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

更新时间:2020-02-11 浏览次数:29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 剪纸 B . 酿酒 C . 造纸 D . 制陶
  • 2. (2019·娄底)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图1,区分硬水和软水 B . 图2,探究CO2与水的反应 C . 图3,探究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 . 图4,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
  • 3. 下列化学用语中对数字“3”的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 Fe3+    ② 3C60    ③    ④

    A . 表示核外电子数的是④ B .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③ C .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② D . 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①
  • 4. 下列有关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成立的是(    )
    A . 二氧化碳无色无味,可用于灭火 B .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造多种电光源 C .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填充食品袋防腐 D . 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金属的焊接
  • 5. (2019·衡阳)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赣州考察时指出,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不可再生资源。稀土有“工业的维生素”的美誉。稀土元素中的铕是激光及原子能应用的重要材料,铕元素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铕原子中有63个中子 B . 铕原子核外有89个电子 C . 铕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g D . 铕是金属元素
  • 6. (2019九上·武城月考) 有关碳和碳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长久不变色,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 .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 . 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导致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 D . 用煤火取暖是应注意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 7. 为及时发现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 ),乙硫醇也可以充分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 4CO2+2X+6H2O。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X由碳、硫、氧三种元素组成 B . X属于氧化物 C . X中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 2 D . X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 8. 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等于10 B . 该化学反应为分解反应 C . 丙一定为催化剂 D . b等于12
  • 9. 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 . 粮库失火用水浇灭——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B . 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了可燃物 C . 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隔绝氧气 D . 图书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扑灭——隔绝氧气
  • 10.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与“创文”不相符的是()
    A . 积极参加义务植树,增加绿地面积 B . 减少城市雾霾,提倡公交出行 C . 为了购物方便,提倡使用塑料袋 D .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 11. 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A . Zn粉(Fe):用ZnCl2溶液浸泡,过滤 B . 碳粉(MnO2):滴入H2O2溶液,过滤 C . CaO(CaCO3):在高温下煅烧 D . CO(CO2):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12. 小明同学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①将锌、铜分别加入硫酸锌溶液中;②将锌、铜分别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③将锌放入硫酸亚铁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中;④将铁分别放入硫酸锌、硫酸铜溶液中,其中可行的是()
    A . ①或② B . ①或④ C . ②或④ D . ③或④
二、填空题
  • 13.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用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1. (1) 人们进入干枯深井前必须做灯火实验,是由于深井中可能积存大量的
    2. (2) 体温计中的金属是
    3. (3) 厨房中铁锅的锈蚀主要是铁和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4. (4) 最理想、最清洁的气体燃料是
  • 14. 2019年1月3日嫦峨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鹊桥”号上伞状通信天线是用表面镀金的钼丝编织而成的金属网。这种镀金钼丝纤维只有头发丝四分之一细,其性能稳定。“编”出来的金属网既强韧,受得住发射飞行外力“折腾”、又能在太空中收放自如,可以说是“刚柔并济”。
    1. (1) 钼能制成细丝,是利用了钼的性。
    2. (2) 钼丝表面镀金,原因之一是利用了金的化学性质

      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3. (3) 下列金属制品在应用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a.金属硬币           

      b.铜制火锅           

      c.铝制导线

    4. (4) 铝比铁活泼,但铝在空气中比铁稳定,其原因是
三、推断题
  • 15.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已知B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A、E、F是氧化物,C是气体。H的水溶液呈蓝色,农业上常用来配制波尔多液,G、H中的阴离子相同。

    1. (1) 列举D物质的一种用途
    2. (2) 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
    3. (3) 写出一个符合反应Ⅰ条件的化学方程式
    4. (4) 上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中,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四、实验题
  • 16.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图片_x0020_100007

    1. (1) 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 (2) 用A、E组合制取氧气,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气体收集完毕后,接下来的操作是
    3. (3) 乙炔是一种微溶于水的气体,密度与空气接近,实验室常用块状电石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制取并收集乙炔的装置选
五、科学探究题
  • 17. 某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探究铁与水蒸气的反应,请帮助他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1. (1) 按图甲装好药品,连接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

      图片_x0020_1859260702

    2. (2) 加热一段时间后,灰色铁粉逐渐变黑,吹泡器连续吹出气泡,且气泡向上飞起;用燃着的木条靠近气泡,能产生爆鸣。

      同学们讨论后认为: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固体是“铁的一种氧化物”,玻璃管内的黑色固体中还可能含有“过量的铁”。

      (查阅资料)铁有三种氧化物(FeO、Fe2O3、Fe3O4),其中FeO接触到空气会立即由黑色变为红棕色;铁的三种氧化物都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倒出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平铺于白纸上

      黑色固体不变色

      黑色固体中一定没

      (填物质名称)

      取上述黑色固体少许,装入试管,加入足量硫酸铜溶液

      ,有红色固体出现

      黑色固体中一定

      含有

六、计算题
  • 18. (2017·武汉) 钢是铁的合金.为测定某钢样中铁的质量分数,取11.4g钢样,向其中加入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钢样中其它成分与稀硫酸的反应).

    1. (1) 钢(填“是”或“不是”)金属材料.
    2. (2) 计算此钢样中铁的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