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专题03:师长情谊

更新时间:2020-04-08 浏览次数:206 类型:一轮复习
一、走进老师
  • 1. (2020七上·龙岗期末) 在学校,有的老师幽默开朗、风趣且富有激情;有的老师严肃认真,凡事一丝不苟;而有的老师却真实坦诚,从不掩饰或否认自己的错误,让人钦佩。这说明了(   )

    ①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

    ②尊重老师的“不同”,可以让我们走近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老师

    ③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

    ④我们要主动和老师交往,为我所用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③
  • 2. (2019·中山模拟)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说明( )

    ①教师是文明的使者,是学生的榜样 

    ②师生双方应该互相尊重、信任、理解、合作 

    ③教师担负着育人的使命,是学生的引路人

    ④师生之间应是互相教育,教学相长的关系

    A . ②③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①④
  • 3. (2020·玉林模拟)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王夫之也说:“身教重于言传。”这两句话共同说明了( )
    A .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 B . 教师高尚的人格具有强大的教育力量 C . 教师都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D . 对老师而言,具有道德情操比扎实的学识更重要
  • 4. (2020七上·龙岗期末)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类数千年文明得以延续,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教育的(   )
    A . 传播 B . 推广 C . 渗透 D . 传承
  • 5. (2019七上·仁寿期末) 当今时代,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大,知识获取的渠道越来越多,甚至在某些方面,学生比老师知道的都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有的老师上课特别严肃,还不如回家用手机自学安逸呢

    ②我们可以在网上获取任何想要的知识,老师的作用越来越小了

    ③老师不仅教会我们知识,更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我们要尊重老师

    ④虽然在某些方面我们知道的比老师还多,但是老师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2019七上·仁寿期末) 关于风格不同的老师,下列四位同学的观点,你认同的是(    )

    ①小慧说:老师呈现不同风格的主要原因是性别不同

    ②小敏说:我喜欢幽默开朗的老师,他们风趣且富有激情,又不失严谨认真

    ③小希说:我们要承认并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④小青说:我喜欢散漫温和的老师,我们上课吵闹他也不生气,只是教育我们守纪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③
二、师生交往
  • 7. (2020七上·龙岗期末)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20年之久。他对老师很崇敬,两个人也是好朋友。然而,在哲学思想上,亚里士多德同柏拉图存在严重分歧。有人因此指责他背叛老师。亚里士多德回答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处理与柏拉图师生关系的故事启示我们处理师生关系要(   )
    A . 亦师亦友,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B .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C . 我们爱真理可以不怕老师 D . 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就是我们的义务
  • 8. (2017八上·姜堰期末)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当你面对老师批评时,应该(  )

    ①虚心接受,有错即改  ②默默忍受,记恨在心

    ③深刻反思,鞭策自己  ④理解老师,聆听教诲

    A . ①②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9. (2019·遂宁) 嘎周,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协庆慈善孤儿学校(通瑶玛村小)藏语文教师。42年来,他以校为家,以生为子,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为藏区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无私奉献。面对老师的大爱,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    )

    ①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②要尊敬老师,感恩老师

    ③用恰当的方式与老师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④长大后肩负起教书育人的职责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0. (2020七上·萧山期末) 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表明(   )
    A . 老师是真理的化身,爱师与爱真理一致 B . 爱老师就要与老师保持高度一致 C . 老师有错,就要坚决与老师斗争 D . 爱师的同时也要热爱真理
  • 11. (2020七上·驿城期末) 在学校生活中,我们偶尔会被老师误解,也会与老师发生矛盾,正确的做法是(    )
    A . 找来家长质问老师 B . 主动与老师沟通 C . 不分场合与老师顶撞 D . 拒绝听课,与老师对抗
  • 12. (2019七上·融安期中) 课堂上,老师为佐证观点引用了以下材料:“身为世范,为人师表”、“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根据内容判断,这堂课的主题应该是(   )
    A . 悦纳自己 B . 认识自己 C . 师生情谊 D . 享受学习
三、家的意味
  • 13. (2019·玉林) 与下图漫画《家风》反映的主题相符的选项是(   )

    A . 诚实守信 B . 孝亲敬长 C . 自由平等 D . 乐于助人
  • 14. (2019·枣庄) 东汉时期的黄香,九岁丧母,事父尽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黄香的行为告诉我们(   )

    ①孝敬父母要体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    ②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应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                ④要学会与父母沟通

    A . 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 15. (2019·黄冈) 河南淮阳县刘振屯乡白庄村村民王梅荣,41年来含辛茹苦独自—人养育5个儿女、婆家5个弟妹,悉心伺候公婆,撑起一个五代同堂的大家庭。晚辈在她的影响下自立自强,先后出了1名博士、5名硕士和9名学士。她的家庭成为十里八乡文明家庭的榜样。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孝”是中国家庭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涵

    ②孝亲敬老就是要对父母长辈百依百顺

    ③良好的家风有利于家庭成员的成长成才

    ④孝敬父母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6. (2020七上·惠城期末) “最美孝心少年”高雨欣,小小年纪就主动分担家庭重任。白天,她认真读书;晚上,帮妈妈烧烤……在家庭情况非常艰苦的情况下,她的成绩依然保持年年优秀。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青少年应该增强责任意识,主动分担家庭责任 B . 孝敬父母只要成绩好就行,其它次要 C . 孝敬父母就要体贴父母的辛劳,分担父母的忧愁 D . 珍惜受教育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
  • 17. (2020七上·高明期末) 2019年12月12日,2020年春运火车票正式开抢。2020年春运期间,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4.4亿人次,一票难求的困境难以阻挡务工者回家的念头。务工者不辞辛苦在寒冷日子里坚定回家,体现了( )
    A . 家庭的支持是个人成长的重要动力 B . 家通过亲情之爱承载人的心灵 C . 家庭成员之间都由血缘关系连接 D . 家庭不需要通过房屋和地域体现其价值
  • 18. (2019七上·仁寿期末)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常回家看看”纳入法律规定,子女应给予老人更多精神关怀,这一规定告诉我们孝亲敬长(    )

