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慈溪市崇寿初中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

更新时间:2020-06-18 浏览次数:347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 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错误的是()


    A . 生活中接触的纯水多,水溶液少 B . 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 C . “南水北调”工程说明我国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 D . 地球上水的总量多,淡水少
  • 2. 目前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 . 河流水和湖泊水 B . 冰川水和地下水 C . 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 D . 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淡水
  • 3.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集气瓶,瓶内都是空气,导管中封有一段红色的水柱,甲瓶涂黑,乙瓶不涂黑,都放茬阳光下,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到( )

    A . 甲瓶导管中的水柱向A移动得多 B . 乙瓶导管中的水柱向A移动得多 C . 甲瓶导管中的水柱向B移动得多 D . 乙瓶导管中的水柱向B移动得多
  • 4. 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阳光主要由可见光谱、红外线和紫外线组成;②红外线在红光外侧,紫外线在紫光外侧;③红外线在红光内侧,紫外线在紫光内侧;④红外线为红色,紫外线为紫色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5. 关于光的传播过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 .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5千米/秒 C . 光的传播方向始终不变 D . 光在水中的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速度
  • 6. 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
    A . 降水 B . 蒸发 C . 水汽输送 D . 地表径流
  • 7. 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 . 冰水 B . 牛奶 C . 碘酒 D . 石灰浆
  • 8. 晴朗的天气,阳光通过枝叶的间隙,在树荫下的地面上洒下片片光斑,这些光斑的形状是( )
    A . 间隙是不规则的,所以光斑也是不规则的 B . 是太阳在地面上留下的影子,所以一定是圆的 C . 是太阳通过枝叶的间隙在地面上形成的像,所以一定是圆的 D . 是太阳通过枝叶的间隙发生了色散现象,所以一定是圆的
  • 9. 如果,一束白光A人射到三棱镜后产生色散现象,其中1、3表示两束边缘色光,2是中间色,(    )

    A . 1是紫光,2是绿光,3是红光 B . 1是绿光,2是红光,3是紫光 C . 1是红光,2是绿光,3是紫光 D . 1是红光,2是紫光,3是绿光
  • 10. (2018八上·湖州月考) 海水晒盐是利用下列哪种方法结出晶体的( )
    A . 冷却热饱和溶液 B . 升温使其溶解度下降 C . 蒸发溶剂 D . 降温使其溶解度下降
  • 11. 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
    A . 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泊或海洋中 B . 在农田中使用过量的农药化肥并且渗入土壤水和地下水中 C . 任意堆放垃圾,经过雨水把有害的物质带入河水中 D . 以上都是
  • 12. 下列做法与“五水共治”行动相符合的是( )
    A . 使用含磷洗衣粉洗衣服 B . 为了环境卫生应该将生活垃圾倒入大海 C . 及时拧紧水龙头 D . 为了村民的饮水安全,工业废水不要排入村边的河中,但可排入较远的河流中
  • 13. 覆盖在陆地表面的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重要条件。其中为植物提供丰富营养的组成是( )
    A . B . 空气 C . 腐殖质 D . 矿物质、腐殖质
  • 14. 我国西部地区实施“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的目的是(    )
    A . 人们更需要产品 B . 人们更需要木材 C . 人们更需要粮食 D . 改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状态
  • 15. 下列防止土壤污染的具体措施比较合理的是( )
    A . 关闭所有产生污染的厂矿企业 B . 不使用任何农药和有机化肥 C . 禁止使用农用地膜 D . 对污水灌溉区进行监测与管理
  • 16. 对于某个特定的自然区域而言,下列概念所包含的内容范围,从大到小为( )
    A . 群落、生态系统、种群、个体 B . 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 C .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D . 生态系统、种群、群落、个体
  • 17. 如图可能表示的是哪种情况下,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

    A . 正在熔化的玻璃 B . 正在沸腾的水 C . 正在不断蒸发的酒精 D . 正在熔化的冰
  • 18. 夏天,站在开动的电风扇前人感觉很凉快是因为(     )

