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过关检测卷

更新时间:2017-08-15 浏览次数:522 类型:单元试卷
一、<b >基础训练营</b>
  • 1. 看拼音,写词语。

    fán zhí

    nüè dài

    cuī huǐ

    jīn piāo dài wǔ

    xiū sè

    diān pèi liú lí

    jiān rèn



  • 2. 选出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qiè  què)         感(zhāo  zhào)

    (yū  yú)          硕果累累(léi  lěi)

    (shuò  shù)       然无声(qiāo  qiǎo)

    (jìn  jìnɡ)     

  • 3. 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千里               天飞扬

    不可思              泊不定

    广无垠              望而生

           风

    以上词语中,形容居无定所、四处流浪的词语是;与害怕有关的词语是,我还知道与害怕有关的四字词语有

  • 4. 判断对错。

    1. (1) “杀戮(lù)”“深邃(suì)”“撰(zhuài)文”“蒙(měng)古”中所标读音不完全正确。

    2. (2) “遁”“腐”“迂”“涩”四个字的结构完全相同。

    3. (3) “艰苦卓绝”和“绝迹”中的“绝”意思一样。

    4. (4) “回味乐趣”“虐杀生灵”“天空清新”“空气明朗”这四个词语搭配是正确的。

  • 5. 给下列句子加标点。

    1. (1) 走到李家峡水电站总部的大门口我一眼就瞅见了这株大柳树不由得了一声

    2. (2) 我便抑制不住自己的猜测和想象风从遥远的河川把一粒柳絮卷上高原随意抛散到这里那一年恰遇好雨水它有幸萌发了

    3. (3) 我国古代神话小说封神榜中把四不像当作姜子牙的坐骑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4. (4) 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站着的时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而其他鹿的角尖都指向前方

  • 6. 按要求写句子。

    1. (1) 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仿写拟人句)

    2. (2) 贝利是巴西历史上最优秀的足球运动员。(改为反问句)

    3. (3) 姥姥不但年纪大了,而且身体很硬朗。(修改病句,把正确的句子写出来)

    4. (4) 妈妈对我说:“晚上妈妈加班,你放学回家后自己做点儿吃的。”(改成转述句)

  • 7. 写出下列句子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

    ①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左右,角比较长,每两年脱换一次。

    ②银杏树的寿命很长,可活千年以上。山东莒南县的定林寺中有一棵大银杏树,相传是商代种植的,距今已有三千多年了。

    ③家乡水边的柳树极易生长,而青海高原上的柳树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难以想象的努力。

    ④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精美的小纸扇,又像漂亮的蝴蝶翅膀。

  • 8. 填空。

    1. (1) “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它却在。”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2. (2)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就像,不用,到处,轻轻流入云际。”这句话主要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赞美了

    3. (3) “寒风、疾风、狂风、微风”这些词都是描写风的,风是神奇的,也是千变万化的,由此,我想到李峤的一首诗《风》

    4. (4) ,路遥知马力。八级风,;九级风,

    5. (5) 默写沙白的《秋》:

  • 9.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视,相信同学们也很喜欢看电视,请你给大家推荐一个电视节目,并说明推荐的理由。

  •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可爱的小鸟

        没有一片绿叶,没有一缕炊烟,没有一粒泥土,没有一丝花香,只有水的世界,云的海洋。

        一阵台风袭过,一只孤单的小鸟无家可归,落到被卷到海洋里的木板上,顺流而下,姗姗而来,近了,近了!

        忽然,小鸟张开翅膀,在人们头顶盘旋了几圈儿,“扑棱”一声落到了船上。许是累了,还是发现了“新大陆”?水手撵它,它不走,抓它,它乖乖地落在掌心。可爱的小鸟和善良的水手结成了朋友。

        瞧,它多美丽,小巧的嘴,啄理着绿色的羽毛,鸭子样的扁脚,呈现出春草的鹅黄。水手们把它带到舱里,给它“搭铺”,让它在船上安家落户。每天,把分到的一塑料桶淡水匀给它喝,把从祖国带来的鲜美的鱼肉分给它吃,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鸟和水手的感情日趋笃厚。清晨,当第一束阳光射进舷窗时,它便放开美丽的歌喉,唱啊唱,嘤嘤有韵,宛如春水淙淙。人类善待它,它毫不悭吝地把自己的艺术青春奉献给了哺育它的人。可能都是这样,艺术家们的青春只会献给尊敬他们的人。

        小鸟给水手们的远航生活蒙上了一层浪漫色调。返航时,水手们对小鸟恋恋不舍,想把它带到异乡。可小鸟憔悴了,给水,不喝!喂肉,不吃!油亮的羽毛失去了光泽。是啊,我们有自己的祖国,小鸟也有它的归宿,人和动物都是一样啊,哪儿也不如故乡好!

