竺。此外印度还有“身毒”“贤豆”等叫法。他在印度求法时认为译为“印度”比较合适。他回国后,这一译法逐渐流行,沿用至今。

    1. (1) 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的盛世景象,这盛世局面的出现与唐玄宗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2. (2) 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有什么用途?
    3. (3) 材料三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唐太宗和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4. (4) 材料四的“他”是谁?回国后,根据他的口述,由其弟子记录而成的著作是什么?
  • 28. 地方势力过强会威胁中央政权,造成国家混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安史之乱平定后,藩镇势力不仅没有消除,相反却更加发展。唐朝无力彻底消灭安史的余部,只得任命安史降将为节度使……安史之乱时,边兵大量内调,边防空虚,吐蕃、南诏乘机进扰,因而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朝又在西北、西南加强藩镇。为了巩固统治,在内地也实行“以方镇(藩镇)御方镇”的方针,在关中、关东、江淮地区广置藩镇,以求互相制约……藩镇割据期间,藩镇与朝廷之间,藩镇相互之间,经常发生战争,生产遭到破坏,人民生活困难。朝廷能控制地盘日益缩小,只能加倍剥削、役使控制区内的人民;藩镇在其控制区内更是增加赋税、兵役、徭役,滥施刑罚,对人民实行残暴的军事统治。这些,都是阻碍破坏社会经济的发展,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百度百科

    材料二:一日(太祖)召赵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

    材料三:朱熹总结北宋败亡的教训时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子语类》

    材料四: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宋代汪洙《神童诗》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安史之乱带来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回答赵普分析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他提出了什么样的解决办法?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朱熹的观点。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4. (4) 根据材料四概括宋代政治的特点。
    5. (5) 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对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的认识。
  • 29.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材料一:

    飞流直下三下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窦娥冤》

    请回答:

    材料二:培根曾说:“(中国)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唐、宋、元时期主要的文学形式?
    2. (2) 材料二中培根所说的三种发明分别是什么?请选择其中一种发明,谈谈其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作用。
    3. (3) 通过与历史亲密接触,你感悟到了何种民族精神。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