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7年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二语文试题

更新时间:2017-08-04 浏览次数:1325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课文《简洁精纯的<雪>》节选自《斯妤文集》,题目是编者加的。 B . 著名教授许国璋自述“九时睡,四时起,读书到七时,稍进食,写文到十时,亦不甚倦。” C . 为推广现代家庭教育理念,泰州市教育学会决定举办“我的家教故事”征文活动。 D . 在小学对面的整整一条街上,布满了各种各样的辅导班:有公司连锁式的,有家庭作坊式的;有暑期的,还有常年的;有明的,也有暗的……
  •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 “读书破万卷”变成“做滥万套题”,将会严重削弱一个民族的核心竞争力。 B . 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4月26日举行。 C .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全面推进了“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工作。 D . 溱潼镇继去年入选中国首批特色小镇后,再度以“会船风情小镇”成功入围省首批旅游风情小镇荣誉称号。
二、<b >书写</b>
  • 3.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宋朝欧阳修最懂得读书的真dì , 他说:“读书趋简要,言说去杂冗。”这是一句至理名言,既指出读书贵在于精,又chǎn míng了著书立传必须言简意gāi的道理。

三、<b >默写</b>
  • 4.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天网恢恢,

    ,溃于蚁穴。

    ③路曼曼其修远兮,

    ,君子好逑。

    ⑤不畏浮云遮望眼,

    ,不求闻达于诸侯。

    ⑦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川》中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高远志趣和旷达胸怀的句子是“”。

四、<b >名著导读</b>
  • 5. 名著阅读。

    1. (1) 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两项是(    )

      A .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获救后,人们打开洞门的时候,发现医生鲁宾逊直挺挺地躺在地上死了,他那双渴望的眼睛好像直到最后一刻还在盯着外面的那个世界。 B . 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因身体瘫痪,双目失明,不能参加工作,曾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但他很快振作了起来,开始了文学创作。 C . 《格列佛游记》中飞岛国国王和岛上的臣民只对数学和音乐感兴趣,格列佛因对这两门学科的了解比他们差远了而受到轻视。 D . “生得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手持一柄禅杖,腰系一把戒刀。”这一肖像描写刻画的是鲁智深,他与李逵、吴用三人坚决反对大哥宋江接受朝廷的招安。 E . 《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如《无常》《社戏》《五猖会》等。
    2. (2)

      下面图片的内容取材于《西游记》,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与之有关的故事情节

五、<b >综合性学习</b>
  • 6. 语文,是天生浪漫的文化载体。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感、灵动的才智,无不栖于根深叶茂的语文之树,它汇聚了诗意浪漫又传送着智慧才情。

    1. (1) 【炼新闻】阅读下面内容,概括节目举办的意义。

             《朗读者》《见字如面》等节目在央视热播,掀起了又一轮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潮。《朗读者》是一档让文字成为唯一的纽带,声音成为最好的聚合,让忙碌的现代人在“读”与“听”中感受美好和诗意的节目。另一台节目《见字如面》也同样通过文字,通过声音将古今中外连成一体。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节点,走进那些依然鲜活的时代场景、人生故事,去触碰那些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状和社会风物,重新领会中国人的精神情怀与生活智慧。

    2. (2) 【咏才情】阅读《中国诗词大会》中武亦姝的事迹后,你和你的同学分别引用一句诗表达了对武亦姝的赞美之情,请将引用诗句填写在下面空格处。

             16岁少女的诗意人生——上海复旦大学附中高一女生武亦姝,长发披肩,身材颀长,将一身汉服穿得飘逸出挑,写得一手好字,诗词储备丰富,“飞花令”的出口成章,让很多粉丝惊呼这位00后美少女“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堪称“颜值和才华齐飞”。

      诗句一:            诗句二:

