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绍兴市元培教育集团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

更新时间:2019-11-13 浏览次数:266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 1. 根据物质分类知识判断,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汽水 B . 矿泉水 C . 自来水 D . 冰水混合物
  • 2. 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

    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使水电解产生气体的速度变大

    ②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④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 B . C . ①② D . ①②③
  • 3. 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    )
    A . 对流层 B . 平流层 C . 暖层 D . 外层
  • 4. 下列哪个现象与大气压无关(    )
    A . 钢笔吸墨水 B . 用吸管吸饮料 C . 茶壶盖上要留一个小孔 D . 搬运货物上楼很吃力
  • 5. 在配置硝酸钾溶液的过程中,下列操作不能加快硝酸钾溶解速率的是(    )
    A . 将水的温度从20℃升高到60℃ B . 将硝酸钾固体研磨成粉末 C . 在加入硝酸钾的同时不断搅拌 D . 增大压强
  • 6. 科学老师经常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做实验,通过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知识,揭示科学规律。下面的实验不是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是(    )
    A . B . C . D .
  • 7.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 打开汽水的瓶盖,汽水会自动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C . 天气闷热时,鱼塘里的鱼总是在水面游动,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 D . 海水晒盐的原理是通过风吹日晒加快溶剂水的蒸发,从而使氯化钠晶体析出
  • 8. 下列四幅降水量的年份分布图中,最易发生旱涝灾害的是(   )
    A . B . C . D .
  • 9. 2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0克,40℃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40克,则30℃时,A、B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
    A . A大 B . B大 C . A、B一样大 D . 无法判断
  • 10. 同学们梳理了教材中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甲图实验,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棉上,瓶中水越少,海绵凹陷越明显 B . 乙图实验,当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深度逐渐增大时,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不变 C . 丙图实验,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吸盘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D . 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 11. 农业上常用饱和的食盐水选种。在室温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对此过程的描述,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2. 某兴趣小组制作的潜水艇模型如图所示.通过胶管A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就可使烧瓶下沉、上浮或悬浮.当烧瓶处于如图所示悬浮状态时,若从A管吸气,烧瓶将会(    )

    A . 上浮,它受到的浮力增大 B . 下沉,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C . 下沉,它受到的浮力减小 D . 上浮,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 13. 我们吸气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肺的容积减小,肺内空气压强增大 B . 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减小 C . 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增大 D . 肺的容积减小,肺内空气压强减小
  • 14. 欲使50g10%的硝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可采取的方法是(   )
    A . 再加5g硝酸钠 B . 蒸发掉一半的溶剂 C . 加入50g10%的硝酸钠溶液 D . 蒸发掉25g水
  • 15. (2018八上·台州期中) 如图所示,倒置的玻璃瓶内装有水,瓶塞内插着两根两端开口的细管,其中一根弯成水平,且水平端加接一段更细的硬管作为喷嘴,水从喷嘴射出。在瓶中水面降到A 处以前的一段时间内( )

    A . 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始终等于大气压强 B . 瓶内B 处的压强越来越小 C . 从喷嘴射出的水流速度越来越小 D . 从喷嘴射出的水流速度不变
  • 16. 如果要在我国东部城市周围建一个对空气有污染的企业,考虑到风向的关系,图中四个地点,最佳位置应选择(   )

    A . B . C . ②③ D . 都可以
  • 17. 小吴同学为探究力之间的关系做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将弹簧测力计下端吊着的铝块逐渐浸入台秤上盛有水的烧杯中,直至刚没入水中(不接触容器,无水溢出)。在该过程中,下列有关弹簧测力计和台秤示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不变 B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也不变 C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增大 D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增大
  • 18. 学过“压强”的知识后,某同学设计制作了如图所示装置来抽水,当活塞上升到管口S后再继续上升,将发生的现象是(   )

    A . 水从管口S不断流出 B . 水面随活塞继续上升 C . 水面将下降 D . 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 19. 如图1所示,将一薄塑料瓶瓶底剪去,用瓶盖将瓶口密封,倒入适量的水,使其竖直漂浮在水面上,测出内外水面高度差h1 , 再将木块放入瓶内,测出内外水面高度差h2 . 已知瓶身圆柱横截面面积为s,忽略瓶和瓶盖的体积,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msh1 B . h2>h1 C . 图2中,若在瓶内继续加入部分水(塑料瓶仍漂浮),h2不变 D . 图2中,若取出木块,放入实心铁球(塑料瓶仍漂浮),h2变大
  • 20. 将两种不同浓度的硫酸等质量混合,混合液的密度为d1;等体积混合,混合液的密度为d2 . 将两种不同浓度的酒精等质量混合,混合液的密度为d3;等体积混合,混合液的密度为d4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d1>d2>d3>d4 B . d4>d3>d2>d1 C . d3>d4>d1>d2 D . d2>d1>d4>d3
二、<p align=left >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br>
  • 21. 从自然界中获得的粗盐,含有较多的杂质,需要精制.为了除去粗盐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设计了如图A、B、C三个步骤.

