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质量检...

更新时间:2019-09-23 浏览次数:377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 1. “五水共治”是浙江省政府推出的环保举措,下列有关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环、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B . 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C . 农业灌溉引用工业或生活废水 D . 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
  • 2. 下列装置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是(  )
    A . 吸尘器 B . 高压锅 C . 覆杯实验 D . 吸盘挂钩
  •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描述的是气候 B . 高度越高,气压越大,所以山顶上气压比山脚的气压要大 C . 潜水艇通过改变浮力大小实现上浮下沉 D . 堵上茶壶盖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不容易被倒出来是因为存在大气压
  • 4. 下列关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说法:①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②溶液是纯净物,而悬浊液和乳浊液是混合物;③悬浊液和乳浊液对生产有害无利;④悬浊液和乳浊液中分散的都是固体小颗粒;⑤悬浊液和乳浊液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⑥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静置多久都不分层;⑦由水和酒精构成的溶液中,酒精既可作溶质,也可作溶剂.其中正确的是(   )
    A . ①③④⑤⑥ B . ②⑤⑥ C . ③⑥⑦ D . ⑤⑥
  • 5. (2018八上·嘉兴期中) 地球充满生命活力离不开那厚厚的大气层,下列关于大气层的分析和理解错误的是(    )
    A . 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变化 B . 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平流层 C . 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D . 随着高度上升,大气逐渐变得稀薄
  • 6. 通过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
    A . 配制蔗糖溶液 B . 配制10%的食盐水 C . 获取纯净水 D . 获取氯化钠晶体
  • 7. 如图所示是一种水翼船,船体下安装了水翼。当船在高速航行时,水面下的水翼会使船整体抬高从而减小水对船体的阻力。则水翼安装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8. 一枚重量为G的鸡蛋悬浮在不饱和食盐水中,如图所示。往盐水中继续均匀缓慢加食盐,鸡蛋所受浮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可能是( )

    A . B . C . D .
  • 9. 下列做法能改变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是(    )
    A . 将氯化铵的饱和溶液降温 B . 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 C . 把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 D . 在蔗糖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少量蔗糖
  • 10. 下列四个情境中,受到的浮力增大的物体是(    )
    A . 从深水处走向海岸沙滩的游泳者 B . 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 C . 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 D . 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水艇
  • 11. 水平桌面上的烧杯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轻轻放入一个小球后,从烧杯中溢出100g的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小球所受浮力可能等于1N B . 小球所受浮力一定等于1N C . 小球的质量可能小于100g D . 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100cm3
  • 12. 科学的学习要注意对概念的理解。下列有关“一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 将一定质量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小 C .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 D .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 13. (2018八上·杭州期中) 下表是氯化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27.6

    34.0

    40.0

    45.5

    51.1

    A . 氯化钾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 60℃的氯化钾饱和溶液降温后会有晶体析出 C . 80℃时,氯化钾固体溶解度是51.1g D . 20℃时,氯化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4.0%
  • 14. 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在天宫二号中,你认为下列实验中能完成的有(  )
    A .   用密度计测饮用水的密度 B . 用台秤称质量 C . 用过滤法分离食盐和泥沙 D . 用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飞行器内有气压
  • 15. 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潜水艇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 潜艇模型是通过改变潜艇的重力实现沉浮的 B . 向内推注射器活塞,水会被压入试管中,可实现潜艇下沉 C . 向外拉注射器活塞,试管内水量适当时,可实现潜艇悬浮 D . 浸没在水中的潜艇模型在继续下沉的过程中,浮力不变
  • 16. 有一位同学要试一试将注射器出药水的小孔封住时,拉出注射器活塞的力要多大.注射器容积为 毫升, 毫升刻度线的距离为 厘米.他先把活塞推到底.再把注射器出药水的小孔封住后,要拉出活塞,所用的力大小约为)(    )

    A . B . C . D .
  • 17. 小明同学在学习了浮力后遇到这样一个题目:“有一个实心金属球,用弹簧称测得在空气中的重力为64牛,把它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的示数变为34牛,g取10N/kg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求出哪些未知的物理量?”小明和几位同学讨论后得出以下一些结果,你认为错误的是( )

