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阳光校园空中黔课”2020届高三生物3月月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0-06-06 浏览次数:167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 1.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 RNA 病毒,可引起人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病毒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B . 组成该病毒的核酸可被吡罗红染液染成红色 C . 组成子代病毒核酸的原料来源于宿主细胞 D . 治愈的患者体内产生了相应记忆细胞和抗体
  • 2. 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的是( )
    A . 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 B . 胰岛 B 细胞分泌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并作用于组织细胞 C . 成熟的高等植物细胞放入浓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 D . 同种高等动物的精子和卵细胞相互接触完成受精作用
  • 3.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动物细胞分泌蛋白的形成,与核糖体、线粒体和高尔基体有关 B . DNA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只有核 DNA 上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C .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 D .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最外层结构不同,两者生命系统的边界也不同
  • 4. 人体肝细胞内 CO2分压和 K+浓度高于细胞外,而 O2分压和 Na+浓度低于细胞外,上述四种物质中通过主动运输进入该细胞的是(    )
    A . CO B . O C . K+ D . Na+
  • 5. 为了研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有人准备了 5 支盛有等量胃蛋白酶溶液但 pH 各不相同的试管,每支试管加 1 块 1cm3 的蛋白块,试管均置于 25℃条件下,将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记录于下表。下列有关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酶溶液的 pH12345
    蛋白块消失的时间/min1391145>60
    A . 据实验结果,pH=2 时,胃蛋白酶的活性相对最高 B . 可用双缩脲试剂,通过颜色深浅判断酶的活性 C . 若将蛋白块切小些,可使实验在更短时间内完成 D . 相同温度下,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越短酶活性越强
  • 6. (2015高一上·深圳期末) 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
    A . 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 B . 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 C . 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 D . 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
  • 7. 关于人体细胞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只有部分用于合成 ATP B . 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 . 无氧呼吸不需要氧的参与,该过程与有氧呼吸完全不同 D . 细胞供氧不足时,无氧呼吸可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或酒精
  • 8. 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的作用 B . 在用碱性染料染色前要用清水漂洗,目的是防止解离过度 C . 细胞内染色体的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 D . 可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细胞壁的过程
  • 9. 细胞分化、衰老、癌变和凋亡的共同表现是(    )
    A . 都有遗传物质的改变                      B . 细胞内酶的活性都降低 C . 都有细胞形态、结构或功能上的变化  D . 细胞核大小都始终不变
  • 10. 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

    A . 进行ATP的合成 B . 进行mRNA的合成 C . 存在血红蛋白 D . 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
  • 11. 研究显示,油菜种子萌发初期有机物干重有所增加。下图为油菜种子在萌发过程中,  糖类和脂肪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干重相等的可溶性糖和脂肪,所贮存的能量不同 B . 种子萌发时脂肪酶的活性高,脂肪转化为可溶性糖 C . 组成脂肪和可溶性糖的元素中都不含氮元素 D . 种子萌发时,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可溶性糖
  • 12. 同位素标记法是用同位素标记元素或化合物,让它们一起运动、迁移,再用探测仪器 进行追踪,用来研究细胞内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来源、组成、分布和去向等,可以明白化学 反应的详细过程的方法。下列同位素标记法应用及其结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标记元素或化合物

    研究的生理过程(实验)

    结论

    A

    18O 分别标记H O、CO

    2       2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B

    35S 标( )记蛋白质

    T2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DNA 是遗传物质

    C

    3H 标记亮氨酸

    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分泌蛋白形成实验

    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与运输途径:

    D

    15N 标记 NH Cl 培养

    4

    大肠杆菌

    DNA 复制

    DNA 的复制是以半保留方式进行的

    A . A B . B C . C D . D
  • 13. 以下有关图甲和图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若图乙表示正在进行的某个生理过程,则可能是图甲中 a 过程 B . 图乙中①、②、③表示一个鸟嘌呤核糖核苷酸 C . RNA 聚合酶作用于 c 过程,在核糖体上完成 D . HIV 的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途径有 d 过程
  • 14.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
    A .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B . 形成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C . 由F1 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推测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数量比接近 1﹕1 D .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F2 会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
  • 15. 以黄色皱粒(YYrr)与绿色圆粒(yyRR)的豌豆为亲本进行杂交,F1 植株自花传粉,从 F1 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中任取一粒绿色圆粒和一粒绿色皱粒的种子,理论上这两粒种子都是纯合子的概率为(    )
    A . 1/3 B . 1/4 C . 1/9 D . 1/16
  • 16.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中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的基因依次是指(     )

