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丁蜀学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17-09-11 浏览次数:880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辨一辨</b>
二、<b >选一选</b>
  • 11. (2017七下·如皋期中)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 . 细胞 B . 组织 C . 器官 D . 系统
  • 12. 一粒小小的种子能长成参天大树,主要是因为种子中具有(    )

    A . 胚芽 B . C . 胚乳 D . 子叶
  • 13. (2017七下·裕安期中) 女性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  )

    A . 子宫 B . 卵巢 C . 输卵管 D . 阴道
  • 14.

    如图 为桃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④在受精作用完成后,将发育成(    )

    A . 种子 B . 种皮 C . 果实 D . 果皮
  • 15. (2015八上·吉安期末) 对人体完成某一动作(如屈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必须有肌肉收缩 B . 必须有肌肉舒张 C . 必须有神经支配 D . 必须有激素调节
  • 16. (2018七上·临河期末)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

    A .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B . 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C . 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D .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 17. 自然界中,被称为“天然的碳氧平衡器”的生物是(    )

    A . 植物 B . 动物 C . 病毒 D . 细菌和真菌
  • 18. (2017七上·临城期末) 植物体吸收和运输水分的主要结构分别是(    )

    A . 根毛、导管 B . 导管、根毛 C . 根毛、根毛 D . 导管、导管
  • 19. 在昆虫发育过程中,完全变态比不完全变态多了一个时期,多出的时期是(    )

    A . B . 幼虫 C . D . 成虫
  • 20. (2017·曲靖模拟) 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是(  )

    A . 心脏四腔 B . 体温恒定 C . 胎生、哺乳 D . 用肺呼吸
  • 21. (2015八上·临沭期末) 一定含有Y染色体的是(  )

    A . 精子 B . 卵细胞 C . 男性肌细胞 D . 受精卵
  • 22. 盒装牛奶在常温下能保存一段时间不腐败,其生产上利用的主要原理是(    )

    A . 除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的生长 B . 高温灭菌 C . 破坏需氧菌类生存的环境 D . 低温抑菌
  • 23. 下列行为中,都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 . 谈虎色变、蜜蜂采蜜 B . 老马识途、蜘蛛结网 C . 鸟类筑巢、羔羊吃奶 D . 孔雀开屏、鹦鹉学舌
  • 24.

    如图从甲到丙是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三个视野,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

    A . 从甲到乙需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 B . 从乙到丙需将玻片向左上方移动 C . 产生N主要是因为取样操作不当 D . 从甲到丙不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
  • 25. 制作面包和酿酒过程中,酵母菌进行的生命活动包括(    )

    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③消化吸收     ④生长繁殖.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6.

    如图表示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肌腱可绕过关节附着在相邻的骨上 B . 结构②覆盖在关节表面,是骨骼肌 C . 骨与骨通过关节等方式连接形成骨骼 D . 结构③中的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 27.

    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模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⑤共同组成了新植株的幼体 B . 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和水分由⑤提供 C . 萌发时④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茎和叶 D . ③被破坏的种子在适宜环境下无法萌发
  • 28.

    特色美食肉粽主要原料是糯米、猪肉等.关于肉粽在消化系统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猪肉中的脂肪从①处开始消化 B . 糯米中的淀粉从③处开始消化 C . 猪肉中的蛋白质在④处被消化为氨基酸 D . 肉粽消化后的营养物质主要在②处吸收
  • 29.

    下列为三类微生物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①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 B . ②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C . ③具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核 D . ②③在生态系统中主要作为分解者
  • 30.

    观察人体内三种血管的示意图,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

    A . ①可代表与右心房连接的血管 B . ②代表血液速度最慢的血管 C . ①和②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D . ③一般分布较深,管壁弹性大
  • 31.

    不小心碰到火,我们会来不及思考就立即缩手.如图是缩手反射过程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射只需一个神经元就能完成 B . 该反射是复杂反射,神经中枢在⑤脊髓 C . ③肱二头肌舒张,牵动骨绕肘关节运动 D . 神经冲动沿①→②→⑤→④→③方向传导
  • 32. 测试某人的入球小动脉、肾小囊和输尿管中的液体,发现两种成分X和Y的含量如表.X和Y分别是(    )

    物质含量(克/100毫升)

    入球小动脉中

    肾小囊中

    输尿管中

    X

    0.03

    0.03

    1.8

    Y

    8

    0.03

    0

    A . 葡萄糖和蛋白质 B . 尿素和葡萄糖 C . 尿素和蛋白质 D . 无机盐和葡萄糖
  • 33.

