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

更新时间:2017-09-15 浏览次数:276 类型:期末考试
一、<b>选择题</b>
  • 1. (2017八下·三台期中) 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营养师建议这一时期的青少年要适当多吃奶、蛋、鱼、肉等食品,有利于身体生长发育.这是因为这些食品中富含(  )

    A . 糖类 B . 脂肪 C . 蛋白质 D . 无机盐
  • 2. (2017七下·濉溪期中) 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是骨中缺少(  )

    A . 蛋白质 B . 维生素C C . D .
  • 3. (2017·揭西模拟) 小华吃西瓜时不小心把一些西瓜籽吞进肚里了,最终这些西瓜籽会随粪便排出体外.这些粒瓜籽在小华体内经过的部位依次是(  )

    A . 口腔→咽→小肠→胃→大肠→肛门 B . 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C . 口腔→咽→胃→大肠→小肠→肛门 D . 口腔→咽→胃→肝脏→小肠→大肠→肛门
  • 4. (2016八上·济宁开学考)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实例很多,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小肠内表面具有许多皱劈和绒毛,利于营养吸收 B . 肺泡壁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C . 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内都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D . 肾小球由许多毛细血管缠绕而成,利于过滤作用
  • 5. (2016七下·雁江期末) 小王的手指不慎划破出血,血液中与伤口止血和避免发炎有关的成分分别是(  )

    A . 血小板、白细胞 B . 血小板、血浆 C . 红细胞、血浆 D . 白细胞、血浆
  • 6. 血液中氧的携带者是(  )

    A . 血浆 B . 白细胞 C . 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D . 血液
  • 7. (2018七下·揭西期末) 听觉形成的正常途径是( )

    A . 声波→鼓室→三块听小骨→听神经→听觉中枢 B . 声波→鼓膜→三块听小骨→听觉中枢 C . 声波→鼓室→耳蜗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听觉中枢 D . 声波→鼓膜→听小骨→耳蜗内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 8. 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的原因是(  )

    ①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    

    ②鼻粘膜分泌的粘液可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

    ③嗅细胞接受气味的刺激     

    ④鼻粘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A . ①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9.

    如图为模拟隔肌运动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甲图演示吸气,膈肌舒张 B . 乙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 C . 甲图演示呼气,膈肌舒张收缩 D . 乙图演示呼气,膈肌舒张收缩
  • 10. (2017七下·西双版纳期中) 全国多地、多日曾出现雾霾天气,致使空气中PM2.5严重超标.部分PM2.5颗粒能通过呼吸道和肺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以后,进入血液之前,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

    A . 气管、支气管、肺泡 B . 气管、肺泡 C . 支气管、肺泡、气管   D . 肺泡、支气管、气管
  • 11. (2017八下·繁昌期末) 水是生命之源,欧盟建议9﹣13岁的孩子,每天喝水1.68升;14﹣18岁的少年,每天饮水量要达到2升.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人体内的水分通过泌尿、排汗两条途径排出体外 B . 天气炎热时或剧烈运动后,需要及时补充淡盐水 C . 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需要溶解在水中才能排出体外 D . 水参与人体的物质运输、体温调节等重要生理活动
  • 12. (2015七下·娄底期中) 随地吐痰易传播疾病,痰形成于(  )

    A . B . C . 气管 D . 口腔
  • 13. (2017七下·章丘期中) 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  )

    A . 氧气增加,尿素减少 B . 二氧化碳减少,尿素增加 C . 氧气减少,尿素增加 D . 二氧化碳增加,尿素减少
  • 14. (2016七下·雁江期末) 人体激素分泌失调会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幼年时期缺乏生长激素导致侏儒症 B . 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糖尿病 C . 成人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导致巨人症 D . 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大脖子病”
  • 15. (2016九上·永新期末) 研究发现,中学生在晚上10时前入睡,且睡足9个小时,更有利于垂体分泌促进人体生长所需要的激素,这种激素是(  )

    A . 甲状腺激素 B . 胰岛素 C . 生长激素 D . 性激素
  • 16. (2016·昌邑模拟) 下面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B . “谈虎色变”是简单反射 C . 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D . 反射一定通过反射弧才能完成
  • 17. (2017七下·郓城期末) 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激素由外分泌腺分泌,对生命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 B . 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 C . 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D . 侏儒症的病因是幼年时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少
  • 18. 为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现在各医院都使用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属于预防措施中的(  )

    A . 杀灭病原体 B . 保护易感人群 C . 切断传播途径 D . 控制传染源
  • 19. 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艾滋病的病原体是病毒 B . 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传播 C . 同桌进餐会传染艾滋病 D . 艾滋病可以通过性传播
  • 20. 疟疾由浸入人体的疟原虫引起,主要通过蚊子叮咬进行传播.疟疾传播速度块、范围广、致死率高,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研制的青蒿素能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疟原虫的发育,治疗疟疾效果显著,将疟疾致死率降低了一半.屠呦呦因此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物或医学奖.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疟原虫是澶染病疟疾的传染源 B . 隔离并用青蒿素治疗患者属控制传染源 C . 消灭传染疟疾的蚊子属切断传播途径 D . 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属保护易感人群
  • 21. (2015·夹江模拟) 接种疫苗能够有效预防传染病,这是因为疫苗(  )

