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

更新时间:2018-07-09 浏览次数:475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单选题</b>
  • 1. 自然资源是从自然环境中得到的,可以采取各种方式被人们使用的任何东西。自然资源是(    )

    A . 生态系统 B . 人类生存的基础 C . 基因资源库 D . 会限制人类的生存发展
  • 2. 下列对食物链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食物链是生物间由互相提供食物而连接起来的链条关系 B . 食物链建立了自然界物质的健康循环 C . 人类置身于食物链之外 D . 食物链维系着物种间的天然平衡
  • 3. 十八大报告中要求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这说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    )

    A . 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B . 全体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C . 是全体成年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D . 是专业环保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 4. “品质就是物品的质量,一般表现为产品的(    )

    ①适用性②可靠性③安全性④经济性⑤使用寿命

    A . ①②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⑤ D . ①②③④⑤
  • 5. 在公园春游过程中,同学们随身带着垃圾袋,把瓜果壳放入其中。这反映了(    )

    A . 公园中的游人都有良好的文明习惯 B . 保护环境已成为所有人的自觉行动 C . 同学们能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D . 同学们能以实际行动保护自然环境
  • 6. 海宁皮革是嘉兴的拳头产品。皮革产品远销海外,但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严重污染。某皮革企业转变生产理念、引进先进设备、加快科技创新,治理污染。该企业在发展中重视污染治理(    )

    ①符合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②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③体现了科技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④说明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7. 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的过度消耗及人口的不断膨胀,自然环境被破坏,使得自然已经很难满足人类的需要。因此,人类唯一的选择是(    )

    A . 控制人口数量 B . 少生、优生 C . 停止使用资源 D .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 8. 下列属于“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措施”是(    )

    ①加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②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③制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④节能减排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9. 下列没有违背公平原则的行为是(    )

    A . 某机关招考干部,明确规定报考者身高必须在1.70米以上 B . 某商场做到明码标价、童叟无欺,而且承诺假一赔十 C . 某市有关部门规定,严禁外地啤酒进入本市销售 D . 一些消费者钻商家“承诺”的空子,损害商家的利益
  • 10. 一些地区出于一方私利,狭隘地限制外地商家进入本地参与市场竞争,这种行为是(    )

    A . 破坏公平竞争的地方保护主义 B . 为本地商家着想的正当措施 C . 为本地商家着想的合法政策 D . 为广大消费者着想的利民措施
  • 11. 张明的爸爸是当地有名的“生意精”,有生意往来时,总习惯跟客户签一张合同。这里的合同(    )

    A . 是靠政府的行政命令来保证 B . 是靠双方的良心来保证的 C . 是靠双方共同遵守公平、公正的市场原则来保证的 D . 任何一方不遵守,谁也拿他没办法
  • 12. 自然环境由阳光、空气、水、生物、岩石、矿物、土壤、气候等构成。由此可见环境是(    )

    A . 自然界的重要特征 B .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C . 唯一宝贵的自然资源 D .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物质条件
  • 13. 温暖的阳光,清新的空气,蔚蓝的海水,肥沃的土壤,青山绿水虫鱼鸟兽,各种各样的资源,都是大自然给与人类的慷慨馈赠。下列对大自然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人类的朋友 ②赐予人类富足的生活 ③人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创造和享受着诗意的人生 ④孕育了人类的生命,无私的养育着人类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4. 人类呀。醒悟吧,我们的地球在“哭泣!”地球之所以“哭泣”是因为(    )

    ①资源日趋枯竭       ②环境日益恶习化   

    ③土地荒漠化严重   ④大自然进化的结果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5. “如果还不珍惜,人类的最后一滴水将与血等价!”这句话的意思是(    )

    A . 水与血价值相等 B . 必须保护水资源 C . 人类面临着生存危机 D . 人类停止使用水资源
  • 16. 关于“一国两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一个国家”是指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其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

     ②“两种制度”是指大陆和台、港、澳分别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

    ③一个国家(即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两种制度的前提。

    ④“一国两制”的方针只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7.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

    ①是英国和葡萄牙政府妥协的结果。②为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条件。

    ③标志中国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④说明一国两制的方针是正确的。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8. 长期以来,我们对税收有一个经典的解释,即“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说明实现公共利益的最终目的是(    )

    A . 优先考虑公共利益,然后考虑个人利益 B . 调整贫富差距,提高社会福利 C . 为了保障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幸福 D . 为了实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利益
  • 19. 当前,由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网络社会的迅猛发展推动着“地球村”的形成,我们的公共生活空间逐渐拓展到整个世界。下列能体现全人类公共利益的有(    )

    ①国际安全 ②国际经济 ③国际文化 ④自然环境资源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20. 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的提供者与守护者是(    )

    A . 学校 B . 企业 C . 军队 D . 政府
二、<b >综合题</b>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2年9月11日,第57届联大总务委员会决定,不把冈比亚等少数国家提出所谓“台湾参与联合国提案”列入本届联大议程。台湾当局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第十次遭到失败。

    材料二:“解决台湾问题,我们特别强调决不放弃使用武力,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正是为了不使用武力,最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2002年第18、19期《半月谈》

    材料三: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绝对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的图谋的。

    ——江泽民谈话

    1. (1) 台湾当局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为什么会遭到失败?

    2. (2) 试对冈比亚等少数国家提出的“台湾参与联合国提案”这一行径作一分析。

    3. (3) 我国政府解决台湾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同时为什么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 22.

    看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片记载的是什么事件?

    2. (2) 近代史上,香港曾经被哪个国家长期占领过?是如何被割占的?

  • 23.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为构建和谐的公共生活做些什么?

  • 24. 材料一:我国义务教育法第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材料二:我国政府规定休渔期、休牧期等,保护海洋和草场资源。

    材料三:我国政府大量投资交通、水利、环保、通信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以改善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请说说上述材料中,我国政府分别是采取什么方式来维护公共利益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