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年安徽省阜阳市中考化学四模试卷

更新时间:2017-08-02 浏览次数:1077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 B .    C . D .
  • 2. 2016年5月31日,冰城美食狂欢节在“老道外中华巴洛克”开幕.下列特色美食中富含糖类和油脂的是(   )
    A . 烤大虾   B . 奶油玉米   C . 什锦水果   D . 烤蒜苔羊排
  • 3. (2016九上·阜阳期中) 2016年4月22日,中国签署了《巴黎协定》.中国政府积极落实《巴黎协定》,引领绿色发展的举措,赢得了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
    A . 焚烧小麦秸秆 B . 垃圾分类回收 C . 拒绝一次性筷子 D . 发展太阳能电池
  • 4. 肥皂是一种常用的洗涤用品,它的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钠(化学式为C17H35COONa),下列关于硬脂酸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硬脂酸钠是有机物 B . 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8:35:2 C . 硬脂酸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 D . 硬脂酸钠中共含有56个原子
  • 5. (2017·晋江模拟) 实验室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并用其除铁锈,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 量取浓硫酸 B . 稀释浓硫酸 C . 装生锈铁钉 D . 倾倒稀硫酸
  • 6. Ga2S3(硫化镓)是制作二维超薄半导体的材料之一.如图分别是硫元素和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硫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x=6 C . 镓原子的质子数是16 D . 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
  • 7. 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在研究地下水时发现,处于地下深处两个矿物层中的水,由于受到高压的作用变成了类似“果冻”状的胶状体,而仅几个分子厚度的水膜的黏度也大为增加.下列关于“果冻”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不属于氧化物 B . 其中的分子不运动 C . 和普通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D . 与普通水的密度不同
  • 8. 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 B . W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C . 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3:4 D . 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 9.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实验方法

    A

    蒸馏水与5%过氧化氢溶液

    ①伸入带火星的木条②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B

    生铁与钢

    ①用磁铁吸引②加入到硫酸铝溶液中

    C

    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

    ①点燃后用手指挤压灰烬②观察颜色

    D

    食醋与食盐水

    ①闻气味②测pH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甲物质的溶解度(S)随温度(t)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0℃时,甲易溶于水 B . 60℃时,甲的溶解度约为0.6 C . 将80℃时甲的溶液降温至40℃,一定析出甲晶体 D . 90℃时,在50g水中加入0.7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饱和溶液
二、<b >填空题</b>
  • 11. 如图为干电池的结构示意图,请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可题.

    1. (1) 碳棒(主要成分是石墨)用作干电池的正极是利用了石墨的性.
    2. (2) 干电池的材料很多可以回收利用,例如双氧水与回收的二氧化锰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图中的金属材料是,将足量的锌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说明锌比铜活泼.
    4. (4) 写出NH4Cl的另一种用途
  • 12.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制备、干燥、收集装置.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仪器①的名称是;仪器②的名称是
    2. (2) 装置B和装置C均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两装置相比较,C装置的优点是
    3. (3) 装置B还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4. (4) 实验室可以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已知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为了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且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在上述装置中选出最佳的实验装置组合是
  • 13. 煤的气化是一种重要的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其过程如图Ⅰ所示.合成气中的物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了物质C和D,其微观过程如图Ⅱ所示

    1. (1) 煤属于(填“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 (2) 图Ⅰ气化炉中发生的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 (3) 图ⅡA,B,C,D四种物质中,常温时呈气态的氧化物为(填化学式).
    4. (4) 物质D不仅是一种清洁能源,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写出物质D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5. (5) 煤的气化这一技术的利用,你得到的启示是
  • 14.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乐同学探究金属和盐溶液反应时,发现将钠放入MgCl2溶液中有气泡和白色沉淀产生.为了进一步探究,小乐同学将充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得固体A和滤液B.

    【查阅资料】

    ①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②MgCl2溶液呈酸性.

    【分析与思考】

    小乐同学根据所学知识对产生的气体和固体A进行判断;

    1. (1) 产生的气体是(填序号).

      ①CO2②H2③Cl2

    2. (2) 取A加入过量稀盐酸,A全部溶解,无气泡产生,则A的化学式是
    3. (3) 【提出问题】滤液B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MgCl2

      猜想三:NaCl、NaOH

      猜想四:NaCl、MgCl2、NaOH

      小乐同学认为猜想不成立,理由是

    4. (4)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滤液B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振荡,观察现象

      溶液

      猜想三不成立

      步骤二:取少量滤液B于试管中,滴加适量NaOH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成立

      【结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钠不能将位于它后面的金属从该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5. (5) 【拓展】将钠与MgCl2固体隔绝空气加热到一定温度时,钠可以从MgCl2中置换出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5. 实验小组同学欲利用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探究中和反应中的热量变化.请你参与探究实验.

    1. (1) 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在装有20mL10%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不断滴加质量分数为90%的浓硫酸,边滴边搅拌,并用温度计测量实验过程中烧杯内液体温度的变化情况,请你分析该实验方案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两点改进措施

    2. (2) 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如图为该反应中温度与滴加的硫酸质量变化关系的理论值和测量值的曲线比较情况.

      ①图示说明实验中测得的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比理论值(填“高”或“低”).

      ②请指出造成理论值和测量值差异的一点原因

      ③图中温度达到最高值后降低的原因是

    4. (4) 实验小组欲进一步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反应放热快慢的因素,你认为有哪些呢?请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

      猜想:实验方案:

三、<b >计算题</b>
  • 16. 一定质量的NaOH溶液与8gSO3恰好完全反应,得到Na2SO4溶液1000g,求所得硫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01%).(提示:2NaOH+SO3═Na2SO4+H2O)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