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

更新时间:2020-04-26 浏览次数:544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 1. 以下情景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    )
    A . 海上航行的“辽宁号” B . 空中上升的热气球 C . 邀游太空的“天宫二号” D . 海中下潜的“蛟龙”号
  • 2. (2020八上·海曙期末) 在物理学中我们是以“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路程的多少”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而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    )
    A . 离弦之箭 B . 一日千里 C . 风弛电擎 D . 姗姗来迟
  • 3. (2020八上·海曙期末) 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重要内容,中缅油气管道将石油和天然气输入中国。石油属于(    )
    A . 单质 B . 氧化物 C . 混合物 D . 纯净物
  • 4. 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大气海洋”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B . 1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105Pa(即760mm汞柱) C . 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越大 D . 用钢笔吸墨水是应用大气压的事例
  • 5. 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    )
    A . 称量 B . 溶解 C . 过滤 D . 蒸发
  • 6. 一只手握住甲、乙两个核桃,逐渐增大握力,发现甲核桃碎裂时乙核桃完好。下列有关两核桃相互挤压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个核桃相接触部位受到的压强相等 B . 甲对乙的作用力小于乙对甲的作用力 C . 甲对的乙作用力没有使乙核桃发生形变 D . 甲对乙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 7. 大风天气,我们如果迎风骑自行车,一阵大风刮过时,会感到无法用嘴或鼻子吸气,但可以向外吐气;当大风过去又恢复了正常的呼吸。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是(   )
    A . 与气压无关,是人缺乏锻炼 B . 风大时,人体内的压强变大,使人难以吸气 C . 风大时,脸前气压变大,压得人难以吸气 D . 风大时,脸前气压变小,所以容易向外吐气
  • 8. 人体内器官各有分工,为人体的正常运行发挥着作用。下列器官自述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 9. 如图是某人表演的空手“吸”易拉罐魔术。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

    A . 该魔术表演成功的关键是尽可能挤出易拉罐和手之间的空气 B . 该魔术表演成功的关键是手对易拉罐的摩擦力要大于易拉罐重力 C . 易拉罐保持静止时,受到的重力和大气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 易拉罐保持静止时,易拉罐的重力和易拉罐对手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 10. 下列各图中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 B . C . D .
  • 11. 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中悬浮着一个小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三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不相等 B . 三个容器中,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最大 C . 如果向乙容器中加入盐水,最终木块受到的浮力不变 D . 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最终小球受到的浮力不变
  • 12. 如图所示,将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木块分两部分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p:P等于( )

    A . 3:5 B . 3:2 C . 2:5 D . 9:10
  • 13. 如图所示,用尺子快速击打下面的棋子,下面的棋子飞出,上面的棋子却没有飞出,而是落了下来。对这个现象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上面的棋子没有飞出,是因为有惯性 B . 上面的棋子落了下来,是因为惯性 C . 下面的棋子由静止变为运动是因为有惯性 D . 下面的棋子由于受到惯性作用由静止变为运动
  • 14. 如图装置中,两端开口的U型管装有一定量的水,将A管稍向右倾斜稳定后A管中的水面将(    )

    A . 低于B管中的水面 B . 高于B管中的水面 C . 与B管中的水面相平 D . 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 15. (2020八上·海曙期末) 南京理工大学胡炳成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NaN5·3H2O,该化合物中含有N5-等微粒,已知N为7号元素,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N5-是一种单质 B . 1个N5-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 C . 1个N5-中共含有35个质子 D . 1个N5-中共含有35个电子
  • 16. 窗玻璃中趴着一只壁虎(如图)。水平向右推窗,当壁虎随窗玻璃一起向右匀速移动的过程中,壁虎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    )

    A . 竖直向上 B . 竖直向下 C . 水平向左 D . 水平向右
  • 17. (2020八上·海曙期末) 4.20雅安芦山地震急救现场,由于多数人失血过多,急需输血,其中一名孕妇血型为AB型.假如你是现场医师,你会给他选取何种血型血液.(    )
    A .   A型 B . B型 C . O型 D . AB型
  • 18. 如图是人体内血液离开左心室,经消化器官再回到左心房的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血管内血液流动方向。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易与氧结合的血管是(    )

