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东港市六校联考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12月联...

更新时间:2019-12-16 浏览次数:213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 1. 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
    A . 科技 B . 文化 C . 教育 D . 人才
  • 2. “人大代表人民选,选好代表为人民”。这体现我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形式是( )
    A . 协商民主 B . 选举民主 C . 代表民主 D . 全民民主
  • 3.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 )
    A . 人民当家作主 B . 人民民主专政 C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 人民参与国家管理
  • 4. 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是( )

    ①饱经磨难 ②源远流长 ③持续发展 ④博大精深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5. 关于文化自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的力量 ③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任何理论依据的精神追求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是( )
    A . 邓小平理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 .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C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7. 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乘势而上实现第二个阶段性奋斗目标,第二个阶段目标这一时间段是指( )
    A . 20世纪末 B . 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 C . 从2020年到2035年 D . 到21世纪中叶
  • 8.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这告诉我们要做到( )
    A . 民族平等 B . 民族独立 C . 民族团结 D . 民族繁荣
  • 9.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尚未完全实现统一。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 )
    A .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 B .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C . 巩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D .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 10.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 )

    ①民族团结 ②民族平等 ③民族融合 ④各民族共同繁荣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1. 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绿色发展,走        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

    ①生产发展 ②生活富裕 ③生态良好 ④效率优先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2. 下列对我国资源形势表述正确的是( )

    ①我国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污染都很严重
    ②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
    ③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④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3. 中华文化的精髓是( )
    A . 中华传统美德 B . 中华传统文化 C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 . 道德
  • 14. 下列不能体现“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这一美德的是( )
    A . 孔子提倡的“仁者爱人” B . 孙中山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 . 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D . 岳飞的“精忠报国”
  • 15. 依法行政的核心是( )
    A . 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B . 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C . 转变政府职能 D . 建设廉洁政府
  • 16. 厉行法治的本意就是严格执行法治。厉行法治要推进( )

    ①科学立法 ②公正司法 ③严格执法 ④全民守法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
    A . 城市的快速发展与乡村的落后发展之间的矛盾 B .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 .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D . 经济发展与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之间的矛盾
  • 18. 过去的40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速达到9.7%,但实际上走上了一条资金高投入、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换来的经济高增长和低效率的发展道路。改变这种现状,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①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②转换增长动力 ③转变发展方式 ④优化经济结构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9.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实施扶贫攻坚工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充分说明( )

    ①我国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②党和政府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③我国努力实现同步富裕 ④我国旨在谋民生、解民忧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 20.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
    A . 全面科学立法 B . 全面依法治国 C . 全面从严治党 D . 全面严格执法
  • 21. 一个国家拥有什么素养的公民,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为增强民主意识,中学生应该

    ①自觉遵守宪法,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②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③通过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④将参与民主生活当作人生中的头等大事来对待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22. 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 )
    A . 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 B . 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 C . 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 D . 人口老龄化加剧
  • 23. 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是( )
    A . 中华传统美德 B . 中华文化 C . 传统节日 D . 传统习俗
  • 24. “我们反对港独,我清晰而明确地声明这一点?”香港大学校长张翔日前出席港大毕业生活动时,明确表达了学校反对“港独”的立场,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这是沽名钓誉的具体体现 ②这是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表现 ③这是履行公民义不容辞责任的表现 ④这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p align=left >道德与法治部分(25小题10分,26小题10分,27小题6分,共26分)</p>
  • 25.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这“四个一”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把握,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体现了党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部署和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大战略部署。
    1. (1)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以什么为基础?以什么为准则?
    2. (2) “五位一体”其他内容是什么?
    3. (3) 实现中国梦的目标是?
    4. (4) 建设生态文明,我们中学生应该做些什么?
  • 2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中国人民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自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1. (1) “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指的是什么?
    2. (2) 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是?
    3. (3) 实现中国梦必须贯彻的发展理念是?
  • 27.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弘扬以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      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生而为中国人,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
    1. (1)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知识,在划线处填入适当内容
    2. (2) 这一核心的本质是
    3. (3) 请写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