    3. (3) 【做主持】如果你们学校举行“诗词诵读”大赛,请你以主持人身份拟写一段开场白。

六、<b >诗歌鉴赏</b>
  • 7. 阅读何景明的《雨夜》,完成后面小题。

    院静闻疏雨,林高纳远风。秋声连蟋蟀,寒色上梧桐。

         短榻孤灯里,清笳万井中。天涯未归客,此夜忆江东。

         【注】①笳:一种乐器。②万井:古制八家为井,后以井指乡里、家宅,此处指许多村庄。

    1. (1) 诗中与李煜《相见欢》中“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2. (2) 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写景,以声衬静。因为深夜院静,才能听到疏落的轻微雨声,也听到了远风吹林的沙沙声。 B . 此诗用字精妙,颔联中“上”字用得好。寒色“上”到梧桐树,可见寒色是慢慢浸润上来的。而诗人能感觉到“寒色”上来,也正表现出他孤独失落的心境。 C . 颈联动静结合,形象地描摹出诗人难以入眠的孤单寂寞形象。 D . 尾联借用项羽的典故,抒发了诗人对项羽的崇拜之情。
    3. (3)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结合本诗中的相关意象,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七、<b >文言文阅读</b>
  • 8.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王勃,字子安,六岁能属文。年十三,省其父,至江西。会府帅宴于滕王阁。时府帅有婿,善为文章。帅欲夸之宾友,乃宿构《滕王阁序》,俟宾客合而出之,为若即席而就者。既会,帅果授笺诸客,诸客辞。次至勃,勃辄受。帅既拂其意,怒其不让,乃使人伺其下笔。初报曰:“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帅曰:“此亦老生常谈耳。”次曰:“星分翼轸 , 地接衡庐。”帅沈吟移晷。又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帅曰:“斯不朽矣。”

                                                                                                                                                                                                    (选自《唐摭言》)

          【注】①宿构:预先构思。②笺:纸张。③翼轸(zhěn):二十八宿中的翼宿和轸宿。④沈吟:沉默深思。移晷:日影移动,这里指经过了一段时间。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会府帅于滕王阁    

      为文章    

      宾客合而出之    

      ④帅既其意    

    2. (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俟宾客合而出之

      A . 潭西南望(《小石潭记》) B . 假诸人后见也(《送东阳马生序》) C . 黑质白章(《捕蛇者说》) D . 山不加增(《愚公移山》)
    3. (3) 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乃 使 人 伺 其 下 笔

    4. (4) 翻译下列句子。

      ①既会,帅果授笺诸客,诸客辞。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5. (5) 选文中作者写府帅对王勃的态度发生变化的意图是什么?

八、<b >现代文阅读</b>
  • 9. 阅读余敏之的《植物也能跟人“对话”了》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早有科学研究表明,植物间是可以相互对话的——它们通过向空气中释放化学信息与周围“同伴”交流,内容包括提醒“同伴”害虫入侵的警示,或是“讨论”周围出现的蜜蜂等传粉昆虫信息。

           ②为了让人类能直接参与到与植物的对话之中,科学家一直在寻找一种最有效的方式,2016年6月3日,人类终于能借助微软研发出的软件“Florence计划”,实现了人与植物之间的“对话”!

           ③这种软件“Florence计划”是通过微软的Surface平板电脑和Azure云服务平台实现的,他们所选择的植物是自然界中极其常见的风信子。研究开始时,成员之一的海伦将风信子放入适合植物生长的装置中,又将该装置与电脑相连,然后输入想要表达的信息。这时,Azure云服务平台就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分析刚刚输入的文字,并将其转换为光学信号。通过这种方式向风信子传递情感;传感器也将收集到一系列风信子“思考”的依据,从中了解风信子对人类感情的回应。

           ④最后,根据与风信子底部相连接的一台小型打印机所发出的信息,研究者把它翻译出来,就能看到风信子的“回复”了。而研究者通过研究那些“回复”,能明确感知当风信子处于困境时,它就会释放出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学物VOC,来提醒周边的风信子危险正在靠近。

           ⑤而当人类跟它们沟通时,它们会利用Azure云服务“回复”一两句话。那些话是从打印机上收集来的,与我们此前输入的文字具备极其相似的语境。有意思的是,风信子回复的内容还会带有一些受它“心情”影响的情绪。

           ⑥请看下面研究人员翻译出的海伦与它的对话:

    海伦:你好。

    风信子:嗯,你好。

    海伦:你感觉如何?

    风信子:很好,我很高兴。

    海伦:你太棒了!

    风信子:谢谢,你也很棒!

           ……

    海伦:再见。

    风信子:再见,看到你真高兴!

           ⑦当然,风信子只是人类与自然连接互动的第一个实例,“Florence计划”领导者海琳·斯坦纳希望今后不仅能阅读植物的传感器信号,还能发送信号并刺激植物内部交流,这样我们就能帮助植物以更自然的方式适应这个世界。”

                                                                                                                                                                 (选自《知识窗》2016年第9期,有删改)

    1. (1) 选文标题“植物也能跟人‘对话’了”中“也”能否删去?请结合文中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2. (2) 最后一段“风信子只是人类与自然连接互动的第一个实例”中“第一个”能否改为“一个”?为什么?

