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2020年初中科学毕业升学模拟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0-06-09 浏览次数:464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1. 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 . 过滤除杂 B . 塞橡胶塞 C . 称取一定量食盐 D . 稀释浓硫酸
  • 2. 天台后岸村水蜜桃因皮薄、汁多、味甜深受大家的喜爱。下列有关桃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桃子汁多味甜,营养丰富,属于营养器官 B . 桃子的种子是由桃花结构中的胚珠发育而来 C . 桃子中的有机物是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而来 D . 桃子的形成需要经历的过程依次为开花、受精和传粉
  • 3. 甲是球形磁铁,乙是形状和大小相同的铁球,现用细线将它们悬挂起来并相互靠近,会出现的情形是下图中的( )
    A . B . C . D .
  • 4. 某兴趣小组在进行“垃圾分类、变废为宝”主题大讨论,下列关于垃圾处理正确的是( )
    A . 废旧电池属于有害垃圾 B . 易拉罐应放入不可回收垃圾 C . 果皮应归入可回收垃圾 D . 塑料餐盒可直接填埋处理
  • 5. 用湿手到冰箱冷冻室取食物,常常感觉手被食物粘住,其原理与以下各种现象相同的是( )
    A . 干冰长胡须 B . 干手器干手 C . 岩浆变固态 D . 茶壶冒白气
  • 6. 苋菜因含天然色素苋菜红而呈红色。取两份相同的新鲜苋菜,一份浸泡在盐酸溶液中,溶液变红色;另一份浸泡在清水中,清水不变红。这一现象说明盐酸破坏了苋菜细胞的(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细胞质 D . 细胞核
  • 7. 75%的酒精是小范围消毒的理想试剂。它可以使病毒外壳的糖蛋白脱水变性,从而使其失去活性,就不容易进入人体的正常细胞里。关于酒精溶质(C2H6O),说法错误的是( )
    A .   从微观角度看:C2H6O中含有8个原子 B . 从宏观角度看:C2H6O由三种元素组成 C . 从质量角度看:C2H6O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2 D . 从变化角度看:C2H6O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 8. 生物的生殖使地球上的生命代代相传、繁衍不息。下列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
    A . 家蚕的生殖 B . 绵羊多莉的培育 C . 转基因鼠的培育 D . 杂交育种
  • 9. 氢氧化钠是常见的化工原料,往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以下物质:①BaCl2②CuCl2③HCl④K2CO3 , 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0. 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能量变化,有些反应会存在放热或吸热现象。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 氢氧化钡和氯化铵 B . 氧化钙固体与水 C . 镁条与稀硫酸 D . 氢氧化钠与稀盐酸
  • 11. 光刻机是芯片制造的核心设备之一,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缩图透镜是凸透镜,晶圆相当于光屏;

    ②掩膜在晶圆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

    ③要想晶圆上的像变小,需将掩膜和晶圆向上移动;

    ④将掩膜和晶圆向下移动相同距离,晶圆上还能成清晰的像。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12. 医用注射器在科学实验中有妙用。下列改进实验中,有关注射器的使用及分析错误的是( )
    A . 可代替了分液漏斗,随时添加药品,控制反应速度 B . 能将氢氧化钠溶液注入烧瓶中,试管内95℃的热水会沸腾起来 C . 可用于气体体积的测量,该装置测量的是红磷燃烧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 D . 可作反应容器,夹紧弹簧夹振荡,紫色石蕊变红,则说明溶液中存在酸性物质
  • 13. 飞翔是人类的梦想,如图甲的飞行背包就能帮助我们实现梦想。在一次飞行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空气阻力不变),则飞行背包对人的推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应该是( )

