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生物中考...

更新时间:2017-09-08 浏览次数:918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选择题</b>
  • 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没有的结构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线粒体  ④细胞核  ⑤叶绿体  ⑥中央大液泡  ⑦细胞质.

    A . ①③⑥ B . ②③④⑦ C . ①⑤⑥ D . ①⑥
  • 2.

    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A . 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 B . 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C . 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 D . 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 3. 葫芦藓、蕨、银杏和睡莲是我们常见的植物,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葫芦藓没有真正的根,所以长在潮湿的环境中 B . 蕨用孢子繁殖,孢子长在孢子囊中 C . 银杏用种子繁殖,所结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 D . 睡莲的叶片躺在水面上,气孔主要分布在下表皮
  • 4. (2017·惠民模拟)

    小波同学制作并观察了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据如图分析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乙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 B . 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图丙中的② C .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图丙中①与②放大倍数的乘积 D . 图甲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没有让其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
  • 5. (2017七下·郓城期末) 下列全部属于非条件反射的一组是(  )

    A . 望梅止渴、嘤嘤求哺、鹦鹉学舌 B . 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C . 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孔雀开屏 D . 猫捉老鼠、闻鸡起舞、老马识途
  • 6. (2017七下·孝义期中) 人类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是通过生殖系统完成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女性的子宫是受精和胚胎发育的场所 B . 男性的睾丸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C . 卵黄的营养能供胚胎发育全过程利用 D . 胎儿直接从母体血液获得氧气和养料
  • 7. (2017七下·永定期中) 人体下肢骨骼肌的运动产生许多二氧化碳,正常情况下,其中的大部分二氧化碳被排出体外时,不会经过的部位是(  )

    A . 肺动脉 B . 右心房 C . 下腔静脉 D . 肺静脉
  • 8. 在甲型H1N1流感爆发期间,同学们都分期分批免费注射了甲流疫苗,注射的药物和预防措施、免疫类型分别是(    )

    A . 抗体 控制传染源 特异性免疫 B . 抗体 控制传染源 非特异性免疫 C . 抗原 保护易感者 非特异性免疫 D . 抗原 保护易感者 特异性免疫
  • 9. (2017七下·江海期末)

    如图表示肺容积在呼吸过程中的变化曲线.当肺容积由b变化到c时,肋间肌和膈肌的舒缩状态分别是(  )

    A . 收缩、舒张 B . 收缩、收缩 C . 舒张、舒张 D . 舒张、收缩
  • 10. (2017七下·烟台期中) 全球性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    )

    A . 酸雨、温室效应、生物入侵 B . 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C . 温室效应、乱砍滥伐、臭氧层破坏 D . 臭氧层破坏、含铅废气、酸雨
  • 11. 下列生物中,必须寄生生活的是(    )

    A . 细菌 B . 病毒 C . 真菌 D . 单细胞藻类
  • 12.

    在巴斯德的曲颈瓶实验中,甲瓶的瓶口是竖直向上;乙瓶的瓶口是拉长呈S型的曲颈;将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后,观察肉汤的变化.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

    A . 烧瓶容量的大小 B . 微生物的有无 C . 烧瓶放置时间的长短 D . 氧气的有无
  • 13. (2017八下·徐州期中) 下列有关生产实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合理密植可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B . 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可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C . 堆放的水稻种子发热是由种子发霉导致 D . 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目的是降低蒸腾作用
  • 14. (2017·日照模拟)

    在探究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中,将图示的两个实验装置同时放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下一段时间.此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 . 装置B,C中质量会增加的是B B . 本实验探究的是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C . 酵母菌是真核生物,乳酸菌是原核生物 D . 本装置中选择同种植物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
  • 15. 下列有关血液、血管和血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大量的O型血 B . 人患扁桃体炎时血液中的白细胞会增多 C . 动脉血管中的动脉瓣能防止血液倒流 D . 肾脏的入球小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
  • 16. (2017·仙桃模拟) 如图是植物体的某些器官或结构示意图,据图进行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甲图中结构1、2、3、4共同组成种子的胚 B . 乙图中的a和b是由甲图中的1发育成 C . 丙图中的结构B和C可以使根不断长长 D . 丁图中的③将来可发育成乙图中的结构b
  • 17. 对血浆、原尿和尿液中四种物质浓度(克/100毫升)进行比较,错误的是(    )