    3. (3) 文中第⑥自然段“研究人员翻译出的海伦与风信子的对话”的内容属于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 10. 阅读高深的《做个自尊自爱的人》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自尊自爱的人不可不读《庄子》。

           ②庄子是我国古代的圣哲。他在靠编草鞋度日的贫困处境中,心胸却出奇地博大,向往的是大鹏振翅翱翔于九万里碧空。当诸多圣贤在那里没完没了地向君王和诸侯们说教怎样“治人”的时候,庄子却背对君主面向大众,劝告平民百姓如何自救与解脱,如何在一片喧嚣中保持心灵的淡泊与宁静,如何在恶劣的环境中树立起内心世界的自尊与自爱,以不丧失人的本性。

           ③生活中有无数陷阱和深渊,不自尊自爱的人,将掉入自己给自己设下的最可怕的陷阱和深渊。那些贪官们是典型的不知自尊自爱的人。由于曾经做过某些有益于人民的事情,人民让他们去掌握一定的权力,他们就个人欲望膨胀,无限放大一己之私,为金钱铤而走险,贪赃枉法,结果落个身败名裂。自尊自爱是有标准的,难道这“陷阱”“深渊”不都是他们自己给自己设下的吗?

           ④爱自己的人总是那些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例如对待权力,他们总是能认清自己到底有多大权力,是谁给的权力,要用这些权力去做什么事情,为谁去谋福祉。但是能完全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英国记者切斯特顿说:“一个人可以理解宇宙,但永远无法理解自我;自我要比任何一颗星更遥远。”人苦不自知呀。贪官们就是不自知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因此不为人民干好事,反而干坏事。对这些不自知也就不自尊自爱的权力者,人民不仅要收回权力,而且要给他们严厉惩处。这就叫做“不知自爱反是自害”。

           ⑤自爱是叫人严于律己,爱护自己的人格、名誉,从而使自己自制、自尊、自重,直至达到人生的崇高境界。但是自尊自爱应杜绝“过度”,不要忘记了尊重别人和爱别人,尤其不要把自尊自爱与“自私”混同了。自尊自爱不是要你把自己看得比谁都高贵,比谁都完美,比谁都有功劳,比谁都了不起。一个真正懂得自尊自爱的人,也必然懂得尊重人和爱人。

           ⑥所以说,想让别人尊重你,必须先尊重别人;想让别人爱你,必须先爱别人。自尊和尊人,自爱和爱人,看来像是两回事,实际上是一回事。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6年第10期,有删改)

    1. (1) 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文开头推荐阅读《庄子》,引出下文;“不可不”强调了阅读《庄子》对做人的重要影响。 B . 英国记者切斯特顿说:“一个人可以理解宇宙,但永远无法理解自我;自我要比任何一颗星更遥远。”这是在突出强调很多人苦于不自知。 C . 自尊自爱就是严于律己,爱护自己的人格、名誉,从而使自己自制、自尊、自重,这体现了个人的行为思想不受他人制约,无需考虑他人感受。 D . 自尊自爱是有标准的,不能因为做过某些有益于人民的事情,就可以在使用权力上偏离方向。
    2. (2) 文章第②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 (3) 曹老师认为,下面链接材料也适合作为本文的论据。请结合文意谈谈理由。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11. 阅读北雁的《父亲的阳光》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秋后的阳光在乡下变得金贵起来。父亲往坡地上收完了玉米,一棒一棒剥去苞叶,就在厦台上垒成圆柱,当清早第一缕阳光照射大地,一堆堆玉米就开始展露金黄的颜色,孩子一般笑开了脸。

           ②但父亲自己不笑。六十出头的年岁,常年经风受雨上山下田,他早把自己的一副身板练成了一个刻度精准的气象表,乘着这几天筋骨舒适,他得赶紧往水田里抢收稻谷。

           ③晴朗的阳光下,那一丘黄澄澄的稻谷,尽显丰收之色。父亲着急得很,清早出门时太阳还没上来,往田埂上一走,那双“解放牌”胶鞋立时就让秋露湿了个透。但父亲没有放慢脚步,走到自家田里往齐腰的稻穗前一弯,就把自己也弯成了一穗稻谷。

           ④愈是成熟,就愈应该变得涵养和谦逊起来。父亲到了这个年岁,腰身早已脆如薄纸,稍稍一弯,整个身子就痛得几将折断。在岁月的磨砺中,父亲习惯了容忍与沉默,弯不成腰,他就选择蹲坐,甚至跪立。窸窸窣窣的谷穗碰响,伴着霍霍的镰刀连动,父亲将丰收的喜悦整齐地码在茬口之下,散发出清甜的谷味芳香。但他却来不及自己品味,农忙时节的洱源坝子,抢收就如救火,劳苦的父亲就把自己当作一只扑火流萤,毫不保留地把一个身子往烈火里扑。

