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

更新时间:2019-08-08 浏览次数:342 类型:期中考试
一、<b>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b>
  • 1. 2019年3月30日18时许,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 火灾发生后某特勤大队带领十多只搜救犬展开救援行动,搜救出多名幸存者。用搜救犬搜救是因为搜救犬有灵敏的( )
    A .   触觉 B . 嗅觉 C . 视觉 D . 味觉
  • 2. 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智能机器人Troika可以用简单语言与人交流。关于机器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 . 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 机器人的声音与运动员的声音音色不同 D . 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5km/s
  • 3. 小明是初一新生,出现了一些青春期的变化,下列不属于青春期发育特点的是( )
    A . 出现第一特征 B . 大脑结构和功能发育较快 C . 男生开始出现遗精 D . 女生开始出现月经
  • 4. 温州市政府决定,在瓯江过江通道南岸建设空中隧道,利用全封闭屏障隔音,避免给与工程毗邻的居民小区造成噪声污染。这种减弱噪声的措施属于( )
    A .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 .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 .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 .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 5. 下列关于死亡和衰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都会衰老 B . 衰老是可以延缓的 C . 只要停止呼吸就意味着死亡 D . 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精神状态都会影响到衰老的速度
  • 6. 下列能对医疗器械和食物进行杀菌消毒的是( )
    A . 超声波 B . 红外线 C . 紫外线 D . 可见光
  • 7. 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 水中倒影 B . 放大镜放大字 C . 平面镜中的像 D . 树荫下的光斑
  • 8. 取出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的精子,在试管中受精并培养成胚胎,移回母亲子宫着床,继续发育形成胎儿直至分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试管婴儿”技术。“试管婴儿”的产生的受精场所和生殖方式是( )
    A . 体内受精、胎生 B . 体外受精、卵生 C . 体外受精、胎生 D . 体内受精、卵生
  • 9. 老师将两片刚制好的永久装片和两张写明“球形细菌”和“酵母菌”的标签交给你,请你借助高倍显微镜正确地将标签贴好.你的依据是( )
    A . 有无叶绿体 B . 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C . 有无细胞膜 D . 有无细胞壁
  • 10. 如图中所示是在果树的栽培中经常采用的营养繁殖,该方式是( )

    A . 压条 B . 扦插 C . 嫁接 D . 分根
  • 11. 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摄影师将看到( )
    A . 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 B . 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 C . 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 D . 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
  • 12. 下列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镜面反射看上去总比漫反射亮 B . 光照到光滑平整的物体表面时就会发生镜面反射 C . 形成漫反射的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D . 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就是由于物体发生了漫反射
  • 13. 如图是昆虫的两种发育类型示意图,蝗虫的完整发育过程可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正确的为( )

    A . A→B→C B . C→D→A C . D→A→C D . A→C→D
  • 14. 课间常见到同学在校园漫步散心。当你从拱形石桥的一端走向另一端时,你在水中所成像的大小将(    )

    A . 不断变大 B . 先变小,后变大 C . 不发生变化 D . 先变大,后变小
  • 15. 从岸边看水中的鱼,看到的“鱼”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下列模型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
    A . B . C . D .
  • 16. 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光线与入光线及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A . 绕ON向后转动板E B . 绕ON向后转动板F C . 反射光线OB绕O点靠近ON D . 入射光线OA绕O点靠近ON
  • 17. 如图是大豆种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大豆种子萌发时,④提供营养物质 B . ③最早突破种皮,发育成植物的根 C . ⑤是大豆种子的主要部分,是新植物体幼体  D . 大豆种子与水稻种子相比,水稻种子没有⑤
  • 18. 如图所示,分别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A . ①② B . ③① C . ②④ D . ③④
  • 19. 当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入平行玻璃砖的上表面,经两次折射后从玻璃砖的下表面射出。下列所作的四个折射光路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 )
    A . B . C . D .
  • 20.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 . 当u=20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 . 当u=1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 .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
二、<b>填空题(本题有5小题,每空2分,共32分)</b><b></b>
  • 21. 《西游记》是一本非常受学生喜爱的名著,针对小说中的几个情节,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一些看法,试分析回答:
    1. (1) “‘孙悟空’拔根毫毛,吹一口气就变出了许多‘小孙悟空’,这是一种生殖,就像动物克隆一样。”你认为这是生殖。
    2. (2) 人参果开花后,还要经过、受精两个生理过程,才能结出果实和种子。
    3. (3) 人参果的食用部分是果皮,是由发育而来的。
  • 22. 在妈妈的精心呵护下,小红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青春美少女(如图),请据图回答:

    1. (1) A表示正在受精的卵细胞,此受精过程是在内完成的;
    2. (2) D是由B经过分裂和分化等复杂过程后形成的,其生长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并通过和脐带从妈妈的体内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
    3. (3) 进入青春期后,小红生殖器官逐渐发育和成熟,这与分泌的激素有关。
  • 23. 请根据耳的基本结构回答:
    1. (1) 有些人晕车,与耳的前庭、有关。
    2. (2) 当飞机降落时,乘客咀嚼食物,其目的是咽鼓管张开,使,防止胀痛。
    3. (3) 听觉形成的部位在
  • 24. 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射向狭缝经过三棱镜到达白纸做的光屏上,光屏上A、B间出现了彩色光带,A处为红光,B处为紫光,这种现象叫做。将灵敏温度计放在A的外侧时,其示数增大更明显,这是因为