    A . 风扇煽来的风是凉的 B . 风扇煽来的风加快了人皮肤上汗水的蒸发 C . 风扇把人周围的热空气吹走了 D . 风扇把人周围的空气吹凉了
  • 19. 在一个养分充足的淡水湖中,有很多绿藻,使得这一水域出现了一定的污染。已知湖中有这样的一条食物链:藻类→浮游动物一吃浮游动物的鱼类→肉食性鱼类。在下列方法中,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大量减少这些藻类的是( )
    A . 除去吃浮游动物的鱼类 B . 大量引入肉食性鱼类 C . 完全除去肉食性鱼类 D . 大量引入吃浮游动物的鱼类
  • 20. 若某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其种群数量如图所示,在这四种生物中最有可能是生产者的是( )

    A . B . C . D .
  • 21. 水晶球样的生态球(如图)常作为家庭摆设,该球密封,内装有水、2一3条小鱼,底部有泥沙,并生长着一些水藻。妙在小鱼、水藻都是活的。下列关于生态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生态球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水草 B . 该生态球与外界隔绝,所以小鱼、水藻一直能繁衍下去 C . 该生态球必须放在有光照的地方才能使小鱼、水藻存活 D . 该生态球食物链简单,较易遭到破坏
  • 22. 某同学列举了以下四条食物链,其中书写正确的一条是( )
    A . 太阳→草→野兔→狐狸→虎 B . 草→野兔→狐狸→虎 C . 草→野兔→狐狸→虎→细菌 D . 虎→狐狸→野兔→草
  • 23. 如图所示将一种物质加入另一种物质中,其中能得到乳浊液的是( )
    A . B . C . D .
  • 24. 现有一杯硝酸钾饱和溶液,欲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 . 加入一定量硝酸钾 B . 升温到60℃ C . 加入一定量水 D . 恒温蒸发部分水
  • 25. 一种蝇的幼虫生活在牛的体表,以牛的皮肉为食,可致牛死,牛死后尸体为细菌分解,在生态学上,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牛为生产者 B . 细菌为消费者 C . 蝇的幼虫为二级消费者 D . 牛的尸体为分解者
  • 26. 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老鹰,发现它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它的方向一致、然后,他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老鹰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结果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阅读了上述材料后,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的现象是小孔成像 B . 沈括观察到“鸢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是小孔成像 C . 小孔成像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 D . 小孔成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
  • 27. 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

    溶质

    溶剂

    酒精

    汽油

    苯(有毒)

    溶解性

    微溶

    可溶

    易溶

    易溶

    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能最快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且对人体无害的是( )

    A . B . 酒精 C . 汽油 D .
  • 28.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通过各种关系而彼此联系,其中最主要的是( )
    A . 生态关系 B . 食物关系 C . 物质关系 D . 能量关系
  • 29.

    生活中常用瓷碗炖食物,碗与锅底不直接接触,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后,碗里的汤一定(  )

     

    A . 会沸腾,但慢一点 B . 和锅里的水同时沸腾 C . 不会沸腾,温度为100℃ D . 不会沸腾,温度低于100℃
  • 30. (2018·杭州模拟) 在室温下,小乐完成了如下实验,若固体A(不含结晶水)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且实验过程中。不考虑水的蒸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室温下,溶液①为饱和溶液 B . 在t℃时,A的溶解度一定为50克 C . 溶液②和溶液④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D . 溶液③和溶液④的溶液质量相同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
  • 31. 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1. (1) 在图中的电源上A是极(填“正”或“负”)
    2. (2) 试管1与试管2中气体体积比为;在相同条件下试管1内气体的溶解度大于试管2内气体的溶解度,实验中测得结果比理论值偏(填“小”或“大”)。
    3. (3) 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组成的。
    4. (4)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2. 如图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据图回答:

    1. (1) 该生态系统中共有条食物链;
    2. (2) 该生态系统中的狐属于级消费者;
    3. (3) 若该生态系统中的鹰、蛇、狐等受到保护,则的数量会减少;
    4. (4) 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其组成成分中还应添加分解者和
  • 33. 如图是小华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 (1) 如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量筒、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在此操作中的作用是
    2. (2) 指出图②中的一处错误操作
    3. (3) 通过计算确定需要水的质量是g,配制时应选择  (填10、50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量水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跟量筒中水的凹液面的处保持水平。
    4. (4) 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
  • 34. 在学习了有关物态变化的知识以后,小明回家做了如下实验:甲、乙两个房间里相同的电炉上,相同的两壶水都已烧开,水烧开后壶口冒出“白气”。请回答:

    1. (1) 这些“白气”是由于壶口跑出的水蒸气形成的,根据甲、乙两图所示情况可以判断出房间的气温较高;
    2. (2) A、B两幅图中,符合水沸腾前的情形的是图;
    3. (3) 如果加大炉火猛烧,则壶内开水的温度(选填“升高”“不变”“降低”)。
  • 35. 光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米/秒;光在其他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真空中的速度(填“大”、“小”或“相等”)。
  • 36. 能够的物体叫光源。在①发光水母、②木星、③日光灯、④彗星、⑤耀眼的镜子、⑥萤火虫、⑦晶莹的露珠中、⑧月亮中,能称为光源的是(填写序号)。日光灯属于(填“冷”或“热”)光源。
  • 37. 土壤是经过漫长的过程才逐渐形成的。一般每形成一厘米的表土,需100一400年时间,所以要保护土地,珍惜土地。
  • 38. 用同一热源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图线a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1)仅增加水的质量;(2)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3)既增加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则三种情况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分别对应(选填图中“a”b”“c”或“d”)。

  • 39. 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g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KCl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1. (1) 依据上表数据,绘制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右图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填“m”或“n”)
    2. (2)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KNO3和KCl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则x的取值范围是
    3. (3) 10℃时,131g饱和KCl溶液中含KCl的质量为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5分)
  • 40. 某小组同学计划用如下的实验研究影响冰糖溶解快慢的因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图示的信息,你认为该组同学假设影响冰糖溶解快慢的因素有等。
    2. (2) 若研究搅拌对冰糖溶解快慢的影响,应选择 (填烧杯编号)与A进行对照。
    3. (3) 若选择F与A进行对照实验,目的是研究对冰糖溶解快慢的影响。
    4. (4) 选择A和C同时进行实验时,小明发现A中冰糖溶解得快,他由此得出结论:块状冰糖比粉末状冰糖溶解得快。你认为他的结论对吗? (对/错)。你的理由是
  • 41. 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 (1) 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有关。
    2. (2) 通过两图 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 (3) 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选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 42. 杭州湾湿地是中国八大咸水湿地之一,位于杭州湾跨海大桥附近,杭州湾湿地气候适宜,环境优美,含有许多野生动、植物资源,就连白鹭也留恋这里的环境,每年冬季到这里越冬。湿地中生长着大量的硅藻、水蚤等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也有鲢鱼、鳙鱼等鱼类。其中水蚤以硅藻为食,鳙鱼以水蚤为食。湿地连着周围的江河,土质疏松多孔,蓄水和透水能力都很强,是天然的蓄水池。

    ①杭州湾湿地是一个 ;(选填“群落”、“生态系统”或“生物圈”)

    ②在该湿地中,大气中的碳元素主要是通过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被固定在有机物中,并沿食物链传递的。写出其中的一条食物链:

    ③如果将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下渚湖中,超过湿地的净化水体的能力,就会导致鱼类大量死亡,鱼类死亡的可能原因是水中的下降和有毒物质升高;

    ④通过本例和你知道的有关湿地的知识,谈谈你对保护杭州湾湿地的意义

四、计算题(43题4分,44题6分,共10分)
  • 43. 小明所在的化学研究性小组在探究溶液的组成时提出了溶液组成的多种表示方法。如小明提出可用溶剂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组成,小亮提出可用溶质与溶剂的微粒个数比表示溶液的组成,小丽提出若溶液由两种液体组成,可用其中一种液体的体积分数表示,等等。请你加入该小组对有关溶液组成的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小明提出的溶剂的质量分数的概念是
    2. (2) 现有溶剂质量分数为98%的氯化钠溶液100g,欲使其溶剂质量分数变为96%,下列采取的措施中你认为可行的是(    )
      A . 将溶液蒸发掉50g水 B . 向原溶液中再加入100g水 C . 向原溶液中再加入2g氯化钠 D . 向原溶液中再加入12g氯化钠
  • 44.   20℃时,向甲烧杯中加入100g水和25g固体固体A,向乙烧杯中加入100g水和25g固体B(A、B两种物质均不与水反应),充分搅拌后,甲烧杯中固体剩余,乙烧杯中固体全部溶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20℃时,甲烧杯中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一定能使甲烧杯中的固体A继续溶解的方法是
    2. (2) 求乙烧杯中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请列式计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