    在显微镜下把视野里物像从甲转化成乙,操作步骤有①移动玻片标本 ②调光圈  ③转动细准焦螺旋 ④转动转换器.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①→③→② C . ②→①→③→④ D . ①→④→②→③
  • 34. 汉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其中生活着许多珍惜的鱼类,如鳜鱼、鳡鱼、江鳅、赤眼鳟、细体鮠、长吻鮠等,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 . 基因的多样性 B .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 . 个体数量的多样性 D .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 35. 调查显示,很多初中生在晚上10时甚至11时之后才入睡.专家认为学生入睡的最佳时间是在晚上9时至10时之间,并睡足9小时,这有利于学生的生长发育,因为人体在晚上能更多地分泌(    )

    A . 胰岛素 B . 雌性激素 C . 雄性激素 D . 生长激素
  • 36. (2017八下·成都月考)

    如图是一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群体密度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  )

     

    A . 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 B . 农药使害虫产生变异 C . 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D . 从曲线变化可知,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
  • 37. 疟疾由浸入人体的疟原虫引起,主要通过蚊子叮咬进行传播.疟疾传播速度块、范围广、致死率高,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研制的青蒿素能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疟原虫的发育,治疗疟疾效果显著.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疟原虫是传染病疟疾的传染源 B . 隔离并用青蒿素治疗患者属控制传染源 C . 消灭传染疟疾的蚊子属切断传播途径 D . 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属保护易感人群
  • 38.

    如果用图表示概念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选项

    A

    雌蕊

    胚珠

    子房

    B

    血液

    血细胞

    红细胞

    C

    染色体

    基因

       DNA

    D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A . A B . B C . C D . D
  • 39. 菜青虫喜食油菜叶,同一菜田中的菠菜上却难觅菜青虫踪迹,菜青虫这一行为属于(    )

    A . 学习行为 B . 先天性行为 C . 社会行为 D . 迁徙行为
  • 40. 联合国将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吸食毒品的危害有:①损害人的神经系统  ②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  ③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  ④祸害国家,危害社会(    )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三、<b >分析回答</b>
  • 41.

    如图是生物圈碳一氧平衡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

    1. (1) 图中A、B、C 分别为植物的不同生理过程,那么过程能够降低大气 二氧化碳含量,过程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

    2. (2) 在农业生产中采用合理密植、立体种植,是为了充分利用,提高图中的效率,使农作物增产.

  • 42.

    图1是植物细胞模式图,图2是染色体组成示意图.(说明:[]填序号或字母)

    1. (1) 与动物细胞相比,图1中植物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2. (2) 图2中的染色体,主要位于图1中的[]内.

    3. (3) 控制韭菜叶颜色的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片段.如果将韭菜隔绝光线,完全在黑暗中生长,它的叶片会变成黄色,即韭黄,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共同作用的结果,韭菜叶色的这种变异(选填:可遗传/不可遗传).

  • 43.

    图是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请据图回答.

    1. (1) 图中食物网有条食物链.

    2. (2) 鹰和蛇之间有关系.

    3. (3) 该食物网中的昆虫,它的体表特征是具有,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

    4. (4)

      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食虫鸟和昆虫数量变化关系,最可能呈现为

  • 44.

    图是人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模式图,图中的序号代表着人体的某些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的过程②是气体,通过作用进入循环系统.

    2. (2) ④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图中的小分子物质随血液循环首先到达心脏的腔室是

    3. (3) 在过程⑥中,原尿中的全部被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

    4. (4) 膀胱里的尿液贮存多了就会出现排尿反射,这种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但环境不适宜时,一般正常人就会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此时该反射活动属于反射,需要的参与.

  • 45.

    如图是某个白化病的家族图谱.图中除第二代的5号个体出现了白化病外,其余个体的肤色均正常.请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由题中信息可推知白化病是由基因控制的.(填“显性”或“隐性”)

    2. (2) 若用A表示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则1号、5号个体的基因组成分别为

    3. (3) 经基因检测若发现6号个体携带致病基因,则其与5号个体婚配后如果再生一个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是

  • 46.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光照对菜豆发芽的影响,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实验.请根据实验设计回答有关问题:

    花盆

    菜豆

    放置环境

    温度

    1号

    100粒

    光照

    20℃

    适量

    2号

    100粒

    暗室

    20℃

    不适量

    1. (1) 此实验能否证明光照对菜豆发芽的影响?为什么?

    2. (2) 在这个实验设计中,应该修改的内容是

    3. (3) 菜豆种子萌发时,所需养料由供给.

    4. (4) 某生物兴趣小组另外设计了如下实验表格,请你补充完善有关的实验方法步骤和操作目的:

      序号

      实验名称

      实验方法步骤

      操作目的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滴加 ①

      检验馒头中淀粉是否被消化

      观察植物细胞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

      避免  ②产生而影响观察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同一张绿色叶片,一半曝光,一半用黑纸片遮盖

      目的是作  ③实验

        ② ③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