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政治...

更新时间:2017-05-19 浏览次数:936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判断题</b>
二、<b >选择题</b>
  • 11. 2016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正式实施。该法律让清官难断的“家务事”有了国法可依。(     )

    A . 反家庭暴力法 B .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C . 国家安全法 D . 婚姻法
  • 12. (2016八下·兰陵期末) 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               , 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

    A . 工匠精神 B . 奉献精神 C . 创新精神 D . 担当精神
  • 13. 2016年的4月15日是我国                   个全民                            ,教育部要求,结合各学段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教育教学内容,使广大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国家安全教育。(    )

    A . 首  国家安全教育日 B . 首   校园安全教育日 C . 第二  公共安全教育日 D . 第二  生态安全教育日
  • 14. 青春期是人生快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会发生生理上的显著变化,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正确的心态是(    )

    A . 过分激动,烦躁不安 B . 正确认识,坦然接受 C . 消极认识,被动接纳 D . 一切无所谓,不去管它
  • 15. 每个人在青春期的心理历程中,都要不同程度的经历一段“成长的烦恼”。下列消除烦恼的方式,不合适的是(  )

    A . 向自己的知己朋友诉说 B . 进行心理咨询 C . 把烦恼发泄到父母、朋友身上 D . 读书学习,转移注意力
  • 16.

    如图漫画《保持距离》中的校规内容,你的正确态度是(    )

    A . 赞成,男女生间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友谊 B . 反对,男女生正常交往有益于身心健康 C . 赞成,男女生交往要遵循校规的规定 D . 反对,男女生一般都具有自我性意识
  • 17. 2015年5月24日深夜,刘某为发泄个人情绪,一怒之下,驾驶一辆两轮摩托车,持砖头砸坏了停放在小区多处停车场的33辆汽车前挡风玻璃。随后,刘某被公安机关抓获。据统计,被损坏的汽车前挡风玻璃价值13万余元。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消极情绪对个人会产生不良影响,因而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发泄 

    ②发泄情绪要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③要明辨是非,对自己的行为的后果作出正确判断,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④心理冲动若解决不好,会使自己的身心受到不良影响,也会给他人带来不应有的伤害

    A . ①③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8. 手机越来越智能,也越来越好玩,它占据了人们越来越多的时间,深入到你我生活的各个角落,随处都能看到有人在智能手机上发微信、打游戏、看电影……人们在享受智能手机带来的各种便捷的同时,也会受到其带来的影响,很多中小学生都成了十足的“手机控”告别“手机控”我们应该(    )

    A . 明辨是非善恶,抵制不良诱惑 B . 依法行使权力,规范自己言行 C . 克服群众心里,杜绝手机上网 D . 丰富业余生活,培养高雅情趣
  • 19.

    面对校园暴力,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保持头脑冷静,采取机制灵活方式与施暴者周旋    ②及时、如实地向公安机关报案

    ③瞒着家长与老师,选择忍气吞声                                ④以牙还牙,以恶对恶

    A . ③④ B . ①② C . ①③ D . ①④
  • 20. 2016年3月28日,迎来了全国第21个“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今年安全教育日主题是:“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有助于提升安全素养的做法是  (    )

    ①在传染病易流行的季节,多饮水,外出戴口罩,不到人员密集的地方去   ②上下学结伴而行,不走偏僻小道和人烟稀少等容易遭受侵害的地方

    ③用电、用煤气烧水做饭,不能长时间离开,要专心看守                               ④在户外遇到雷雨天气,应及时用手机告诉家人关闭门窗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21. 2016年3月2日,媒体爆料凭借电视剧《封神榜》中的苏妲己一角走红的演员傅艺伟,因涉嫌容留他人吸毒被朝阳群众举报,目前已被警方拘捕。该案例给青少年带来的警示是(    )

    ①要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远离违法犯罪                 
    ②要避免沾染不良习气,加强自我防范

    ③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④吸毒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要受到刑罚处罚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③④
  • 22. “厌学→逃学→辍学→流失社会→劣迹行为→违法犯罪”,几乎是未成年人走向犯罪道路的行为轨迹。这警示我们(   )

    ①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②大错不要犯,犯点儿小错无所谓

    ③要增强法制观念,重视品德修养

    ④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所以要防微杜渐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23. 2015年2月26日下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大三学生孟瑞鹏,因下水搭救两个女童不幸溺亡。而落水儿童的家长因怕担责赔偿而说谎,称孟瑞鹏是自己掉进水里的。后经警方证实孟瑞鹏有救人行为。孟瑞鹏的救人义举和落水儿童家长的行为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议论。下列网友的说法不正确的(    )

    A . 这说明生活中既有真善美又有假恶丑 B . 真善美会得到人们的点赞,假恶丑会受到人们的谴责 C . 孟瑞鹏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D . 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具备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
  • 24.