    ①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                 ②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③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④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A . ②④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③
  • 17. 基因型为 AaBbCc 和 AabbCc 的两个个体杂交(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
    A . 表现型有 8 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 1/16 B . 表现型有 8 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 1/16 C . 表现型有 4 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 1/16 D . 表现型有 8 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 1/8
  • 18. 下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 . 该病不可能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 若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子女一定是杂合子 C . 若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子女的致病基因也来自父亲 D . 若是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4 号一定是纯合子
  • 19. 在某种奶牛品种中,毛皮的红褐色(R-)与红色(R+)是一对相对性状。杂种的毛皮颜色与性别有关,雄牛是红褐色,而雌牛是红色。现将纯种红色雌牛与纯种红褐色雄牛杂交, 产生大量的 F1,再将 F1 雌雄个体交配产生 F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F1 雄牛、雌牛的表现型不同,基因型相同 B . F1 雌牛与红色纯合雄牛杂交,子代中红色:红褐色=1:1 C . F1 雄牛与红褐色纯合雌牛杂交,子代中红色:红褐色=1:3 D . F2 中红色牛:红褐色牛=1:1
  • 20. 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性状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B . 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性状 C . 基因的结构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 D . 基因型相同,性状不一定相同
二、非选择题(共 60 分)
  • 21. 已知玉米子粒在萌发过程中产生淀粉酶促进淀粉分解。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将某种玉米的子粒浸种发芽后研磨匀浆、过滤,得到提取液,分装在编号为 A1、B1、C1三支试管中,分别置于 20℃、40℃、100℃环境中保存。另取三支试管编号为 A2、B2、C2 , 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后,分别置于 20℃、40℃、100℃环境中保存。适当时间后,分别向A2、B2、C2 中加入对应温度下保存的少许等量的玉米子粒提取液,保持各组温度 30 分钟后,继续进行实验(提取液中的还原性物质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中分别将提取液和淀粉溶液置于不同温度下保存,再将其对应混合,这样做的目的是
    2. (2) 向混合后并保温处理 30 分钟的 A2、B2、C2 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碘液,观察三支试管中溶液颜色变化,发现三支试管中溶液都变蓝,但深浅不同,颜色最深的试管   编号是,原因是。有人提出可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液,通过比较试管中溶液颜色的深浅可得出同样结论,你认为此方案(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3. (3) 以上实验的三组处理温度不一定是玉米子粒提取液促使淀粉分解的最适温度。请设计实验确定最适温度。要求:写出设计思路即可。
  • 22. 在某适宜温度条件下,A,B 两种植物 CO2 的吸收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当光照强度为 a 时,比较 A、B 植物,呼吸作用较强的是植物。A 和 B 两种植物,适宜在弱光条件下生长的是植物,若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大量生产该植物,其原理利用的是植物细胞的
    2. (2) 当光照强度为 b 时,限制 B 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如果突然停止光照,短期内叶绿体中 C5 的含量将会(填“增加”或“不变”或“减少”),原因是:
    3. (3) 当光照强度为 c 时,A 植物照光 X 小时,然后黑暗 12 小时,能够使叶片干物质的量和处理前一样,则 X=小时。
  • 23. 下图①、②、③表示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

    问题:

    1. (1) 图中过程①主要在中进行,该过程发生在的间期和的间期。在过程①中如果发生了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生物性状改变,基因突变是指
    2. (2) 过程②称为,催化该过程的酶是。已知甲硫氨酸和

      酪氨酸的密码子分别 AUG、UAC,某 tRNA 上的反密码子是 AUG,则该 tRNA 所携带的氨基酸是

    3. (3) a、b 为 mRNA 的两端,核糖体在 mRNA 上的移动方向是(填“a→b” 或“b→a”)。一个 mRNA 上连接多个核糖体叫做多聚核糖体,多聚核糖体形成的生物学意义是
  • 24. 下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基因突变等其他变异情况)

    1. (1) 该病为(填“常染色体显性”或“常染色体隐性”或“伴 X 染色体显性”或“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是指
    2. (2) 该家系图中一定是纯合子的个体为(填个体的序号)。
    3. (3) Ⅲ2 是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若Ⅲ2 与Ⅲ3 结婚,所生子女患该病的概率为。因此,为了提高人口质量,降低遗传病患者的出生率,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据图简述理由:
  • 25. 某种野生植物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如下

    图所示。控制花色的基因 A 和 a、B 和 b 是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 对 a、B 对 b 为显性。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F1 植株中紫花∶白花=1∶1。若将 F1 紫花植株自交,所得 F2 植株中紫花∶白花=9∶7。请回答:

    1. (1) 据图,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
    2. (2) 根据 F1 紫花植株自交的结果,可以推测当时,植株开紫花。F2 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种,F2 白花植株纯合子的基因型是
    3. (3) 请写出题干中“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所涉及的两白花亲本的杂交组合(基因型):,并用遗传图解表示其中一种杂交组合从亲代到 F2 的过程(请写在答题卡上)。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