        善良的水手们决定放飞它,让它回到大海的摇篮中去,回到蓝色的故乡去。离别前,这个大自然的朋友与水手们留影纪念。它站在水手们的头上,肩上,掌上,胳膊上,与喂养过它的人们,一起融进那蓝色的画面……

    1. (1) 从短文中找出比喻句、拟人句各一句,分别写下来。

    2. (2) 文中小鸟的可爱表现在哪些地方?

    3. (3) 文中说,“小鸟也有它的归宿”,请说说小鸟的归宿在哪里。

    4. (4) 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A . 表达了作者对小鸟奉献和恋乡精神的赞美。 B . 借小鸟表达作者眷恋故乡之情。
    5. (5) 小鸟是人类的朋友。请你完成下面两道与小鸟有关的题目。

      ①写出几种你喜爱的鸟的名称:

      ②为“爱鸟日”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

  • 1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挪树

        院子里那株蜡梅奄奄一息了。

        它长得不是地方,旁边是一个垃圾桶,垃圾车常年地擦它、蹭它、碾它,原来风姿飘逸的它,便渐渐枝折叶落,瘦弱得仅剩可怜巴巴的几条茎,眼看就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老花匠来了。我劝老花匠挪一挪那株衰弱的“千金”。院子向阳一侧长着一排蜡梅。其中刚好空缺一个位置。

        “人挪活,树挪死。”有人说。“蜡梅会挪死吗?”我怕。

        老花匠提着锄头、铲子来了。他铲开了!刨开了!瘦小的蜡梅,却有并不瘦小的根须,它是一株已经成熟的蜡梅啊!它的根须长长地在地下蔓延。老花匠用铲子把四周的根须全铲断了。他又抡起锄头,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砍去。锄落之处,铮铮有声。发声之处,竟露出白生生的断裂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我的心一阵悸动:“它会死吗?”

        “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经心地回答。

        “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

        “不砍断怎么挪呀!”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

        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蜡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然而这株蜡梅的根更深更大。要挪动它,非砍断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谁让这株蜡梅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那么长的时日呢?

        “嚓!嚓!嚓!”一铲,一铲,一铲……“喀!喀!喀!”一锄,一锄,一锄……蜡梅的根需与这块热土的联系被一一割断了。“嘎吱”一声,老花匠一脚瞪过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断开了。我仿佛听到了蜡梅的呻吟。蜡梅在阵痛中出土了!独立了!老花匠像拎着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托着它走到那个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蜡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老土。那老土依然沉重。独立了的蜡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被埋了下去。蜡梅瘦骨粼峋地立着。它会死吗?

        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翌日,那株蜡梅仅剩的几片叶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绿的。又过了几天,叶子还是绿的。又长出几片新叶。又抽出了几条新枝……蜡梅新生了!

        尽管与那一排丰满秀美的蜡梅相比,它显得矮小,但它总算逃脱了垃圾车的劫难。人挪活!树也挪活!会有的,会有的,在万花凋谢的冬天,在它的枝干上,一定依然会有蜡梅花的黄色的芬芳。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 (1) 文中第十自然段有四个错别字,并改正。

    2. (2) “我劝老花匠挪一挪那株衰弱的‘千金’。”句中的“千金”指的是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除了表示时间的变化外,还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4. (4) 朗读倒数第二自然段中“蜡梅新生了”一句,应重读的词语是“”,应读出的语气。

    5. (5) 细读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写出这几个句子所包含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 12. 请你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可以是水果或工艺品。题目自定。

    提示:①按照自己确定的内容,给习作拟定一个题目。②写的时候,可以先写它的外部特征,再写出它的价值或用途。③要体现出对产品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来。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