    如图漫画“扶还是不扶”启示我们(    )

    ①生活中要弘扬真善美,抵制假恶丑           
    ②加强道德意识,提高法律修养,扶危济困

    ③要明辨是非善恶,铸造良知的标尺           
    ④要学会帮助他人,弘扬社会正气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25. 生活中每个公民都要扮演多种角色并承担多种责任。下列角色和责任相匹配的是(    )

    ①作为行人要遵守交通规则               ②作为朋友要讲究哥们义气

    ③作为游客要保护好名胜古迹           ④作为学生应认真完成各科作业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三、<b >问答题</b>
  • 26. 【解决自身问题 快乐健康成长】

    在学校、社会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那样的事情检验着我们的选择,考验着我们的智慧。请结合下列情境,写出你的解决办法。

    1. (1) 如今,地铁里、饭馆里、乘电梯、家人团聚、朋友聚餐﹣﹣“低头族”忙着看微博、聊微信、玩游戏。“低头族”的队伍正在壮大,从年轻人到中年老人,甚至孩子也加入。

      我建议“低头族”的同学或朋友们:

    2. (2) 七年级学生李浩脾气暴躁,经常为了一点小事与同学闹矛盾。这不,今天刚到学校就与同桌王刚产生了误会,他一边在教室里大声叫骂,一边生气地把凳子摔得震天响。

      见此情景,你会提醒他宣泄情绪时要注意:

    3. (3) 身处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对生活中是非善恶,许多人不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我会这样做出正确的选择:

    4. (4) 青少年学生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如有的学生跟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交往,不仅学会了抽烟、喝酒,还学会了偷盗、抢劫、打架斗殴等。

      为了避免社会不良风气对我的影响,我会:

  • 27. 【抵制不良诱惑 预防违法犯罪】

    15岁的戴某是一名无业少年,每天总是沉迷于网络游戏,平时靠小偷小摸度日。戴某曾因抢劫被人民法院判处拘役。刑满释放后不但不知悔改,而且想尽办法走“偏门”弄钱,他把目光盯上了中小学生。为弄到钱,他伙同同龄的王某、刘某,一个月内5次对12名中小学生进行了持刀拦路抢劫。最终,他被人民法院以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零1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

    某校7年级(1)班同学看到上述案例后,分组进行了讨论。请参与其中完成下列问题。

    1. (1) 在讨论过程中,部分同学对“戴某由小偷小摸逐渐走向持刀拦路抢劫的过程说明了什么?”这一问题不大清楚,请你帮助做出解释。

    2. (2) 二组同学以“上述案例启示我们应怎样做?”为主题进行了激烈讨论。假如你是其中一员,请列出你的发言提纲。

  • 28. 【关注生活问题 做有责任之人】

    现实生活中,由于行为者的动机、目的等不同,人们会做出各种各样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做一个勇于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今年“五一”假期,小杨与妈妈坐车外出旅游。由于旅途疲劳,乘客们都先后睡着了,一向精力旺盛的小杨也开始昏昏欲睡。这时,他隐约感觉到坐在后排的两个男青年离开了座位。他悄悄地回头一看,发现这两个男青年正在别人的旅行包里翻东西,一个念头迅速在他脑海中闪现:有人在偷东西……

    1. (1) 请你为这个故事续写一种可能的结尾。

    2. (2) 下列是部分同学真实的生活情境,如果你发现了类似的言行,会如何对他们进行劝导?(特别提醒:结合所学知识)

      情境

      我会这样劝导

      情境一:今天轮到张强和李华值日,张强抱着篮球对正在扫地的李华说:“哥们儿,你多干点吧,我练球去了。”

      情境二:刘倩在实验室不小心把试管打碎了,悄悄对旁边同学说:“千万别告诉老师,就当作什么事都没发生。”

          情境三:一天篮球比赛时,小明和小强因互不服气,不顾周围同学的劝阻,动起手来,小明失手将小强的眼睛打伤。小强住进了医院,小明的父母赔偿了小强的医药费。小明和小强二人都受到了校纪处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