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诸暨市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0-01-03 浏览次数:32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 11. 蚯蚓喜欢生活在(    )的环境中。
    A . 阴暗潮湿 B . 阴暗明亮 C . 干燥明亮
  • 12. 增加生态瓶中小鱼的数量,单位时间内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增多,这是因为(    )。
    A . 水中的食物减少 B . 水中的温度升高了 C . 水中的氧气不够了
  • 13. (2017五上·罗湖期末) 根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说法,我们可以写出食物链: ( )
    A . 螳螂→蝉→黄雀 B . 蝉→螳螂→黄雀 C . 树→蝉→螳螂→黄雀
  • 14. 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环境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B . 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应该保护森林,不乱砍滥伐。 C . 沙尘暴经常出现在我国的南方,影响人们的生活
  • 15. 不能把光线会聚起来的是(    )。
    A . 平面镜 B . 凹面镜 C . 凸透镜
  • 16. 在灯光下靠近墙的地方,用手做出各种姿态,在墙上形成手影。当电灯保持静止,手向墙靠拢时,在墙上的手影将会(    )
    A . 变大 B . 变小 C . 不变
  • 17. 地震是一种会带来巨大灾害的自然现象,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不适合的是(    )。
    A . 如果在一楼,就迅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 B . 如果来不及离开房间就躲藏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坚固的家具下。 C . 地震发生时,快速跑到窗边,打开窗户大声呼救。
  • 18. 我们在制作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时,盒子的盖用了一层塑料薄膜覆盖,其主要目的是(    )。
    A . 方便观看里面的情况 B . 减少盒内的热量向外辐射 C . 美观
  • 19. 如果世界上不存在一切摩擦,那么下列现象不会发生的是(    )
    A . 拿不住筷子 B . 运动着的汽车停不下来 C . 物体将飘浮在空中
  • 20. 种子发芽过程中最先出现的现象是(    )。
    A . 长出嫩芽 B . 种子膨大 C . 种皮破裂
  • 2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生物之间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食物网 B . 北方沙尘暴增多与人类活动无关 C . 保护动植物也是维护生态平衡的措施之一
  • 22. 关于河流侵蚀和沉积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陡坡处容易形成土壤沉积 B . 缓坡处水流速度较大 C . 水流速度大的地方容易把土壤侵蚀
  • 23. (    )河床一般会堆积了许多的鹅卵石。
    A . 上游 B . 中游 C . 下游
  • 24. 诸暨主要属于下列哪种地形特点(    )。
    A . 丘陵 B . 高原 C . 山地
  • 25. 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    )牛。
    A . 5N B . 0.5N C . 50N
  • 26. 2018年11月1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两颗北斗三号全网组卫星。火箭发射时,是靠(    )向前运动的。
    A . 摩擦力 B . 重力 C . 反冲力
三、连线画图题(共10分)
四、实验探究题(共38分)
  • 30. 如图是小明在研究“种子发芽的条件”中的实验计划。
    实验计划 问题:种子发芽必须要有阳光吗?
    推测:种子发芽必须要有阳光。
    相同条件:水分,空气,数量和大小相同的两组绿豆种子等
    不同条件:……
    实验方法:一组种子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组种子放在黑暗的地方。
    1. (1) 实验计划中,不同的条件是________。
      A . 阳光 B . 空气 C .
    2. (2) 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每组种子不能少于_________。
      A . 1粒 B . 3粒 C . 50粒
    3. (3) 如果本次实验成功,小明可以发现_________。
      A . 种子发芽需要水分 B . 种子发芽需要阳光 C . 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
    4. (4) 小明又做了其他实验,总结出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_________。
      A . 水分和空气 B . 水分、空气、温度 C . 水分和阳光
  • 31. 小刚把不同颜色的纸对折做成纸袋状,分别插上温度计平放在阳光下,记录下每隔两分钟的温度,把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温度℃

    纸的种类

    0分钟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钟

    黑色

    21

    23

    25

    26

    27

    28

    红色

    21

    22

    23

    23

    24

    24

    白色

    21

    21

    22

    22

    23

    23

    1. (1) 小刚研究的是(    )对吸热能力的影响。
      A . 物体的颜色 B . 物体的摆放方式 C . 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
    2. (2)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10分钟内升温最快的是色纸袋,升温最慢的是色纸袋。通过分析我们知道深色物体吸热能力,反光能力(填“强”或“弱”)。
    3. (3) 如果要让纸袋升温更快,应该怎么放?(    )
      A . 与地面平行 B . 与地面垂直 C . 与阳光垂直
  • 32. “爱迪生”科学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土地坡度对侵蚀的影响”的模拟实验。首先,他们用土壤在塑料盒上分别建造有平缓斜面和陡峭悬崖的地形,塑料盒一端倾斜,下面各用脸盆接水。然后用喷水器在两种坡度上分别喷洒相同的水,进行观察。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模拟实验中流入脸盆的水很浑浊,是因为水中含有大量的(    )。
      A . 石块 B . 土壤生物 C . 泥沙
    2. (2) 在本次实验中,可以发现土地坡度对侵蚀的影响是怎样的?(    )。
      A . 缓坡陡坡对侵蚀影响差不多 B . 土地坡度大,侵蚀较严重 C . 土地坡度小,侵蚀较严重
    3. (3)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知道,下列哪种地形受到雨水侵蚀最严重(    )。
      A . 山地 B . 平原 C . 盆地
    4. (4) 在对“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的探究中,除了本次实验研究的“土地坡度大小”因素外,我们还可以猜测等因素也会影响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程度。
  • 33. “力学”探索小组同学在测量放有钩码的木盒在不同的接触面(光滑桌面上与毛巾上)匀速拉动时摩擦力的大小,做法如图所示,数据记录见表格,请回答下列问题。

    接触面光滑程度

    摩擦力大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光滑的桌面

    0.7N

    0.7N

    0.7N

    毛巾

    1.2N

    1.2N

    1.2N

    1. (1) 上图中,拉动木盒向右匀速运动时,木盒水平方向受到的力有(    )。

      ①重力    ②拉力    ③摩擦力    ④反冲力

      A . ②③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2. (2) 在上述实验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A . 先检查指针是不是在“0”位置 B . 手斜向上拉弹簧测力计 C . 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3. (3) 从实验数据中发现,接触面越粗糙,拉动木盒时的摩擦力(    )。
      A . 越大 B . 越小 C . 不变
    4. (4) 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在木盒上再减少钩码,测得的摩擦力会(    )。
      A . 增大 B . 减小 C . 不变
    5. (5) 本次试验中,应选用下列哪一个量程的弹簧测力计(    )。
      A . 2.5N B . 5N C . 10N
    6. (6) 有三位同学在争论关于“摩擦力”的问题,你认为谁的看法是正确的?(    )。
      A . 小强说:“摩擦力对我们的生活都是有利的。” B . 小红说:“摩擦力对我们的生活都是有害的。” C . 小丁说:“摩擦力对我们的生活既有利的一面,又有害的一面。”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