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宜春市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4月模拟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19-06-17 浏览次数:604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使用含碘食物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这里的“碘”是指(   )
    A . 原子 B . 分子 C . 单质 D . 元素
  • 2. (2018·上海) 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 泥沙    B . 蔗糖    C . 植物油    D . 粉笔灰
  • 3. 生活中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 塑料雨披 B . 纯棉围巾 C . 不锈钢菜刀 D . 实木衣柜
  • 4. (2018·南通) “检测土壤浸出液的酸碱性”实验操作示意图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
    A . 土壤加水搅拌    B . 过滤 C . 检验酸碱性    D . 测定pH
  • 5. 医学上常用“冷冻法”治疗咽喉炎,其冷冻剂是下列物质中的(  )

    A . 液态氮 B . 液态氧 C . 液态空气 D . 液态二氧化碳
  • 6. 宜丰县入围“2018百佳深呼吸小城”。下列做法对保护宜丰环境不利的是(   )
    A . 大力植树造林 B . 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 C . 就地焚烧农业秸秆 D . 禁止向河水中倾倒垃圾
  • 7. (2016九上·闵行期末) 解释“火上浇油”的说法合理的是(  )


    A . 增加易燃物,使燃烧更旺 B . 增大氧气浓度,使燃烧更旺 C .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使燃烧更旺 D . 提高物质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旺
  • 8. (2018·泰安)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物质都适用降温结晶法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B . 60℃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能得到90g饱和溶液 C . 通过降温能使A点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 . 分别将甲、乙物质饱和溶液从60℃降至20℃,甲析出晶体较多
  • 9. 2018年12月1日,中美元首成功会晤。中国同意将芬太尼列入管制药物的名单。芬太尼的化学式为C22H28N20 , 下列关于芬太尼说法正确的是(   )
    A . 芬太尼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氮原子构成 B . 该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 该药品可以大量使用、随意购买 D . 芬太尼属于有机物
  • 10.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向等质量的氧化镁、氢氧化镁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 B . 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足量的生石灰 C . 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Zn粉、Fe粉 D . 一氧化碳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铁
二、选择填充题
  • 11.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石蜡融化

    C.苹果腐烂

    D.

  • 12. 关于“物质一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生成二氧化碳

    B.镁条:耀眼白光

    C.红磷:大量白雾

    D.硫粉:

  • 13. 下列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木柴

    B.酒精

    C.石油

    D.

  • 14. “丹砂烧之成水银”中的“丹砂”指的是硫化汞。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此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此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D.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升高的是元素

  • 15. 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区分硬水和软水

    肥皂水

    B

    实验室制取CO2

    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

    C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氯化钙

    加入碳酸钾溶液,过滤

    D

    鉴别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三、实验题
  • 16. 根据实验室制气体的实验示意图,用化学用语表示下列带点文字部分:

    1. (1) 该实验所用药品中含有的一种金属元素
    2. (2) 该实验示意图制取的气体分子是
    3. (3) 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
    4. (4) 高锰酸钾的水溶液呈紫红色是由高锰酸根离子引起的
四、简答题
  • 17. 宜春高安市,素有“赣中明珠”美誉。
    1. (1) 高安自古就有“农业上县”之称,“高竹”牌大米畅销全国。大米能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种植水稻需要施用尿素,尿素属于肥(填“氮”、“磷”、“钾”或“复合”)。
    2. (2) 2018年11月12日起中国流动科技馆高安站巡展启动,在展区看到了金刚石的微观结构模型,构成金刚石的基本粒子是
    3. (3) 高安是中国书法之乡。用墨(含碳)写的字可以长时间保存,所利用的碳的化学性质是
    4. (4) 高安陶瓷产业享誉全国。工业上制造高温结构陶瓷碳化硅(SiC)主要是以二氧化硅和碳为原料,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碳化硅和一种有毒气体,其化学方程式为
  • 18. 2018年12月12日,“嫦娥四号”经过110个小时的飞行之后,在距离月球仅100公里的位置实现了完美“太空刹车”。
    1. (1) 四氧化二氮(N2O4)用作火箭中的氧化剂,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2. (2) 嫦娥四号上的“月面微型生态圈”是一个由特殊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圆柱形罐子。如图是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的数值是

