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台州市2019年科学中考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19-07-25 浏览次数:508 类型:中考模拟
一、<h1 >单选题(共 15 题,共 60 分)</h1>
  • 1.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稀释浓硫酸 B . 收集氧气 C . 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D . 加热液体
  • 2. (2019九上·宁波期末) 民以食为天,每天吃适量有营养的食物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处于最佳状态。下列食谱中,其中蛋白质含量最丰富的是( )
    A . 香蕉、苹果 B . 南瓜、黄瓜 C . 米饭、馒头 D . 鲜鱼、鸡蛋
  • 3.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 . 行李包下安装轮子 B . 冰壶表面打磨得很光滑 C . 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D . 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
  • 4. 如图是一初中(科学)课本,下列对此课本的估测值与真实值最接近的是( )

    A . 长度约为 26 厘米 B . 质量约为 2 千克 C . 重力约为 0.2 牛 D . 平放时对桌面压强约为 2 帕
  • 5. 下列四个现象中,可以用光的反射原理来解释的是( )
    A . 水中的筷子“折了” B . 小孔成像 C . 水中塔的倒影 D . 地面上人的影子
  • 6. 小科同学对十字路口的红、绿交通信号灯进行了观察,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控制红、绿灯的电路图,你认为可行的是( )
    A . B . C . D .
  • 7. 某同学在操作显微镜时,双眼注视镜头(如图),其目的是为了(  )

    A . 调节光圈大小以得到明亮视野 B . 防止物镜下降过程中压到玻片 C . 使镜筒缓慢上升以寻找清晰物像 D . 将观察对象移至视野中央
  • 8. 2019 年 6 月 21 日(农历五月十九)是夏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当天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 B . 当天晚上的月相是下弦月 C . 这一天地球运行在右图中的 d 位置处 D . 如图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为自东向西
  • 9. 我国科学家创造性地构建了“单中心铁催化剂”,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该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物与生成物共有 4 种分子 B . 生成物之一为H2O C . 反应后催化剂质量增加 D .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 10. 将水草和鱼等放入盛有水的大玻璃瓶中,做成如图所示的生态瓶,密闭后置于光照、温度等适宜条件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水草为鱼的生存提供了氧气 B . 鱼可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CO2 C . 若该玻璃瓶长久置于黑暗中,水草、鱼、螺将会死亡 D . 随着能量的消耗,整个生态瓶的质量会逐渐减小
  • 11. (2018九上·宁波月考) 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错.误.的是( )
    A . 溶液的 pH 由小到大 B . 不同种原子间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C . 含铁化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 D . 含氮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低到高
  • 12. 下列四图中,有关实验设计与表述正确的是( )

    A . 图甲可用来演示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 B . 图乙可用来演示电磁感应现象 C . 图丙可用来演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D . 图丁可用来演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 13. “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下不属于该研究方法的是( )
    A . 研究宇宙膨胀实验 B . 汽油机工作原理 C . 甲烷气体燃烧 D . 地球形状的研究
  • 14. 小明向盛有盐酸和氯化镁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为判断反应后溶液的成分,他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a于试管中,用下表中的试剂进行实验,相应的结果错误的是( )

    选项

    试剂

    现象和结论

    A

    氧化铁粉末

    溶液变为黄色,则溶液一定有MgCl2

    B

    铁粉

    无明显现象,则溶液中一定有两种溶质

    C

    NaOH溶液

    无明显现象,则溶液中可能有NaOH

    D

    氯化铁溶液

    有红褐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有两种溶质

    A . A B . B C . C D . D
  • 15. (2018八上·金华月考) 如图所示,a、b、c 是三个实心小球,其中 a 与 b 质量相等,b 与 c 体积相同,放入水中后,a 球漂浮、b 球悬浮、c 球沉底。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它们的体积关系是:Va<Vb=Vc B . 它们的重力关系是:Ga=Gb>Gc C . 它们所受的浮力关系是:Fa=Fb=Fc D . 它们的密度关系是:ρabc
二、<h1 >填空题(共 9 题,共 40 分)</h1>
  • 16. 在妈妈的精心呵护下,小芳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了美丽的少女。请回答:

    1. (1) A 表示受精过程,该过程是在妈妈体内的中完成的。
    2. (2) D 中的 4 是受精卵经过分裂、生长、分化等复杂过程而形成的,其生长发育的主要场所在
  • 17. 2019 年 5 月 12 日是汶川地震 11 周年纪念日。

    甲  

    1. (1) 下列关于地震发生时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 在六楼的同学选择坐电梯尽快逃生 B . 室外的同学跑到教室内躲避 C . 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可用书包、枕头、靠垫等保护头部 D . 如果被埋压废墟下,不哭喊,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
    2. (2) 从板块构造角度分析,四川省位于板块的,容易发生地震。
    3. (3) 如图乙为地球内部三层结构示意图,A 处为汶川地震震源所在的位置,A 处位于(填地层结构名称)。
  • 18. 据媒体报导,英国农夫用精选出的种子培育了重达 680 公斤的巨型南瓜。请回答:

