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政治试卷

更新时间:2017-08-17 浏览次数:987 类型:中考真卷
一、<b>选择题</b>
  • 1. 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與论的约束和教育的力量,依靠人们的觉悟来保证对它的遵守;法津主要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这说明了道德和法律(    )

    A . 表现形式不同 B . 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C . 实现方式不同 D . 调整的对象和范围不同
  • 2. 2017年2月12日,我国第一部教育扶贫蓝皮书《中国教育扶贫报告(20016)》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蓝皮书指出,我国基础教育投入仍不足,且不均衡,效益不高。从经济生活角度看,保障教育投入稳定增长(    )

    ①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②实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③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劳动者就业和自主创业      ④确保了教育公平,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财政的作用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②③
  • 3. 我国法律依法保护公民合法的继承权。下列关于“财产继承权的认识”错误的是(    )

    ①保护公民继承权,是法律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权的延伸与体现      ②我国关于财产继承的专门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③公民的遗产继承分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方式                                  ④每个公民都依法享有继承权,10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除外

    A . ①②③ B . 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
  • 4. 保护智力成果权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以下属于公民享有智力成果权的有(    )

    ①王平在某公司做工程师每月工资收入八千元             ②李莉在《中学生作文》发表文章获得稿酬

    ③樊凡在某公司商标竞选中成功中标,获得两万元     ④晓黎卖出自家珍藏的文物获得三万元收入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②③
  • 5. 相较于全国其他地区,民族地区发展基础一般较弱,扶贫开发任务艰巨,而且民族之间、城乡之间、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经济状况分布更加错综复杂,民族地区更需要精准扶贫。党和国家之所以强调民族地区更需要精准扶贫,是基于( )

    ①实现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间繁荣的需要        ②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需要

    ③保证民族地区都充分享有自治权的需要        ④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需要

    A . ②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①③
  • 6. 走进超市,发现许多商品的包装上都有这样的字样:饮料“不加任何防腐剂”;大米“不施化肥、农药”;面粉“不含增白剂”等字样,目的是让诮费者放心购物,这表明消费者的消费观是(    )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④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A . ①②③④ B . C . ①②④ D . ③④
  • 7. 全国“两会”期间,众多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微博、征民意,公民在互联网上为“两会”建言献策也格外火爆。这说明(    )

    ①我国公民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的渠道不断扩展           ②我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意识不断增强

    ③我国公民可以通过网络解决一切难以解决的问题       ④我国通过互联网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①④
  • 8.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要的是要使国有经济和整个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始终保持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国有经济和公有制经济的联系是(    )

    ①公有制经济包含国有经济                                                
    ②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③壮大国有经济有利于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④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可以保证整个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方向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指出,到2020年,解决最后七千多万群众绝对贫困问题,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全体中国人民一道实现小康。这( )

    ①将使中华民族首次告别绝对贫困          ②能让发展成果同等同步惠及全体人民

    ③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          ④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A . ①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④ D . ①②③
  • 10. 国家领导人强调,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材料表明(    )

    ①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是统一的                           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与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根基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b>判断题</b>
三、<b>简要回答问题</b>
  • 17. 在我国,公民行为的底线是什么?根据违法性质违法行为可以分为哪几种?

  • 18. 回眸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的发展,“风景这边独好”。这不仅在于中国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真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

    请简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

四、<b>分析说明题</b>
  • 19. 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6年,全面从严治党走向深入,管党治党更加严、紧、实,监督、执纪、问责力度越来越强。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更为坚实的制度支撑和纪律保证。

    材料二:2016年9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杭州出席2016年G20工商峰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中国发展新起点,全球增长新蓝图》的主旨演讲。

        习近平在演讲中指出,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新的起点上,中国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拓更好发展前景;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释放更强增长动力;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谋求更佳质量效益;坚定不移推进公平共享,增进更多民众福祉;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更广互利共赢。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继续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1. (1) 材料一体现了教材的哪些观点?

    2. (2) 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的角度,阐述在新起点上,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依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