    A . 甲和乙 B . 甲和丁 C . 丙和丁 D . 乙和丙
  • 19. 如图,在一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重30N的物块在F=10N的水平拉力的作用下,从A点开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到B点时撤去拉力,物块最后在C点静止。对此,作出下列的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注意:我们规定物块在A点时的时刻为0,B点时为t1 , C点时为t2

    A . B . C . D .
  • 20. 在力F的作用下拉着物体A带动着小车和物体B在水平地面上一起做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若物体A向右做匀速运动时,物体B不受到摩擦力

    ②若物体A向右做加速运动时,物体B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③若物体A向右做匀速运动时,小车受到物体A对它向左摩擦力

    ④若撤去力F后,小车将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A . 只有①②正确 B . 只有②④正确 C . 只有②③正确 D . 只有②③④正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4分)
  • 21. 学习摩擦力时,老师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牙刷放在木板上,向左拉动牙刷,观察到刷毛向右弯曲;保持牙刷不动,向右拉动木板,观察到刷毛还是向右弯曲。

    1. (1) 无论是向左拉牙刷还是向右拉木板,刷毛均会向右弯曲,表明刷毛受到的摩擦力方向都是向
    2. (2) 当向右拉木板时,若以为参照物,也可把牙刷看成向左运动,所以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反。
  • 22. 我国用新技术提纯了稀有金属铼(Re),为航空航天发动机核心部件的制造提供了重要原料。
    1. (1) 铼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原子核内有75个质子,则其核外电子数为
    2. (2) 高铼酸钠(NaReO4)是铼的重要来源之一。高铼酸钠中铼元素的化合价为
  • 23. 将纸餐盘、纸杯和吸管按照如图方式粘合在一起即成“纸杯船”。

    1. (1) 往纸杯里倒些水,水从吸管喷出时,纸杯船就会前进,说明
    2. (2) 杯内装水越多,吸管喷水越远,因为
  • 24. 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中,某研究小组在密封的容器A中充人足量的含有同位素14C的14CO2。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该植物的不同器官相继出现了同位素C(如图甲,黑色部分表示检测到同位素C的部位),据此回答

    1. (1) 14CO2主要是通过图乙中结构,进入到叶片中
    2. (2) 写出14CO2在叶肉细胞中被合成有机物的文字表达式
    3. (3) 叶片中的14C主要是通过茎中的哪一部分结构送到该植物的根部(选填“外树皮”“木质部”“韧皮部”或“髓”)
    4. (4) 一段时间后,研究小组在容器A外的空气中发现了14CO2 , 请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 25. 归纳与演绎是科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科学方法,下表是兴趣小组归纳“根据ρ= ,运用浮力知识间接测量固体密度”的方法,请回答:

    方法

    实验器材

    操作过程

    思维过程

    数据处理

    适用范围

    弹簧测力计烧杯水

    ∵m=

    V=V=

    ∴ρ物= = ρ

    = ρ

    ρ=

    千克/米3

    ρ>ρ

    量筒

    细铁

    ……

    ρ=(用V1V2V3ρ表示)

    ……

    ρ<ρ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每空2分,共22分)
  • 26. (2020八上·海曙期末) 语馨同学发现她家种的牵牛花,早晨为红色,太阳出来后颜色逐渐加深,中午呈紫色。她很好奇,于是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花瓣颜色变化是否与光照有关?

    【实验步骤】①早晨,她选取两组生长状况相同,且均开红花的牵牛花,编号A和B;②A组放在阳光下,B组遮光处理,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③中午,观察花的颜色、记录实验现象:A组为紫色,B组为红色;④得出实验结论。请回答。

    1. (1) 实验中的变量是
    2. (2) 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拓展反思】查找资料发现:牵牛花花瓣的细胞液中含有花青素,它在酸性条件下显红色、中性条件下显紫色;细胞液的酸碱性强弱受其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影响。

    3. (3) 从植物生理活动的角度分析,牵牛花花瓣从红色变为紫色的原因是
  • 27. 语馨和小娟在观摩一次自行车比赛中,看到运动员在转弯时,身体和自行车都是向弯道内侧倾斜的,如图所示。

