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宁波七中教育集团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

更新时间:2020-04-30 浏览次数:403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2019年11月5日我国成功地将第49颗北斗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定位卫星是一种地球同步卫星,地球上的人觉得它在空中是静止的,这时人们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地球 B . 月球 C . 太阳 D . 行星
  • 2. (2017八上·鄞州月考) 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力F的作用,且运动过程中力F始终保持不变,则小球的运动轨迹(用虚线表示)不可能的是 (    )
    A . B . C . D .
  • 3. 下列含氯物质的化学式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 )
    A . 用于漂白杀菌的次氧酸钠(NaClO) B . 用于鱼塘的增氧剂(ClO2) C . 用来调味的食盐(NaCl) D . 氯酸钾(KClO3)
  • 4. 某同学在用弹簧秤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读数为10N,则物体的重力( )
    A . 一定等于10N B . 一定小于10N C . 一定大于10N D . 以上判断都不正确
  • 5. 甲乙两物体的运动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 B . 4s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C . 4s时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 D . 甲、乙两物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4m
  • 6. 一根重60N,长为1的均匀的长方体木料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水平力推木料,木料在桌面内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12N,当木料长的三分之一被推出桌面外时(如图中所示的位置),则( )


    A . 木料对桌面的压力为20N B . 木料对桌面的压力为40N C . 木料受到的摩擦力为8N D . 木料受到的摩擦力为12N
  • 7. 摩托车做飞跃障碍物的表演时为了减少向前翻车的危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应该前轮先着地 B . 应该后轮先着地 C . 应该前后轮同时着地 D . 哪个车轮先着地与车的危险没有关系
  • 8. 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匀速上升时,重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 )

    A . 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 B . 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 C . 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 D . 上述三种情况,拉力一样大
  • 9. 某同学用嘴靠近小瓶瓶口吸了一口气,空瓶就“挂”在嘴唇上,原因是(  )

    A . 唾液把瓶粘住了 B . 瓶内气压变小了 C . 瓶外气压减小了 D . 瓶子重力减小了
  • 10. 在一只不计重力和厚度的塑料袋中装入大半袋水,用弹簧测力计钩住并将其慢慢浸入水中,直至塑料袋中的水面与容器中的水面相平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A . 逐渐减小到零 B . 先减小后增大 C . 始终保持不变 D . 逐渐增大
  • 11. 科学家已研制成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格钟”,成为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是38,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 . 126 B . 88 C . 50 D . 38
  • 12. 国际互联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有近20亿人惠有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是指( )
    A . 铁分子 B . 铁原子 C . 铁元素 D . 铁块
  • 13. 小江同学得了甲型流感,持续发热。生病发烧以后会逐渐消瘦,原因是( )
    A . 人体只合成新的组成物质 B . 人体只氧化分解身体被原有的物质 C . 人体合成新的组成物质大于分解身体内原有的物质 D . 人体合成新的组成物质小于分解身体内原有的物质
  • 14. 人体血液流经某一器官后,会形成某种液体。下表列出的是血液中的血浆和某种液体中部分物质的浓度(单位:g/100m),则该器官是( )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某种液体

    0.00

    0.00

    1.10

    1.8

    血浆

    8.00

    0.1

    0.72

    0.03

    A . 心脏 B . C . 肝脏 D . 肾脏
  • 15. 二氧化碳(CO2)中有碳,有机物中也有碳,以下是有关碳循环的图解,绿色植物在自然的碳循环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图中①、②、③、④依次代表( )

    A . 动物、细菌和真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B . 细菌和真菌、动物、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C . 动物、细菌和真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D . 细菌和真菌、动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 16. 下列各组消化液中,每组均由每种消化液2m1混合而成,哪组能将蛋糕完全消化,且对蛋糕的消化最强( )
    A . 胃液、胰液、肠液 B . 胰液、肠液、胆汁 C . 唾液、胃液、肠液 D . 胃液、肠液、胆汁
  • 17. 在某一时刻测定一器官的动脉和静脉血液内三种物质的含量,其相对数值如图所示,该器官是( )

