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平顶山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17-09-08 浏览次数:906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2016高二上·静海开学考)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做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必定变化 B . 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 C . 加速度恒定的运动不可能是曲线运动 D . 加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
  • 2.

    一探照灯照射在云层底面上,云层底面是与地面平行的平面,如图所示,云层底面距地面高h,探照灯以角速度ω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当光束转到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时,云层底面上光点的移动速度是(   )

    A . B . C . D . hϖtanθ
  • 3.

    在同一水平直线上的两位置分别沿同方向水平抛出两个小球A和B,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要使两球在空中相遇,则必须(   )

    A . 同时抛出两球 B . 先抛出A球 C . 先抛出B球 D . 使两球质量相等
  • 4.

    按照我国整个月球探测活动的计划,在第一步“绕月”工程圆满完成各项目标和科学探测任务后,第二步是“落月”工程.已在2013年以前完成.假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 , 飞船沿距月球表面高度为3R的圆形轨道Ⅰ运动,到达轨道的A点时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的近月点B时再次点火进入月球近月轨道Ⅲ绕月球做圆周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飞船在轨道Ⅰ上的运行速率v= B . 飞船在A点处点火变轨时,动能增大 C . 飞船从A到B运行的过程中机械能增大 D . 飞船在轨道Ⅲ绕月球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T=π
  • 5. (2017高一下·玉林期末) 在光滑杆上穿着两个小球m1、m2 , 且m1=2m2 , 用细线把两球连起来,当盘架匀速转动时,两小球刚好能与杆保持无相对滑动,如图所示,此时两小球到转轴的距离r1与r2之比为(  )

    A . 1:2 B . 1: C . 2:1 D . 1:1
  • 6.

    将三个木板1、2、3固定在墙角,木板与墙壁和地面构成了三个不同的三角形,如图所示,其中1与2底边相同,2和3高度相同.现将一个可以视为质点的物块分别从三个木板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并沿木板下滑到底端,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在这三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沿着1和2下滑到底端时,物块的速度不同;沿着2和3下滑到底端时,物块的速度相同 B . 沿着1下滑到底端时,物块的速度最大 C . 物块沿着3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是最多的 D . 物块沿着1和2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是一样多的
  • 7.

    如图,一半径为R,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水平,一质量为m的质点自P点上方高度R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g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表示质点从P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

    A . W= mgR,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点 B . W> mgR,质点不能到达Q点 C . W= mgR,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D . W< mgR,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 8.

    A、B两物体分别在水平恒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先后撤去F1、F2后,两物体最终停下,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F1、F2大小之比为1:2 B . F1、F2对A做功之比为1:2 C . A,B质量之比为2:1 D . 全过程中A,B克服摩擦力做功之比为2:1
  • 9.

    如图所示,直径为d的竖直圆筒绕中心轴线以恒定的转速匀速转动,一子弹以水平速度沿圆筒直径方向从左侧射入圆筒,从右侧射穿圆筒后发现两弹孔在同一竖直线上且相距为h,则(   )

    A . 子弹在圆筒中的水平速度为v0=d B . 子弹在圆筒中的水平速度为v0=2d C . 圆筒转动的角速度可能为ω=π D . 圆筒转动的角速度可能为ω=3π
  • 10. (2017高一下·合浦期末) 某研究性小组利用速度传感器研究质量为5kg的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规律,并在计算机上得到了前4s内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在第1s末离出发点最远 B . 物体所受外力在前4s内做功为零 C . 物体所受外力前1s内做的功和后3s内做的功相同 D . 第1s内物体所受外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7.5W
  • 11. “轨道康复者”是“垃圾”卫星的救星,被称为“太空110”,它可在太空中给“垃圾”卫星补充能源,延长卫星的使用寿命,假设“轨道康复者”的轨道半径为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的五分之一,其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轨道康复者”的加速度是地球同步卫星加速度的25倍 B . “轨道康复者”的速度是地球同步卫星速度的 C . 站在赤道上的人观察到“轨道康复者”向西运动 D . “轨道康复者”可在高轨道上加速,以实现对低轨道上卫星的拯救
  • 12. (2017高一下·合浦期末) 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弹簧连接的物块A和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和2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沿斜面方向的恒力拉物块A使之沿斜面向上运动,当B刚离开C时,A的速度为v,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上,大小为a,则(   )

