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

更新时间:2017-08-14 浏览次数:738 类型:单元试卷
一、<b >汉字城堡</b>
  • 1. 给下面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qiè  qù)  抛(sàn  sǎn)  勾(lè  lēi)

    (shù  yě)  (jǐ  jī)    (yū  yǖ)

    (jí  jì)   (ɡū  ɡǔ)

  • 2. 在下面横线上填上带有“风”字的词语,不要重复。

    化雨     习习     凛冽     送爽

    怒号     暴雨     劲草     细雨

二、<b >词语广场</b>
三、<b >句子花园</b>
  • 7. 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①石拱桥架在水上,像一道虹。

    ②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 8. 按要求改写句子

    1. (1) 这是一株柳树。(扩句)

    2. (2) 草原的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用加点词写句子)

    3. (3) 爸爸经常给我讲起他过去的童年趣事。(修改病句)

    4. (4) 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调换语序,不改变意思)

四、<b >语言感悟</b>
  • 9. 积累。

    1. (1) 莫愁前路无知己,

    2. (2) ,万条垂下绿丝绦。

    3. (3) 蒙汉情深何忍别,

    4. (4) 这株柳树没有,也没有,而是,以生存下来,终于造成了。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它却在

  • 10. 写一句完整的话,要求用上这三个词语:神奇、壮丽、韧劲。

五、<b >课本透视</b>
  • 11. 按课文内容填空

    1. (1) 湖波上/荡着红叶一片,如/。这首小诗表达了诗人

    2. (2)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像一条

    3. (3) 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从最后两句中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是

  • 12. 沙白的《秋》令人称奇,你最喜欢我国现代或当代诗人的哪首小诗?请说说原因。

六、<b >课内阅读</b>
  • 1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家乡的灞(bà)河以柳树________________,历代诗家词人为那里的柳枝柳絮倾洒过多少墨汁和泪水。然而面对青海高原的这一株柳树,我却崇拜到________的境地了。是的,家乡灞河边的柳树确有让我自豪的历史,每每吟诵那些折柳送别的诗篇,都会抹浓一层怀恋家园的乡情。然而,家乡水边的柳树却极易生长,随手折一条柳枝插下去,就发芽,就生长,三两年便成为一株婀娜多姿、_______________的柳树了;漫天飞扬的柳絮飘落到沙滩上,便急骤冒出一片又一片芦苇一样的柳丛。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难以想象的________________的努力?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
    1. (1) 在选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①我家乡的灞(bà)河以柳树,历代诗家词人为那里的柳枝柳絮倾洒过多少墨汁和泪水。

      ②然而面对青海高原的这一株柳树,我却崇拜到的境地了。

      ③然而,家乡水边的柳树却极易生长,随手折一条柳枝插下去,就发芽,就生长,三两年便成为一株婀娜多姿、的柳树了;

      ④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难以想象的的努力?

    2. (2) 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3. (3) “历代诗家词人为那里的柳枝柳絮倾洒过多少墨汁和泪水”会使你想起哪一首描写“柳枝柳絮”的诗?

    4. (4) “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同是一种柳树,它们的生活道路和命运的最大差别表现在

七、<b >课外阅读</b>
  • 1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笋

        我爱竹山,我爱竹林,我更爱竹山的春色,竹林的后代——春笋。

        春日,春雨潇潇,静幽幽的竹山,翠生生的竹林,像一幅烟雾迷蒙的水墨画。春雨洒落在竹叶上,沙沙沙,像少女轻抚琴弦,像春蚕吞食桑叶。“滴答——滴答——”小水珠掉落在地上,渗进土里了。地里的笋芽儿如同婴儿吮吸母亲的乳汁,咂咂咂,积聚着力量。

        嗬,一夜之间,又有无数春笋破土而出啦!瞧,漫坡遍地,密密麻麻,一个个像尖锥似的,披着淡绿的嫩衣,在春风中微笑,在春雨里沐浴。

        啊,春笋长得多么顽强呀!春雷一动就破土而出,冲破地皮蹦出来,顶着沙砾冒出来,挤开石缝钻出来……

        啊,春笋长得多么欢畅呀!

        迎着阳光,吸着雨露,一个劲儿地拔节。叭叭叭,一节,一节,又一节……你追我赶,竞争着向上,向上!山泉叮咚为它们伴奏,鸟雀欢鸣为它们歌唱,山茶舒瓣为它们展笑靥,松柏婆娑为它们鼓掌:长吧,长吧!高高的蓝天多广阔,看谁快快长成材,比谁早日做贡献。

    1. (1) 填空。

      ①作者把美丽的竹山和竹林比作

      ②作者用来形容春雨的沙沙声。

      ③第四段中描写春笋破土而出的动作的词是

    2. (2) 这篇短文主要写了(    )

      A . “我”爱竹山、竹林的美景。 B . 春天,无数春笋破土而出。 C . 春天竹山、竹林的美景和春笋顽强欢畅生长的情景。
    3. (3) 细读文末最后一句,你知道春笋的理想吗?试着写出你的理解:

八、<b >以我手写我心</b>
  • 15. 罗丹有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请你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身边的美(如一朵花、一片景……)并把它记录下来,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记叙文,题目自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