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下学期湖州市第三次月考七年级科学试卷

更新时间:2017-05-20 浏览次数:42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我们在采坐电梯时会看到电梯楼层的按钮上有一些突起的小点点,那是专门为盲人所设计的盲文。盲人在按电梯楼层的按钮时,是通过皮肤中哪种感受器来接受刺激的 ( )

    A . 嗅觉感受器 B . 触觉感受器 C . 冷感受器 D . 温感受器
  • 2.

    如图是生殖过程简图,下列对图中①、②、③、④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①一精子 B . ②一卵巢 C . ③一受精卵 D . ④一分娩
  • 3. 自行车的结柯和使用涉及到不少科学知识,自行车的车轮表面有不少花纹是为了( )

    A . 增大压力 B . 增大摩擦 C . 减小压力 D . 减小摩擦
  • 4.

    如图是烧饼制作从揉团到压扁过程,则面团变成面饼后对桌面的( )

    A . 压力变小 B . 压力变大 C . 压强变小 D . 压强变大
  • 5. 美国政府2016年5月26日宣布,美国境内发现能抗最强的抗生素一多粘苗素的超强细菌.下列对超强细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 . 超级细菌没有细胞膜 B . 超级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 . 超级细菌没有细胞壁 D . 超级细菌有叶绿体
  • 6.

    如图,CD为竖直挂在墙上的平面镜,位于A处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位于B处的乙9同学。在这一现象中.光线的入射角是( )


    A . ∠1 B . ∠2 C . ∠3 D . ∠4
  • 7. 桂圆是泸州名优特产水果,一棵茂盛的桂圆树要结出桂圆,要经过怎样的历程 ( )

    A . 开花→受精→传粉→果实成熟 B . 开花→传粉→受精→果实成熟 C . 受精→开花→传粉→果实成熟 D . 传粉→受精→开花→果实成熟
  • 8.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说的是花生的果实,结合下面的概念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 “麻屋子”指的是① B . “红帐子”指的是果皮 C . “白胖子”指的是②中的胚 D . 花生的果实属于组轵
  • 9.

    如图为“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示意图,成功对接后,若认为“神舟十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可能是( )

    A . 地球 B . 月球 C . 太阳 D . “天官一号”
  • 10. F1、F2是物体受到的方向相反的两个力,这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 )

    A . B . C . D .
  • 11.

    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右图是小金复习光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图中1处可补充的现象是( )

    A . 镜子中优秀的自己 B . 湖水中青山的倒影 C . 阳光下绿树的影子 D . 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
  • 12.

    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F1=F3=F4>F2使其发生(a)、(b)、(c)、(d)各图中所示的形变,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的两张图是( )

    A . ab B . bd C . ad D . ac
  • 13.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B . 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面像的位置,光屏上有像出现 C . 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时像会变大 D . 物体靠近玻璃板时,所成的像将远离玻璃板
  • 14.

    如图所示,在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过程中,将微小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水中,下列做法能够使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减小的是 ( )

    A .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B .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C .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在原位置转动180° D .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同样深度的食盐水中
  • 15.

    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远视眼镜给“眼睛”藏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远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

    A . 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B . 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C . 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D . 将光屏和蜻烛同时靠近凸透镜
二、填空题
  • 16. “试管婴儿”的诞生过程:先设法取出亲体中的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进行受精,受精卵发育到胚胎发育初期时,再将其移植到母体子宫内著床,继续发育直到出生。由于受精和早期卵裂是在试管中进行的,所以人们把由此产生的婴儿称“试管婴儿”。“试管”的作用相当于女性生殖系统中的。在试管中,受精卵分裂和胚胎发育初期由卵黄提供营养.等胚胎植入子宫内壁后,再通过由母体供给营养。

  • 17.

    如图所示.小明用一个透镜观看书上的一个英文单词,他看到了两个字母“YS”的放大的像。这个透镜是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有作用

  • 18.

    一束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发生了光的色散现象,在光屏上依次出现了红、橙、黄、绿、蓝、、紫七种单色可见光;电视遥控器是利用不可见光(选填“红外线”或 “紫外线”)来遥控电视机的,遥控器不对着电视机,而是指向其他不同方向有时也能实现遥控,这是利用了光的(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


  • 19.

    如图所示是“中考试卷答题卡”中用来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选填“反射”或“吸收”).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

  • 20.

    小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判断重力的方向,缓慢改变木板的倾角 ,可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选填“改变”或“不变”);建筑工人砌墙时,常利用铅垂线来检查墙砌得是否竖直,铅垂线是根据重力方向总是这一自然规律制成的。


  • 21. 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4m时,该“倒影”距小鸟m,小鸟在湖中形成的“倒影”属于(选填“实”或“虚”)像。

  • 22.

    如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向右直线运动,此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牛.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牛。

  • 23.

