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3年海南省高考物理试卷

更新时间:2017-05-18 浏览次数:587 类型:高考真卷
一、<b >单项选择题</b>
  • 1.

    如图,电荷量为q1和q2的两个点电荷分别位于P点和Q点.已知在P、Q连线上某点R处的电场强度为零,且PR=2RQ.则(   )

    A . q1=2q2 B . q1=4q2 C . q1=﹣2q2 D . q1=﹣4q2
  • 2. 一质点受多个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现使其中一个力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再沿原方向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在此过程中,其它力保持不变,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a和速度大小v的变化情况是(   )

    A . a和v都始终增大 B . a和v都先增大后减小 C . a先增大后减小,v始终增大 D . a和v都先减小后增大
  • 3.

    通过一阻值R=100Ω的电阻的交变电流如图所示,其周期为1s.电阻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   )

    A . 12V B . 4 V C . 15V D . 8 V
  • 4.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v﹣t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

    A . B . C . D .
  • 5.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由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中轨道卫星和倾斜同步卫星组成.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中轨道卫星都在圆轨道上运行,它们距地面的高度分别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和3.4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静止轨道卫星的周期约为中轨道卫星的2倍 B . 静止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大小约为中轨道卫星的2倍 C . 静止轨道卫星的角速度大小约为中轨道卫星的 D . 静止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约为中轨道卫星的
  • 6.

    如图,水平桌面上固定有一半径为R的金属细圆环,环面水平,圆环每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空间有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下;一长度为2R、电阻可忽略的导体棒置于圆环左侧并与环相切,切点为棒的中点.棒在拉力的作用下以恒定加速度a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运动过程中棒与圆环接触良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拉力的大小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B . 棒通过整个圆环所用的时间为 C . 棒经过环心时流过棒的电流为 D . 棒经过环心时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
二、<b >多项选择题</b>
  • 7. 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 . 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 B . 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运动必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C . 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D . 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 8. 关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做速率逐渐增加的直线运动时,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 B . 物体做变速率曲线运动时,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定改变 C . 物体做变速率圆周运动时,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定指向圆心 D . 物体做匀速率曲线运动时,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总是与速度方向垂直
  • 9.

    三条在同一平面(纸面)内的长直绝缘导线组成一等边三角形,在导线中通过的电流均为I,方向如图所示.a、b和c三点分别位于三角形的三个顶角的平分线上,且到相应顶点的距离相等.将a、b和c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记为B1、B2和B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B1=B2<B3 B . B1=B2=B3 C . a和b处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c处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D . a处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b和c处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 10.

    如图,在水平光滑桌面上,两相同的矩形刚性小线圈分别叠放在固定的绝缘矩形金属框的左右两边上,且每个小线圈都各有一半面积在金属框内,在金属框接通逆时针方向电流的瞬间(   )

    A . 两小线圈会有相互靠拢的趋势 B . 两小线圈会有相互远离的趋势 C . 两小线圈中感应电流都沿顺时针方向 D . 左边小线圈中感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右边小线圈中感应电流沿逆时针方向
三、<b >实验题</b>
  • 11.

    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9.80m/s2 . 实验中该同学得到的一条点迹清晰的完整纸带如图(b)所示.纸带上的第一个点记为O,另选连续的三个点A、B、C进行测量,图中给出了这三个点到O点的距离hA、hB和hC的值.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 (1) 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物速度的大小vB=m/s;

    2. (2) 通过分析该同学测量的实验数据,他的实验结果是否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简要说明分析的依据.

  • 12.

    某同学将量程为200μA、内阻为500Ω的表头μA改装成量程为1mA和10mA的双量程电流表,设计电路如图(a)所示.定值电阻R1=500Ω,R2和R3的值待定,S为单刀双掷开关,A、B为接线柱.回答下列问题:

    1. (1)

      按图(a)在图(b)中将实物连线;

    2. (2) 表笔a的颜色为色(填“红”或“黑”)

    3. (3) 将开关S置于“1”挡时,量程为mA;

    4. (4) 定值电阻的阻值R2=Ω,R3=Ω.(结果取3位有效数字)

    5. (5)

      利用改装的电流表进行某次测量时,S置于“2”挡,表头指示如图(c)所示,则所测量电流的值为mA.