    A . B . C . 小肠 D . 肌肉
  • 18. 如图所示,物体甲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当物体乙轻放到甲上后,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 甲相对于桌面保持静止状态,而乙相对于甲也静止 B . 甲相对于桌面保持静止状态,而乙相对于甲沿斜面滑下 C . 甲相对于桌面向右运动,而乙相对于甲沿斜面滑下 D . 甲相对于桌面向右运动,而乙相对于甲静止
  • 19. 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弯管,左管插入水银槽中,右管有一段高为h的水银柱,中间封有一段空气,则不可能的是( )

    A . 弯管左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 B . 若把弯管向上移动少许,则管内气体体积增大 C . 若环境温度升高,则右管内的水银柱沿管壁上升 D . 若把弯管向下移动少许,则右管内的水银柱沿管壁上升
  • 20. 如图所示,一圆柱形容器上部圆筒较细,下部的圆筒较粗且足够长。容器的底是一可沿下圆筒无摩擦移动的活塞S,用细绳通过测力计F将活塞提着,容器中盛水。开始时,水面与上圆筒的开口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在提着活塞的同时使活塞缓慢地下移。在这过程中,测力计的读数( )

    A . 先变小,然后变大 B . 先变小,然后保持不变 C . 先变大,然后变小 D . 一直保持不变
二、填空题(本题共16空,每空1分,共16分)
  • 21. 某物体对桌面的压强是1×104Pa,它的物理意义是
  • 22. 如图是在显微境下看到的人血涂片的情况,分析回答:

    1. (1) 图中3所示的细胞为细胞,其主要功能是运输
    2. (2) 图中1所示的细胞体积最大,且与3所示细胞相比细胞中有,故该细胞是细胞。
  • 23. 如图,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当t=1s时,物体处于 状态(填“静止”或“加速”或“匀速”或“减速”)。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 24. 下表是几科植物部分器官的成分,请根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

    植物成分

    K2O

    Na2O

    CaO

    MgO

    Fe2O3

    P2O5

    SO2

    SiO2

    Cl

    小麦种子

    30.2

    0.6

    3.5

    13.2

    0.6

    47.5

    -

    0.7

    -

    小麦茎叶

    13.6

    1.4

    5.8

    2.5

    0.6

    4.8

    -

    67.4

    -

    玉米种子

    29.8

    1.1

    2.2

    15.5

    0.8

    45.6

    0.8

    2.1

    0.9

    玉米茎叶

    27.2

    0.8

    5.7

    11.4

    0.8

    9.1

    -

    40.2

    -

    马铃薯块茎

    60.0

    3.0

    2.6

    4.9

    1.1

    16.9

    6.5

    2.1

    3.4

    1. (1) 从表中可以看出,植物的含磷最多,含次之。这说明这两种元素对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2. (2) 对于收获籽粒的农作物应该多施肥,对于收获块茎的农作物应该多施肥。
  • 25.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底面积相同且装有相同深度的水。现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铁球分别浸没于三个容器的水中,铁球均不与杯底接触,水也没有溢出。此时,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最大,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最小(以上均填“甲”或“乙”或“丙”)。

  • 26. 如图甲所示,在一个圆柱形容器底部放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向容器中倒水时,容器中水的深度h和物块受到的浮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12cm,物块的状态为(选填“沉在底部”“悬浮”或“漂浮”)物块的密度为kg/m3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12空,每空2分,共24分)
  • 27. 兴趣小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叶,分成4等份,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暗处理1小时,接着在相同光照下放置1小时,测定每份叶中有机物质量的变化,制成图甲。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中,叶在28℃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量是毫克。
    2. (2) 乙图是29℃时,该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释放)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则a、b、c三点光合作用最弱的是a,b点的含义是
    3. (3) 若温度由29℃下降到28℃,图乙中相应的a点在原位置方(选填“上”或“下”)。
    4. (4) 请写出由植物叶片气孔释放的气体
  • 28.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中,为测定物体的质量,将一矿石标本放在已调好的天平左盘内,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内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克,将矿石标本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量筒中水面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矿石的体积为立方厘米。这种矿石的密度为千克/米3

