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小升初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年小升初语文总复习卷(4)

更新时间:2017-05-18 浏览次数:428 类型:二轮复习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huì)  押(jiè)   奄一息(yān)     风全球(mǐ) B . 公(shāo)  伏(quán)   鳞次比(zhì)     首远望(qiáo) C . 取(jué)    子手(kuài)    硕果累(léi)    犊之情(shì) D . (ké)    难(jié)   气吞牛(dǒu)     唯连声(wěi)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误字的一项是(    )

    A . 呵责   忧心忡忡  融会贯通  郑重其事 B . 迁徙   张皇失措  恼羞成怒  不可明状 C . 箫索   烟熏火燎  莫名其妙  冥思苦想 D . 辩别   黯然失色  顾名思义  相得益章
  • 3.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间卧室布置得大方得体,每件物品都放得恰到好处,令人赏心悦目 B .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当不断学习,见异思迁 , 积极进取。 C . 事情还没有到山重水复的地步,只要我们不放弃,就一定会有转机。 D . 刚一开局,他就带着一个“炮”杀一儆百地闯过来。
  • 4. 选择正确答案。

    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_______ , 流出了_______ , 流出了_______

    A . 黄皮肤人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黃土地 B .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人的群落 C .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黄皮肤人的群落 D .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人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 5. 下列诗句中有咏莲的,也有咏菊的,其中咏莲的诗句是(    )。

    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②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③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④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⑤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A . ①③⑤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③④⑤
  • 6. 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B . 李清照是宋代婉约派词人的卓越代表,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 C . 一首律诗分为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D . “初唐四杰”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出自骆宾王的《滕王阁序》。
  • 7. 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究竟采用哪个方案更有利于抢救受伤人员,他不能不__________。
    ②面对成千上万失去家园的受灾同胞,我们怎能袖手__________。
    ③到伦敦去观看奥运会,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种__________。
    ④经过这次打击,他终于__________了:人不能游戏人生。
    A . 思考  凝望  盼望  领悟 B . 思想  眺望  渴望  感悟 C . 深思  观望  奢望  醒悟 D . 沉思  远望  期望  觉悟
二、<b >填空题</b>
  • 8. 读一读,把拼音所表示的词语依次写在括号中。

    我们是pēn  bò欲出的朝阳,我们有péng  bò向上的朝气,我们不怕成长道路的崎岖加diān  bǒ,我们将用理想点燃激情,用智慧bò  jī风浪,踏出一路风景,bō  sǎ一路欢歌…

  • 9. 用“望”字组成六个词语,分别填入这段话中。

    小彼得是一名孤儿,在一家鞋店打工,他非常得到幸福,但他受尽了老板的折磨,生活很是悲惨,他给远在乡下的姥姥写信,姥姥能接他回乡下去。信寄出后,他带着这份美好的天天着,两个月过去了姥姥没有来,他非常。半年后,乡下传来消息:姥姥死了,彼得彻底了。

  • 10. 古人写诗常常“借月抒怀”,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请你也写 出两句这样的“借月抒怀”诗来。

  • 11. 选词填空。

    鼓励  鼓动  鼓舞

    国歌曾经中国人民为建设新中国而艰苦奋斗。

    能得到叶圣陶的指点和,我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

    因为……所以……    即使……也……

    无论……都……      既然……就……

    这歌声,听惯了鸟叫的人,觉察不出跟真夜莺的有什么两样。

    这艘货船,是逆风行驶,帆没有张起来。

    你答应了这件事,你要负责到底,努力做好。

  • 12. 给下列句中画横线的字标注拼音。

    ①作一名医生,理应病人全方位服务。

    ②苏看朋扮演《倚天屠龙记》中的男主

    ③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都情不自地笑出声来。

    ④我们答别人的事,就当信守诺言。

    ⑤面对日渐旺发达的厂子,他高极了。

  • 13. 改正下面成语中的错别字,把改正后的字写在括号里。

    攻无不刻    拔山涉水

    豪不犹豫    应接不瑕

    刻苦专研    调兵遗将

    含苞与放    结尽全力

  • 14.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急走”的意思是;这首诗的作者是代的,描写的是生活的情景。

