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陆良县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

更新时间:2019-11-13 浏览次数:189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能量的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水力发电 B . 煤燃烧发电 C . 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热水 D . 电取暖器取暖
  • 2.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 3. 构成冰的分子与构成水蒸气的分子具有(   )
    A . 相同的物理性质 B . 不同的性质 C . 相同的化学性质 D . 不同的化学性质
  • 4. 下列物质中,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一组物质是(   )
    A . 氢气、氧气、氯气 B . 硫、铁、氖气 C . 水、氩气、铁 D . 空气、氮气、木炭
  • 5. 下列常见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啤酒 B . 食醋 C . 加碘食盐 D . 蒸馏水
  • 6.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为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装高锰酸钾的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 B . 为了防止氧气浪费,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C . 检验收集的气体是否是氧气,应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D . 加热时,应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然后再将火焰固定在药品部位加热
  • 7. 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 氢氧化钙 氧化钙+水 B . 酒精+氧气 二氧化碳+水 C . 氢气+氧气 D . 氯化铵 氯化氢+氨气
  • 8. NO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在实验中,收集NO气体时应选用的方法是(   )
    A . 排水集气法 B . 向上排空气法 C . 向下排空气法 D . 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 9. (2017九上·宜兴月考) 在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氧气,鉴别他们的最好方法是(   )
    A . 用带火星的木条 B . 用燃着的木条 C . 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D . 分别称取各自的重量
  • 10.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如下,正确顺序是(   )

    ①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把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在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从水中取出导管

    A . ③④①⑤②⑥ B . ③④①⑤⑥② C . ④①③⑤②⑥ D . ④①③⑤⑥②
  • 11. 关于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 .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C .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分,分子不可分  D . 原子不显电性
  • 12. 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元素的原子中 (    )                                      

    A . 电子数不同 B . 电子层数不同  C . 中子数不同 D . 质子数不同
  • 13. 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 .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可以将红磷换成木炭 C . 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 D .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
  • 14.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 . 液氧 B . SO2 C . D . 二氧化碳
  • 15. (2016九上·汉中期中) 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微粒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   B . 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 C .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   D . 属于金属元素
  • 16. (2018九上·汉滨期中) 过氧化氢(H2O2)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关于过氧化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过氧化氢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 B . 过氧化氢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C . 过氧化氢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D . 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 17. 市场上销售的食盐种类有加钙盐、加碘盐,这里的“钙”、“碘”指的是(   )
    A . 分子 B . 元素 C . 单质 D . 原子
  • 18. (2017九下·滨海开学考)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

    A . 原子序数 B . 元素名称 C . 元素符号 D . 中子数
  • 19. 某反应只生成一种物质,则关于该反应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 分解反应 B . 化合反应 C . 可能是化合反应 D . 可能是分解反应
  • 20. (2018九上·云南期中) 某粒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下列对该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一定是阳离子 B . 一定是阴离子 C . 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 D .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 21. 写出下列化学符号:
    1. (1) 1个氮原子
    2. (2) 2个氧气分子
    3. (3) 2个硫离子
    4. (4) 画出铝的离子结构图,写出铝的离子符号
    5. (5)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构成氯化钠的最小粒子是
  • 22. 过氧乙酸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消毒剂,其化学式为CH3COOOH,请回答:该物质由种元素组成的,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有个原子。
  • 23. 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 (1) A~E共有种元素,B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周期,镁元素的原子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 (2) 表示原子的粒子有(填字母序号,下同);
    3. (3) 表示阴离子的有
    4. (4) 表示阳离子的有
    5. (5) 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6. (6) 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的粒子是
  • 24.             
    1. (1) Fe、Fe 2+、Fe 3+三种粒子,都有相同的
    2. (2) 在O2、CO2、H2O2三种物质中都含有,这三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中都含有
    3. (3) 下列物质:A.澄清石灰水  

      B.云南山泉  

      C.氮  

      D.铁水  E.五氧化二磷  F.豆浆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是

    4. (4) 如图,用红磷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发生的反应文字表达式是。若将红磷换成木炭,该实验不能成功的原因是。小敏同学做了两次实验,结果进入瓶内水的体积都小于 ,帮她分析一下失败的原因。(至少写出一个合理原因)

    5. (5) 从微观角度分析,水蒸发过程中,水分子本身(填“变”或“不变”),只是改变,因而属于变化。
  • 25. 元素的种类决定于原子的;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原子的决定;在阴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填小于、大于或等于);相对原子质量≈+
三、推断题
  • 26. A、B……H八种物质,有下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G都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是一种无色液体,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

    试推断:

    1. (1) 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A、E、H
    2. (2) 写出反应①②③的化学文反应文字表达式,并指出①③反应的基本类型:

      )反应。

      )反应。

四、实验题
  • 27.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 (1) 写出仪器a的名称。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
    2. (2) 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当收集满并从水槽中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先,然后
    3. (3) 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4. (4) 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制取并收集NH3 , 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用字母填)
五、计算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