    A . 蛋白质:血浆=原尿 B . 尿素:原尿<尿液 C . 无机盐:血浆=原尿 D . 葡萄糖:原尿>尿液
  • 18. (2017七下·新余期末)

    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液情况模式图,B代表某器官或结构,A、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若B为肺,则A中流动脉血,C中流静脉血 B . 若A,C都流动脉血,则B代表的一定是肾小球 C . 若A为上腔静脉,C为肺动脉,则B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D . 若B为小肠,则C中的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二、<b >非选择题:</b>
  • 19.

    下面图1表示某种绿色植物,图中A、B、C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2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中的过程C所散失的水蒸气主要是通过根中运输来的.

    2. (2) A过程能使空气清新,则A过程表示的植物体生理过程是

    3. (3) 在图2中,属于生产者的是,乙和丁之间是关系.

    4. (4) 假如图2表示的是农田生态系统,则施用DDT农药后,体内DDT农药累积最多的生物是

  • 20.

    植物种子萌发成幼苗后,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制造有机物,在满足植物自身需求的同时,也为生物圈中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1. (1) 图甲是花生叶片的结构示意图,与②细 胞相比,①细胞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

    2. (2) 图乙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花生幼苗一昼夜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的相对含量图.d点产生的原因与甲图中结构(填数字)的部分关闭有关,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一天内花生幼苗有机物积累最少和最多的点分别是乙图中的(填字母).

  • 21.

    如图为人体部分代谢过程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A系统中,蛋白质在消化道里被完全消化的场所是,脂肪在这里最终被消化成

    2. (2)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过程中,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实现的.氧最终进入组织细胞,通过在进行的呼吸作用,二氧化碳的含量明显增多.

    3. (3) C系统中,形成尿的器官是.医生在检查某人的尿液时发现了红细胞,你认为可能是哪一部位出了问题

  • 22.

    某次地震后,王某在废墟中被发现,一根木梁压在他的腰部,动弹不得,下肢有创伤,头部、面部未见明显外伤,神志清醒.救援人员搬走他身上的木梁,然后对其进行诊断、救治和护理.请结合图回答问题:

    1. (1) 医生用棉棒刺激王某的足底皮肤,王某的足立即缩回,说明他的脊髓反射功能正常.根据图一所示,写出缩足反射的途径:(用数字和箭头表示).

    2. (2) 医生给他的静脉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和复方氯化钠溶液,这些液体最先流入心脏的.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后,王某的血糖浓度出现如图二所示的变化,那么BC段变化的原因是,调节葡萄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

    3. (3) 王某下肢创伤处有暗红色血液连续不断地流出,由此判断出血的血管是,可以采用止血带止血法或指压止血法在(填“远心端”或“近心端”)止血.

  • 23. 近年某地再现镉含量超标大米的报道.为探究镉的危害,某班的学生进行了如下实验:

    ( 一 )该同学提出的问题:重金属元素镉对人类有多大的危害呢?

    ( 二 )实验过程:

    a.取32只体重为30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基本相同的小鼠随机平均分成4组,雌雄各半,并编号A、B、C、D.

    组别

    镉浓度(mg/mL)

    生理盐水用量

    24h死亡率

    A

    0

    10

    0

    B

    0.015

    10

    2

    C

    0.030

    10

    3

    D

    0.045

    10

    6

    b.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然后分别用配制的溶液对小鼠进行灌胃实验,其结果如表.

    c.实验结论: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随镉含量的增加,小鼠的死亡率升高.说明镉含量越高,对人体的危害越大.

    ( 三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同学设置A组的目的是,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2. (2) 为了控制单一变量,32只小鼠灌胃前后的生活条件须(填相同或不同).

    3. (3) 该实验设计分4组进行,每组样品都选用8只小鼠,主要是为了减少误差,避免出现

    4. (4) “浪费粮食是可耻的”,于是该同学用“镉大米”喂鸡,但镉通过食物链最终不断在人体内,仍然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