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4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生物试卷

更新时间:2017-05-08 浏览次数:207 类型:中考真卷
一、<b >单项选择题</b>
  • 1. 生物的基本特征很多,结核杆菌属于生物的主要理由是(    )

    A . 能使人患结核病 B . 具有新陈代谢现象 C . 能自由运动 D .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2. 下列各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

    A . 蛔虫病和艾滋病 B . 夜盲症和糖尿病 C . 高血压和呆小症 D . 甲亢病和贫血病
  • 3. 下列各项中,属于无性繁殖方式的是(    )

    A . 用大棚播种育秧的方式繁殖水稻 B . 月季通过扦插的方式繁殖新个体 C . 青蛙的受精卵在水中发育成蝌蚪 D . 家鸽以孵卵育雏的方式繁殖后代
  • 4. 1953年,美国科学家米勒等人根据原始地球环境设计进行了一个模拟实验,这个实验证明了(    )

    A . 原始大气成分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物质 B . 原始大气成分能够转变原始生命 C . 有机小分子物质能够转变为有机大分子物质 D . 有机大分子物质能够转变为原始生命
  • 5.

    下面是四个同学观察如图心脏结构图后得出的结论.请你看一看这四位同学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 与心室相连,内流静脉血的血管是[2] B . 体循环起始于图中[6],终止于图中[4] C . 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收缩力最强的是[8] D . [3]的存在使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绝不倒流
  • 6. 关于染色体,DNA和因其关系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DNA分子 B . 一个DNA分子上包含许多基因 C . 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D . 基因是DNA上控制生物性状的片段
  • 7.

    如图是健康成年人肾脏形成尿液过程图,据图进行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图中标号1,2,3所示结构共同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 B . 图中a、b处的生理过程分别是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C . 图中结构[2]内的液体叫原尿,[5]内的液体叫尿液 D . 与[1]内液体相比,[3]内液体中尿素含量大大降低
  • 8. 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 . 给初生婴儿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B . 患过天花的人一般不会再患天花 C . 给健康人注射丙种球蛋白预防流感 D . 白细胞吞噬侵入体内的病菌
  • 9.

    如图是叶片结构示意图,据图进行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叶片呈绿色,是因为图中②和⑤所示结构的细胞内含有叶绿体 B .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需水分由图中结构③中的导管运输而来 C . 叶片上的气孔主要分布在图中结构①上,而在结构④上却很少 D . 图中的结构⑤由保卫细胞构成,是植物蒸腾失水和气体进出的门户
  • 10. 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下列有关叙述中,不属于因果关系的是(    )

    A . 家鸽前肢转化为翼,有利于空中飞行 B . 家兔大脑发达,能适应陆地复杂多变的环境 C . 蝗虫体表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D . 蚯蚓的身体分节,适于生活在湿润的土壤中
  • 11. 有关显微镜使用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对光时应使目镜、物镜、通光孔、光圈和反光镜在一条直线上 B . 应将物镜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C . 用10倍的目镜和20倍的物镜组合观察时,视野将被放大30倍 D . 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更亮,所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更多,细胞体积更大
  • 12.

    如图图甲是阳阳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视野,图乙是欣欣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金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图甲中的②具有细胞核,能够吞噬病菌 B . 图甲中的③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C . 图乙中a、b、c三条血管分别是静脉、毛细血管、动脉 D . 若图乙表示肺部血管,则血液流经b后静脉会变成动脉血
  • 13.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证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通过细胞色素C的研究可以知道生物进化的历程 B . 同源器官的存在,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C . 越是晚期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 D . 达尔文提出较为完善的生物进化学说,其核心是自然选择
  • 14.

    如图是辣椒花和果实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根据图1可知,辣椒花属于两性花 B . 图1中的结构[⑧]和[⑨]共同组成雄蕊 C . 图2中的[④]是由图1中的[⑥]发育来的 D . [②]的数目较多,其原因是每个[③]内有多个[①]
  • 15. 关于生活中生物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利用发酵技术,在鲜奶中加入乳酸菌可制成乳酸制品 B . 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是为了抑制乳酸菌繁殖 C . 白酒的酿造过程中利用了霉菌和酵母菌两种微生物的发酵作用 D . 厨师常在夏天将做好的菜肴放在冰箱中冷藏,其目的是为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 16. 小明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他假期到姥姥家玩时,经常随姥爷下地干活,下面是他和姥爷进行农作物种植后的有关叙述,请你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其中错误的是(    )

    A . 播种前要对土壤进行耕和耙,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B . 播种时要给土壤施农家肥,主要是为了给植物生长提供有机物 C . 播种后要用地膜覆盖,是为了控制温度,有利于种子提早萌发 D . 要适时给庄稼松土,是为了给植物根的呼吸作用提供充足的氧气
二、<b >解答题</b>
  • 17.