    甲图中,小铁球从斜面上蒗下沿直线运动,当经过磁铁附近时方向发生了改变,此现象说明力可以;乙图中,放有磁铁的两个小车用细线相连,剪断细线后.小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此现象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 24. 青藏高原有一种蝙蝠蛾,它的幼虫生活在地下,喜食头花寥等植物的根,当幼虫感染了某种真菌后会僵硬而死,继而真菌菌柄从它的头部长出,吸食虫体营养。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上图所示蝙蝠蛾的生殖方式属于;(选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2. (2) 把头花蓼与蝙蝠蛾分成两类的依据是

三、实验探究题
  • 25.

    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下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人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表数据:

     

    入射角 α15°30°45°60°
    反射角 β15°30°45°60°
    折射角 γ11°22.1°35.4°40.9°
    1. (1)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光的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大小等于 度;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2. (2) 若用激光沿CO方向从水中射入空气,激光在空气中传播的光路是(选填“OA”或“OB”);此时激光经过水面反射时的反射角大小等于(选填“ ”、“ ”或“” “)。

  • 26.

    “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经历了伽利略、笛卡尔和牛顿等科学家不断完善的过程。伽利略曾经过下图所示的实验和推理得出结论:如果没有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将会一直运动下去。结合伽利略的结论写出图中各实验和推理的先后顺序:。(用字母表示)

  • 27.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明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1) 小明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质量相等的砝码时.木块两边所受的拉力(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小明再把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质量较大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于是他对实验进行了适当的改进:把木块换成小车,并选择较光滑的实验桌面.继续完成实验。

    2. (2) 在左右两盘放入质量相等的砝码,再将小车水平,松手后,观察小车运动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

    3. (3) 小明用轻质硬纸片代替圈中的木块,两端的小盘中加质量相等的砝码时,硬纸片保持静止,用剪刀将硬纸片从中问剪开,发现分开后的硬纸片向相反方向运动,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

  • 28.

    如图1所示,小明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分别在粗糙程度不同的甲、乙水平木板上匀速直线运动,通过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改变压力,分别测出木块在甲、乙木板上滑动时的摩擦力,并根据实验数据描点画出了滑动摩擦力,f与对应压力F关系的图象。

    1. (1) 分析图象甲或乙可知,木块对木板的越大,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也就越大;比较图象可知.(选填“甲”或“乙”)木板更粗糙。

    2. (2) 小明在实验中发现,拉着木块运动时很难控制“匀速”,于是他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将弹簧测力计固定,改为拉动平板小车,当他水平向左拉动平板小车时,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为

四、解答题(每空或每个子问题均为2,共28分)
  • 29.

    如图所示矿泉水瓶的总质量为500g,用手握住竖直的矿泉水瓶不动。

     

    1. (1) 计算此时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大?(g取10N/kg)

    2. (2) 如果增大握力则瓶子受到的摩擦力。(不计瓶子的形变)

  • 30. 暑假期间,家住聊城的小明准备乘坐Z308次列车去北京参加青少年夏令营,该车经停车站的信息如右表所示,利用图中信息解答以下问题:

    站序    站名    到站时间   出发时间   停留时间

    01     厦门     ......        17:32     ......

    02     莆田     19:06    19:10     4分钟

    03    三明北    21:17    21:20     3分钟

    04     抚州     23:03    23:07     4分钟

    05    南昌西    23:53    00:03     10分钟

    06     九江     01:11    01:16     5分钟

    07     阜阳     05:04    05:10     6分钟

    08     菏泽     07:20    07:23     3分钟

    09     聊城     08:30    08:34     4分钟

    10     衡水     09:51    09:55     4分钟

    11    北京西    12:04    12:04      ……

    Z308次      厦门→北京西       直特      有空调

    1. (1) 则该列车从聊城站出发到达北京西站所用时间约为小时。

    2. (2) 已知聊城站到北京西客站的路程约为490km,计算该车此行程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大?

  • 31.

    如图所示,手指施加8N的力把图钉压人木板。已知图钉帽的受力面积是1cm2 , 图顶尖与木板的接触面积为1mm2 , 请解答以下问题:  

     

    1. (1) 图钉尖制作得很尖锐,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来达到增大压强的目的。

    2. (2) 利用压强公式计算手指对围钉帽的压强为多少帕斯卡?

  • 32.

    如图甲所示,放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用方向不变的力F向右推物体,推力F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

    1. (1) 在t=1 s时,可根据的原理,推理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N”;

    2. (2) 在t=5s时,物体做运动,根据与(1)相同的原理,可判断此时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4N;

    3. (3) 在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t=5s时的摩擦力大小相同.请你解释其与“t=5s时的摩擦力大小相同”的原因:

  • 33.

    汽车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发生的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停车。研究发现,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踩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所示。

    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原行驶建度v/km·h-1

    反应距离s1/m

    制动距离s2/m

    60

    11

    20

    80

    15

    34

    100

    19

    54

    1. (1) 利用上表数据,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s。(保留两位小数)

    2. (2) “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直至静止不动”,这一现象说明汽车具有 当汽车静止时,汽车这种属性是否消失?

    3. (3) 由这个测试可见,是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一个主要因素。

    4. (4)

      请在右图中画出从司机看到情况开始计时,到汽车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运动的v=t图像。(不需准确描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