    ①是子女的道德义务,更是法律义务

    ②不仅要求子女在物质上赡养,还要精神上安慰

    ③只要有法律保障就一定能人人做到

    ④就是要求子女做到对父母处处尊重、事事顺从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四、爱在家人间
  • 19. (2019·济宁) 小华最近一段时间不愿与父母交流,有时候还顶撞父母。为了改善与父母的关系,他为自己制订了与父母沟通的计划。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父母“唠叨”自己,过问自己的学习成绩,自己不反感,及时沟通

    ②尝试全部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

    ③为了让父母放心,回家给父母说自己在学校的优点,用“善意的谎言”掩饰自己的错误

    ④当父母批评自己时,要认真倾听,心平气和地与父母交流

    A . ①②④ B . 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④
  • 20. (2019·郴州) 小明进入青春期后,在家总爱和父母对着干,在学校也经常和同学闹矛盾,他感到很苦恼。针对小明的问题,你给他的建议是(    )

    ①要克服逆反心理,主动与父母沟通

    ②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应顺其自然

    ③学会宽容,不斤斤计较

    ④学会调控心理矛盾,减少与他人交往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①②
  • 21. (2020九下·福清月考) 本次疫情,在广大人民群众自觉隔离、少出门、出门戴上口罩的时候,一些年轻人反映,家中不上网不看新闻的“顽固”的长辈不肯听从建议戴上口罩,仍然要出门”走亲戚”、散步、甚至是聚餐打麻将。遇到这种情况时,做为子女我们应该(    )
    A . 坚决不能低头服软,强迫长辈听从自己的建议戴上口罩 B . 拿出相关资料给长辈看,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 C . 质疑长辈对自己的爱,不再理会他们 D . 封闭自己,以沉默回应长辈
  • 22. (2020七上·惠城期末) 在学习论坛上,大家围绕“爱在家人间”的话题纷纷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以下观点中,你认同的是(    )

    ①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

    ②家庭结构发生改变之后,家中的亲情就不存在了

    ③家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每个人对家人都有一份割舍不断的情感

    ④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说明亲情已经消失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③
  • 23. (2019七上·仁寿期末) 歌手周杰伦演唱的歌曲《听妈妈的话》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并广为传唱。然而调查显示:当今家庭生活中,最令父母焦虑的是孩子不听话。为了缓解父母焦虑,你认为作为孩子应当(    )

    ①理解父母,遇事多和父母商量

    ②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多与孩子沟通和交流

    ③对父母的话表面上答应,然后仍然我行我素

    ④与父母发生矛盾时,冷静,心平气和的交流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4. (2020七上·西安期末) 当父母的更年期和子女的青春期相遇,父母过高的期望和子女自身成长规律相碰撞,便产生了家长爱管、子女不听的矛盾。正上七年级的小于告诉记者,他妈妈对他的生活、学习处处都要管,甚至连和同学交往、上网学习都要盯着,这让他很烦。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小于与父母之间的矛盾是正常的,也是不可调和的
    ②小于与父母在心智、经历等方面的不同是产生矛盾的原因之一
    ③有效交流和沟通是化解小于和父母矛盾的有效途径
    ④小于与父母沟通要做到彼此尊重,求同存异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五、让家更美好
  • 25. (2019·广东模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为促进家庭和谐和营造良好家风,我们在与父母的交往中应(    )
    A . 做力所能及的事,为父母分忧 B . 感恩父母,事事听从父母的安排 C . 减轻父母的负担,打工赚钱养家 D . 精神上慰籍父母,整天陪伴在父母身边
  • 26. (2020九下·福清月考) 为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以好的家风支撑好的社会风气,福建省妇联、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评选出100户“最美家庭”。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这一活动主旨的是(    )
    A . 孝亲敬长 B . 勤劳致富 C . 助人为乐 D . 铺张浪费
  • 27. (2020七上·龙岗期末)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有了家庭的稳定才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定。父母发生冲突时,下列做法能体现你是家庭小小“黏合剂”的是(   )
    A . 适时地成为他们的倾听者,帮助他们沟通调节 B . 明确自己是弱势一方的“小帮手” C . 要把对方的缺点摆出来,让问题更清晰,利于问题解决 D . 参与他们,辨清是非
  • 28. (2020七上·萧山期末) 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是家庭美满幸福的重要条件。为此需要家庭成员相互之间(   )

    ①理解和信任    ②体谅和包容    ③回避矛盾和冲突    ④交流和沟通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9. “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这些话启示我们(    )

    ①要爱自己的家,了解自己的父母

    ②要继承优秀的家风,学习家人的优秀品质

    ③要立志为家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④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30. 妈妈是我的好朋友,我在外面受了委屈,她就安慰我,逗我开心;爸爸是我的好伙伴,他常常陪我健身、打球。我有一个幸福的家!这段初中生的话说明了(    )
    A . 现代家庭的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B . 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探讨社会和人生问题,已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 C . 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创建学习型家庭,参与社区活动,是现代家庭的重要内容 D . 父母都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和朋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