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2020年中考化学4月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20-07-02 浏览次数:173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 食盐 B . 面粉 C . 豆油 D . 冰块
  • 2. 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这是因为酸中含有大量的(   )
    A . 氢原子 B . 氢分子 C . 氢离子 D . 水分子
  • 3. 下列“水”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是(   )
    A . 氨水 B . 汽水 C . 冰水 D . 糖水
  • 4.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
    A . SiO2 B . HNO3 C . Al(OH)3 D . Na2SO4
  • 5.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
    A . HgO B . CH3COOH C . KOH D . NH4Cl
  • 6. (2019·大连) 下列水果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 柠檬pH=2.3 B . 草莓pH=3 C . 菠萝pH=4.1 D . 木瓜pH=5.5
  • 7. 下列溶液中的溶剂不是水的是(   )
    A . 医用碘酒 B . 镇江米醋 C . 生理盐水 D . 五粮液酒
  • 8. (2018九上·台儿庄期末) 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能是加入了下列哪种调味品( )
    A . 食盐 B . 味精 C . 食醋 D . 香油
  • 9. 如图所示变化不能用“分子在不断运动”来解释的是(   )
    A . 干冰变小 B . 闻到气味 C . 酸溶液导电 D . 蔗糖溶于水
  • 10.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   )
    A . 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 B . 阳光充足时,盛满水的鱼缸璧上有小气泡 C . 启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泡沫溢出 D . 夏季黄昏时,池糖里的鱼浮出水面
  • 11. 白蚁能分泌出蚁酸。蚁酸的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能腐蚀很多物质。下列最不容易被蚁酸腐蚀的是(   )
    A . 铜制塑像 B . 镀锌水管 C . 大理石栏杆 D . 铝合金门窗
  • 12. (2019·苏州) 下列说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 家中燃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B .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壁缓缓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C . 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水浇灭 D . 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
  • 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大 B . 饱和溶液恒温蒸发部分溶剂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 C . 在盛有50mL蔗糖溶液的烧杯中,上半部分溶液的甜度低于下半部分溶液的甜度 D . 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 14. 一次性将石灰水、食盐水、稀硫酸鉴别开来,可以选用( )
    A . 紫色石蕊试液 B . 无色酚酞试液 C . 盐酸 D . 二氧化碳
  • 15. 某同学的实验报告中,有以下实验数据,其中合理的是(   )
    A . 用托盘天平称得11.7g食盐 B . 用pH试纸测得雨水的pH约为5.6 C . 用量筒量取到5.26mL盐酸 D . 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
二、非选择题
  • 16.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1. (1) 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可通过方法除去。
    2. (2) 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都可以说明水是由组成的。
    3. (3) 75%的酒精溶液是医疗上常用的消毒剂,该溶液的溶剂是
    4. (4) 洗涤剂能使油污在水中分散成细小的液滴,这种现象称为
    5. (5) 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通常采用方法。
    6. (6) 工业上,常用电解氯化钠溶液的方法制取氢氧化钠,同时还能获得氢气、氯气两种化工产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 盐酸、硫酸、烧碱、熟石灰等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1. (1) 浓硫酸和烧碱固体都可以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是因为它们有性。
    2. (2) 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3. (3) 炉具清洁剂中含有,它可与油脂反应,从而去除去油污;除锈剂中含有,除锈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配制80g质量分数为12%的氯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
    1. (1) 需要称量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g,要将氢氧化钠体放在称量(填“烧杯中”或“纸上”)。
    2. (2) 需要量取mL水,某同学在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若其他操作正确,则所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3. (3) 如果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要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
    4. (4) 小强同学想继续测定废液的酸碱度,下列用品不需要的是

      a.玻璃棒

      b.pH试纸

      c.酚酞试液

      d.白瓷板(或玻璃片)

  • 19.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P点含义是
    2. (2) t2℃时,将15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
    3. (3) 将接近饱和的A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除了加溶质,还可选用的方法是
    4. (4) 若A物质中含有少量的B,提纯A物质的方法是
    5. (5) t2℃时,A,B,C三种物质各10g,分别加水至恰好溶解,所得饱和溶液质量最大的是
    6. (6) 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此时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20.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并对它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按要求回答:

    1. (1) 指出仪器名称:m,n
    2. (2) 图A中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3. (3) 若要图B中两个气球悬浮在空气中,则气体甲可能是(填序号)。

      a.空气        b.氧气        c.氢气

    4. (4) 当图C中出现现象,表明石灰水的溶质刚好完全沉淀。
    5. (5) 向图D塑料软瓶中倒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迅速拧紧瓶盖,振荡,可观察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1. 生石灰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剂。
    1. (1) 干燥剂的包装袋上标有“请勿食用”字样,是因为干燥剂吸水后
    2. (2) 该干燥剂变质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铁粉也可以作为食品干燥剂,其作用原理是
  • 22. 如图所示,试管中盛有一段镁条,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到U形管中a处液面下降,b处液面上升。回答下列问题:

    1. (1) 镁条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U形管中液面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3. (3) 将试管中的物质换成水和另一种固体,可以让U型管内产生同样现象,则“另一种固体”是;若U型管内b处液面下降,a处液面上升,则“另一种固体”是
  • 23. 现有四只烧杯,分别盛有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并向其中滴加了酚酞或石蕊溶液 ( 如图所示)。

    选用下列药品继续实验:铁、氧化钙、氧化铁、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请依据实验回答问题:

    1. (1) B中溶液是
    2. (2) 取A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取C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乙,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无气泡产生,则乙为,写出溶液变浑浊的两种原因
    4. (4) 取D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丁,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红色变为无色,同时产生气泡。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溶液变浑浊的原因:

      ②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为(不包括指示剂)

  • 24. 某课外小组对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成分进行探究。称取10g此样品,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使之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得到2g滤渣和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滤液。
    1. (1) 计算该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2. (2)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
    3. (3) 计算所加入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