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泸州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地理试卷

更新时间:2020-01-07 浏览次数:300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雪龙2号”是我国自行设计、自主建造的全球第一艘采用船首、船尾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具有极强的破冰性能和灵活性,能够满足无限航区要求、具备全球航行能力,甚至可以在极区大洋安全航行。北京时间2019年10月15日,“雪龙2号”从深圳启航,与“雪龙号”首次双船出海,执行中国第36次南极科考任务,预计2020年4月中旬返回。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 (1) 我国“雪龙号”在南极科考遇到的自然困难主要是(     )

      ①冰山浮冰 ②淡水匮乏 ③猛兽伤害 ④恶劣天气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 (2) 我国第36次南极科考明显不同于以往科考的是(     )

      ①缩短了科考航行时间 ②提高了科考的舒适度 ③延长了科考时间 ④拓展了科考区域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3. (3) 10月24日16时51分科考船穿越赤道,这一天,科考队员观察到的现象可信的是(   )
      A . 日出东北,日落西南 B . 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 C . 乌云密布,狂风暴雨 D . 昼夜由昼短夜长变为昼长夜短
  • 2. 下图为受西风季节性影响的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推断该水库水位(     )
      A . 3月最高 B . 6月最低 C . 9月和3月一样高 D . 10月最高
    2. (2) 该水库补给河流最明显的季节为(    )
      A . 冬季 B . 春季 C . 夏季 D . 秋季
    3. (3) 该水库所在地区地带性植被具有的典型特征是(     )
      A . 喜冷喜湿 B . 耐热耐早 C . 喜热喜湿 D . 耐寒耐旱
  • 3. 热雷雨是指湿度较大的下垫面受太阳辐射的影响,空气强烈上升形成的对流天气,常伴有强烈的阵雨或暴雨,有时伴有冰雹和龙卷风。它是气团雷雨的一种,多发生在单一气团内部。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1) 影响热雷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
      A . 昼夜温差 B . 水平气压差 C . 气温垂直递减率 D . 地形高度
    2. (2) 推测中纬度海洋地区发生热雷雨频率较高的时段是(    )
      A . 夏季的午后 B . 夏季的夜晚 C . 秋季的午后 D . 秋季的夜晚
    3. (3) 我国发生热雷雨频率较低的地区是(    )
      A . 西南地区 B . 华南地区 C . 西北地区 D . 东北地区
  • 4. 夷平面是指地壳稳定,地而经长期剥蚀一堆积夷平作用,形成准平原,之后地壳抬升,准平原受切割破山,残留在山顶或山坡上的准平原,也称由顶面(如下图所示)。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1) 不易形成夷平面(或者形成时间较长)的河段是(    )
      A . 河口三角洲 B . 下游河床 C . 中游冲积平原 D . 上游河谷
    2. (2) 某地区有多级古夷平面的存在,表明该地区地壳(    )
      A . 间歇性抬升 B . 持续性抬升 C . 间歇性下降 D . 持续性下降
二、综合题
  • 5.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阿拉斯加半岛(地理位置如下左图所示)中部北部多年冻土广布,植被以草甸和针叶林为主。阿拉斯加输油管道是世界上第一条伸入北极圈的原油管道。原油在刚冒出地面时温度约为80℃,然后以超过50℃的温度运送。在平坦地带,管道在地面多呈“之”字走向(如下中图),为可能发生的纵向移动和横向移动预留空间;并且管道架设在安装有对流散热装置的支架上(如下右图)。20世纪80年代早期至2005年前后,阿拉斯加北部一些地区的升温幅度达到3℃,致使多年冻土融化并释放温室气体甲烷,加速了气候变暖。

    1. (1) 分析地形特点对阿拉斯加南部地区降水分布的影响。
    2. (2) 分析输油管道在平坦地带采用“之”字形铺设预留空间的原因并说出采用架空方式的目的。
    3. (3) 描述多年冻土融化加速了气候变暖的地理过程。
    4. (4) 简述气候变暖对该地区河流和植被的影响。
  •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海水结冰通常与盐度和水深具有负相关。鄂霍次克海北部为宽阔的大陆架,南部靠近马里亚纳海沟。鄂霍次克海域被称作是“太平洋冰窖”,每年的10月份至次年6月份结冰,结冰最厚可达1米。严冬季节,鄂霍次克海南部浮冰南下到达北海道,形成奇幻的流冰现象(表层海水结冰,下层海水未结冰,冰在动力作用下产生运动的现象)。

    材料二:下图为鄂霍次克海地理位置示意图。

    1. (1) 简要说明鄂霍次克海域被称作是“太平洋冰窖”的原因。
    2. (2) 分析鄂霍次克海南部海域易形成流冰现象的原因。
    3. (3) 大面积海冰出现也会形成灾害,列举海冰出现后,可能会直接遭受损失的海洋产业。
  • 7. [地理一选修3:旅游地理]

        茜草工业遗址位于沪州市江阳区茜草街道,面积约160亩。茜草工业老厂区是泸州工业发展历史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有四川长江工程起重机有限责任公司、四川长江挖掘机有限责任公司、四川长江液压件有限责任公司等公司,是当年沪州“三线建设”的典型代表与主力军,在泸州历史上刻下了“三线建设”的烙印。工业遗址已于2018年2月对公众开放。

    列举茜草工业遗址的旅游资源,并设计工业遗址的旅游项目。

  • 8. (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

        煤矸石是夹在煤层中的岩石,通常含有少量重金属元素,是我国年排放量和累计堆存量最多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自燃或雨淋会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我国北方某煤企升级产业链,在解决煤矸石问题上取得较好效果。下图为该煤企产业链示意图。

    从资源、环境的角度简述该煤企升级产业链后的积极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