    1. (1) 该巨型南瓜与普通南瓜在性状上的差异,是由决定的。
    2. (2) 食用南瓜后,糖类物质被消化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一段时间后,发现人体血糖含量并不会明显增加,这与(填一激素名称) 的调节密切相关。
  • 19. 如图甲是人正常眼球解剖图。

      

    1. (1) 若在离眼球前较远处放置一支图乙蜡烛,则在视网膜上可成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图丙中的(选字母)。
    2. (2) 眼球中的视网膜能感受光的刺激,视网膜相当于反射弧组成部分中的
    3. (3) 泪腺分泌的泪液中含有杀菌物质—溶菌酶,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属于(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 20. 炎炎夏日,冰激凌店推出了一种可以“冒烟”的冰激凌(如图)。它的制作并不难,就是利用沸点为-196℃的液氮(填物态变化名称)吸热,瞬间使冰激凌(填“吸热”或“放热”)凝固,“冒烟”的冰激凌就做成了。

  • 21. 某同学对酸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归纳,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性质 3 箭头上方的反应物质类别为
    2. (2) 根据性质 5,硫酸可以与下列哪些物质发生反应    
      A . 烧碱溶液 B . 纯碱溶液 C . 氯化钡溶液 D . 食盐溶液
  • 22. 小华学习了“生物类群”后,对生物的分类产生了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编造了一张植物分类检索表:

    请回答:

    1. (1) b 处应填上
    2. (2) 小华在一次野外活动时,采集到甲、乙、丙 3 种植物,通过观察标注了它们在检索表中的位置。这 3 种植物中,共同特征比较多的两种植物是
  • 23. 由一种盐和一种碱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按如图的步骤进行实验。请回答:

    1. (1) 无色滤液 A 是(填化学式)。
    2. (2) 若固体中的盐不含氢元素,则这种固体混合物可能是(填化学式)。
  • 24. (2017七上·乐清期中) 小明想制造出一杆能直接测出液体密度的杆秤。在秤盘中放一个容积为500mL、质量为300g的玻璃容器,然后在杆秤的某些刻度上标上密度值,就制成了一杆简单而实用的液体密度秤(如图所示)。只要在玻璃容器中加500mL的待测液体,就可以直接“称”出该液体的密度:


    1. (1) 在这杆秤上,密度为“0”的刻度应标在原刻度kg处。
    2. (2) 杆秤上“0.9kg” 刻度处所对应的液体的密度为
三、<b >实验探究题(共 5 题,共 45 分)</b>
  • 25. 如图是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的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验证实验。请根据图示进行思考回答:(假设甲、乙两组药品混合前质量均为 m 前,混合后质量均为 m 后)

    1. (1) 你认为甲组能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填“能”或“否”)。
    2. (2) 乙组物质混合前、后质量关系为:m 前=m 后,乙组同学认为实验成功,甲组同学认为该实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原因是
  • 26.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实验中,小明用弹簧秤水平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匀速滑动(如图),进行了 6 次测定,实验数据整理如下表。(木块因纹路不同,侧面比正面粗糙)

    1. (1) 小明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弹簧秤的拉力大小相等,理由是
    2. (2) 比较分析实验次数 1、2、3 或 4、5、6,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 (3) 比较实验次数 1 和 4,小明发现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同,小明认为有可能是由于接触面积的大小不同引起的。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在不增加任何辅助工具的前提下,请你简要设计实验方案
  • 27. 已知酵母菌中含过氧化氢酶,能催化分解过氧化氢。小金据此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探究温度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图甲为实验装置示意图。

    ①选用 2 套图甲装置分别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将表中所示液体吸入相应注射器中;

    ②将装置恒温 10 分钟后,观察并记录各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

    ③打开止水夹,将注射器 A 中的液体缓慢推至 B 中后再夹紧止水夹,恒温 5 分钟后, 观察并记录注射器 B 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重复实验 3 次并取平均值;

    ④改变实验温度(温度设置:0℃、10℃、20℃、30℃、40℃、50℃、60℃),重复①②

    ③步骤。

    在不同温度下,步骤②中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均为 0,步骤③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注射器 B 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1. (1) 对照组的注射器 B 中应吸入
    2. (2) 由图乙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3. (3) 过氧化氢因其加热自分解的性质,一般不作为探究温度对酶催化作用影响的实验材料。小金认为在一定条件下,过氧化氢作为探究温度对酶催化作用影响的实验材料是可行的,请从本实验的结果说明他的理由
  • 28. (2018九上·天台月考) 某混合气体由CO、CO2、SO2三种气体组成,某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相关实验:

