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文科综合...

更新时间:2017-09-01 浏览次数:1244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我国是世界上玉器生产和消费的主要国家,缅甸以生产和加工玉器蜚声远播。北京自古以来是全国的玉雕加工中心和消费中心,产品以精雕细琢著称。20世纪80年代后,北京引进国外现代化的加工技术,逐步成为全国最大的玉雕生产基地。近年来,北京玉雕加工业逐渐向玉器产地转移,缅甸、云南昆明等国家和地区成为新的产业转移区。大部分制玉厂家把采矿地点放在缅甸,加工地点放在云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20世纪80年代北京发展玉雕产业的优势条件是(    )

       ①劳动力丰富②能源充足③政策支持④加工技术先进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 (2) 缅甸吸引北京玉雕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 . 消费市场广 B . 环境优美 C . 产业基础好 D . 交通便利
    3. (3) 和缅甸相比,在云南设厂的主要原因是(    )

      A . 劳动力价格低 B . 避开高额关税 C . 加工技术成熟 D . 减少运输成本
  • 2.

    读2000~2010年新疆人口重心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时期新疆人口重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南疆地区土地荒漠化防治力度加大 B . 北疆地区粮食生产能力提高 C . 南北疆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加大 D . 北疆地区矿产资源优势更显著
    2. (2) 该时期新疆人口重心变化产生的可能影响是(    )

      A . 加快北疆城市化进程 B . 北疆地区就业困难 C . 南疆土地荒漠化加剧 D . 南疆地区人口数量减少
  • 3.

    读我国某区域(图中阴影区域)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区域(    )

      A . 地处我国地势的二、三级阶梯过渡地带 B . 年平均气温接近0℃ C . 年降水量接近800 mm D . 是长江流域与海河流域的分水岭
    2. (2) 该区域物种丰富、植被类型复杂,其主要原因是(    )

       ①地势低平,湿地广布②地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生物交错带③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差异显著④全球气候变暖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3. (3) 该区域南北两侧(    )

      A . 气候类型相同 B . 作物熟制相同 C . 植被类型相同 D . 河流补给来源相同
  • 4.

    海水透明度是指用直径为30 cm的白色圆板,在阳光不能直接照射的地方垂直沉入水中,直到看不见的深度。下图为中国沿海夏季海水多年平均透明度等值线(单位:m)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原因是(   )

      A . 海水深度变小 B . 水质较清的暖流流经 C . 海水深度变大 D . 水质较浑的寒流流经
    2. (2) 冬季时,乙处数值为1的等值线将会(    )

      A . 向东移动 B . 向南移动 C . 向西移动 D . 向北移动
    3. (3) 从总体看,图示各海域中渤海透明度最低的原因是(    )

      ①表层浮游生物密度大②周围地区人类活动强度高,污染物排放量大  ③人海河流含沙

      量大④海域较封闭,污染物难扩散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河套灌区是我国设计灌溉面积最大的灌区,也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河套灌区属于没有引水灌溉便没有农业的地区,该灌区年引黄河水量为50亿立方米,占黄河过境水量的七分之一。灌区农作物灌溉分夏灌、秋灌和秋后灌三个阶段,夏灌从每年5月上旬到6月底,秋灌从9月初到9月中旬。这两个阶段的灌水都是农作物生长期的灌溉。秋后灌溉是作物收割后的储水灌溉,每年从10月初开始到11月初结束,是该灌区一年中灌水量最大的一次。长期以来,河套灌区由于灌水较多,而排水工程没有跟上去,土壤盐碱化日趋加剧,严重影响灌区农牧业生产的发展。下图为河套灌区区域图。

    1. (1) 简述河套灌区水渠密布的原因。

    2. (2) 说明河套灌区进行秋后灌的主要目的及其对下游地区产生的影响。

    3. (3) 试为河套地区促进农业良性发展提出可行性措施。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世界某国及其周边示意图。该国森林资源丰富,有“木材之国”之称,林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世界主要的木材出口国之一。近年来,该国做出了限制原木出口量不得超出原木产量15%的决定。

    1. (1) 说明该国沼泽广布的原因。

    2. (2) 从气候方面分析该国森林资源丰富的原因。

    3. (3) 指出该国森林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4. (4) 试分析该国限制原木出口量的理由。

  • 7. (2017高三下·南山月考)

    【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

    广袤、神奇的可可西里“无人区”现已正式对游人开放,但可可西里生态旅游每年游客数量将限制在1000人以内,并且要求游客在报名时必须出具健康证明,到达格尔木市仍需重新进行体检。下图为可可西里景观图。

    1. (1) 说出到可可西里旅游可以看到的自然景观。

    2. (2) 简析可可西里既限制游客数量,又必须对游客进行健康体检的原因。

  • 8.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大鲵为我国二级重点保护两栖野生动物,性凶猛,喜肉食,常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夜间活动。对水域的清洁度和酸碱性要求较高,耐饥饿。食物缺乏时,会出现同类相残的现象,甚至以卵充饥。幼体发育为成熟个体时间漫长。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涧溪流中,近年来数量有骤减趋势。

    分析大鲵数量骤减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