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0-01-10 浏览次数:38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种子发芽时,芽和根的出现顺序是(    )。
    A . 芽先长出来 B . 根先长出来 C . 不一定
  • 2. 在生态瓶中,(    )为动物制造了氧气,才能使动物长久生存下来。
    A . 微生物 B . 植物 C . 土壤
  • 3. 春冬利用塑料大棚栽培反季节蔬菜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重要途径之一。请你从有利于种子萌发、植株生长的角度考虑,上述措施的主要作用是(    )。
    A . 保持水分 B . 提供氧气 C . 提高温度
  • 4. 在一条食物链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    )。
    A . 生产者 B . 消费者 C . 享受者
  • 5. 把两棵生长状态良好的绿豆苗分别摆放在阴暗处和阳光下。过几天,我们可以观察到放在阴暗处的绿豆苗比放在阳光下的绿豆苗(    )。
    A . 粗壮 B . 颜色深 C . 长得快
  • 6. 下列物体中不具有聚光作用的是(    )。
    A . 凸透镜 B . 凸面镜 C . 凹面镜
  • 7. 小朋友正午站在阳光下,发现自己的影子在身体的前方,那么他们朝向(    )站着。
    A . B . C . 西
  • 8. 从镜子中看到的钟面如图所示,实际的时间应是(    )。

    A . 3点45分 B . 7点25分 C . 4点35分
  • 9. 眼科医生拿手电筒检查病人的眼睛时,病人的瞳孔会(    )。
    A . 放大 B . 不放大也不缩小 C . 缩小
  • 10. 电动自行车的反光镜是用来观察车后情况的凸面镜,骑车时如果发现右边反光镜只看到车后的树梢和天空。那么为了看见路上的情况,则右边反光镜应该(    )。

                      

    A . 向内旋转 B . 向下旋转 C . 向上旋转
  • 11. 人们为了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下列哪种做法最合适?(    )
    A . 把山坡改造成平地 B . 控制每次降雨的大小 C . 多植树种草
  • 12. 我国宋代科学家沈括曾在太行山的悬崖中看到一条条有螺、蚌壳和鹅卵石的条形岩石层,这说明(    )
    A . 螺、蚌等生物原来是生活在山崖上的,后来才下水 B . 远古人类曾把螺、蚌带上山崖 C . 这里发生了海陆变迁的地形变化
  • 13.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叶落归根”是有利于植物生长的,这是因为枯死的树叶可以转变为土壤的(    )。
    A . 矿物质颗粒 B . 植物的根 C . 腐殖质
  • 14. (2018五上·兰溪期末) 绝大多数的地震发生在(    )内。
    A . 地幔 B . 地壳 C . 地核
  • 15. 如果我们看到堆满了卵石的河床,一般就可以判断这段河床处在这条河的(    )位置。
    A . 上游 B . 中游 C . 下游
  • 16. 下列物体具有弹力的是(    )

                          

    A . 弹簧 B . 橡皮筋 C . 拉开的弓
  • 17. 高速铁路在我国快速发展,高速列车的车头通常是如图所示的形状,其主要的目的是(    )

    A . 减小空气阻力 B . 减轻本身重量 C . 美观
  • 18. 小车从斜坡运动到平地上的过程中,小车受到重力的情况是(    )。
    A . 只在斜坡上受到重力作用 B . 只在平地处受到重力作用 C . 斜坡上、平地处均受到重力作用
  • 19. 用气球驱动小车前进时,我们发现小车行驶速度会越来越慢。小车运动速度变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车重力变小了 B . 小车受到的反冲力变小了 C . 小车受到的反冲力变大了
  • 20. 如图,关于滚动铁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铁环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是滚动摩擦 B . 铁钩与铁环之间的摩擦是滚动摩擦 C . 铁钩与铁环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三、实验探究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 31. 下面是小明和小芳在探究“绿豆种子发芽”活动中的对话。

    小红:我们研究什么问题呢?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呢?

