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小升初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徐州市2018年小升初语文抽测试卷

更新时间:2019-06-16 浏览次数:389 类型:小升初模拟
一、<b>积累与运用(40分)</b>
  • 1. 抄写下面的句子,做到正确规范、行款整齐,力求美观。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2. 看拼音,写字词。

    zhàn蓝的天空中,一只雄yīng风zhēng展开jiǎo健的翅膀迎风飞翔。田野里,连qiáo花正在zhàn放,野méi  gui正在吐ruǐ,空气中荡yàng着迷人的花香……

  • 3. 下面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xuán)     玉(xiè) B . (yān)山      誉(xiǎng)有盛 C . (qī)茶       (līng)着 D . (yuè)      (yìng)有尽有
  • 4. 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揣磨    波涛汹涌 B . 倾泻    措失良机 C . 融恰    半途而返 D . 和谐    银装素裹
  • 5. 下面词语中划线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 锲而不    己为人 B . 大声呼    恶如仇 C . 终年不    身名裂 D . 欢喜    引人入
  • 6. 下面句子中划线词句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书法迷娜娜很勤奋,只有练起字来,特别投入,即使手腕酸痛,舍不得放下手中的毛笔。 B . 小乔到西湖游玩,春风和煦,景色宜人,沉醉其中的他由衷赞叹道:“太美了!这真是‘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C . 上个星期,体育老师谋划已久的两校足球友谊赛终于在体育馆成功举行。 D . “奶奶,天晴了,请您把花生拿出去晒晒,别让它发霉了。”婷婷再三吩咐
  • 7. 下面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样,染色体就产生五花八门的变异,蔬菜的外观也和在地球上时大不相同。

    ②太空蔬菜,是指通过太空育种、育苗而培育出来的蔬菜品种。

    ③在太空中生长的种子会受到失重、弱地磁、宇宙射线照射等方面的刺激。

    ④因此,从理论上讲,这些太空蔬菜都是非常安全的食品。

    ⑤这些蔬菜的种子来自地球,是人造卫星将它们带上了太空。

    ⑥不过,太空蔬菜在培育过程中并没有导入外源基因,不会产生对人体不利的物质。

    A . ②⑤④③⑥① B . ③⑤④②①⑥ C . ③⑤②⑥①④ D . ②⑤③①⑥④
  • 8. 下面句子中表述内容与原著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 《小王子》中小王子问“我”绵羊吃不吃带刺的花,“我”敷衍他,他气哭了,“我”安慰他说要给绵羊画个嘴套。 B . 《城南旧事》中英子把秀贞和妞儿送到火车站后就发烧病倒了,在医院里昏迷十多天才醒了过来。 C . 《草房子》中秦大奶奶为了捞油麻地小学的一只南瓜不幸淹死,人们自发组成了油麻地有史以来最壮观的送葬队伍。 D . 《夏洛的网》中夏洛在威尔伯回谷仓前对它说,一只蜘蛛不能只想着捕捉和吃苍蝇,而应通过帮助他人提升生命的价值。
  • 9.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花草树木仿佛有灵性,应时而生,自有华美,蕴含哲理,给人启迪。春天,泅水河边。夏天,广玉兰开花了,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的大家族。秋天,月光下的夹竹桃把影子投到墙上,引起我们许多幻想。冬天,大雪纷飞,魁北克省山谷东坡的雪松依旧,这一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

  • 10. 写出下列古诗的上句或下句。
    1. (1) 吾家洗砚池头树,。(王冕《墨梅》)
    2. (2) ,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3. (3) 绿荫不减来时路,。(曾几《三衢道中》)
    4. (4) ,惟有蜻蜓蛱蝶飞。(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二、<b>阅读理解(30分)</b>
  • 1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纸墨香里说阅读

        ①四月,是纸墨飘香的时节,是爱书人的“狂欢月”。因为四月有两个与阅读有关的节日--4月2日的“国际儿童图书日”和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

        ②你知道吗?“世界读书日”之所以定在4月23日,据说与两位大文豪有关,那就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和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他们在1616年4月23日同一天辞世。而被定为“国际儿童图书日”的4月2日也大有来头,这一天,是童话大师安徒生的诞辰。

        ③设定这两个纪念日的目的是为了唤起人们对读书的热爱。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于儿童来说,培养读书习惯更是至关重要。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的阅读开始越早,阅读时思维过程越复杂,对智力发展就越有益。七岁前学会阅读,就会练就很重要的一种技能―边读边思考边领会。”

    ④近来一项调查显示,在我国有74.8%的城市儿童从2岁前就开始阅读了,其中又有21.1%的儿童从1岁前就接触阅读了。可见,现在有许多家长特别重视孩子的早期阅读。

    ⑤调查还发现,有7.9%的儿童每年读书超过50本,但也有10.2%的儿童不到5本,差异非常大。小学生经常阅读的书籍类型众多,多读书,读好书,已逐渐成为许多孩子的生活方式。当然,孩子喜欢读的书和家长希望孩子读的书,也有很大差异,从下面的图表中就可以看得清清。

