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小升初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长沙市2018-2019年重点中学招生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0-03-26 浏览次数:308 类型:小升初真题
一、基础知识。
  • 1. 下列词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蒸融(zhēng róng)   游丝(yóu sī)    薄弱(báo ruò)   哲理(zhé lǐ) B . 翡翠(fěi cuì)       榛子(bàng zi)    压抑(yā yì)      敦厚(dūn hòu) C . 侮辱(wǔ rǔ)      栖息(qī xī)        盗贼(dào zéi)    水泵(shuǐ bèng) D . 扣问(kòu wèn)    崎岖(qí qū)      真挚(zhēn zhì)    脊梁(jí liáng)
  • 2. 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静谧   寒喧   爱慕   沮丧 B . 勉强   抱怨    保佑     强制 C . 惊羡    风筝   彩排   演译 D . 憧景    隔壁     无赖      抽噎
  • 3. 下面字谜的谜底是(    )

    小小两块竹片,一线从中穿起。虽然它不说话,却有千言万语。

    A . B . C . D .
  • 4. 有些成语放在一起两两相对恰是一副对联。下面不能构成对联的一组是(    )
    A . 愚公移山     精卫填海 B . 狗仗人势     狐假虎威 C . 精雕细刻       粗制滥造 D . 良药苦口    画饼充饥
  • 5. 国粹指的是一个国家固有文化中的精华。下列不属于我国四大国粹的是(    )
    A . 京剧 B . 书法 C . 刺绣 D . 中医
  • 6. 唐代诗人王维写过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根据此诗判断王维登高远眺可能看到的景色是(    )
    A . 山色空蒙雨亦奇 B . 千山鸟飞绝 C . 霜叶红于二月花 D . 绿遍山原白满川
  • 7. 根据提示各写一个含有“手”字的成语。
    1. (1) 形容慌乱
    2. (2) 形容冷漠
    3. (3) 形容熟练
    4. (4) 形容喜欢
    5. (5) 形容聪明
    6. (6) 形容亲密
  • 8. 根据要求写句子。
    1. (1) 雨越下越大,。(把句子补充完整,使之变成一个比喻句)
    2. (2) 怀特森先生说:“关于猫猬兽的一切,都是我故意编造出来的。”(改为转述句,意思不变)
    3. (3) 一进公园大门,我们就看见一张张笑脸和一阵阵歌声。(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 9. 根据课内外阅读填空。
    1. (1) 一儿曰:“,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2. (2) 寒雨连江夜入吴,
    3. (3) 金沙水拍云崖暖,
    4. (4)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5. (5) 《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小说《》的序言,作者是
    6. (6)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汨满襟”的主人公是,与他相关的故事有
    7. (7) 我国儿童文学作家获得“国际安徒生奖”。他的代表作有《》《火印》等。
  • 10. 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甘露的秘密

    蚂蚁和蚜虫的关系简直可以说是亲密无间,有时候,你会看到一群蚂蚁背着蚜虫( )地跑来跑去,那是蚂蚁在给蚜虫搬家。当蚜虫在一片植物上大肆蚕食,只剩下残茎败叶之后,蚂蚁就把这群祸害转移到另处食物充足的地方去,使蚜虫能够( ),好排泄出更多的蚜蜜来。在蚂蚁搬家的时候,也不会丢下为它提供美餐的好朋友不管。确定了新居之后,小蚂蚁就会把蚜虫一个一个搬到附近的植物上去。蚂蚁不仅是蚜虫的“卫士”,还是蚜虫的“保姆”。冬天临近了,雌蚜排出了一个个越冬卵。蚂蚁很担心这些卵会被冻坏,便( )地把它们一个个搬到外面晾晒,晒完后再搬回巢去。到了次年早春,蚜卵孵化了,这下又忙坏了小蚂蚁,它又主动承担了喂养小蚜虫的任务。直到春暖花开,蚂蚁又把小蚜虫一个个搬出洞来,放到植物上,让它去啃食鲜嫩的茎叶,以便自己从它的屁股后面捞取一点蚜蜜。

    1. (1) 将“不辞劳苦”“川流不息”“饱食终日”填入语段中的括号里。
    2. (2) 在文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
    3. (3) 蚂蚁作为“保姆”要为蚜虫做哪几件事?
    4. (4) 文中有些词句可以让我们联想到作者对蚂蚁的态度,这种态度是什么?举例说明。
  • 11. 课外阅读

    乌鸦喝水

        ①小朋友,乌口渴了怎么办?老师的话音一落,教室里一只只小手树林一般坚了起来。乌鸦用了什么法喝到瓶子里的水?老师和蔼可亲,眉开眼笑的

        ②一双双眼睛如饥似渴地盯着老师,有几个学生急不可待了,从位子上站起来,似乎怕老师没有看到。老师笑眯眯地指定一位女生回答。小女生忽地站起来,忽闪着明亮的眼睛,声音甜润悦耳,回答得天衣无缝。

        ③读了这个故事,大家明白什么道理吗?老师的提问越来越有深度了。课堂里沉默一会儿,一双双小手又慢慢地举了起来。这位男同学,你来回答。老师指着坐在前面的一个小男生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小男生大大方方地回答。

        ④这是一堂公开课,上的是《乌鸦喝水》,执教的是一个很有名气的张老师。张老师看着同学对答如流,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坐着听课的老师也不停地颔首称是。