      ②通常铝制品很耐腐蚀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 (3) 在“月面微型生态圈”里的植物会产生氧气,供蚕“消费”。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 X+6O2 , 则X的化学式是
五、流程题
  • 19. 废旧电路板中主要含有塑料、铜和锡(Sn)等,为实现对其中锡的绿色回收,某工艺流程如下。已知:Sn+SnCl4=2SnCl2

    1. (1) 步骤①的操作是
    2. (2) 固体A中一定含有的金属元素是(填元素符号)。
    3. (3) 写出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4. (4) 相比于直接焚烧废旧电路板回收金属,该工艺主要优点是(回答一点即可)。
六、推断题
  • 20. 如图所示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其中A、B、C、D四种物质类别不同)。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反应条件未标出)。A、C均为黑色固体,D俗称纯碱。

    1. (1) D物质的化学式是
    2. (2) 写出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
    3. (3) 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七、科学探究题
  • 21. 同学们在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时,有如图操作:

    1. (1) 图A中,标号a的仪器名称是;加热铜片一端,观察到另一端的蜡烛熔化,说明铜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同时观察到加热部位的铜片表面变黑,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图B的实验目的是
    3. (3) 图C中,把铝丝放入稀硫酸中刚开始没看到气泡产生,其原因是
    4. (4) 图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如果要比较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在图C、D的基础上还需补充的一个实验,该实验方案是
  • 22. 某兴趣小组想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虽然无明显现象,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设计实验)

    1. (1) 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当观察到图一烧杯中出现的现象时,可确定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变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探究实验后烧杯内是否存在过量的硫酸:

      同学们设计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稀硫酸过量

      方案二

      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

      稀硫酸过量

      上述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填“方案一”或“方案二”),另外一个实验方案错误的原因是

    3. (3) (交流与反思)图二是小明和老师一起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滴入稀硫酸时用数字化实验测定的反应溶液温度(T)和pH的变化曲线。

      在0﹣60秒pH变化不大可能的原因是

    4. (4) 从图二你还能获得的一条信息是
  • 23. 某些铜制品在空气中久置,表面生成绿色的铜锈(又称铜绿)。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铜锈的组成和铜生锈的条件。

    Ⅰ.探究铜锈的组成

    (査阅资料)①铜锈受热易分解②硫酸铜粉末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从铜器上取下适量的干燥铜锈,按图所示装置实验(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观察到B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 (1) (解释与结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2) 依据以上现象分析,铜锈中一定含有的元素:Cu和
    3. (3) Ⅱ.探究铜生锈的条件

      (提出猜想)根据铜锈的组成推测,铜生锈可能与CO2、H2O和O2有关。

      (进行实验)实验小组同学取直径、长度均相同的铜丝,并打磨光亮。设计了如图所示的4个实验并持续观察。

      编号

      实验

      现象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铜丝表面

      有绿色物质

      无明显现象

      (讨论交流)

      实验中使用“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目的是

    4. (4) 得出“铜生锈一定与CO2有关”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填编号)。
    5. (5) 对比实验②和③,得出的结论是
    6. (6) 为验证猜想,请将实验④补充完整,广口瓶中填充物有铜丝和
    7. (7) (获取结论)铜生锈的条件是
    8. (8) (反思应用)

      结合上述实验,你对保存铜制品的建议是

八、计算题
  • 24. 实验室用硫酸铜(不含结晶水)作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催化剂。现在2.0g硫酸铜中加入34.0g过氧化氢溶液,充分反应后,实验的相关数据如图。(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水分的蒸发),请计算:

    1. (1) 制得氧气的质量为g。
    2. (2) 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 (3) 反应后所得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