    A . 从静止到B刚离开C的过程中,A发生的位移为 B . 从静止到B刚离开C的过程中,重力对A做的功为﹣ C . B刚离开C时,恒力对A做功的功率为(mgsinθ+ma)v D . 当A的速度达到最大时,B的加速度大小为
二、<b >填空题</b>
  • 13. (2017高一下·玉林期末) 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在空中所通过的位置,实验时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先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水平,在一块平整的木板表面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将该木板竖直立于水平地面上,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将木板向远离槽口平移距离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B;又将木板再向远离槽口平移距离x,小球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再得到痕迹C.

    若测得木板每次移动距离x,A、B间距离y1 , B、C间距离y2 . 请回答以下问题(重力加速度为g)

    1. (1) 为什么每次都要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
    2. (2) 如何检验斜槽底端水平? .
    3. (3) 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来求得小球初速度的表达式为v0=(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 14. (2017高一下·合浦期末) 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接通电源,质量为m2的重物从高处由静止释放,质量为m1的重物拖着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图乙是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A是打下的第1个点,量出计数点E、F、G到4点距离分别为d1、d2、d3 , 每相邻两计数点的计时间隔为T,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所求物理量均用已知符号表达)

    1. (1) 在打点A~F的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加量△Ek=,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比较△Ek、△Ep大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 (2) 某同学根据纸带算出各计数点速度,并作出 ﹣d图象如图丙所示,若图线的斜率k=,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三、<b >计算题</b>
  • 15. 一列火车总质量m=5×105kg,发动机的额定功率P=6×105W,在轨道上行驶时,轨道对列车的阻力Ff是车重的0.01倍(取g=10m/s2).

    1. (1) 求列车在水平轨道上行驶的最大速度;

    2. (2) 在水平轨道上,发动机以恒定功率P工作,求当行驶速度为v1=1m/s和v2=10m/s时,列车的瞬时加速度a1、a2的大小.

  • 16.

    如图是阿毛同学的漫画中出现的装置,描述了一个“吃货”用来做“糖炒栗子”的“萌”事儿:将板栗在地面小平台上以初速度v0经两个四分之一圆弧衔接而成的轨道,从最高点P飞出进入炒锅内,利用来回运动使其均匀受热.我们用质量为m的小滑块代替栗子,借这套装置来研究一些物理问题.设两个四分之一圆弧半径分别为2R和R,小平台和圆弧均光滑.将过锅底的纵截面看作是两个斜面AB、CD和一段光滑圆弧组成.两斜面倾角均为θ=37°,滑块的运动始终在包括锅底最低点的竖直平面内,重力加速度为g.设滑块恰好能经P点飞出,且恰好沿AB斜面进入锅内.已知sin37°=0.6,cos37°=0.8,求:

    1. (1) 滑块经过O点时对轨道压力多大?

    2. (2) 滑块经P点时的速度大小?

    3. (3) P、A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多少?

  • 17. (2017高一下·玉林期末)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固定着一个滑槽轨道,其左半部分是倾角为θ=37°,长为l=1m的斜槽PQ,右部是光滑半圆槽QSR,RQ是其竖直直径,两部分滑槽在Q处平滑连接,R、P两点等高,质量为m=0.2kg的小滑块(可看作质点)与斜槽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75,将小滑块从斜槽轨道的最高点P释放,使其开始沿斜槽下滑,滑块通过Q点时没有机械能损失,求:

    1. (1) 小滑块从P到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
    2. (2) 为了使小滑块滑上光滑半圆槽后恰好能到达最高点R,从P点释放时小滑块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v0的大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