    A . 能直接杀灭病原体 B . 能促使人体产生相应抗体 C . 本身是抗体,能特异性吞噬抗原 D . 是一种抗生素,注射后能增强抵抗力
  • 22. (2015八上·胶州期末) 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帮助白血病患者重建血组织和受到摧毁的免疫系统.从免疫的角度分析,移植的物质和所属免疫类型分别是(  )

    A . 抗体,特异性免疫 B . 抗原,特异性免疫 C . 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D . 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 23. (2017八下·河北期中)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叫做(    )

    A . 大气圈 B . 生物圈 C . 水圈 D . 岩石圈
  • 24. (2015七上·南市月考) 近几年,雾霾天气在我国中东部地区时有发生,多地城市陷入严重空气污染.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发生的是(  )

    A . 提倡秸秆焚烧还田 B . 春节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C . 提倡家庭豪华装修 D . 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
  • 25. (2015七上·新邵期末) 迄今为止,地球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爱护,以下行为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 .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 B . 绿色出行,低碳生活 C . 少用一次性筷子 D . 大量砍伐森林,促进经济发展
二、<b>识图作答题</b>
  • 26.

    如图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⑤⑥⑦⑧代表血管)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图中⑥所指的是

      ⑦所指的是

    2. (2) 血液由②射出,流经⑤、⑥到③的循环途径称;血液由④射出流经⑦、⑧至①的途径称

    3. (3) 由M到N处,血液成分的变化是

  • 27.

    如图为肾单位结构模式图,图中①和②分别代表某结构,③和④分别代表所形成的某液体,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肾单位由构成.

    2. (2) 结构[①]是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叫做

    3. (3) 结构[②]对血液有作用.

    4. (4) 液体[③]是,其成分与血液相比,主要缺少和大分子蛋白质.

    5. (5) 当液体[③]流经肾小管时,通过肾小管的,含有的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所有的将被吸收回血液,形成液体[④].

  • 28.

    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因此,我国管理部门近几年不断地加大处罚力度,但有些人置若罔闻,仍抱着侥幸心理酒后驾车上路.请结合如图回答以下问题:

    1. (1) “醉酒”者常常表现出走路不稳,神志不清,呼吸急促等现象,这是由于酒精依次麻痹了图一中的(填数码代号)造成的.

    2. (2) “红灯停,绿灯行”是人尽皆知的交通规则,但是“闯红灯”现象屡见不鲜.“闯红灯”的反射活动属于,参与该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至少有个.

    3. (3) 某人在“酒驾”交通事故中受伤,医生用针刺其指尖,此人有感觉但是没有缩手,则受伤部位可能是图二中的(填数码代号).

    4. (4) 过量饮酒有害于神经系统的健康,而科学用脑,有助于神经系统的健康,并能延缓神经系统的衰老,关于科学用脑,你有什么合理化建议?(至少提2条建议)

  • 29.

    如图为眼球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注:[]中填图中序号)

    1. (1)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进入眼球后,经[]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2. (2) 物像刺激了其上的感光细胞,这些细胞产生了大量的,经[]传递到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在视觉中枢形成

    3. (3) 近视眼患者主要是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造成图中4的曲度过大,或前后径过长以致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或后方)引起的,需要佩带矫正.

  • 30.

    如图说明条件反射建立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 (1) 图中A表示狗吃到食物出现唾液分泌活动,这是狗生来就会的,属于反射.

    2. (2) 反复经过B和C后,图中D表示狗对铃声已经建立起唾液分泌的反射,这一反射建立过程说明条件反射必须建立在的基础上.

    3. (3) 如果在图中D之后,总是只给铃声,不给食物,那么,狗对铃声建立的条件反射将

    4. (4) 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它一般要在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的参与才能实现.

三、<b>实验探究</b>
  • 31. 2013年1月中旬,美国近十年来最严重的流感疫情已蔓延到了47个州,流感疫苗告急….某科学家为检验新研制的流感疫苗的效能,进行了下面的动物实验.请补充完整实验步骤,回答有关问题.

    1. (1) 实验步骤:

      ①分组:将品种相同、大小一样的健康小白鼠40只,平均分为A、B两组.

      ②处理:

      A组:不注射流感疫苗,20天后注射流感病毒;

      B组:,20天后注射流感病毒;

    2. (2) 结果预测:若B组比A组发病率,则说明该流感疫苗具有免疫效能.

    3. (3) 回答问题:

      ①上述实验中,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误差,该实验还要进行实验.为了测定该疫苗的最有效浓度,对实验的改进可采用增加实验组数的方法,再观察接种疫苗,观察小白鼠患病的情况.

      ②接种的疫苗,从免疫角度看,疫苗属于(填“抗原”或“抗体”);

      ③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是预防传染病流行三个措施中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