    A . 金属球受到的浮力是30牛 B . 金属球排开水的质量是3千克 C . 金属球的密度是1.1×103千克/米3 D . 金属球的体积是3×10-33
  • 18. 把质量相等的两块橡皮泥分别捏成实心球状和碗状,轻轻放到水面,静止之后,实心球橡皮泥沉到容器底部,碗状橡皮泥漂浮在水面,如图所示,则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

    A . F<F B . F>F C . F=F D . F≥F
  • 19. (2018·湖州) 一圆柱体先后放入密度为ρ1和ρ2的2种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如图所示。圆柱体在两液体中所受浮力依次是F1和F2 , 则(    )

    A . ρ12   F1>F2 B . ρ12   F1<F2                  C . ρ12   F1=F2 D . ρ12   F1=F2         
  • 20. 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大气海洋”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大气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 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B . 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 1.01×105 帕,(约 760mm 汞柱) C . 人的心情通常跟晴天和阴雨天大气压的高低变化有关 D . 大气压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34分)
  • 21. 用如图装置进行水的电解实验:

    1. (1) 在水中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其作用是 。  
    2. (2) 开始反应前a、b两管内都充满溶液.关闭活塞,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两管产生的气体如图所示,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3. (3) 若实验中用4%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通电一段时间后,氢氧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为8%,则分解水的质量为g。
  • 22. 将少量的①植物油,②酒精,③味精,④肥皂,⑤钡餐,⑥血液,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振荡后,其中形成悬浊液,形成溶液。(填编号)
  • 23. 如图为粗盐精制的其中一步,回答:

    1. (1) 漏斗中的液面应(填“高”或“低”)于滤纸边缘。
    2. (2) 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 (3) 粗盐提纯时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
      A . 溶解、蒸发、过滤 B . 过滤、蒸发 C . 溶解、过滤、冷却 D . 溶解、过滤、蒸发
  • 24. 如图是反映近地面气压高低状况的“等压线图”,它经常出现在电视气象节目的“天气图”上。请根据图上气压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地正受气压控制,天气为
    2. (2) 代表风向的ABCD四个箭头中,其中正确的是
    3. (3) 小明同学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了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如图所示)。然后从漏斗尖嘴处向上用力吸气,并将手指移开,看到的现象是 ,原因是

  • 25. 杭州湾大桥目前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在水下施工时,要向水中沉放大量的施工构件。现将边长2 m的正方体沉入水中,在下沉过程中,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为h(如图甲),钢绳拉力、物体所受浮力随着h的增大而变化,如图乙所示。其中反映浮力随h变化图线的是 (填序号),该物体的重力为N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 g取10N/kg)

  • 26. 如图所示,塑料杯中灌满水,用一张纸覆盖杯口并压紧,然后将杯悬空倒置,杯中的水和纸都不会落下,是因为的作用。若此时在杯底用针扎一小孔,观察到的现象是(填“水会洒落”、“水不会洒落”或“水会从小孔喷出”)。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格2分,共38分)
  • 27. 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段线香横插在橡皮泥上,点燃后扣上一只大烧杯。

    1. (1) 下列有关本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 可观察到线香的烟往上弥漫 B . 此实验说明只要是不透明的物体(如烟)都会往上升 C . 实验中观察到的就是对流层的对流现象 D . 此实验的现象与烧水时的对流现象本质原因相同
    2. (2) 请想象一下,如果对流层中的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与现在的相反,地球上可能会有怎样的现象?请写出一个现象:
  • 28. 制作简易气压计,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1. (1) 如图所示,在玻璃瓶中倒入适量红色的水,将插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红水升到玻璃管一定的高度,但高度不够,你应,使水上升到瓶口以上适当位置,制成了简易气压计。
    2. (2) 将简易气压计从四楼移到一楼过程中,发现玻璃管内水柱,说明
    3. (3) 小明将简易气压计放在阳光下,过一会儿,他发现玻璃管内水柱发生了变化,这一现象说明,简易气压计的测量结果会受到影响。
  • 29. 下面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展示的关于《温室效应研究》课题的部分资料及图片

    ●温室气体还有哪些?

    ●人类的哪些活动造成大气温室气体增多?

    ●怎样才能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从而减缓地球的温室效应?

    什么是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怎么来的?

