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冠湘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0-05-13 浏览次数:255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下列诗词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 .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D .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2. 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   )
    A . 振荡试管 B . 补充酒精 C . 称取氢氧化钠 D . 量筒读数
  • 3. 下列有关空气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约为0. 03% B .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二氧化碳 C . 空气中的氮气和二氧化碳都可以用来生产化肥 D . 空气作为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广泛用于运输、电光源灯领域
  • 4. 我国科学家最新研制出一种新型石墨烯--铝电池,手机使用这种电池,充电时间短,待机时间长。碳、铝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 . 碳原子的核外有4个电子 C . 铝的原子序数为13 D . 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g
  •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B . 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C . 核内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总数多的粒子是阴离子 D . 核内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 6. 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 , 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单宁酸属于氧化物 B . 单宁酸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的 C . 单宁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6:52:46 D . 单宁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最大
  • 7. 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 H B . Hg C . N2 D . KCl
  • 8. 化学实验室中常用重铬酸钾配制玻璃仪器的洗涤液,重铬酸钾的化学式可表示为K2CrxO7 , 其中铬(Cr)元素的化合价为+6,则K2CrxO7中x的值为(   )
    A . 1 B . 2 C . 6 D . 7
  • 9. 下列化学方程式能表示所述事实的是(   )
    A . 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Al(OH)3+HCl═AlCl3+3H2O B . 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炼铁  3CO+Fe2O3═2Fe+3CO2 C . 除去铁器皿表面的铁锈   Fe2O3+3H2SO4═Fe2(SO43+3H2O D . 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  CO2+NaOH═NaCO3+H2O
  • 10. 火炸药专家王泽山获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黑火药爆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NO3+3C+S K2S+3CO2↑+X↑,则X的化学式是(   )
    A . NO B . NO2 C . N2 D . N2O
  • 11. 下列有关元素、微粒以及物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但性质相同的单质 B . “富硒大米”中的硒指的是原子 C . 鱼能在河水中生活,证明河水中含有氧分子 D . O2、Na+质子数和电子数都不同
  • 12. 古代用墨(主要成分炭黑)书写的字,长时保存不变色,这是因为单质碳具有(   )
    A . 可燃性 B . 还原性 C . 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D . 吸附性
  • 13. 燃料和能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或解释合理的是(   )
    A . 天然气泄露﹣﹣开灯检查,打开排气扇 B . 室内起火﹣﹣不要打开所有门窗 C . 钻木取火﹣﹣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着火点 D . 蜡烛一吹就灭﹣﹣隔绝了氧气
  • 14. 很多成语包含丰富的化学知识,了解成语中的化学知识,可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拓宽知识面,下列成语所涉及的化学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玉石俱焚﹣﹣玉石是可燃物 B . 百炼成钢﹣﹣降低生铁的含碳量 C . 真金不怕火炼﹣﹣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D . 炉火纯青﹣﹣炉火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在炉子上方燃烧,火焰呈蓝色
  • 15. 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气体和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B=2C(C为气体)。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A的质量/g

    B的质量/g

    C的质量/g

    反应前

    28

    30

    5

    t 时刻

    7

    a


    反应后

    0

    14

    b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 a=9    b=49 B . 反应后容器内的物质为一种化合物 C . B、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8:11 D . 参加反应的A、B的质量之比为14:15
  • 16.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 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向等 质量的镁 粉和 铝粉中分别加入等浓度 的稀盐酸

    C.镁在氧气中燃烧

    D.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混 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 17. 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703047765

    A . 相对原子质量:丙>乙>甲 B . 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C . 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D . 消耗硫酸的质量:丙>乙>甲
  • 18.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   )
    A . 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显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的溶液 B . 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 .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D . 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 19. 生活离不开化学。下表是家庭中常用的洗涤剂的pH:

    洗涤剂

    洗发剂

    护发剂

    洗衣液

    厕所清洁剂

    厨房清洁剂

    pH

    8

    5

    10

    1

    13

    对照表中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厨房清洁剂比洗衣液的碱性强 B . 先用适量的洗发剂,再用护发剂中和 C . 使用厕所清洁剂长期清除不锈钢表面的污垢 D . 可用pH试纸测定洗涤剂的pH
  • 20. 下列能一次将稀硫酸、Ca(OH)2溶液、NaCl 溶液区别出来的试剂是(   )
    A . CaCl2 溶液 B . NaOH 溶液 C . 紫色石蕊溶液 D . 无色酚酞溶液
  • 21. 如图所示装置,将X滴加到Y上,U形管中的液面变得左高右低,则X、Y对应的试剂组可能是(   )