        ⑤老师,我有一个问题。忽然,一个胖男生说。张老师脸上露出一丝惊讶,倏然间恢复了常态,迈开步子向前走去,脸上还是挂着笑,说说你的问题吧!老师,我想……乌鸦不一定……不一定能喝……喝到瓶子里的水。胖男生挠着头皮,有点紧张。胖男生的话像给平静的湖面投了一块石子,教室里叽叽喳喳的,许多学生流露出鄙夷的神色,窃窃私语。

        ⑥张老师愣怔着,自己教了十几年的书,这课书不知道讲了多少遍,从没有学生提出这个问题。张老师的脸微微涨红,咳嗽一声,掩饰住刚才的尴尬,又变得镇定自若了。张老师环顾了一下教室,满面春风地问,同学们,你们说,乌鸦能喝到瓶子里的水吗?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

        ⑦瓶子里有水,乌鸦怎么会喝不到水呢?一个女生轻蔑地看了一眼胖男生说。是啊!张老师接言道,瓶子里有水,放上小石子水就会往上升,这是基本常识。我们应该像那只乌鸦一样,开动脑筋想一想,不要信口开河

        ⑧张老师示意胖男生坐下,他无奈地坐下,耷拉着脑袋默然不语,眼眶溢满了泪水。

        ⑨张老师依然兴致勃勃地讲着《乌鸦喝水》的课文,一年又一年。

        ⑩十几年过去,那个胖男生师范毕业了,分配到母校任教,成了一位新教师,大家热情地喊他赵老师。学校有个规定,新分配来的老师要上一节公开课。赵老师左思右想,决定上《乌鸦喝水》这一课。

    ⑪课堂气氛活跃极了,水到渠成。听课的老师露出满意的笑容。讲课将要结束的时候,赵老师笑眯眯地说,小朋友们,《乌鸦喝水》这一课已经讲完了,你们都没有什么问题吗?赵老师的眼光充满了期待,亲切地看着小朋友。一个女生站起来,清脆地说,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乌鸦在瓶子里放上小石子,它真的能喝到水吗

        ⑫课堂里頓时沉寂下来,在座的都看着赵老师。一个男生“扑哧”一声笑了,课文不是已经说乌鸦喝到水了吗?这有什么怀疑?教室里霎时嗡嗡响起来,有些人还在嘻嘻地笑。

        ⑬赵老师挥着手,让小朋友安静,说,大家都发表了意见,那么我们看看乌鴉究竟能否喝到水,让事实说话吧!

        ⑭赵老师拿出几个装着数量不一的水的瓶子和一盆小石子,和颜悦色地说,下面我们做个实验,在几个瓶子里放上小石子,看看乌鸦能否喝到水。赵老师的话音一落,小朋友们乐坏了,争先恐后要上台做实验。

        ⑮上来的小朋友小心翼翼地放着小石子,教室里鸦雀无声,一会儿结果出来了。小朋友看着一个个瓶子目瞪口呆了,听课的老师也目瞪口呆了,教室里又是一阵交头接耳声。

    ⑯我们的实验结束了,小朋友们看到了什么?赵老师按捺不住喜悦地问。有一个瓶子,乌鸦是无论如何也喝不到水的。小朋友不约而同地高声道。

        ⑰赵老师话题一转,怎样的瓶子乌鸦才能喝到水呢?

        ⑱小朋友们陷入了沉思,那个女生站起来不慌不忙地说,瓶子里有足够的水乌鴉才能喝到,否则就喝不到了。赵老师睿智的目光闪着光彩,热烈的掌声响起,在教室里久久回荡

        ⑲听课的张老师走出教室,一下子把赵老师的手握住了,激动地说,小赵,你给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课。

    1. (1) 将第①自然段中的画线句改为“教室里一只只小手迅速举了起来”好不好?为什么?
    2. (2) 文中第⑦自然段下划线词“信口开河”可用下列哪一项替换,意思不变?(    )
      A . 胡言乱语 B . 言而无信 C . 信誓旦旦 D . 守口如瓶
    3. (3) 在张老师和赵老师的课上都发生了出人意料的特殊情况,但结果不同。请仔细阅读相关段落,完成表格。

      《乌鸦喝水》

      特殊情况(概括)

      具体表现

      在张老师的课上

      胖男生提出乌鸦不一定能够喝到水

      提问者:紧张、无奈

      张老师:②

      同学们:③

      在赵老师的课上

      赵老师:胸有成竹,正确引导

      小朋友们:④

    4. (4) 下列最能体现本文主旨的是(    )
      A . 长江后浪推前浪 B . 总把新桃换旧符 C . 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D . 柳暗花明又一村
    5. (5) 阅读第⑩自然段,想一想:面对激动的张老师,赵老师应该说些什么?请将赵老师的话写下来。赵老师连忙说道:“
  • 12. 作文。(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

    (一)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迷”或“狂”。热爱读书的小孩子,是“小书迷”;一有空就玩手机的叔叔,是“手机迷”;喜欢昆虫,整天盯着虫子都不烦的同学,是“昆虫迷”;恨不得一整天守在电视机旁的奶奶,是“电视迷”,还有“手照狂”购物狂”……选择生活中的一个“迷”或者一个“狂”,聊聊他们平时的表现,写一写你的看法,完成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二)题目:从“?”到“!”

    要求:根据题目,自选内容,不少于4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