           ⑤雨水稠密的滇西十月,往往天晴不过三日。秋后的阳光变得吝啬起来,时而云朵盖上,天空就变得不再明朗。父亲焦心不安地直起身子,风恰好在这时刮来,父亲就在风里打了一个寒颤,瘦弱的身体就和他早前安下的稻草人一起抖动起来,吓跑了一群抢食的鸟雀。父亲就势一通手舞足蹈,“呜呜”地大声鸣叫,盖住整个坝子的鸟雀就被他风一般地赶上天空。从稻子插到田里的第一天起,父亲就把这一丘稻子当作他呱呱坠地的孩子,除草挑稗,把这田当作一块上好的绢布,把自己当作一个心灵手巧的妇人,一针一针在这田里编织出一幅锦来。

           ⑥转眼光阴如逝,父亲就在这田里织了整整六十年。在他精明的人世哲学里,有田也就有粮,有粮了他就可以养家糊口,培儿育女,起房盖屋,过安逸舒心的日子。可父亲最终却失算了,身至暮年,期望大半辈子的安逸就和养大的子女一样,一个个都远离而去。勤劳成性的他怎忍心土地闲着?就在一个个阴晴无定的日子继续走上田头,弯着老腰照旧在他的地里织起锦来。

           ⑦天还在变。父亲焦心起了家里晒场上的荚豆,当初被套种到了玉米地里,成熟之后绿皮干脱成了黄皮,却还死死连着豆心。父亲收回来就铺在场心里让太阳晒,直待黄皮干透变白,渐渐裂开炸出豆子,回来再使上一阵连枷,方能收获一袋成色姣好的豆子。

           ⑧云层变得更加厚实,接着一阵雨水下来 , 父亲和他的一丘稻子被淋了个全透。开初父亲还不想就此休息,可雨水打得他睁不开眼睛,要紧的是雨水还夹着雷电,乌天黑地里忽然一个彻亮地狂闪,稍稍四五秒钟过后,轰隆隆的雷声就把整个坝子都震得地动山摇。吓得父亲只好拾起镰刀,躲到村边的屋檐下避起雨来。向来本分的父亲,就用自己一辈子的老实巴交,敬畏着故园土地上的一切神灵。

           ⑨雨过天晴,太阳淘气成了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金子一般惹眼的光亮,照得天空一碧如洗。抢收回来的父亲就把湿漉漉的谷子往晒场里铺。正午的太阳一下子变得很毒,父亲戴上草帽手把竹耙,勤手细脚反复翻晒,好似一下子回到田里,又开始了一个季节的开墒起垄、精耕细作……

                                                                                                                                                                           (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11月26日)

    1. (1) 阅读全文,请围绕“父亲”概括主要情节。

      父亲垒堆玉米————父亲稻田织锦————父亲被雨淋透——

    2. (2) 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请联系具体语境,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但他却来不及自己品味,农忙时节的洱源坝子,抢收就如救火,劳苦的父亲就把自己当作一只扑火流萤,毫不保留地把一个身子往烈火里扑。

      ②文章第⑤段和第⑧段画线句子对空中“云”的描写有何作用?

    3. (3) 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标题“父亲的阳光”既指自然界的阳光,又暗示了父亲一辈子在田地劳作的辛劳。 B . “在他精明的人世哲学里,有田也就有粮,有粮了他就可以养家糊口,培儿育女,起房盖屋,过安逸舒心的日子。”句中“精明”恰恰体现了父亲作为中国农民身上特有的憨厚、朴实。 C . 文章第⑧段说父亲“敬畏着故园土地上的一切神灵”,既写出了父亲的本分,又流露出对父亲迷信神灵的遗憾之情。 D . 本文通过对父亲的描写,表现了父亲为了家人的幸福而终日劳作的品质,抒发了对父亲的赞美之情。
    4. (4) 比较本文第⑨段画线句子和下面链接材料,请分别说说人物描写方法和抒发情感的异同点。

      【链接材料】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

      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李森祥《台阶》)

九、<b >话题作文</b>
  • 12. 作文:

           约是誓言,约是承诺,约是一种心灵的期盼。时空广阔,心灵悠远,让我们相约知音,相约自然,相约人生……

           请以“我与                    相约”为题,写一篇文章。(横线空格处限从“老师”“月亮”“梦想”“真诚”四个词语中任选一个)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书写工整规范;④文中请不要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的相关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