     

    试剂

    A

    B

    C

    D

    X

    H2O

    H2O

    H2O

    盐酸

    Y

    NaCl

    NH4NO3

    NaOH

    Zn

    A . A   B . B   C . C   D . D
  • 22. 向一定量的硝酸铜、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2.4g 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 干燥,称得固体 6g。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滤液中一定不含有硝酸铜 B .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 C . 滤出的固体中可能有铜无铁 D . 滤出的固体中可能只有铜和镁
  • 23. 由MgS、MgSO3、NaHSO4组成的混合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 1-(3/4)a B . 1-(7/4)a C . 1-a D . 无法确定
二、非选择题
  • 24. (2019·天水) 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两个氢原子
    2. (2) 地壳中含量最多金属元素的离子
    3. (3)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4. (4) 生活中常作食品干燥剂的氧化物
  • 25. (2019·江津月考) 现有①氮气;②氧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四种物质,请按下列要求将序号填入空格内.
    1. (1) 占空气总体积0.03%的气体是
    2. (2) 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3. (3) 能充入灯泡延长其使用寿命又可制多种电光源的气体是
    4. (4) 可制氮肥的气体是
  • 26. 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须的物质,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试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明矾可以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悬浮于水中的杂质。
    2. (2) 生活中可以用加的方法来检验硬水和软水。
    3. (3) 日常生活中使用硬水会带来许多麻烦,家庭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可以杀菌消毒的方法是
    4. (4) 某同学探究水的组成,按如图所示做电解水的实验.实验开始后发现两极都有气泡冒出,图中,试管D中产生的气体是;反应中试管C若产生10mL气体,则试管D中气体体积为;实验证明水是由组成的。

    5. (5)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任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
  • 27. (2019·台安模拟)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认真分析并回答:

     

    1. (1) 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2. (2) 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l℃时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3. (3) 当A中含有少量的B,可采用(填“降温”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物质。
    4. (4) t3℃时,若用A、B两物质各50g配成饱和溶液,则所需加水的质量AB(填“>”、“<”、“=”)。
  • 28. 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探究实验:

    ①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写出与该反应原理有关的盐酸的一个用途:

    ②C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后出现的实验现象是;通过BC两支试管的实验可得出盐酸能与氧化物反应。

    ③进行D中实验时忘了先加酚酞试液,当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滴入几点酚酞试液,溶液没有变色,D中的溶质的组成情况是不考虑酚酞)。

  • 29. (2018·花都模拟)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图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的变化曲线。请从曲线图中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操作是按照以上(填甲或乙)图所示进行,实验前烧杯中溶液的pH值7(填 >、< 或 =)。
    2. (2) 图中C点表示,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有
  • 30. 现提供如下装置,你会选择怎样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呢?

    1. (1) 仪器a的名称是;实验时使用它的优点是;实验室制取CO2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下同)和收集装置是 ,实验室制取CO2的原理是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 (2) 实验室制取CO2时,不能用浓盐酸,原因是
    3. (3) CO2验满的方法是
    4. (4) (常温下,硫化氢(H2S)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验室可用硫化亚铁(FeS)固体和稀硫酸反应制得,该反应的方程式为FeS+H2SO4=H2S↑+FeSO4 . 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选择的依据是
    5. (5) B装置除了能实验室制取CO2外,还能用来制取气体,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6. (6) 制取CO2时还可选用下列装置中的仪器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 31. 小红同学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如图所示)。她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稀盐酸后,想起氢氧化钠溶液中事先没有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程度,她从烧杯中取了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试管中液体颜色没有变化。于是她对烧杯中的溶液进行了以下探究:

    1. (1) 小红认为此时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②氢氧化钠有剩余;③盐酸有剩余

      小明同学却判定不可能“氢氧化钠有剩余”,他的理由是

    2. (2) 他们共同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欲对上述其他两种可能情况进行验证。请根据相关内容填写下表:

      实验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

      将少量锌粒放入试管中,然后从烧杯中取适量溶液至试管

      如果

      则盐酸过量

      如果

      则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3. (3) 经过讨论,他们认为利用下列几种物质代替锌粒,也可以达到验证目的,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 生锈的铁钉 B . 碳酸钠粉末 C . 硫酸钠粉末 D . 氢氧化铜
    4. (4) 下列曲线能够表示小红所做实验中溶液pH变化趋势的是(填序号)。

  • 32. (2019·南充) 向一定质量的酸性CuSO4溶液(含少量H2SO4)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 (1) 当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为30g时,溶液中的溶质是(化学式)
    2. (2) 计算所加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