四、<b >计算题</b>
  • 13. 一质量m=0.6kg的物体以v0=20m/s的初速度从倾角为30°的斜坡底端沿斜坡向上运动.当物体向上滑到某一位置时,其动能减少了△Ek=18J,机械能减少了△E=3J.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 , 求:

    1. (1) 物体向上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

    2. (2) 物体返回斜坡底端时的动能.

  • 14.

    如图,纸面内有E、F、G三点,∠GEF=30°,∠EFG=135°.空间有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先使带有电荷量为q(q>0)的点电荷a在纸面内垂直于EF从F点射出,其轨迹经过G点;再使带有同样电荷量的点电荷b在纸面内与EF成一定角度从E点射出,其轨迹也经过G点.两点电荷从射出到经过G点所用的时间相同,且经过G点时的速度方向也相同.已知点电荷a的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R,不计重力.求:

    1. (1) 点电荷a从射出到经过G点所用的时间;

    2. (2) 点电荷b的速度大小.

五、<b >选考题</b>
  •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把一枚针轻放在水面上,它会浮在水面,这是由于水表面存在表面张力的缘故 B . 水在涂有油脂的玻璃板上能形成水珠,而在干净的玻璃板上却不能,为是因为油脂使水的表面张力增大的缘故 C . 在围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中,自由飘浮的水滴呈球形,这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D . 在毛细现象中,毛细管中的液面有的升高,有的降低,这与液体的种类和毛细管的材质有关 E . 当两薄玻璃板间夹有一层水膜时,在垂直于玻璃板的方向很难将玻璃板拉开,这是由于水膜具有表面张力的缘故
  • 16.

    如图,一带有活塞的气缸通过底部的水平细管与一个上端开口的竖直管相连,气缸与竖直管的横截面面积之比为3:1,初始时,该装置的底部盛有水银;活塞与水银面之间有一定量的气体,气柱高度为l(以cm为单位);竖直管内的水银面比气缸内的水银面高出 .现使活塞缓慢向上移动 ,这时气缸和竖直管内的水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求初始时气缸内气体的压强(以cmHg为单位).

六、<b >模块3-4试题</b>
  • 17. 下列选项与多普勒效应有关的是(   )

    A . 科学家用激光测量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 B . 医生利用超声波探测病人血管中血液的流速 C . 技术人员用超声波探测金属、陶瓷、混凝土中是否有气泡 D . 交通警察向车辆发射超声波并通过测量反射波的频率确定车辆行进的速度 E . 科学家通过比较星球与地球上同种元素发出光的频率来计算星球远离地球的速度
  • 18.

    如图,三棱镜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A=30°,AC平行于光屏MN,与光屏的距离为L.棱镜对红光的折射率为n1 , 对紫光的折射率为n2 . 一束很细的白光由棱镜的侧面AB垂直射入,直接到达AC面并射出.画出光路示意图,并标出红光和紫光射在光屏上的位置,求红光和紫光在光屏上的位置之间的距离.

七、<b >模块3-5试题</b>
  • 19. 原子核 Th具有天然放射性,它经过若干次α衰变和β衰变后会变成新的原子核.下列原子核中,有三种是 Th衰变过程中可以产生的,它们是(   )

    A . Pb B . Pb C . Po D . Ra E . Ra
  • 20.

    如图,光滑水平面上有三个物块A、B和C,它们具有相同的质量,且位于同一直线上.开始时,三个物块均静止,先让A以一定速度与B碰撞,碰后它们粘在一起,然后又一起与C碰撞并粘在一起,求前后两次碰撞中损失的动能之比.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