    1. (1) B步骤称为
    2. (2) C步骤中,当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应该__________。
      A . 移动酒精灯,停止搅拌 B . 移去酒精灯,用玻璃棒继续搅拌
  • 22. 小明在水盆中洗碗,发现一个大碗正漂浮在水盆中,如图所示。他将水盆中的一些水放入大碗中,但大碗仍然漂浮。与原先相比,大碗所受到的浮力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水盆中的水面将会 (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 23. 读图回答问题

    1. (1) 乙与甲相比,气温较高的是,判断的理由是
    2. (2) 乙与丙相比,降水较多的是,判断的理由是
  • 24. 如图所示为一种自制简易密度计,它是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成的,用它来测量液体密度时,将其分别放入装有液体密度为ρ1和ρ2的两个烧杯中,可以判断:ρ1ρ2 . 若该密度计两次测量中排开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 , 则m1m2 . (后两空选“<”、“=”或“>”)

  • 25. 读北半球地区天气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乙地在气压控制下,天气状况以为特征
    2. (2) 丁地附近活动的锋面是锋,该锋面在丁地过境后,丁地的气温将
  • 26. 配制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溶液,将一木块漂浮于50℃时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如图a所示)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t发生了如图b所示的变化。

    1. (1) 由此推测出温度的改变是(填“升温”或“降温”)。
    2. (2) 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硝酸钾晶体 (填“增多”或“减少”)。
    3. (3) 如果在配制硝酸钾溶液的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可能造成对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误差:①所用硝酸钾药品不纯;②量取水时俯视读数;③配制完后将溶液转移至试剂瓶时洒出了一些。(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 27. 如图所示,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粗侧大气压的值。

    1. (1) 图中注射器的最大可读容积为20毫升,用刻度尺测量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总长度为8.0厘米,可算得活塞的横截面积为厘米²。
    2. (2) 实验时,首先要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目的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按图安装好器材,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到F=26.0牛。则测得大气压值是p=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 28.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是初中化学的基础实验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现欲配制一瓶75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g。
    2. (2) 请用图中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
    3. (3) 认真观察,图中某步骤错误,写出该步骤的正确操作为。若不进行改正,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4. (4) 实验室若用15%的氯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问需要15%的氯化钠溶液克才可配得120克5%的氯化钠溶液。
  • 29. 如图是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

    1. (1) 从图中可知,物体的重力为N
    2. (2) 比较,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3. (3) 通过比较(2)(5),能否得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并说明理由
    4. (4)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为可信,将石块换成钩码等其它物体再进行几次实验,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 (填序号);
      A .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以减小偶然误差 B . 多次测量找规律,排除偶然性 C .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四、计算题(31题8分,32题7分,共15分)
  • 30. 如图甲所示,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如图乙所示是钢绳拉力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若不计水的阻力(g=10N/kg,ρ=1.0×103kg/m3),求:

    1. (1) 石料全部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N,此时钢绳的拉力是N。
    2. (2) 石料的体积是多少?
    3. (3) 石料的密度是多少?
  • 31. 近几年,诺如病毒日趋严重,并出现了许多变种,尤其是教室内空气流通不畅,学生比较容易感染。最有效的预防方法之一就是用消毒液对教室空气消毒。学校采用的二氧化氯消毒液是国际上公认的新一代强力,广谱,安全,高效的消毒剂,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A1级安全消毒剂。二氧化氯消毒液能够迅速,彻底杀灭各种细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和病毒(肝炎病毒,流感病毒等)。小科同学观察到瓶上的标签如下表所示。

    二氧化氯(ClO2)1000毫升

    溶质质量分数

    80%

    密度

    1.2克/厘米³

    强腐蚀性,阴冷,密封储藏

    1. (1) 这1000毫升二氧化氯消毒液的质量是克,其中含溶质二氧化氯克。
    2. (2) 若将这1000毫升二氧化氯消毒液与5000克水均匀混合,所得稀二氧化氯消毒液中二氧化氯的质量分数是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 (3) 我校欲配置30千克质量分数为20%的稀二氧化氯消毒液用来消毒,需要多少千克这样二氧化氯消毒液和多少升水?(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