    小华:我们可以把种子分成两组,放入两个盘子,一组给水,另一组保持干燥,进行观察。

    小红:这两组的其他条件应该保持一致。

    1. (1) 从他们的对话中可以了解到,他俩选择探究的问题是“种子发芽是否需要(    )”。
      A . 阳光 B . 水分 C . 适宜的温度
    2. (2) 从对话中可以了解到,他俩选择的实验方法是(    )
      A . 对比实验 B . 模拟实验 C . 分组实验
    3. (3) 在这个实验中,需要让一组种子保持干燥,最合适的做法是(    )。
      A . 每天将种子晒一小时 B . 这组种子不浇水 C . 将种子用塑料袋密封
    4. (4) 小强为了研究这个问题,设计了不同的实验:将3颗绿豆种子分别绑在1、2、3(从上到下的顺序)三个位置,放入盛水的烧杯,如右图。几天后,你觉得(    )种子最有可能发芽。

      A . 2号 B . 1号 C . 3号
    5. (5) 上面两个实验,均可以发现绿豆种子发芽需要(    )
      A . 水分 B . 气温 C . 空气
  • 32. “手影游戏”是我们许多小孩喜爱的游戏,这个游戏里有很多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1. (1) 产生手影需要的条件是(    )、遮挡物和(    )。
    2. (2) 手影的现象是利用了(    )原理。
      A . 光的折射 B . 光的反射 C . 光的直线传播
    3. (3) 下列叙述中的“影”,与产生手影的原理不一样的是(    )。
      A . 形影不离 B . 杯弓蛇影 C . 立竿见影
    4. (4) 小刚想让墙上的影子变小,正确的做法是(    )。
      A . 手电筒位置不变,手慢慢靠近墙 B . 手电筒位置不变,手慢慢远离墙 C . 手电筒到手的距离不变,手电筒和手同时远离墙
    5. (5) 如果用手电筒从上面和正侧面去照射一个竖直放置的圆柱体,所产生的影子(    )
      A . 形状相同 B . 形状不同 C . 在同一位置上
  • 33. 秋游去登山,小莉发现山下有很多碎石头,碎石头下面的土壤里长着小野花,于是小莉想取些土壤、石头回去做科学小研究。回家后,她做了:
    1. (1) 小莉取出带回的土壤,通过     的方法发现土壤中有水分的存在。
      A . B . C .
    2. (2) 在取回的土壤里面,小莉还发现了一条蚯蚓,她知道蚯蚓可以帮助松土,还知道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中。
    3. (3) 小莉将这些土壤轻轻地倒入清水中,用玻璃棒进行搅拌静置后,再将土壤沉积物最上层的物质挑起来用手轻捻发现有些滑滑的感觉。这类物质是(    )。
      A . 黏土 B . 树根、草根等物质 C . 沙砾
    4. (4) 小莉又取出一块小石头,用镊子夹住放在酒精灯上烧一会,然后立即把这块石头放入装有冷水的烧杯中冷却,接着重复几次实验。这个实验主要模拟的是大自然中(    )这种自然现象。
      A . 气温的变化 B . 流水的冲击 C . 从高处滚落下来
    5. (5) 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
  • 34. 体育课小明和同学们在操场上玩滑滑梯,比赛谁滑得快。

    他们一致认为摩擦力越小,滑得越快。怎么才能使身体与滑梯表面接触时摩擦力变小呢?他们争论不休,有的同学认为与他们的体重有关,有的同学认为与身体和滑梯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有的同学认为与身体和滑梯接触面的面积大小有关……课后他们用了木块、弹簧测力计、木板、毛巾等材料设计并做了以下四个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图示

    实验序号

    实验图示

    1

    3

    2

    4

    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时,我们要做到(    )。
      A . 慢慢加速直线运动 B . 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C . 可以曲线运动,速度必须匀速
    2. (2) 选择实验1和3做对比实验研究的问题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
      A . 物体的重量 B . 接触面光滑程度 C . 接触面面积大小
    3. (3) 选择实验1和4做对比实验研究的问题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
      A . 物体的重量 B . 接触面光滑程度 C . 接触面面积大小
    4. (4) 要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面积大小是否有关,应该选择(    )。
      A . 实验2和实验4 B . 实验2和实验3 C . 实验1和实验2
    5. (5) 综合以上实验分析,我们得到了“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相关结论,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 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B . 物体越轻,滑动摩擦力越小 C . 接触面面积越小,滑动摩擦力越小
  • 35. *附加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如图所示为一无刻度的弹簧,最大可以挂10N的重物,小明想用该弹簧测一个物体的重量,他先把弹簧上端固定,静止时指针P指A点,在弹簧下端挂上重5N的物体,静止时指针指在B点。

    1. (1) 我发现这个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相似,都利用了弹簧的原理。
    2. (2) 如果要在这个装置边上标一个“0”刻度,应该标在点合适。
    3. (3) 用这个装置测量不同重量的物体时,还需要考虑它的
    4. (4) 在这个装置上挂上待测物体,静止时指针指在C点,测得AB长10厘米,AC长6厘米,则待测物体重N。
    5. (5) 如果我在这个装置挂上一个重500克力的物体,指针将会指向(    )。
      A . B点位置 B . B点略偏上位置 C . B点略偏下位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