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瑞金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19-10-09 浏览次数:19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8·大连) 下列空气成分中,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且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光的是(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二氧化碳    D . 稀有气体
  • 2. 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属于(    )
    A . 单质 B . 化合物 C . 氧化物 D . 混合物
  • 3. 下列能源中,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
    A . B . 石油 C . 天然气 D . 氢能
  • 4. (2018·眉山)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B . 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 . 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D . 生活中通过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 5. (2018·衡阳) 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
    A . 熄灭酒精灯    B .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C . 读取液体体积    D . 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
  • 6. 2018年12月8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用R表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R+2N2O4═3N2↑+4H2O↑+2CO2↑.则偏二甲肼的化学式是(    )
    A . C2H8N2 B . N2H4 C . CH4 D . C6H7N
  • 7. 下列金属能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的是(    )
    A . Al B . Fe C . Ag D . Cu
  • 8. (2018九上·岱岳月考) 小亮用固体氯化钠配制8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有关他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配制过程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分别是漏斗、玻璃棒、酒精灯、量筒、胶头滴管 B . 实验中发现氯化钠已经结块,为了较快地溶解,可以加入更多的水 C . 溶解氯化钠固体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增大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 D . 若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 9.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 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所以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 .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 . 活泼金属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D . 燃烧伴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就一定是燃烧
  • 10. 如图中的图像与对应变化关系不相符的是(    )
    A . 向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镁片和锌片 B . 用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 C . 向一定质量的大理石中滴入稀盐酸 D . 某温度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二、选择填充题
  • 11.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焦炭具有氧化性—冶金工业              

    B.氧气能支持燃烧—用作燃料

    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作保护气        

    D.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12. 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

    C.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石墨          

    D.人体中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13. 电影《我不是药神》里有一种治疗慢粒白血病的“神药”——格列宁,现实生活中真正的名称是格列卫,也称作甲磺酸伊马替尼(化学式为C29H31N7O·CH4SO3)。下列有关甲磺酸伊马替尼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9g

    B.每个甲磺酸伊马替尼分子由77个原子构成

    C该物质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5.1%

    D.甲磺酸伊马替尼中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14. 如图为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1    B.图中的甲和丁都属于氧化物

    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改变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 15. 下面实验设计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铜粉中的少量炭粉

    灼烧

    B

    鉴别黄铜和黄金

    观察颜色

    C

    区分甲烷、一氧化碳、氢气

    分别点燃后,检验燃烧产物

    D

    除去水中的空气

三、填空题
  • 16. 将下列带点的部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苔藓是低级植物,多生于阴湿地方,可以为土壤涵养水源(标出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苔藓的种类多少可以检测空气中铅、铜等重金属污染物的含量(铜元素);苔藓植物还能不断地分泌酸性物质(酸中的氢离子),溶解岩石表面,慢慢形成土壤岩石中常含碳酸钙(碳酸钙中的阴离子)。

  • 17. 图示可以简明、直观的表达一些信息,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仔细读图,根据图示完成下列各题。

    1. (1) 图1是表示
    2. (2) 图2是元素周期表中氙元素的某些信息,据此可知,氙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3. (3) 图3是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x=;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或“失”)电子;
    4. (4) 图4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t2℃时c的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到t3℃时,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四、简答题
  • 18. 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甲烷燃烧时能转化为热能。
    2. (2) 炒菜完毕,关闭煤气罐阀门,燃着的煤气熄灭,其灭火的原理是
    3. (3) 金刚石比石墨的硬度大得多,原因是
    4. (4) 景德镇瓷器名扬天下,烧制瓷器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5. (5)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调查发现瑞金市土壤环境优越,富含“硒”和“锌”,“硒”和“锌”指的是(填“分子”或“原子”或“元素”)。
    6. (6) 为防止钢铁锈蚀,常在钢铁表面喷漆,其防锈原理是
    7. (7) 大棚里瓜果飘香这是因为分子具有的性质。
五、流程题
  • 19. 合成气是工业生产中的一种原料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它可以冶炼钢铁、生产二甲醚等。请根据图示回答。

    (注:图中括号内化学式表示相应物质的主要成分)

    1. (1) 利用合成气还原赤铁矿,说明合成气中一氧化碳和氢气具有性。
    2. (2) 二甲醚(CH3OCH3)被称为21世纪新型燃料,能实现高效清洁燃烧,请写出二甲醚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 (3) 合成气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仅用合成气为原料可能得到的物质是(填序号)

      A 甲醇(CH3OH)            B 乙二醛(HC2O2)               C 尿素[CO(NH2)2]

六、推断题
  • 20. A~F是初中常见的五种物质。B常温下是一种常见的气体,E是世界年产量最大的金属,F是一种红色单质。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 (1) 物质E的化学式是
    2. (2)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如果A、D是单质,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⑤的实验现象是
七、综合题
  • 21.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装置图,据图回答下列间题:

    1. (1) 实验室中用A来制取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 (2) 实验室中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来制取CO2 , 可选择的装置组合为;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3. (3) 小明同学在装置B中加入1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MnO2制取氧气。

      ①若用F装置收集O2 , 则O2应从(填“a”或“b”)端通入。

      ②实验中发现不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小红同学提出可以从两个方面改进:

      一是将制取装置B换为上图中的装置

      二是将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若把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g。

八、科学探究题
  • 22.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
    1. (1) 实验一:分别把X、Y、Z三种金属放入稀硫酸中,X表面无明显变化,Y表面无明显变化,Z溶解且表面有无色气体产生,溶液最终为无色。请回答:

      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上述三种金属中最活泼是;、

    2. (2) Z与硫酸反应后,生成物中Z显+3价,写出Z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金属的化学式用Z表示):
    3. (3) 实验二:把X、Y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X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Y表面没有明显现象。

      通过上述实验事实得出X、Y、Z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4. (4) 实验三:小组同学继续对“Z和硫酸反应速率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进行探究。下表是他们分别用质量、形状相同的Z和足量稀硫酸反应的三组实验数据:

      实验编号

      硫酸的质量分数/%

      反应的温度

      Z消失的时间/S

      3

      20

      500

      6

      20

      300

      6

      30

      80

      由实验可知Z和硫酸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

    5. (5) 能证明硫酸的浓度与反应速率关系的实验编号是:
    6. (6) 该实验除了用Z消失的时间来衡量反应速率的快慢外,请你提出另一种能准确衡量反应快慢的方法或依据:
九、实验题
  • 23. 有一无色气体,可能是由CO、CO2、H2O(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小明同学按下列方案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遇水变成蓝色。

    1. (1) 若观察到A中现象,说明氧化铜发生了还原反应,证明原无色气体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
    2. (2) 若观察到B中无水硫酸铜不变色,则无色气体中一定不含
    3. (3) 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C装置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由此现象,并不能确定原无色气体中有二氧化碳,理由是
    4. (4) 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分析,本实验的不足是,改进方法是
十、计算题
  • 24. 为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含量,某化学活动小组分三次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所取药品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黄铜样品质量

    12g

    10g

    10g

    烧杯+稀盐酸质量

    150g

    150g

    160g

    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质质量

    161.8g

    159.8g

    169.8g

    1. (1) 第次实验中,稀盐酸和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2. (2) 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 (3) 第三次实验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