    【查阅资料】①SO2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②SO2 易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被吸收,并能使其褪色;③SO2 能使氢氧化钡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④CO和CO2均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不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实验研究】为验证这三种气体,同学们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事实与结论】通过实验验证了以上三种气体都存在。

    1. (1) 装置 A 的作用是
    2. (2) 能证明气体中含有 CO2的现象是
    3. (3) 【反思与评价】

      若装置按C→D→A→B→E的顺序连接,则无法验证的气体是

    4. (4) 有同学提出上述原装置中省略D装置也能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该同学的设计有无道理并说明理由
  • 29. “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的电路图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为 6V,小灯泡 L 的额定电压为 2.5V,电阻约为 10Ω,可供选用的滑动变阻器 R1 和 R2 的最大阻值分别为 10Ω 和 50Ω。

    甲  

    1. (1) 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成的U—I 图象,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过程中,小灯泡的电阻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2) 还有一组同学没有电压表,而是利用两只电流表和一个阻值已知的电阻 R0 , 其它元件与前面相同,仍然完成了实验。请在虚线方框内画出该组同学实验的电路图并写出实验方案。
四、<h1 >解答题(共 7 题,共 55 分)</h1>
  • 30. 胶原蛋白是一类动物蛋白质,目前市场出现了各种胶原蛋白保健品,号称能唤醒肌肤、焕发青春。如图是顾客(我)和客服之间的对话。

    请分析:

    1. (1) 胶原蛋白通过口服,在(填消化道名称)被彻底消化成氨基酸。该场所也是人体营养物质主要的吸收场所,这与以下特点有关。

      ①很长;②有多种消化液;③绒毛大大增加与营养物质的接触面积;④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2. (2) 该客服的回答有什么不符合科学之处?
  • 31. 某化肥厂的产品包装广告如图:

    1. (1) 硝酸铵由种元素组成。
    2. (2) 硝酸铵中氮与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3. (3) 通过计算说明该广告否真实?
  • 32. 国产大飞机 C919 在上海浦东机场首飞成功!中国商飞与波音、空客一样跻身大型客机的制造行列中,开启了中国民航的新时代!C919 的标准航程为 4075km,飞行速度为0.785~0.82 马赫(马赫为速度单位, 1 马赫=340m/s ), 最大起飞质量为72t。

    1. (1) C919  在飞行过程中,以飞机为参照物,座位上的乘客是(选填“运动” 或“静止”)的。
    2. (2) 飞机满载静止在停机坪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多大?
    3. (3) 如果该飞机以 0.8 马赫的速度匀速飞行,则完成一个标准航程需要多少小时?(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33. 小曹老师用可乐瓶、橡胶塞、自行车胎气门芯、打气筒、温度传感器等自制了一个气体对外做功实验装置。老师用气筒向塑料瓶内不断充气,同学们看到瓶塞被弹出,瓶内出现白雾,同时电脑屏幕记录了瓶内温度变化曲线,你能解释看到这些现象的原理吗?

  • 34.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表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20

    30

    溶解度/g

    15

    25

    50

    15

    20

    30

    1. (1) 20℃时,将 15g 的甲物质加入 50g 水中,甲物质(选填“有”或“没有”)全部溶解,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
    2. (2) 某同学欲将 20℃时 300g、20%的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他采用恒温蒸发水的方法,并进行了如下计算:

      解:设蒸发水的质量为 m,

      300g×20%= (300g﹣m)×40%

      解得:m=150g

      试分析:他能否达到目的,并说明理由。

  • 35. 石灰石是制造水泥、石灰、轻质碳酸钙的主要原料来源。某校科学探究小组同学把一块从山中捡来的石灰石做纯度分析,进行了如下实验:他们取了若干块矿石样品,对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了以下的办法:取用 8g 这种石灰石样品,把 40g 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反应生成的氯化钙能溶于水,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质量(g)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质量(g)

    5.5

    m

    1.6

    1.6

    1. (1) 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 (2) 上表中的 m=
    3. (3) 整个实验过程中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
  • 36. 电压力锅结合了压力锅和电饭锅的优点,是现代人喜欢的厨房用具。图甲是某品牌电压力锅的简化电路图,R1 为加热电阻,R2 为保温电阻,S1 为电源开关,S2 为压力开关。加热时 S2 与触点 a 接通,R1 工作;保温时 S2 与触点 b 接通,R2 工作。电压力锅的其他参数见铭牌。

      

    1. (1) 当电压力锅内的气压达到设定值时水沸腾。此时,水的温度100℃(填“>”、“=”或“<”)。
    2. (2) 计算保温电阻 R2 正常工作时的阻值。
    3. (3) 图乙表示电压力锅工作时电功率与时间的关系。阴影部分面积表示,并列式计算它的大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