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19-12-19 浏览次数:228 类型:期末考试
一、 选择题
  • 1. (2018九上·东山月考) 随着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村中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工人与雇主逐渐形成哪一性质的生产关系?(    )
    A . 资本主义 B . 封建主义 C . 社会主义 D . 原始主义
  • 2. (2018九上·东山月考) 13—14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手工业生产起飞,行会头目成为资本家,他们直接掌握城市政权;而热那亚海外贸易发达,由封建贵族和富商大贾控制城市政权。前者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而后者与此无缘。这一现象说明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
    A . 取决于经济实力强弱 B . 延续并发展了中世纪的文明成就 C . 与城市政治状况相关 D . 符合了城市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 3. (2018九上·东山月考) 刘景华在《人类六千年》中写道:“中世纪兴旺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明日黄花,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的商业地位一落千丈……而(欧洲大西洋沿岸的)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 . 新航路的开辟 B . 文艺复兴运动 C . 罗马帝国的扩张 D . 亚历山大东征
  • 4. 美国总统特朗普颁布的“禁穆令”在公布之后就遭遇了一波三折的命运,先是联邦法官做出了暂停“移民禁令”限制令,随后特朗普政府针对暂停禁令提起上诉。之后该上诉又被驳回。日前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推翻了下级法院的判决,允许总统特朗普提出的新版移民限制令部分生效。这主要体现了:(    )
    A . 美国司法程序的复杂性 B . 美国行政命令的随意性 C . 美国民主政治的制衡性 D . 美国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 5. (2018九上·达川期末) 某校初三(1)班同学在学习两次工业革命的过程中排演了历史课本剧《交通的革命》,他们设计的情节不合理的是( )
    A . 美国人首先造出蒸汽机作动力的轮船 B . 斯蒂芬森在电灯下绘制火车机车图纸 C . 卡尔·本茨向人们展示他制造的汽车 D . 美国的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
  • 6. 下图材料描述的是( )

    A . 斯大林模式 B . 罗斯福新政 C .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D . 戈尔巴乔夫改革
  • 7. 罗斯福在炉边谈话中说:“我们将采取……措施,以使我国的产业工人获得更加公平的工资收入,防止恶性竞争和超常的劳动时间,同时鼓励所有企业防止生产过剩。”为此,罗斯福政府( )
    A . 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 B . 兴办公共工程 C . 整顿银行和金融业 D . 政府补贴农业
  • 8. (2018·南京)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等战胜国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统治新秩序崩溃的标志是(    )
    A .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B .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C . 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D .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 9. “杜鲁门及其顾问认识到,比起维持与苏联战时合作的心愿,他们将重建西欧……看得更重。”因此,美国采取的措施是( )
    A . 建立“欧盟” B . 提出“杜鲁门主义” C . 建立“经互会” D . 实施“马歇尔计划”
  • 10. (2018·连云港) 某同学学习的下列历史事件,其共同主题是(    )

    ①杜鲁门主义

    ②马歇尔计划

    ③建立北约组织

    ④成立华约组织

    A . 两极格局的形成 B . 霸权主义的推行 C .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 . 区域集团化的加快
  • 11. “从 1948 年到 1974 年全球衰退开始的 25 年间,西欧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不间断增长。” 对西欧经济“增长”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 B . 签署《欧洲联盟条约》 C . 制定恰当的经济政 D . 马歇尔计划的扶持
  • 12. (2018·泰州) “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因为通讯和交通越来越方便。没有国家可以孤立存在。”“……这个世界上……这样的舞台,使各国的命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海洋中的孤岛。”这两则材料说明经济全球化(    )
    A . 冲击了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主权 B . 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 C . 带来了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 D .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二、判断题
  • 13. 1917年11月(俄历十月),列宁领导的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 14. 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体系消除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为世界赢得了二十年和平时间。(   )
  • 15. 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三、综合题
  •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电影《1492征服天堂》的插曲中唱道:“征服了天堂的你,却征服不了对黄金的欲望;执着的水手,却没有看到东方的黄金和香料。”

    材料二  16—19世纪,长达几百年的黑人奴隶贸易是人类历史上悲惨耻辱的一页。非洲损失接近1亿多人口,这造成了非洲传统文明的衰落和经济社会的倒退。黑人奴隶贸易也为美洲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劳动力。通过屈辱的强制迁徙,黑人奴隶们把古老的非洲文化带到美洲,这对后来美洲文化的形成、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1. (1) 材料一中插曲词的“你”是指谁?他“没有看到东方的黄金和香料”,但却发现了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黑人奴隶贸易对美洲的影响。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本宣言签字国政府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各自保证对与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摘自《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二  罗斯福高度赞扬苏联军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巨大贡献,把发生在苏联的一次胜利称为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也曾盛赞美英两国一起完成的一次计划周密、规模宏大的登陆战役。有数据表明,在反法西斯战争期间,英美向苏联支援战机18303架,坦克1.3万多辆,反坦克炮5800多门等。

    材料三  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1. (1) 材料一中“野蛮和残暴的力量”指的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罗斯福和斯大林所评价的分别是哪两次战役?
    3. (3) 材料三中的“战争才刚刚开始”意味着美苏关系即将发生新的变化,请问导致美苏结盟与分化的根本因素是什么?
  • 18. 纵观近现代史,美国和俄罗斯一直是历史舞台的主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寻道图强)
    (领袖风采)
    (强强结盟)
    ​​​​​​​(集团对峙)
    ​​​​​​​(反思应对)

    1. (1)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哪一事件从根本上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2. (2)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杰出人物在历史的链条中做出了杰出贡献,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列宁与罗斯福分别领导本国人民在经济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你知道两位杰出人物的经济活动有怎样相似的背景吗?
    3. (3) 20世纪40年代,为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美、苏走到一起来并联合二十多个国家结成了反法西斯的阵线,形成了抗击法西斯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请问结成反法西斯阵线的标志是什么?
    4. (4) 1945年后,经济冲突与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抵触是一致的……然而意识形态上的相互猜忌,却使美苏之间的利益冲突转为情感上的不合。双方都逐渐相信,对方企图摧毁自己的一切生活方式。包围与颠覆——这对孪生妖孽,在双方似乎能证实自己的假设不虚时,使真正成为一种存在的实体了。结合材料说一说,导致美苏之间“利益冲突转为情感上的不合”的原因是什么?
    5. (5) 2015年3月6日,乌克兰日托米尔地区,乌克兰军队正在举行军事演习。乌克兰危机使得俄美两国出现了自冷战结束后,最严重的对立危机。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冷战结束后,面对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中国该怎么办?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