    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碳、氟氯烃、甲烷、二氧化氮等温室气体(其中主要是二氧化碳),像玻璃罩一样,紧紧地罩在我们的上空,使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的热量无法逸散,从而使气候圈增温的现象。目前,产生温室效应主要同由于现代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以及森林大火等等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②装置研究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的是,该小组需要定时观测并记录的数据是
    2. (2) 该小组用图③装置来进行二氧化碳2产生温室效应的模拟研究,在左侧集气瓶中盛放二氧化碳气体,右侧集气瓶中盛放(填气体名称)。设计意图:希望实验时,能观察到食用油a侧液面高度(填“低于”、“等于”或“高于”)b侧液面高度,以此证明二氧化碳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3. (3) 地球只有一个,为了明天有一个美好的家园,人类应该倍加爱护她。请提出二点减缓温室效应的建议
  • 30. 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要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8%的氯化钠溶液,下面是他们配制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如图

    1. (1) 该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序号)
    2. (2) 在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同学们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同学们量取水最好选择合适的量筒,为精确量取还需另外仪器是
    3. (3) 实验操作称量固体的质量及所量取的蒸馏水的体积如图所示,实际称取食盐质量为,实际配置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31. 小明设计了用吸盘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可选用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秒表和天平。请回答:

    1. (1) 实验步骤:

      ①如图所示,将塑料吸盘压在光滑的水平玻璃板上,挤出里面的空气;

      ②用小桶通过细绳与吸盘挂钩相连接,向小桶中缓慢添加(填“砝码”或“细沙”),直到吸盘恰好脱离玻璃板;

      ③用天平测出小桶和里面物体的总质量 m;

      ⑤根据测得数据计算大气压强值。

    2. (2) 为了减小误差,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 . 减小吸盘的直径 B . 减小塑料桶的质量 C . 减小吸盘的质量 D . 在吸盘上沾点水后再压在玻璃板上
四、分析计算题(共28分)
  • 32. 有一个足够大的水池,在其水平池底竖直放置一段圆木。圆木可近似看作一个圆柱体,底面积0.8m2 , 高5m,密度0.7×103kg/m3。(g=10N/kg)

    1. (1) 未向池内缓慢注水,圆木对池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多大?
    2. (2) 向水池内注水,在水位到达1m时圆木受到水的浮力和圆木对池底的压力分别为多大?
    3. (3) 当向水池内注水深度达到4m时,圆木受到的浮力又为多大?
  • 33. 汽车蓄电池中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8%,密度为1.2克/厘米3。若要在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这种稀硫酸630克。求:
    1. (1) 630克稀硫酸的体积是多少毫升?
    2. (2) 需要浓硫酸多少克?加水多少毫升?
  • 34. 已知某高压锅的限压阀的质量为100.8g,排气孔的面积为7mm2

    1. (1) 生活中使用高压锅更容易将食物煮熟,是因为:
    2. (2) 锅内气体的压强最大可达多少?
    3. (3) 设锅内压强每增加3.6×103Pa,水的沸点就相应的增加1℃,则锅内的最高温度可达多高?(外界大气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计算时取P0=1×105Pa)
  • 35. 为建设美丽浙江,浙江省委、省政府将“五水共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需重点突破的改革项目。

    1. (1) 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下列做法与“五水共治”行动不相符的是_______。
      A . 禁止直接排放生活污水 B . 大量使用洗涤剂 C . 发展生产工艺无害化 D . 及时拧紧水龙头
    2. (2) 小科是一个科学迷,在观看了野外求生的电视节目后,自己也试着自制净水装置,在较大容器内装有天然水,中间放置另一相对小一些的容器,在大容器上方用保鲜膜封上,并将一枚硬币置于保鲜膜上恰好停留在小容器的正上方,然后将装置置于烈日底下,一段时间以后,小容器内获得了纯净的水.小科利用这个装置获得纯水的过程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 。
      A . 蒸发 B . 过滤 C . 沉淀 D . 蒸馏
    3. (3) 若发生地震、洪涝等大的灾害,用小科的方法获取的水量是不够的。灾民用以下几个步骤可将已通过自然沉降滤去泥沙的河水转化为饮用水,其处理过程为:①加入明矾、②加入漂白粉、③静置沉淀、④加热煮沸.其合理的顺序是(填序号).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