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

更新时间:2019-12-10 浏览次数:188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17九上·灌云月考) 近年来,部分城市因空气污染而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下列做法不利于减少空气污染的是(   )
    A .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 . 提倡居民驾驶私家车出行 C . 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D . 提倡使用太阳能灯清洁能源
  • 2. (2018九上·茂名期中) 日常生活中发生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水果榨成汁 B . 木材劈成块 C . 高粱酿成酒 D . 小麦磨成面粉
  • 3. 小马同学准备在实验室加热25mL水,以下是他实验操作的记录,其中没有错误的步骤是(   )
    A . 先用50mL量筒量取25mL水 B . 接着将量好的25mL水倒入容积为50mL的试管中 C . 再用铁架台固定试管,将铁夹夹在试管的中部 D . 最后点燃装满酒精的酒精灯给试管加热至其中的水沸腾
  • 4. 用下图装置进行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该实验除了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之外,还可以说明空气中含有的氮气(    )

    A . 是有色的气体 B . 不能支持燃烧 C . 可溶于水 D . 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5. 有关酒精灯的使用错误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时必须用火柴点燃 B . 应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 C . 酒精灯中的酒精量超过容积的 D . 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 6. (2018八上·河口期末) 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氧气约占21% B . 稀有气体常用于医疗急救 C . 焊接金属时常用氮气作保护气 D . 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 7. (2018九上·长汀月考)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可能是浓盐酸,有同学提出打开瓶塞观察。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猜想假设 B . 收集证据 C . 设计实验 D . 得出结论
  • 8. (2018·高安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闻气味 B . 振荡试管 C . 贮存气体 D . 倾倒液体
  • 9.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只有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 物质跟氧气化合的反应才是氧化反应 C . 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D . 某反应是氧化反应,则一定是化合反应
  • 10. (2018·黄石) 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 盐酸易挥发    B . 金属具有导电性    C . 酒精易溶于水    D . 常温下,氮气很稳定
  • 11.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该同学称得烧杯的实际质量为(    )

    A . 23.8 g B . 27.4 g C . 32.3 g D . 32.6 g
  • 12. (2016九上·北京月考)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按质量计算,空气 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 B . 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C . 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D . 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 13. 下列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所属基本反应类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硫——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化合反应 B . 木炭——发出白光——化合反应 C . 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氧化反应 D . 蜡烛—发出白光,有水雾出现—化合反应
  • 14. 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X

    化合反应

    纯净物

    物理变化

    化学反应

    Y

    氧化反应

    混合物

    化学变化

    化合反应

    A . B . C . D .
二、多选题
  • 15. (2018九上·长丰月考) 下列对催化剂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二氧化锰可作为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B . 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和所有性质均未改变 C . 并不是所有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但分解反应一定需要催化剂 D . 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某些催化剂可催化多个化学反应
三、填空题
  • 16. 根据化学实验操作规则,请用适当的数据填空:
    1. (1) 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2. (2)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应使用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大约处;试管里的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试管口斜向上,且与桌面成约角;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要注意
    3. (3) 取用液体药品时,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
  • 17. 某同学用100mL的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如图所示。

    1. (1) 图中所表示的液体体积是mL。
    2. (2) 若该同学要量取42mL的该液体,在上面的基础上,应该用再向量筒中加入该液体。
    3. (3) 如果该同学在量取42mL该液体时,没有保持视线水平,而是仰视,则量取的实际体积(选填“大于”或“小于”)42mL。
  • 18.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 (1)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 (2)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3. (3) 硫在氧气中燃烧
    4. (4)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5. (5)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 1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完成下列填空:

    从上图中选择正确的仪器,用其名称填空:

    1. (1) 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
    2. (2) 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需用
    3. (3) 取用粉末状固体时需用
    4. (4)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需用
    5. (5) 用于较多液体药品反应需用
  • 20.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 (1) 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是(写出一条即可);化学性质是;酒精的用途是
    2. (2) 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3. (3) 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
  • 21.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蜡烛燃烧的产物,设计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取A、B两个空集气瓶,瓶底分别装有澄清石灰水和无水硫酸铜,瓶口均用玻璃片盖好。(已知: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遇水会变成蓝色)

    ①点燃集气瓶A中的蜡烛,观察到蜡烛燃烧的产物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点燃集气瓶B中的蜡烛,发现蜡烛燃烧的产物使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

    请回答:

    1. (1)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过程是________(填字母)。
      A . 物理变化 B . 化学变化 C . 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2. (2) 以上实验说明蜡烛的燃烧产物有:
    3. (3) 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由外而内依次为,其中温度最高。
四、实验题
  • 22.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依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制取氧气有很多种方法,如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高锰酸钾、等。
    2. (2) 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有许多优点,如:(填序号)。

      ①产物无污染  ②不需加热  ③需加热  ④生成物只有氧气

    3. (3)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时,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4. (4) 甲同学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并收集氧气,应分别选择(填字母)装置;除过氧化氢溶液外,通常还需要的一种药品是,其作用是;加入药品前应注意检查装置的性。
    5. (5) 乙同学选择装置A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他在该装置试管内的导管口处添加了一团棉花,其目的是:
    6. (6) 丙同学对乙同学的制氧装置产生了质疑。他认为加热高锰酸钾时,在试管较小的空间内氧气浓度高、温度也较高,而棉花是易燃物质,实验时可能会发生危险,他建议采用不易燃烧的丝状物质代替棉花更安全。丙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你认为最科学的判断依据是(填序号)。

      ①依据教科书的观点  ②依据老师的观点  ③依据实验事实

    7. (7) 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的原因
五、科学探究题
  • 23. 现甲、乙两化学小组安装两套如下相同装置,通过测定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用时间长短来探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

    1. (1) 下列方法能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是______。
      A . 将注射器活塞固定,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蒸馏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如果分液漏斗颈部能形成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 B .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加热锥形瓶,如果注射器活塞外移(右移),停止加热后注射器活塞回到原来位置,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 C .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力将注射器活塞外移(右移),停止用力后,注射器活塞不移动,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
    2. (2) MnO2催化下H2O2分解的文字表达式是
    3. (3) 甲小组有如下实验设计方案,完成下表。

      实验编号

      实验目的

      温度

      催化剂

      浓度

      甲组实验Ⅰ

      探究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25℃

      二氧化锰

      10mL2%H2O2

      甲组实验Ⅱ

      25℃

      二氧化锰

      10mL5%H2O2

    4. (4) 甲、乙两小组得出如图数据。

      ①甲组实验得出的数据可知:浓度越大,H2O2分解速率

      ②由乙组研究的酸、碱对H2O2分解影响因素的 数据分析:相同条件下, H2O2填“酸”或“碱”)性环境下放出气体速率较快。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