    A . B . C . D .
  • 14. 在科学研究和学习中,常常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于直接实验和测量,要利用替代物进行模拟实验。下列四个实验中,不属于模拟实验的是( )
    A . 研究原始大气产生有机物 B . 研究潜艇的上浮与下沉 C . 研究人体呼吸运动的过程 D . 研究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 15.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片P从a端移动到b端,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电源的电压为4V B . R1的阻值为20欧 C . R1的最大功率为3.6w D . 图乙中C点表示滑片位于中点时的状态
二、填空题(本题有9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 16.   2020年3月19日,夜空中出现土星、木星、火星和月亮近在咫尺的“三星伴月”天象奇观,如图甲所示。

     

    1. (1) 出现“三星伴月”天象的第二天为春分日,如图乙所示,这一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填字母)。
    2. (2) 2020年4月15日(农历三月二十三),夜空中再次出现“三星伴月”的精彩天象。当天的月相最接近上图丙中的
  • 17. 在一定条件下,A和B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其反应的微观变化如图所示。

    1. (1) 物质A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2. (2) 该化学反应属于基本类型中的反应。
  • 18. 有“天台披萨”之称的麦饼,是天台的特色小吃之一。
    1. (1) 品尝麦饼时,味蕾中的味觉细胞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到大脑,形成美妙的味觉。完成这整个过程的神经结构是
    2. (2) 制作麦饼的原料—面粉,其主要成分淀粉,消化后吸收到体内的葡萄糖可转变为人体的脂肪,实现这一转变是通过(选填“同化作用”或“异化作用”)。
  • 19.   2020年4月2日,中科院的“人造太阳”EAST实现1亿度运行近10秒,为目前世界最长,其原理如下图。

    1. (1) “人造太阳”获得核能的方式是
    2. (2) “人造太阳”实验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到现在已经进行了半个多世纪。下列观点中,属于支持继续进行这项研究的是:(可多选)。

  • 20. 科学假说在科学发现中起重要作用,但需相应的事实和证据支持,以下为解释地球造山运动的两种假说。

    ①地球冷缩理论:地球是由炽热状态逐渐冷却而成的,由于冷却,地球的体积和面积都在逐渐缩小,从而使地壳向水平方向挤压,造成地壳的上升运动,形成山脉。

    ②板块构造理论:地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板块间发生的运动方式主要是互相碰撞,碰撞时的强大力量使地层抬升形成山脉。

    1. (1) 人们在地壳岩石中发现放射性元素,若它们释放的热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地壳向太空散发的热量,则该事实可以作为支持地球冷缩理论的证据。
    2. (2) 下列现象能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的是           (可多选)。
      A . 火山和地震 B . 东非大裂谷 C . 喜马拉雅山上的角峰 D . 黄土高原上沟壑纵横
  • 21. 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做了以下实验,请回答问题:

    1. (1) 试管A中的现象是:;反应后试管B中一定有的阳离子是(写离子名称)。
    2. (2) 实验发现试管C中出现蓝色溶液,固体全部溶解;试管D中出现沉淀。接着往试管D中逐渐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则试管C中的溶质成分是(用化学式表示)。
  • 22.   2019年底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世界各地,它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症状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1. (1) 从2020年4月1日起,国家卫健委每日公布无症状感染者的情况, 无症状感染者对与其密切接触的人有很高的传染率。从传染病角度分析,无症状感染者属于(选填“病原体”、“传染源”或“易感者”)。
    2. (2) 海关部门检疫发现的输入性确诊病例,及时地转运到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流行措施中的
  • 23. 人造仿生血管可用于心脏病、肾病等疾病的血管移植手术。人造仿生血管移植到患者体内后,患者血液中的淋巴细胞受到仿生血管中的抗原物质刺激时会(选填“分裂”或“分化”)形成另一种能够分泌抗体的细胞,从而引发免疫排异反应,这种免疫属于免疫(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 24. 如图1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两电压表的示数与电路中电流变化如图2所示。根据图象的信息可知:

    1. (1) 表示电压表V1示数变化的图象是(选填甲或乙),电源电压为 V。
    2. (2) 在上述电路中,只将电阻R1的阻值改为40Ω,则两电压表的示数与电路中电流变化的图象最接近于下列图中的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5小题,15空,每空3分,共45分)
  • 25. 为探究光的颜色和每日光照时间对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如下实验。取洁净的500毫升烧杯,各加入400毫升浓度相同的二氧化碳缓冲液(使二氧化碳浓度恒定不变)和10克新鲜的金鱼藻,将漏斗倒扣在金鱼藻上,取试管装满水,倒扣在漏斗管口,置于不同颜色光的LED灯下,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分别测定金鱼藻2小时和4小时内产生的气泡数,得到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1. (1) 实验中,判断光合作用的强弱是通过测定
    2. (2) 实验中控制光照强度相同的方法是
    3. (3) 某同学根据实验结果得出使用红蓝比例7:3的复合光,每日光照4小时,金鱼藻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最多。另一位同学认为该结论不够严密,理由是
  • 26. 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氨气的某些性质,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
    1. (1) 氨气的制取:该兴趣小组采用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氨气,其中发生装置可选择(填大写字母);已知反应还生成了水和一种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2) 查阅资料得知,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且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对人体的呼吸道黏膜有较大的伤害。现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图中的装置,其收集装置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c→→i(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 27. 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同一物体分别逐渐浸入两种液体中,为了便于操作和准确收集数据,用升降台调节溢水杯的高度来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实验数据记录见下表。

    1. (1) 表中▲处的浮力大小为:N。
    2. (2)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3. (3) 实验中某同学观察到将同一个物体浸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于是他灵机一动,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了一个重1.5N的物块,如图甲所示;当他把物块浸没在第一种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0.5N,就在0.5N刻度线处标上1.0g/cm3 , 如图乙所示;当他把物块浸没在另一种液体中时,如图丙所示,他应将1.2g/cm3字样标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的N处。于是他就将图甲所示装置改装成了一个能测液体密度的密度秤。

  • 28.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之间的反应,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

    ①按图连接装置;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在A中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和稀盐酸,B中加入一定量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挥发的氯化氢气体),塞上橡皮塞,打开止水夹K1、K2、K3

    ④待C装置中烧瓶a收集满气体后,将导管b的下端插入烧杯D里的水中,挤压预先装有浓氢氧化钠溶液的胶头滴管,观察实验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C装置中c仪器的名称是
    2. (2) 烧瓶a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是
    3. (3) 已知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产物之一是碳酸钠(Na2CO3),为验证该产物,可采取的操作有(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 29. “测量小灯泡的功率”实验,器材有:电压恒为6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滑动变阻器(20Ω 2A)、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1. (1) 某同学按图甲连接如图乙的电路,另一同学认为这样连接电压表的量程太大,会造成电压测量有较大误差。按正确方法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得到如下表数据,则该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

      电压表的示数U/V

      2.9

      2.6

      2.2

      1.9

      1.6

      1.3

      1.0

      电流表的示数I/A

      0.20

      0.22

      0.24

      0.25

      0.26

      0.27

      0.28

      小灯泡的电功率P/W

      0.62

      1.025

      1.4

    2. (2) 另一组同学也用相同方法进行实验,不小心将电压表烧坏,老师只提供一个开关和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R0 , 其它器材不变。于是,他们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图,然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请补充完整实验步骤及相关实验数据(数据用字母表示):

      a.闭合S1断开S2 ,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为0.38A;

      b.