  • 15.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前后不要重复。

    然大悟    然大物    然泪下

    然无存    然若失    然起敬

  • 16. 名句积累。

    ①不经一事,

    ②宝剑锋从磨砺出,

    ③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中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高适《别董大》中有句与上述诗句中的“无故人”意思相反,这句诗是“”。

    ④有时我们遇到棘手的问题一筹莫展,可经过冥思苦想,会突然发现问题的根源,难题也就迎刃而解,这真可谓“”(填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

  • 17. 按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文学作品。《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美玉无瑕”指的是

三、<b >句型转换</b>
  • 18. 按要求写句子。

    1. (1) 写一个表现读书的句子,用上“如饥似渴”。

    2. (2) 请以“日出”为内容,写一个比喻句和拟人句。

      比喻句:

      拟人句:

    3. (3) 改写句子,使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北京申奥成功,我们非常自豪。

    4. (4) 仿写句子。

      例句: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清风,我将

      如果我是春雨,我将

  • 19. 按要求写句子。

    ①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大好形势,这是事实。(把一般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②电视机里传出雄壮有力的战士们的歌声。(修改病句)

  • 20. 按要求完成句子。

    1. (1) 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关联词语填空)

    2. (2)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轻易不能离开北京的。”(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3. (3) 嘀嘀嗒嗒的喇叭声与人们的喧嚷声汇成了一片。(缩句)

    4. (4) 我的爸爸李大钊已经将要被敌人杀害了。(修改病句)

四、<b >修改病句</b>
五、<b >语言表达</b>
  • 22. 仿写抄写

    1. (1) 花儿以它馥郁的芳香,作为对哺育它的大自然的回报。(仿写)

      作为对的回报。

    2. (2) 以”关爱“为开头,仿写句子。

      关爱是一句问候,给人春天的温暖。关爱是一个眼神,给人无声的祝福,关爱是;关爱是

    3. (3) 很多学校的教学楼、实验楼都是悬挂着一些非常温馨的标语,如“用尊重的态度看待老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请你为教室写一个意思是“禁止高声喧哗”的标语,你会写:

  • 23. 小明吃完饭走出学校食堂,习惯地用餐巾纸把自己的嘴巴擦了擦,随手将纸扔在了地上,同学小涛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哩!”小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随即将纸拾起来,扔进了食堂外面的垃圾箱。

    小涛的言外之意是:

    小明该这样说才得体:

六、<b >书写</b>
七、<b >简答题</b>
  • 25. 综合性学习。

    感恩节是美国和加拿大的节曰,由美国首创,原意是为了感谢印第安人,后来人们常在这一天感谢他人。美国将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加拿大的感恩节则定在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国内有人建议在我国重新选择一个纪念性的日子,设立有中国特色的“感恩节”。

    1. (1) 你觉得需要设立我国的感恩节吗?为什么?

    2. (2) 在以“感恩的心”为主题的班会上,主持人请你谈谈最感谢的人,你会怎样说呢?我最感谢,因为

八、<b >排序题</b>
  • 26. 从上下连贯的角度看,最恰当的一项是(    )。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②但花朵从来都稀落

    ③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

    ④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

    ⑤东一穗西一串伶盯地挂在树梢

    A . ③②④①⑤ B . ②③①⑤④ C . ③②⑤④① D . ②③①④⑤
  • 27. 调整下列句子的顺序,并将序号写在横线上。

    ①它们或往上爬,或从地下钻,或者绕行,直到它们寻找到另一条路线。

    ②蚂蚁从不放弃。

    ③从不放弃,一直寻找一条路线奔向你想去的地方。

    ④如果它奔向某个地方,而你想设法阻止它们,它们就会寻找另一条路线。

    ⑤多么美妙的哲学!

