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南通市八校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9月月...

更新时间:2019-11-26 浏览次数:242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有关声音的情境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 闹市口通常会竖立一个噪声监测仪来监测该处的噪声响度 B . 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同一组编钟里不同的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调相同 C . 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B超给病人检查身体,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D . 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乐器种类,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 2. 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
    A . 响度 B . 音调 C . 音色 D . 声速
  • 3. 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
    A . 水母接收到了其他海洋生物发出的信号 B . 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C . 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D . 水母感受到了光照强度的变化
  • 4. (2016八上·南开期中) 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乙所示,则这列声波(   )

    A . 音调不同 B . 响度不同 C . 音色不同 D . 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
  • 5. (2019八上·罗湖期末) 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作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

     

    A . 沸点 B . 熔点 C . 温度 D . 凝固点
  • 6. 下列液化现象的实例中与其他三个热学原理不同的是(   )
    A . 液化气打火机 B . 蒸饭车 C . 蒸汽熨斗 D . 冬天呵气取暖
  • 7. 小明在球场上打篮球,他发现篮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不同,于是他想:“篮球的反弹高度与什么有关系呢?”,一起玩耍的小飞说:“篮球反弹的高度与下落的高度有关系。”于是他们让同一个篮球从不同的高度落下,观察反弹的高度。“他们让同一个篮球从不同的高度落下,观察反弹的高度”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提出问题 B . 猜想假设 C . 进行实验 D . 分析论证
  • 8. 已知液态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83℃、-196℃和-78.5℃。如果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降温的办法,用空气来提取这些气味,那么温度下降时首先液化被分离出来的是(   )
    A . 氧气 B . 氮气 C . 二氧化碳 D . 整个空气同时液化无法分离
  • 9. 某房间里有甲、乙、丙三支温度计,将甲放在空气中,乙的玻璃泡插入被密封在玻璃瓶内的酒精中,丙玻璃泡用浸有酒精的湿棉花包裹着放在空气中,关于它们的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只有甲温度计的示数与室温相同 B . 甲的示数为室温,乙、丙的示数相同,并都低于室温 C . 甲、乙示数相同,都等于室温 D . 甲、乙、丙示数都相同,都等于室温
  • 10. 将两种或多种金属在同一容器中加热使其熔合,冷凝后得到具有金属特性的熔化物:合金,这是制取合金的常用方法之一,由下表数据判断,不宜采用上述方法来制取的合金是(   )

    金属

    熔点/℃

    97.5

    649

    660

    1083

    1535

    沸点/℃

    883

    1090

    2467

    2567

    2750

    A . 铜铁合金 B . 镁铁合金 C . 铝钠合金 D . 铜铝合金
  • 11. 把一块-5℃的冰投入到足够多的0℃的水中(周围气温也是0℃),过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停止蒸发 B . 有些冰熔化成水,水的质量增加 C . 冰和水的质量都不变 D . 有些水凝固成冰,冰的质量增加
  • 12. 星期天小明在家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他锅里的水量太少,于是小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下面四幅图像中,最能大致反应整个烧水过程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 13. 在15℃的空气中,声音每秒传播米,某声源1分钟振动600次,其频率为Hz。古代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声音在大地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的缘故(选填“快”或“慢”)。
  • 14.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发声时喉咙处在振动;小华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看到水面水花四溅。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小华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若要明显地将桌面的振动体现出来,你的改进方法是:
  • 15. 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0.8s被探测仪接收到,则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的距离是m?这种方法(能/不能)用来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原因是
  • 16. 温度一定时,不同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相同/不同)的.小王将双眼蒙住仍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发声的(响度/音调/音色)不同,同时小王还可以根据声音的(响度/音调/音色)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
  • 17. (2019八上·长春期末) 如图是一个噪声监测仪,在监测仪上可以看到显示的数字,请你替它补上单位:54.4,当噪声过大时通常要关闭门窗,从减弱噪声的途径看,这是在降低噪声的。

  • 18. 取一支大号注射器,在其中吸入乙醚蒸气,并将针筒前端的小孔用橡皮塞堵住。用手推动活塞,压缩乙醚蒸气的体积,当乙醚蒸气被压缩到一定程度时,会看见针筒中出现了少量 乙醚,这表明用的办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 19.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实验后绘制的A、B两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其中物质 (A/B)是晶体。你的判断依据是 ,由图可知第7分钟时A处于状态。

  • 20. 冷空气不断来袭,天气转凉,试解释进入冬季后常见现象蕴含的物理知识:
    1. (1) 脸上涂些护肤霜后感觉寒风没那么刺骨,因为护肤霜 (减慢/加快)蒸发吸热;
    2. (2) 一场大雪后,万籁俱寂,这是因为蓬松的雪对声音有作用;
    3. (3) 夏天的清晨,我们经常看到开着空调的房间玻璃窗上有小水珠,这是(选填“室内”或“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形成的,此过程需要 热。(选填“吸”或“放”)
  • 21. 小雨同学看到在沸腾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只有60℃,当温度达到℃时混合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油醋混合液体,其温度(选填“会”或“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
  • 22. 干湿泡温度计是用两支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在使用时,其中一支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因为水蒸发时要,所以这支温度计的示数比另一支要(选填“高”或“低”),在相同室温下,两支温度计示数的差值越大,就表明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越(选填“多”或“少”),炎热的夏天,下雨前人会感到特别闷热,原因是
  • 23. 为保证城市正常供水 、减少水资源浪费 ,素有“城市血管医生”的听漏工常常在凌晨一点左右,大街上车辆稀少时,利用听音棒检查地下水管是否漏水(如图所示),这种做法实际上是通过来传声的 ;选择在凌晨且车辆稀少时段检查是为了减少的干扰,利用听音棒可以使听到的声音更(选填“高”或“大”)些.

