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18 吆喝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8课《吆喝》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15-12-03 浏览次数:87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填空题
  • 1. 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招  铁   饽

    秸杆  支  

  • 2. 阅读下面文段,给加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把当时走街串巷的小用以招顾客而做出的种种音响形容成街头管xián乐队,还分别列举了哪是管乐、弦乐和打击乐器。他特别喜欢听串街的理发师(“剃头的”)手里那把钳形铁xuàn的声音。

  • 3. 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yòu)于语言的隔(hé),洋人只能欣赏器乐。

    ②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xū)什么。

    ③那时夜里还经常过敲小(bó)的盲人。

    ④两个字就把葫芦形容得晶(yíng)可人。

  • 4. 指出下列语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括号内。

    那时夜里还经常过敲小拨的盲人,大概那也属于打击乐吧。

    把当时走街窜巷的小贩用以招徕顾客而做出的种种音响形容成街头管弦乐队。  

    比如卖一种用沭秸秆制成的玩具,就吆喝:“小玩艺儿赛活的。”

    至今我还记得一个乞丐叫得多么凄历动人。

  • 5. 选词填空,将正确的选项填在横线上。

    A.合辙押韵  B.油嘴滑舌  C.晶莹可人

    ①特别出色的是那种的吆喝。

    ②甚至有的乞丐也地编起快板。

    ③“葫芦儿——冰塔儿”既简洁又生动,两个字就把葫芦形容得

  • 6. 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

    囿于:

    招徕:

    隔阂:

    快感:

  • 7. 体会加线的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可那时小贩都想卖弄一下嗓门儿,所以有的卖柿子的不但词儿编得热闹,还卖弄一通唱腔。

  • 8. 指出下列吆喝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喝了蜜的大柿子。

    小玩艺赛活的。

    葫芦儿——冰塔儿。

  • 9. 集贸市场上,两个小贩竞相吆喝,招揽生意。卖萝卜的小贩吆喝道:“快来买呀,梨样的甜口。”卖梨的也吆喝道:“不买白不买,萝卜样的价儿。”人们听了都捧腹大笑。你能听得出两个小贩吆喝的意思吗?​

  • 10. 吆喝是一种口头广告。变着法儿吸引顾客。方法有:A.告诉你制作的全过程。B.简单的制作方法。C.既简洁又生动形容货物的特点。D.借甲物形容乙物。E.靠戏剧性来吸引人。请将这几种吆喝方法分别填入下列句子的括号内。

    ①“就剩两挂啦”,其实,他身上挂满了那用绳串起的紫红色果子。

    ②“葫芦儿——冰塔儿。”

    ③“卤煮喂,炸豆腐哟。”

    ④“萝卜赛过梨。”

    ⑤“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

二、选择题
  • 11.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 (lái)        管(xián)       形(ɡān) B . (hé)        于(yòu)        伶(lì) C . 饽(bó)        小(bō)         小(fàn) D . 荠(bó)        麦(qiáo)        堂(nònɡ)
  • 12. 下列加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坤(qián)                           荠(bó) B . 喝(yāo)                      招(lái) C . 子(qián)                            饽(bó) D . (yòu)                            隔(hé)
  • 13.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言简意赅        馄饨 B . 合辙压韵        秫桔 C . 油嘴滑舌        马趴 D . 海誓山盟        吹嘘
  • 14.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抽屉     喇叭     算啩     凄厉动人 B . 卤煮     佩服     夜霄     尖声尖气 C . 汤园     蛤蟆     白薯     大嚼一通 D . 烫手     马趴     葫芦     走街串巷
  • 15. 下列对加线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特别出色的是那种合辙押韵的吆喝。 合辙押韵:现代诗歌的用韵。 B . “葫芦儿——冰塔儿”既简洁又生动,两个字就把葫芦(不管是山楂、荸荠还是山药豆)形容得晶莹可人。 晶莹可人:可爱的人。 C . 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随机应变。 随机应变:指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 D . 甚至有的乞丐也油嘴滑舌地编起快板。 油嘴滑舌:形容说话非常流利。
  • 16. 将“同时,活着就是对生命过程的幸福体验和快乐享受”一句还原到下面的语段中,位置正确的一处是  (  )

    A . 我们为什么活着? B . 活着就应该对生命保持一种敬畏和尊重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焕发出光彩 C . “水清鱼读月,山静鸟听风”,能领悟山月对话的静谧,活着就是一种幸福体验 D . 欢看潮涌大江的壮阔,品味人间真情的美好,活着就是一种快乐享受
  • 17. 下列对破折号的用法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做解释) B . 就一声“硬面—饽饽”,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嘘什么。(表示语音延长) C . 现在北京城倒还剩一种吆喝,就是“冰棍儿——三分嘞”。(表示话题转换) D . 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做解释)
  • 18. 下面一段话中标点标注正确的一项是(    )

    囿于语言的隔阂①洋人只能欣赏器乐②其实③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④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⑤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①,②,③,④——⑤。 C . ①,②,③,④:⑤! D . ①,②。③,④——⑤。
  • 19. 对下列句中破折号的用法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表示转折关系) B . 就一声“硬面——饽饽”,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嘘什么。(表示语音延长) C . 现在北京城倒还剩一种吆喝,就是“冰棍儿——三分嘞”。(表示话题转换) D . 先挑高了嗓子喊“行好的——老爷——太(哎)太”,过好一会儿(好像饿得接不上气儿啦),才接下去用低音喊:“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声音富于高低变化)
  • 20. 为什么“我”听到“卖荞麦皮”的吆喝会吓了个马趴?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因为上文已有交代“我怕听那种忽高忽低的”,对卖荷叶糕的吆喝“特别害怕”。所以,当有人在背后突然发一声喊,自然很可能会“吓了个马趴”。 B . 这是夸张的说法,表现了作者幽默调侃的用意。 C . 因为“卖荞麦皮”的叫得太难听,“我”趴在地上就听不到了。 D . 因为小时人家告诉我卖荞麦皮的是“拍花子的”(拐卖儿童的),所以“我”特别害怕,“吓了个马趴”。
三、阅读理解
  • 21.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 

    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

    大清早过卖早点的:大米粥呀,油炸果的。然后是卖青菜和卖花儿的,讲究把挑子上的货品一样不漏地都唱出来,用一副好嗓子招徕顾客。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

     “馄饨喂——开锅!”这是特别给开夜车的或赌家们备下的夜宵,就像南方的汤圆。在北京,都说“剃头的挑子,一头热”,其实,馄饨挑子也一样。一头是一串小抽屉,里头放各种半制成的原料:皮儿、馅儿和佐料,另一头是一口汤锅。火门一打,锅里的水就沸腾起来。馄饨不但当面煮,还讲究现吃现包,讲究皮儿要薄,馅儿要大。

    从吆喝来说,我更喜欢卖硬面饽饽的:声音厚实,词儿朴素,就一声“硬面——饽饽”,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嘘什么。

    1. (1) 第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2. (2) 作者介绍的顺序是什么?

    3. (3) 作者详写的是,更喜欢的吆喝,因为

    4. (4) 作者介绍吆喝时主要介绍卖什么而很少介绍怎样“吆喝”,为什么?

    5. (5) 出自本文段的一个歇后语是。试再写出两条歇后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