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阶段三质量...

更新时间:2019-10-21 浏览次数:361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有人说,中学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有人说,中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十字路口……”对此,七年级学生小敏有自己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①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想干嘛就干嘛,不受任何的约束

    ②中学生,意味着我们有了更多的责任与担当,我们应该正确、客观地面对

    ③中学生活,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我们应该好好把握自己的中学时光

    ④中学生活没什么了不起,和小学生活没什么差别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 下列漫画能告诫我们在“梦想实现过程中需要坚持不懈努力”的是(   )
    A . B . C . D .
  • 3. 对漫画《学习》,四位同学作出了如下评价,其中不正确的一组是(   )

    小华: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既不利于个人发展,也不利于国家、民族的进步

    小丽:这反映了学习是苦的,一点快乐都没有

    小明:读书、学习就是为了赚钱、赚更多的钱,只要能赚到钱,学习与否没啥关系

    小涛:一个有远大志向和明确学习目标的人,学习兴趣会浓厚而持久

    A . 小华和小丽 B . 小华和小涛 C . 小明和小涛 D . 小丽和小明
  • 4. 下列观点表述正确的是(   )

    ①别人对我们的看法,难免失于片面,我们大可不必理会,只有自己的认识才是最客观、最全面的

    ②没有最好的自己,只有更好的自己

    ③小青有很多不良习惯,别人指出来,她也不改正。她认为这是积极地接纳自己

    ④只有那些广交朋友,朋友圈非常广的人,才是善于交友的人

    ⑤在社会上交朋友,要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

    A . ①④⑤ B . ②⑤ C . ③④ D . ②③④
  • 5. 李子与陶子在小学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升入中学后,他们分在了不同的班级,两人的关系开始变得疏远,友谊也逐渐淡出。对此,他们的正确做法是(   )
    A . 要想方设法继续维持原来的友谊 B . 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 C . 很沮丧,只能证明友谊不是亲密的,也并不是天长地久的 D . 要快速地忘记这段友谊
  • 6.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你甚至不知道和你交流的对方是一条坐在电脑前会敲击键盘的狗。七年级学生小靳对比尔·盖茨的话作出了以下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 . 网络交往无极限,动物也可以上网 B . 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毫无约束的交往新平台 C . 网络交往都是虚拟的,我们应该远离网络 D . 互联网交往的对象具有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
  • 7. 请你根据下列分析说明题的设问,选出适合用“辩证思维”来说理的一组(   )

    ①你如何看待“网络交往”?

    ②有人说“学习是苦的”,也有人说“学习是乐的”,你怎么看待?

    ③我们为什么要建立友谊呢?

    ④山西省明确提出“宽带山西”发展目标,实现各区域光纤网络全覆盖,这有什么积极意义?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8. 2018年9月10日“教师节”来临之际,某校学生做了如下贺卡,其中符合主题要求的是(   )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9. 下列理解与解释,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说明教师就是权威,学生不能有任何的质疑 B .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说明教师只是教授知识,其余的并没有教给我们 C .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说明教师与学生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D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说明三个人里一定有我的老师
  • 10. 小红近期与地理老师发生了矛盾冲突,对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

    ①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

    ②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

    ③坦诚相待,注意沟通的方式,如选择恰当的时间、场合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

    ④充分利用网络虚拟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对老师进行反驳和回击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1. 下列“家规”“家训”,哪些内容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成为新时期的家风呢?(   )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2. “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但是,面对家庭发展变化中的问题,我们应该(   )
    A . 交给父母处理 B .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C . 束手无策,唠叨、埋怨,甚至离家出走 D . 保持良好的心态,为构建和睦家庭出力
二、填空题
  • 13. 基础知识知多少?
    1. (1)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
    2. (2) 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还可以促进
    3. (3) “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这是通过来认识自己。
    4. (4) 友谊是一种亲密关系;友谊是;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5. (5) 明确规定了教师的资格、任用、培养和培训等要求的法律是
    6. (6) 今天,“好教师”的标准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
    7. (7) 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8. (8) 一般来说,家庭是由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9. (9) 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家庭氛围越来越
三、简答题
  • 14. 结合下列情境,请你作出正确的回答。
    1. (1) 情境一:小玲在小学时,英语学得尤其棒,因为她特别喜欢老师的授课方式。但是,自从上了七年级后,小玲的英语成绩一直下滑,有时考试还不及格。究其原因,小玲说现在英语老师的授课方式她不喜欢,比较死板。因此,她课上总是心不在焉,开小差,对英语课也就不感兴趣了。

      对于小玲的做法,你作何评价?

    2. (2) 情境二:七年级学生小靳在上语文课时,因身体不适趴在桌子上,语文老师发现后,当众批评了他。小靳觉得很委屈,也很气愤,感到很丢面子。后来,只要是上语文课,他就和老师对着干,有时还专门挑老师的毛病,以示“报复”。

      你觉得小靳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 15. 下面漫画中的情境是我们同龄人经常会遇到的,请结合漫画相关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1. (1) 简要概括上述三幅漫画中问题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 (2) 结合漫画,试着分析要创建和谐家庭,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方法呢?
  • 16. 材料一:一个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认出他是当地的富豪。警察说:“我送你回家吧。”“家?我没有……家。”警察指着远处的一栋别墅说:“那不是你的家吗?”富豪说:“那……是我的房子。”

    材料二:战争期间,一位中年男子与家人离散,几位亲人丧生。后来,他打听到五岁的女儿还活着,几经周折,终于找到自己的亲生骨肉。悲喜交集的他紧紧地搂着自己的女儿,泪流满面地说:“我又有家了。”

    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家”的理解。

四、情境探究题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面对如图情境,晓莹同学对真挚的友谊产生了质疑,要立即结束与小玲的友谊,晓莹认为生活中就没有真正的友谊,“真挚的友谊”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假如你是她的好友,面对这种情况,你持什么态度呢?

  • 18. 中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如期而至,“团圆”的气氛越来越浓。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人们回家过中秋的脚步。

    为此,某网站创办“中秋节团圆寄语”畅谈平台,不少年轻人登陆跟帖,都表达了回家过中秋节的激动、期待、感恩。

    面对中秋团圆夜的情境,你有何感想?

五、综合探究题
  • 19. 师者,敬也

    老师是我们成长中重要的见证者。在他们的关爱、呵护中,我们尽享友情和甜蜜;在他们的引领和教导下,我们逐步走向成熟;在与他们的交流和碰撞中,我们体悟着与师长的相处之道……但是,审视当下师生关系,仍然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为此,初中某校计划在校园网站开通“师生关系情况”大调查活动。

    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请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 (1) 确定切合实际的明确的主题。
    2. (2) 为了保障此次网络调查活动高质、有效地进行.作为组织者,应该提前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3. (3) 结合上述网络调查“真心话”内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4. (4) 你喜欢这样的班主任老师吗?为什么?
    5. (5) 为改善师生关系,请分别给老师学生留言。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