  • 24. 有一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的温度计,在标准大气压下放在冰水混合物中其示数为4℃,放在沸水中其示数为94℃,若用它测出的气温为31℃,则实际气温为℃,小丽同学又用该温度计在同一环境下来测量一杯水的温度,发现测出的温度刚好与水的实际温度相等,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为℃。
三、实验题
  • 25. 如图所示,用钢尺做探究实验,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1. (1) 本实验中应该听的声音是(_______)
      A . 钢尺伸出桌面部分振动发出的 B . 钢尺拍打桌面发出的
    2. (2) 实验时,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选填“快”或“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说明: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有关。
    3. (3) 实验时,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改变拨动力度,则是研究声音的与振动幅度的关系,实验中运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4. (4) 小华同学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太长时,可以明显看到钢尺在振动,但却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 26. 在观看交响乐队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同属于管乐器的圆号、小号、长号、大号发出声音的高低各不相同,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管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管内空气柱的长度有关

    猜想二:管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管内空气柱的横截面积(粗细)有关

    小明找来了两个未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制成了一些哨子(如下图所示).注射器的规格分别为2.5mL和5mL.他一边吹哨子一边调整注射器内空气柱的长度,同时利用专用仪器测出声音的频率和响度,详见下表(表中“ml”表示毫升,“cm”表示厘米)

    序号

    A

    B

    C

    D

    E

    F

    注射器规格(mL)

    2.5

    2.5

    2.5

    5

    5

    5

    空气柱长度(cm)

    2

    1.5

    1

    2

    1.5

    1

    频率(Hz)

    337

    488

    562

    300

    337

    488

    声强级(dB)

    75

    75

    60

    75

    6075

    1. (1) 选用序号为A、B、C的三次实验做对比,可以得出:在空气柱的 相同时,管内空气柱越短,音调越
    2. (2) 选用序号为 的两次实验做对比,可以得出:在空气柱的 相同时,管内空气柱横截面积越大,音调越
    3. (3) 序号为C,D的两次实验中,响度大的是 (选填“C”或“D”).
  • 27. 小雨与小凡同学用图示装置研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试管底与杯底不接触)。

    1. (1) 在选取冰块时,他们产生了争议,你认为应该选用较(选填“大”或“小”)的冰块,这样选取的好处是能让冰
    2. (2) 组装实验器材时他先调节了下面的铁圈高低,其目的是,紧接着他又调节了上面的横杆高低,其目的是
    3. (3) 由图像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
    4. (4) 若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用酒精灯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试管中的水(选填“能”或“不能”)沸腾.
    5. (5) 根据实验记录他画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小丽在评估他们的图像时指出:该图像的EF段不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其理由是
    6. (6) 物理课代表建议他们改用下图装置来研究冰的熔化实验,你认为该建议(选填“好”或“不好”),理由是

  • 28.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所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1) 小宇同学在实验中发现:沸腾前气泡上升的过程中会越来越小,甚至消失,其原因是,而在沸腾时气泡上升的过程中却越来越大,其原因是
    2. (2) 小明同学在实验中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其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
    3. (3) 小丽正确实验后,测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98

      98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

    4. (4) 实验后小丽将注有沸水的烧杯放在桌面上,让其慢慢冷却,下列图象中能表示降温过程中水的温度T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是(_________) 
      A . B . C . D .
    5. (5) 老师在评价他们的实验时,指出给烧杯加盖子,既有利也有弊,弊端是:加盖容易导致测出的沸点偏;优点是:加盖可以。(任意写出两点优点)
  • 29. 小明和小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想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用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 (1) 在选择温度计时,有量程分别为“﹣2℃~102℃”的温度计甲和“﹣20℃~102℃”的温度计乙,应选择温度计(选填“甲”或“乙”),这样选择的原因是
    2. (2) 在测量过程中,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的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 200mL,小明加了 1 汤匙的盐,而小华加了 3 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他们进行了多次实验得出了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浓    度(%)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凝固点(℃)

      ﹣2

      ﹣4

      ﹣6

      ﹣8

      ﹣15

      ﹣18

      ﹣17

      ﹣1.8

      其中浓度为15%时盐水的凝固点如图温度计所示,其凝固点为℃。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将

    3. (3) 小明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结论:当盐水浓度为21%时,盐水的凝固点最低。你认为该结论是(选填“正确”或“错误”),如果你认为是错误的,你将通过怎样的实验来说服小明,请在下面横线上简要地写出实验方法;如果你认为是正确的,下面横线空着不填写。
    4. (4) 实验后,他们联想到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去冰雪,原因是撒盐后冰雪的熔点变了。(选填“高”或“低”) 。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