      则小灯泡额定电功率P=

四、解答题(第30、32题各6分、第31、33题各7分,第34题5分,第35题10分,第36题14分,共55分)
  • 30.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携带着生物科普试验载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内搭载了棉花种子、油菜、土豆、拟南芥、酵母菌、果蝇六种生物,还有18亳升水,以及土壤、空气和热控模块(控制温度)等。搭载的六种生物中油菜等植物为果蝇和酵母菌提供食物和氧气,酵母菌和果蝇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酵母菌可以分解植物和果蝇废弃物而生长,还可以作为果蝇的食物。

    1. (1) 从生态学角度分析,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其实是一个
    2. (2) 如图甲为“单细胞生物检索表”,其中属于酵母菌的是(选填字母)。
    3. (3) 如图乙是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内的碳循环示意图,请用箭头将其补充完整。
  • 31.   2020年的新春出现了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我国多地采用一天两次高空雾炮进行杀菌消毒(如图),所用的主要消毒液是84消毒液。它是由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制得,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

    1. (1) 次氯酸钠中钠、氯、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2. (2) 制备次氯酸钠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X,则X的化学式是
    3. (3) 市售的84消毒液必须经过稀释才能使用,其标签如图所示。现需配制0.2%浓度的消毒液2000kg,需要该消毒液多少千克?加水多少千克?
  • 32. 一辆质量为2t的四轮卡车,开进了一段泥泞的道路,不能继续行驶。司机找来一辆小型拖拉机、绳子、动滑轮,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已知汽车通过泥泞路段需要移动16m距离,汽车在泥泞路段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若车轮和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2m2 , 拖拉机将汽车拉出泥泞路段共用时10s。求:

    1. (1) 汽车对路面的压强。
    2. (2) 有用功的大小。
    3. (3) 拖拉机做功的功率。
  • 33. 某科学兴趣小组用足量的稀硫酸对10克铜锌合金样品进行科学探究,有关数据见图。

    1. (1) 图中M的值为克。
    2. (2) AB和BC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原因是
    3. (3) 求所用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 34. 沙漠一天中的气温变化剧烈,夏天的午后温度可达到35℃以上甚至更高,夜间温度则明显降低。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昼夜体温变化如图所示。

    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 (1) 骆驼适应沙漠是长期的结果。
    2. (2) 根据图像结合所学知识,解释骆驼的这种生理特征有利于适应沙漠环境的原因。
  • 35. 在拓展课上,老师要求制作一个简易体重计,要求是:a.体重越大,电压表示数越大;b.体重计的零刻度正好在电压表的零刻度处;c.体重计的刻度是均匀的。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电路,如图1所示。

    1. (1) 请指出该电路不符合要求之处。(写出一点即可)
    2. (2) 该同学对电路进行改进后如图2所示,他选用电压为12V的电源,长为20cm的均匀电阻丝R1(5Ω/cm),R0为300Ω,量程为0-3V的电压表,一根弹簧。弹簧长度随所受压力大小变化如图3所示(托盘上受到压力为零时滑片刚好指向R1的最上端),当滑片指向R1的最上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3. (3) 一位同学站上托盘,发现电压表的示数为1.5V,请通过计算得出该同学的体重是多少?
    4. (4) 为了增大该体重计的测量范围,请提出一种改进方法
  • 36. 疫情延缓了我们返校的步伐,却无法阻挡我们学习的热情。采用网上直播方式进行授课时,为了使板书呈现流畅、高效,某老师自制了一个高拍仪。该仪器是由一部智能手机(参数如下表所示)、一个柱状盒子做成的底座、一块质量为350g的长方体均匀大理石(长、宽、高分别为250mm、50mm、10mm,如图所示)。具体使用方法为:将手机摄像头端伸出底座,另一端用长方体大理石竖直向下压在手机末端,固定手机,开启摄像头后,可全程直播教师的板书过程。

    1. (1) 请求出这块大理石的密度。
    2. (2) 上课前先将手机充满电,在电池充电过程中,发现手机发烫,说明充电过程中电能转化为能和能。
    3. (3) 为了能够尽可能扩大拍摄的有效范围,手机允许伸出的最大长度约为多少?
    4. (4) 一节40分钟的课上完后,老师发现手机上显示的电量只剩下75%,远比自己平时使用手机耗电快了许多。请帮他估算一下,手机在这样的“重度”使用情况下,它的电功率有多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