    调整后的顺序是:

九、<b >其他</b>
  • 28. 巧填标点符号。

    有这样一则笑话:一天,一个穷秀才到朋友家做客。主人嫌他穷,不想留他,但又不好开口。恰好这时下起雨来,主人便在纸上写了“下雨天留客天天 留我不留”这样一句话,没有加标点。穷秀才看完后,拿起笔给这句话加上标点。主人一看,只好留下他了。

    这句话主、客二人是怎样断句的?

    主: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客: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十、<b >现代文阅读</b>
  • 29. 阅读理解。

    你知道吗

        ①你知道PM2.5吗?

        ②PM2.5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 也叫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PM2.5主要来源于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 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对空气质量有重要影响。PM2.5因为颗粒细 小,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 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③按国家最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2.5日平均浓度限值为75微克/立 方米,低于该数值的为良好,高于该数值的则有不同程度的污染。这是某日江苏 南京三个监测点数据统计表:

    监测点

    监测点一

    监测点二

    监测点三

    PM2.5日平均浓度 (微克/立方米)

    106

    133

    117

    1. (1) 第②自然段依次介绍了PM2.5的哪些知识?照样子,概括地写下来。

      什么是 PM2.5:①—②—③

    2. (2) 品一品:画线句子使用了的说明方法。使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是

    3. (3) 议一议:根据某日江苏南京三个监测点数据统计表,你觉得当天南京的环境空气质量如何?为什么?

  • 30. 现代文阅读

    生命的礼物

        那年,在美国考得驾驶执照,同时发给一张淡红色的小卡,卡上写着:按照统 一的人体捐献法规,当我死之时,我作如下选择:

    a.捐献我的任一器官和部件。

    b.捐献我的心脏起搏器官(植入日期为某年某月某日)

    c.捐献下列部件和器官——

    d.不捐献我的任一器官部件和心脏起搏器。

        以下是亲笔签名和日期。

        真新鲜!要是我母亲见了,一定大惊失色。美国人简直是疯子!她虽然不相 信“来生转世”之类的说法,但刚领到驾驶执照就谈死,她会认为“不作兴”。再说 捐献器官,把尸体弄得支离破碎,她会认为太残酷。不过,我在a项上作了选择,就是说,一旦发生意外而死亡,我愿意捐献我的任何一个器官和部件。我签上自己的大名,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我端详这张驾驶执照,想象万一我遭不测,警察和救护人员赶到现场,翻开驾 反灰照一眼就能看见“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就会立即拿我的器官去解救另一个垂危的生命……这是一份生命的礼物,赐予和被赐予都是一种幸福。美国大多 数人都愿意作这种选择,我非常赞成这种做法。只是当时,我不曾将此事告诉母亲,怕她整天提心吊胆。

        不久前,在一份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一美国青年在一场车祸中不幸丧生,根据他生前的愿望,医生摘取了他身上所有的可供利用的器官。两只肾脏分别移植 给当地和欧洲的两名肾功能衰竭者,心胜和肝脏分别移植给两名濒临死亡的患者,两只眼球给两个失明者作了角膜移植。这位青年捐献的生命礼物,使四个垂死者重获新生,两个盲人重见光明。当记者访问这个青年的母亲时,她说,她为儿子的行为感到骄傲,同时她还感谢那些接受她儿子器官的人。他们使她儿子的一部分在他们体内存活,她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的儿子!

        我把文章拿去读给我80岁的母亲听,她听了半晌不说话,最后她缓缓地说这个母亲实在了不起只是我这样老的器官不知还能不能派上用场 我激动得一把抱住她:“你真是我的好妈妈!”

    1. (1) 给文章倒数第2自然段缺标点的地方补上标点符号。

    2. (2)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残酷    延续    激动

    3. (3) 将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

      ①医生摘取了他身上所有的可供利用的器官。(改成“被”字句)

      ②她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改成反问句)

    4. (4) 在“人体捐献法规”中a项是“任一器官和部件”,“任一”可否换成“所有”?为什么?(简要回答)

    5. (5) 文章开头详细描写捐献卡的目的是什么?