  • 29. 为了估测本地大气压,某同学用吸盘、玻璃板和以及弹簧测力计设计实验:把吸盘吸在玻璃板上如图(a),测出吸盘的面积为S,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缓慢拉动吸盘。

    1. (1) 多次实验,记下吸盘刚好脱离玻璃板时的拉力。根据可知,此时的拉力与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大小相等。然后利用公式可计算出大气压强。
    2. (2) 实际操作时发现如下问题:

      ①吸盘吸附在玻璃板上之前,往往先要对吸盘哈气或者蘸少许水,原因是

      ②操作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太小,就利用杠杆设计了如图(b)的改进实验。测得吸盘刚好脱离玻璃板时,测力计的拉力为F。由此计算出此地的大气压值为p=3F/S。

      ③通过调查发现此次的测量值与气象部门提供的数据有偏差,请分析实验过程并根据所学知识猜想:由于原因,导致测量值(偏大或偏小)。

四、解答题(本题共4题,第30、33题各6分,第31、32题各4分,共20分)
  • 30. 苹果中富含苹果酸,具有增强消化,降低有害胆固醇等作用,苹果酸的分了式为C4H6O5请计算:
    1. (1) 苹果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 (2) 苹果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最简整数比);
    3. (3) 134g苹果酸中含C元素质量克?(答案精确到0.1)。
  • 31. 某同学乘长途汽车时,注意观察路旁的里程碑,并把观察的结果记录在下表:

    观察次数

    1

    2

    3

    4

    5

    里程次数

    10千米

    20千米

    30千米

    40千米

    50千米

    观察时间

    8时30分

    8时45分

    9时05分

    9时25分

    9时39分

    1. (1) 汽车在总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 (2) 在哪一段的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最大?
  • 32. 冬天四明山河面上结冰,冰层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20000帕,一个质量是40千克的小孩一只脚的面积是160平方厘米,
    1. (1) 通过计算说明,他能不能步行通过冰面?
    2. (2) 该小孩利用木板站在冰面上,已知木板的质量是10kg,问若要安全站在木板上,木板面积至少应多大?(g=10N/kg)
  • 33. 如图所示,是使用汽车从湖水中打捞重物的示意图。汽车通过定滑轮牵引水下一个圆柱形重物,在整个打捞过程中,汽车以恒定的速度v=0.2m/s向右运动。图乙是此过程中汽车拉动重物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设t=0时汽车开始提升重物,忽略水的阻力、绳重和滑轮的摩擦,(绕过定滑轮的绳子的两端对物体的作用力大小相同,)g取10N/kg。

    1. (1) 圆柱形重物的密度;
    2. (2) 水对湖底的压强(整个过程中,湖水深度不变)
五、附加题:(每空2分,共10分)
  • 34. 学校课外兴趣小组想制作一个能产生持续喷泉的实验装置,他们设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要在瓶内产生高度恒为h的喷泉,那么甲乙两个容器水面的高度差H与喷泉高度h的关系必须满足 ,瓶内液面上的压强p必须

  • 35. 测定人体血液循环量的一种方法是:吸取6.0mL含放射性元素131I-人血清白蛋白溶液,每1.0mL含放射性元素碘2.0×10-6Ci(居里,一种放射性强度的单位),快速注入静脉中,1.0min后抽取10mL静脉血液,测定其中含放射性元素碘为0.0030×10-6Ci(10min内碘的放射性的强度改变可忽略不计,已设法排除人体摄入碘的影响)。则人的血液循环量为
  • 36. 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度为L的均匀析板AB,A端连在桥墩上可以自由转动,B端搁在浮在水面的方形浮箱C上,一辆质量为m的汽车P从A处匀速驰向B处,设浮箱为长方体,它上下浮动时上表面保持水平,并始终在水面以上,上表面面积为S,水密度为ρ,汽车未上桥面时桥面与浮箱上表面的夹角为a,汽车在桥面上行驶的过程中,浮箱沉入水中的深度增加,求:

    1. (1) 汽车未上桥时,桥板的B端对浮箱C的压力;
    2. (2) 浮箱沉入水中的深度的增加量△H跟汽车P离桥墩A的距离x的关系(汽车P可以看做一个质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