  • 25. 在研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实验中:

    1. (1) 如图甲,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2. (2) 如图乙,两只音叉完全相同,敲击右边的音叉,我们却看到左边音叉旁的泡沫塑料球不断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3. (3) 如将上述乙装置由宇航员带到月球表面做同样的实验,则泡沫小球(“会”或“不会”)弹起,这是因为
三、<b>作图题(本题有2小题,共4分)</b>
四、<b>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每空2分,共24分)</b>
  • 28.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环境因素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3个同样大小的小花盆(将盆底打个排水口),分别装满同样的沙土,并编号。
    ②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同样大小的3块,每块马铃薯上都有一个芽眼。将这3块马铃薯分别埋进3个小花盆的沙土中5cm深。
    ③把3个花盆按照下表的要求分别培养,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花盆编号

    培养条件

    1号

    室温(2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2号

    室温(20℃),黑暗中,适量浇水

    3号

    室温(0℃), 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请分析回答:

    1. (1) 1、3号花盆组合可用来探究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2. (2) 请指出该实验的不足之处,并说明理由:
    3. (3) 若要探究空气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可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增加一个4号花盆组,室温(20℃),光照充足。(请把培养条件补充完整)
  • 29. 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1. (1) 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2. (2) 小明在做实验的过程发现,在玻璃板放上一光屏,无论如何调节光屏都不能承接到 蜡烛A的像,请你解释其原因。
  • 30. 温州人喜欢吃年糕,每年的年底前会做很多年糕,浸在水里,能放很长时间,但一旦过年后进入第二年春季,年糕很容易发霉变质。小明为了弄清年糕发霉的原因,他在老师指导下设计如下探究实验:
    第一步材料处理将质量、大小、形状相同的一块年糕分别放入三个大小相同的玻璃瓶中,高温处理后待用。
    第1组第2组第3组
    第二步实验操作将玻璃瓶敞口放置将玻璃瓶瓶口塞紧将玻璃瓶敞口放置
    第三步恒温培养(1周)25℃25℃5℃
    第四步实验结果年糕出现大量菌落年糕无菌落年糕出现少量菌落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第一步中高温处理的目的是
    2. (2) 比较第1组和第2组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3. (3) 分析第1组与第3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 31. 小明同学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 (1) 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
    2. (2) 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
    3. (3) 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移动。
    4. (4) 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图乙中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烛焰的像是。(填符号)
五、<b>附加题(本题有6小题,每空2分。第6题(3)4分,共20分)</b>
  • 32. 如图所示,一口井装满水,在井底正中央趴着一只青蛙;若青蛙的眼睛用P点表示,青蛙此时观察井外事物范围的光路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33. 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为使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大些,下列调节方法可行的是( )

    A . 将蜡烛适当远离透镜,光屏适当靠近透镜 B . 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光屏适当远离透镜 C . 将蜡烛、光屏均适当靠近透镜 D . 将透镜适当靠近光屏
  • 34. 有一个圆柱体MN,放在凸透镜前某位置(如图一所示),它所成像M′N′的形状应该是下列图二中的( )

    A . B . C . D .
  • 35. 一束太阳光沿着与水平面成60°角的方向照在平面镜上,现要使其水平射出,那么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 36. 在信息化时代,相机和手机都是常用的图象采集设备.
    1. (1) 通过伸缩镜头,使像清晰地成在芯片上,这个操作过程便是“调焦”。小敏同学发现手机不能“调焦”但成像也基本清晰,她将手机拿到哥哥工作的大学实验室去探究,实验数据如表,根据表中数据,判断手机镜头的焦距大约为

      次数

      物理量

      1

      2

      3

      4

      5

      6

      7

       物距/m

      10.00

      5.00

      2.00

      1.00

      0.50

      0.10

      0.05

       像距/cm

      0.500

      0.501

      0.502

      0.503

      0.505

      0.526

      0.556

    2. (2) 请分析,手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不需要“调焦”的原因是
  • 37. 小明学习了七下科学的有关知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探究了与红豆杉种子萌发有关实验,设计如下表。 

    实验组

    处理

    种皮完整,25 ℃蒸馏水浸泡24 h

    机械破损种皮,25 ℃蒸馏水浸泡24 h

    种皮完整,0.05%赤霉素水溶液,25 ℃浸泡24 h

    机械破损种皮,0.05%赤霉素水溶液,25 ℃浸泡24 h

    发芽率%

    4.3

    28.2

    23.8

    80.4

    1. (1) 实验中所用到的红豆杉种子除形状大小基本相同外,还应相同的是。(写出两点)
    2. (2) 小明的实验探究了因素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3. (3) 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探究“赤霉素浓度对红豆杉种子萌发的影响”,请写出你的初步实验方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