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黄浦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物理期终调研试卷

更新时间:2019-06-18 浏览次数:215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首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   )
    A . 奥斯特 B . 法拉第 C . 麦克斯韦 D . 赫兹
  • 2. 下列装置中,可以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 . 发电机 B . 电动机 C . 电饭锅 D . 电热毯
  • 3. 下列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
    A . 韦伯 B . 牛顿 C . 安培 D . 特斯拉
  • 4.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每秒的速度增量总是(   )
    A . 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B . 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C . 大小不等,方向不同 D .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 5. 下面的文字来自一篇报道 :“G1次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驶出北京南站,瞬间提速。15分钟后,激动人心的数字出现在屏幕上:350千米/小时!历经4小时28分钟的飞驰,抵达上海虹桥站。350公里时速的正式运营,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根据报道可知(   )
    A . 该列车在前15分钟内的平均速率是350km/h B . 该列车在前15分钟内行驶的路程是87.5km C . 屏幕上的数字“350千米/小时”表示列车当时的瞬时速率 D . 列车从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行驶的路程为1563km
  • 6. 某种自动扶梯,无人乘行时运转很慢,当有人站上去后会先慢慢加速。一顾客乘这种扶梯上楼,如下图所示。在电梯加速向上运行的过程中,他所受力的示意图是(   )

    A . B . C . D .
  • 7. 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A球用一根有弹性的细绳悬挂,B球用一根无弹性的细绳悬挂,悬点等高。将两细绳拉至水平且保持为原长,由静止释放后,A、B球下落经过的最低点恰好等高。以悬点为零势能面,两球在最低点处具有相同的(   )

    A . 重力势能 B . 动能 C . 向心力 D . 加速度
  • 8. 如图所示,两个卫星A、B绕着同一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分别为RA和RB(RA>RB),已知A、B的运行周期分别为TA、TB , 线速度分别为vA、vB , 则(   )

    A . TA>TB , vA>vB B . TA>TB , vA<vB C . TA<TB , vA>vB D . TA<TB , vA<vB
  • 9. 一带正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直线运动,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tA、tB时刻粒子分别经过A点和B点,设A、B两点的场强大小分别为EA、EB , 电势分别为φA、φB , 则(   )

    A . EA>EB , φAB B . EA<EB , φAB C . EA>EB , φAB D . EA<EB , φAB
  • 10. 如图所示,挡板A与B中间有一个重为G的光滑球,开始时A竖直,A、B间成α角,则在α角缓慢增大至90°的过程中(   )

    A . 若A板固定,则小球对A板的压力不断增大 B . 若A板固定,则小球对A板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C . 若B板固定,则小球对A板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D . 若B板固定,则小球对A板的压力不断减小
  • 11. 如图所示电路中,R1为滑动变阻器,R2为定值电阻,A1、A2为理想电流表。闭合电键,A1、A2的示数分别为I1、I2。将R1的滑动头从左向右滑动,则(   )

    A . I1一直增大,I2先减小后增大 B . I1一直增大,I2一直增大 C . I1先减小后增大,I2先减小后增大 D . I1先减小后增大,I2一直增大
  • 12. 如图所示,水平导轨接有电源,导轨上固定有三根用同种材料制作的导体棒a、b、c,其中b最短,c为直径与b等长的半圆,导体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导轨电阻不计。现将装置置于向下的匀强磁场中,接通电源后,三根导体棒中均有电流通过,则它们受到安培力的大小关系为(   )

    A . Fa>Fb=Fc B . Fa=Fb>Fc C . Fa=Fb=Fc D . Fa>Fb>Fc
二、填空题
  • 13. 下图为一列沿x轴传播的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此时质点b的速度方向为y轴正向,则该波的传播方向向;若经过0.1s第一次重复出现如图所示的波形,则该波的波速大小为m/s。

  • 14. 如图,A、B两个线圈置于同一水平桌面上,从上往下看,A线圈通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则B线圈内的磁场方向为向(选填“上”或“下”);当A线圈电流增大时,B线圈会产生(选填“顺”或“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 15. 如图所示,三条平行等距的虚线表示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电势值分别为-10V、0V、10V,实线是一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的运动轨迹, a、c为轨迹上的两点,粒子的带电量为2×10-9C。则粒子带电,粒子从a点运动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J。

  • 16. 地震发生时会产生两种主要的地震波——横波和纵波,这两种波的传播速度和破坏力如表格所示。2018年11月26日07时57分25秒,台湾海峡发生6.2级地震,福建地震局的观测系统首先捕捉到波(选填“横”或“纵”),于07时57分52秒发布了地震预警信息;距离地震中心140km的厦门市民在手机上收到预警信息后再过s才会有强烈的震感。

三、实验题
  • 17. 用DIS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电路如图A.所示,定值电阻R0阻值为3Ω。闭合电键,调节电阻箱R,记录电阻箱的阻值R和相应的电流表示数I,在 -R坐标系中得到如图B.所示图线,由图线可得该电源电动势为V,内阻为Ω。

  • 18. 某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①、②是两个固定的、用来测速度的传感器,已测出两传感器中心间的距离为L。滑块上固定有挡光片。轨道倾斜放置,滑块由静止释放后在轨道上匀加速下滑。

    1. (1) 传感器①、②的名称是,小车上挡光片的宽度越(选填“宽”或“窄”),实验中测得的速度越趋近于挡光片前端经过传感器时的速度。
    2. (2) 实验中,传感器①、②测得的值分别为v1和v2 , 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3. (3) 为了得出滑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他们还测量出了斜面的倾角θ,则计算滑块与轨道间动摩擦因数μ的表达式为(重力加速度取g),其中主要用到的物理定律是(单选)

      A.惯性定律              B.牛顿第二定律 

      C.牛顿第三定律         D.机械能守恒定律

四、解答题
  • 19. 如图A.所示,质量为60 kg的消防队员从一根固定的竖直金属杆上由静止滑下,经2.5 s落地。消防队员下滑过程中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B.所示。取g=10 m/s2 , 求:

    1. (1) 消防员在加速下滑和减速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f1和f2
    2. (2) 他下滑的高度H;
    3. (3) 他克服摩擦力做的总功W。
  • 20. 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竖直放置,导轨间距L=0.5m,电阻不计。有界匀强磁场的上下两界面水平,间距H=1.35m,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两个完全相同的导体棒①、②水平置于导轨上,离磁场上边界的距离h=0.45m。每根导体棒的质量m=0.08kg、电阻R=0.3Ω。静止释放导体棒①,①进入磁场时恰好开始做匀速运动,此时再由静止释放导体棒②。求:(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导体棒与导轨始终良好接触。)

    1. (1) 导体棒①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v1
    2. (2)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
    3. (3) 导体棒①离开磁场时的速度大小v2
    4. (4) 分析并说明从导体棒①开始运动到导体棒②离开磁场的过程中,回路中电流的变化情况。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