    1. (1) 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为什么要向弯道内侧倾斜呢?语馨提出了疑问。一旁的小娟说:“要想转弯,必须受力。身体倾斜是为了给自行车一个向内侧转弯的力。”语馨觉得小娟“要想转弯,必须受力”的观点很有道理,因为
    2. (2) 我们平时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的倾斜没有这么明显。可为什么比赛时选手倾斜得这么明显呢?且靠内道的选手转弯时比外道选手倾斜得更明显。使骑行的自行车转弯的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语馨和小娟提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骑行的速度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圆弧形跑道的半径有关。

      接着,语馨和小娟一起设计实验,并在实验室里通过实验把半径为0.5m的半圆轨道(左端连着横杆)通过杠杆在O点与墙壁活动连接(能绕O点在竖直方向自由转动),轨道置于压力传感器上时,传感器示数为1N。让质量为30g的同一小钢球分别从距离传感器表面不同高度的弧面A、B、C三处自由滚下。如图所示,观察、记录每次压力传感器达到的最大示数(注:小钢球到达最低点时的示数最大),记录如下表。

      小钢球初始位置

      A

      B

      C

      距压力传感器高度/m

      0.5

      0.4

      0.3

      压力传感器达到的最大示数/N

      1.90

      1.78

      1.66

      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若要验证猜想二,从控制变量角度考虑,需对上述实验进行哪两项改变?(不考虑小钢球与轨道之间的摩擦)

      实验后,她俩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有了新的猜想:使骑行的自行车转弯需要的力还可能与人和车的总质量有关。于是,她俩又展开了后续实验探究……

  • 28. 小慧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 (1) 实验时,小慧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方向拉动木块,并使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实验时,小慧记录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

      木块放置情况

      木板表面情况

      压力/N

      弹簧测力计示数/N

      1

      平放

      木板

      6

      1.2

      2

      平放

      木板

      8

      1.6

      3

      平放

      木板

      10

      2.0

      4

      平放

      木板上铺棉布

      6

      1.8

      5

      平放

      木板上铺毛巾

      6

      3.0

    2. (2) 分析序号三组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滑动摩擦力f大小与接触面所受压力F大小的关系式是
    3. (3) 小慧在实验时还发现:在木块没有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也有示数,且示数会变化。他请教老师,知道可用F-t图象表示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若某次实验开始拉动木块直到木块匀速滑动的F-t图象如图2所示,其中0~4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图象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29题8分,30题10分,31题6分,共24分)
  • 29. 小科爷爷最近身体不适,在医生建议下做了肺部及尿常规等检查,经诊断患了糖尿病。

    请用图中序号或字母完成下列问题:


    1. (1) 图1是检查肺部时,爷爷在用力吸气和用力呼气后,分别被拍摄的两张胸部X光片,其中白色虚线所围的区域为肺的位置。吸气后闭气不动时所拍摄的X光片是
    2. (2) 爷爷的尿检结果显示含有葡萄糖,是因为图4中不能将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重吸收所致。
    3. (3) 爷爷在进餐一段时间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会上升。葡萄糖主要是通过图2中吸收进入血液。
    4. (4) 通过皮下注射到爷爷身体的胰岛素经血液循环首先进入图3中的
  • 30. (2020八上·海曙期末) “五一”假期间,爸爸带小明自驾外出旅游,回家后父亲要求小明完成以下科学问题,现在请你一起完成:

    已知:父亲质量60千克,小明质量40千克,轿车质量1.9吨。

    1. (1) 行驶过程中父亲要求小明系好安全带,小明发现安全带设计较宽,这是为了
    2. (2) 他们早上6点钟出发,到达景点的时间是7点30分,汽车路程表出发前为100km,到达景点时为220km,此次出游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小时?
    3. (3) 如果在水平路面上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阻力是总重力的0.2倍,他们匀速行驶时的阻力是多少牛?
    4. (4) 如果每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厘米2 , 他们行驶在水平路面上时,地面受到的压力是多少?压强是多少?
  • 31. 某物理兴趣小组同学对物体的浮沉条件进行研究,在一个重为4N,底面积为200cm2的圆柱形薄壁玻璃容器底部,放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然后逐渐向容器中倒水(始终未溢出).通过测量容器中水的深度h,分别计算出该物块所受到的浮力F浮,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 (1) 分析图象可知,当水深增至8cm后,物块处于(选填“漂浮”“悬浮”或“下沉”)状态。
    2. (2) 物块的密度是多少?
    3. (3) 将物块取出后,若容器中水的重力为20N,此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