    6. (6)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 在驾驶执照正面”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7. (7) 文中“她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一句中“另一种形式”是指

  • 31. 阅读理解。
    我的小河
    小河是地球母亲最珍爱的女儿。她A的身躯绝对禁不起淤塞的折磨和污染的强暴。可令我不安的是,小河也往往难逃B了。流经城市的小河,往往也出现了污染,她们被迫吞咽着污垢,一些漂浮物随波逐流,玷污了小河清白的面容;还有一些人,自以为高明,把小河的水抽干, 把河床用水泥彻起来,如同一个温柔美丽的少女,硬给她穿上一层厚厚而又冰冷的盔甲。
    小河于是就切断了与大地母亲的血脉,而变成了一个池子,一个地沟。人们还不时在小河上加个橡皮坝之类的营生,把一条完整的小河切成一段一段的格子。如今,清澈美丽的小河越来越少了,不是被肢解,就是被渠化,而地处偏远的小河,随着人类的涉足,也面临着污染的威胁。
    期待有一天,人类将停止一切污染的恶行,学会与大自然hé xié( )相处。
    期待那一天,鱼儿在小河中欢快地跳跃,垂柳在河畔的微风中婆娑起舞,鸟儿在枝头细细地诉说。
    期待那一天,我们可以在家乡清澈的小河里愉快地畅游,青山绿水装点着我们金色的梦境,绿色的原野盛满了我们美好的希望。
    期待那一天,碧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皎洁的月光撒满星夜,我和我的小河共同mù yù( )在温柔的月色下,相伴而行,直到永远……
    我是多么想念那天生丽质、自然朴素的小河,我又是多么珍惜那温柔动人,善解人意的小河啊!我要用毕生的精力去呵护那条永远属于我,在我心中不曾污染、永不干涸的小河!
    1. (1) 给加横线字注音或读拼音写汉字。

               hé xié相处      mù yù

    2. (2) 选词填空。

      在A处该填的词语是。(柔弱  软弱  脆弱)

      在B处该填的词语是。(命运  厄运  幸运)

    3. (3) 把下面句子改成反问句。

      昔日被污染的肮脏不堪的小河又变得清澈美丽,大家都很高兴。

    4. (4) 模仿第四自然段的结构,以“大海”为主题,写几句话。

      期待那一天,

    5. (5) 你认为本文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32. 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小题。

        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俄,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 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 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来,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她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面前,大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 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小女孩想:

    1. (1) 作者提到“大年夜”是为了突出小女孩的

    2. (2) 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小女孩在抽出第一根火柴前心中在想些什么?读到这里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

    3. (3) 品读“她的一双小手……”一节内容,将下面4个词语按小女孩心情变化的顺序重新排列。

      惊喜;失望;犹豫;满足;

    4. (4) 续写结尾,填在下面横线上。

  • 33. 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小题。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背着标杆、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詹天佑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还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

    1. (1) 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2. (2) 找出排比句,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什么?

    3. (3) 想一想作者围绕勘测线路,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4. (4)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①这句话表现了詹天佑的精神。

      ②选词填空。

      精密    周密

      的仪器    的计划

      的观察    的勘测

    5. (5) 用“”划出具体描写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的句子。

    6. (6) 詹天佑这样做的力量源泉是什么呢?

十一、<b >文言文阅读</b>
  • 34. 文言文阅读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巳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ƒ乎?” 平公曰:“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1. (1) 解释文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暮: 闻: 善:

    2. (2) 用“/”划分画线句子的朗读节奏。

      盲  臣  安  敢  戏  其  君  乎?

    3. (3) 文中师旷连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

十二、<b >书面表达</b>
  • 35. 作文。

    题目:_______是最美的行囊

    要求:

    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渴望”“微笑”“自信”“关爱”“思念”等,也可自行填 词),然后作文。

    ②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③不少于45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