        ⑥纸墨香里说阅读。希望每一天都是“阅读日”,希望每个孩子都因为阅读而快乐。

    附图表:

    1. (1) 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短文画线部分的内容。
    2. (2) 根据上述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近来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有21.1%的儿童从1岁前就接触阅读了。

      ②随着阅读内容轻松有趣程度的降低,孩子的阅读意愿也在降低。

      ③在家长希望孩子阅读的书中,教辅、作文辅导类仅次于童话故事与益智游戏类,这种现象令人担忧。

    3. (3) 四(1)班兰兰的弟弟已经3岁半了,可妈妈还没开始让弟弟接触阅读,给兰兰买的书也多是试题集和作文选,她很苦恼。请你结合短文和图表中的相关信息,帮兰兰写一段话,给妈妈提些建议,并说明理由。请注意说话时的口吻和语气。
  • 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阳光的两种用法

        ①童年时住在大院里,都是一些引车卖浆者,生活不大富裕,日子各有各的过法。

        ②冬天,屋子里冷,特别是晚上睡觉的时候,被窝里冰凉如铁,家里那时连个暖水袋都没有。母亲有主意,中午的时候,她把被子抱到院子里,搭在绳子上让太阳晒。其实,这样的法子很古老,几乎家家都会这样做。有意思的是,母亲把被子从绳子上取下来抱回屋里时,赶紧就把被子铺成被窝状,留着晚上睡觉时我好钻进去,就是暖烘烘的了。母亲对我说:“我这是把‘老阳儿’叠起来了。”母亲一直说老家话,把太阳叫“老阳儿”。

        ③从母亲那里,我总能够听到好多新词儿——“把老阳儿叠起来”,让我觉得新鲜。太阳也可以如卷尺或纸或布一样,能够折叠自如吗?在母亲那里,可以阳光能够从中午最热烈的时候,一直储存到晚上我钻进被窝里,温暖的气息和味道,让我感觉到阳光的另一种形态,如同母亲大手的抚摸,比暖水袋温馨许多。

        ④街坊毕大妈家门口有一口半人多高的大缸。夏天到来的时候,每天中午,她都要接满一缸自来水。骄阳似火,毒辣辣地照到下午,晒得缸里的水都有些烫手了。水能够溶解糖,溶解盐,水还能够溶解阳光,大概是童年时候我最大的发现了。

        ⑤毕大妈的孩子多。黄昏时,她家的孩子放学了,她把孩子们都叫过来,一个个排队洗澡。毕大妈用盆舀的就是缸里的水,水温适宜,孩子们连玩带洗,噼里啪啦的,溅一地的水花。那叶候,家里都没有现在普及的热水器,像毕大妈用这样的法子洗澡,在我们大院是独一无二的。母亲对我说:“看人家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了!”

        ⑥我非常佩服母亲用词儿的准确和生动,她的一个“煮”字,居然让太阳成为我们居家过日子必备的一种物件,“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开门七件事之后,还得加上一件,即母亲说的“老阳儿”。

        ⑦真的,谁家都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但是,谁家又能离得开“老阳儿”呢?虽说如同清风朗月不用一文钱一样,“老阳儿”也不用花一分钱,对所有的人都大方而且一视同仁,而“柴米油盐酱醋茶”却样样都得花钱买才行。但是,如母亲和毕大妈这样将阳光有如此用法的,也不多。她们需要一点智慧和温暖的心,更需要在艰苦的日子里磨炼出的一点儿本事。

    (本文作者肖复兴,选用时有删改)

    1.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阳光的两种用法,每空不超过6个字。
    2. (2) 默读第②、③自然段,想一想:“被窝里冰凉如铁,家里那时连个暖水袋都没有”写出了;母亲把被子抱回屋,“赶紧就把被子铺成被窝状,留着晚上睡觉时我好钻进去,就是暖烘烘的了”写出了;“让我感觉到阳光的另一种形态,如同母亲大手的抚摸,比暖水袋温馨许多”又写出了
    3. (3) 第⑤自然段中“独一无二”指的是(    )
      A . 毕大妈的孩子比较多,洗澡的时候需要排队一个个接着洗。 B . 毕大妈接满一缸水,像溶解盐、糖一样,把阳光溶解在水里。 C . 毕大妈不用烧热水,就解决了一大家子人洗澡的问题。 D . 毕大妈的孩子多,洗澡时连玩带洗,僻里啪啦,与众不同。
    4. (4) 请解释“叠”“煮”在文中的意思,再思考:作者为什么说母亲用词儿“新鲜”“准确”和“生动”?写出你的理由。
    5. (5) 文中塑造了两位母亲的形象。通读全文,想一想,她们各自有哪些特点?又有哪些共同之处呢?请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谈谈你的理解。
三、<b>习作(30分)</b>
  • 13. 走出家门即是旅行。你去过哪些地方?是你家附近溪边的那片树林,还是远方各具特色的繁华都市;是历史悠久的风景名胜,还是富有现代气息的科技场馆……请以“旅行”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把你旅行中的见闻、感受和收获写出来。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内容具体,文从字顺,表达真情实感;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④不少于400字;⑤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