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

更新时间:2017-07-13 浏览次数:1154 类型:月考试卷
一、<b >单项选择题</b>
  • 1.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我们的身体发生很大变化。下面的选项中不属于青春期生理变化的是(    )

    A . 身体外形的变化 B . 内部器官的完善 C . 性机能的成熟 D . 认知能力的发展
  • 2. 有位中学生说:“当青春来临时,就该铺起通向理想之巅的路,让理想成为我们驰骋人生的坐骑。”这句话表明了(    )

    A . 我们每一天都站在新的起跑线上 B . 青春的我们思想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充满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C . 人生的乐趣在于要有理想和豪言壮语 D . 理想总能勾勒出最美丽的人生画卷
  • 3. 青春期心理充满矛盾,渴望交际,却又感到孤独,不愿与人交往,勇于探索,但遇到挫折又容易失去信心,悲观失望……对这些矛盾心理,下列看法不正确的有(    )

    A . 这些矛盾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所以可以置之不理 B . 这些心理矛盾有时让我们感到苦闷,但它们又构成了我们向前发展的动力 C . 这些心理矛盾如果处理不好,也会成为阻碍我们发展的动力 D . 我们要通过合理的方式来调控各种矛盾心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 4. 中学时代,男生女生的生理性别特征变化很大很快,对此我们应有的正确态度是(    )

    A . 独来独往,封闭自己 B . 平静而欣然地接受这一正常变化 C . 在父母面前抱怨 D . 担心自己的生理发育不正常
  • 5. 没有实践的创造都是一些纸上谈兵,根本没有实施的可能性,只有让创造意图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推动社会的进步。这表明(    )

    A . 创造离不开实践 B . 没有创造就没有实践 C . 实践来源于创造 D . 创造来源于理论
  • 6. (2017七下·抚州月考) “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青春的校园洋溢着浓浓的同学之情。我们开始关注异性,甚至萌发对异性的好感或爱慕之情。你认为这种感情(    )

    A . 可以发展,只要相互喜欢,就可以亲密接触 B . 不能产生,因为它容易导致早恋 C . 是正常的,但要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D . 不能有,一旦产生就会导致学习成绩下滑
  • 7. (2017七下·抚州月考) 有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自信是成功之基。”之所以说“自信是成功之基”是因为(    )

    A . 自信的人认为自己什么事都能办成,有一股动力,所以易成功 B . 自信的人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并发挥这一优点 C . 自信的人能看到自己的缺点并改正自己的缺点 D . 自信的人充满激情,能够激发潜能与活力
  • 8. 中国古话说:人无耻,无自立。这句话是说(    )

    A . 有羞耻心,人才会节制自己的行为,不做庸俗卑贱的事情,有尊严的生活 B . 自尊心和羞耻心没有联系 C . 人要没有任何廉耻心,才能自立 D . 没有了羞耻心,就不能独立
  • 9. 下列事件能体现“让青春更美丽”的选项是(    )

    ①邓恩铭16岁就写下了“男儿立下钢铁志,国计民生焕然新”的诗句   ②周恩来少年立志“为中之崛起而读书”

    ③爱因斯坦12岁便选择了华探索世界奥秘的人生之路                          ④马克思晚年仍坚持对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研究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0.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请让我来帮助你,就像帮助我自己;请让我去关心你,就像关心我自己,这世界会变得更美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这是“止于至善”的完美诠释。关于“止于至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 . 它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至善”追求 B . 它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C . 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直到达到一定标准就可以不用再审查自己的行为了 D . 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二、<b >多项选择题</b>
  • 11.

    对如图所反映的问题,作为中学生,我们应(    )

    A . 学会当自己的心理医生,进行自我调节 B . 主动向父母和老师寻求帮助 C . 找心理医生咨询,进行治疗 D . 独自承受,以免别人知道而“难为情”
  • 12. 进入初中,我们的性别角色意识越来越明显,对性别角色认识的意义有(    )

    A . 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与异性的不同特点 B . 有利于学会如何塑造自我形象 C . 有利于学会与异性相处 D . 有利于相互取长补短,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 13. 我们思维的独特性体现在(    )

    A . 不人云亦云 B . 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C . 目空一切,唯我独尊 D . 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 14. (2017七下·抚州月考) 爱情需要具有爱他人的能力,下列属于这种能力的是(    )

    A . 自我的成熟 B . 道德的完善 C . 对家庭的责任感 D . 一定的物质基础
  • 15. (2017七下·抚州月考) 有人说青春是快乐的,我们渴望成长。成长的渴望体现在(    )

    A . 渴望拥有健美的身躯 B . 渴望拥有充实的大脑 C . 渴望拥有绝对的自由 D . 渴望拥有美好的未来
  • 16. (2017七下·抚州月考) “给儿子洗衣做饭,洗脸洗澡挤牙膏,直到儿子硕博连读后才结束‘保姆’生涯。‘神童’儿子除了学习已什么都不会了。”《“神童”母亲忏悔录》对我们中学生的警示有(    )

    A . 要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B . 父母应重视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C . 要有主见,怎么想就怎么做 D . 要学会自立自强,摆脱依赖
  • 17. (2017七下·抚州月考) “感动中国”人物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一次又一次地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洗礼。开展“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有利于(    )

    A . 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 B . 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C . 全社会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力量,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养 D . 杜绝社会上的不正之风
  • 18. 下列行为属于“慎独”的是(    )

    A . 一位男生躲在校园的角落里吸烟 B . 一个小女孩在个人独处的场合将果皮扔进垃圾箱 C . 自习课上,同学们安静地学习 D . 非得在老师的监督下才完成作业
三、<b >综合题</b>
  • 19. 公交车投币箱里,几乎每天都会出现游戏币、铁圈、钥匙、一角硬币、一元假钞、残币甚至冥币等“无效”钱币。现在能做的,只能是依靠驾驶员更细心一些。

    1. (1) 你如何看待材料中的这种现象?

    2. (2) 从青少年的角度谈谈,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你有何建议?

  •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身心也在迅速变化。他们与社会交往增多,对家庭的依附性减少,要求独立,摆脱成人控制的思想情绪日益上升。因此,他们不满足于家长、教师及其他成年人对事物现象的描绘和解释,不轻信家长、教师和书本上的现成结论,喜欢独立探索事物的根源,喜欢怀疑、辩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材料二:教育承载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2017年各省份高考改革方案已经陆续公布,中考、小升初改革方案也在陆续推进。这意味着新一轮课程改革正一步步推进和走向完善。伴随着新课程改革,也要求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应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的多媒体教学与学科课程相结合的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创设情境,趣化教学过程,互动愉快学习,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1. (1) 材料一中还反映了中学生的一种什么精神?这种精神在我们的成长中有什么作用?

    2. (2) 材料二中提出“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青春期的我们该怎样开发自己的创造潜能?

  • 21. 青春的探索离不开自信与自强。某校七年级(1)班决定以“飞翔的力量”为主题召开一次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 (1) 请你为这次班会设计一个小标题。

    2. (2) “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诗体现了哪种心理品质?请谈谈你对这种心理品质的认识。

    3. (3) 自强者能在命运之风暴中奋斗。请你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培养自强的品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