    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中的者.

    2. (2) 该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3. (3) 若该草原发生严重鼠害,导致草原退化,原有的生态平衡难以恢复,说明生态系统的能力是有限的.

    4. (4) 某校探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对该区域内兔的毛色遗传做了如下研究,选取三组兔让其自由交配,对所生小兔的毛色进行统计并绘制成如下表格(设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

      组数

      基本交配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数目

      第一组

      白色×白色

      全白

      第二组

      灰色×白色

      灰色46只,白色44只

      第三组

      灰色×灰色

      灰色154,白色51只

      从表中分析可知,在灰色与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色是显性性状;第二组中亲本灰兔的基本组成是

  • 18.

    下面是某校八年级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对校园及其周围的生物进行细心观察后进行的一次小组讨论与交流,请结合下列各图,认真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1. (1) 小组讨论中,阳阳同学认为,图A比图B所示植物更高等,其原因之一是它们的繁殖方式不同,图B所示植物用孢子进行繁殖,而图A所示植物是用进行繁殖.

    2. (2) 明明同学说,从呼吸方式上看,不同的生物,生活环境不同,其呼吸方式也不相同,图D所示动物,其幼体用进行呼吸;图C所示动物在呼吸方面最大的特点是能进行呼吸.

    3. (3) 婧婧同学说,从发育方式上看,图D所示动物在发育过程中,其幼体和成体不仅在外部形态上有较大差异,而且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像这样的发育方式叫做发育;图E所示动物,其体表的外骨骼不能随幼虫身体的长大而生长,所以在幼虫生长发育过程中有现象.

    4. (4) 勇勇同学说,图中F所示动物生活在陆地上,而白鳍豚却生活在水中,两者在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上都有很大差异,但在分类学上,两者却属于同一类动物,其原因之一是两者在生殖发育过程中都具有的特点.

  • 19.

    据统计,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已高达36.7%.预防近视、珍爱双眼、注意用眼卫生,青年要从我做起.下面是某校生物探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对近视形成原因进行的实验探究(图甲表示实验装置,图乙表示眼球结构).请结合图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步骤:

    步骤一:按照图甲装置,调整蜡烛,双凸透镜和白纸板三者之间的距离,直至白纸板上出现一个清晰的物像为止.

    步骤二:把透镜换成一个凸度稍大的双凸透镜,观察白纸板上蜡烛的物像变化.

    步骤三:左右移动白纸板,直到白纸板上再次出现一个清晰的物像为止.

    步骤四:不改变原装置中凸透镜的凸度,只向右移动白纸板的位置,观察白纸板上蜡烛的物像变化.

    1. (1) 小组讨论中,婧婧同学发言说,图甲装置中的双凸透镜是模拟图乙中的结构[] , 该结构曲度的大小可由[]进行调节.

    2. (2) 洋洋同学发言说,图甲中的白纸板是模拟图乙中的结构[] , 我们之所以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该结构上有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线的刺激.

    3. (3) 芳芳同学说,根据对实现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近视形成的可能原因是图乙中的结构[]曲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所致.所以我们要注意用眼卫生,要保护好我们的眼睛.

    4. (4) 莎莎同学发言说,她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一天夜晚看书时突然停电,瞬间眼前一片乌黑,什么都看不见,片刻后才逐渐看见周围的物体,这种变化是由图乙结构中的[]变大所引起的.

    5. (5) 浩浩同学说:“珍爱生命,安全出行”.我国从2013年元月1日起,通过立法加大对闯红灯司机的惩罚力度,司机看见红灯立即停车的反射过程是:“红灯的光线→(用箭头和图乙中番号表示)→神经中枢→效应器→停车”,该反应属于反射.

  • 20.

    英国科学家培根说过:“经由正当研究方法的过程才能得到科学的结论”.科学探究方法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下面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学习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后,回味科学家的探究方法,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体验科学探索历程而进行的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请你认真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探索一:植物靠什么长大?

    17世纪,比例时科学家海尔蒙特猜测植物生长重要的营养是从土壤中获得的.为此他做了柳树苗生长实验,如图1所示:

    探索二:植物能否净化空气?

    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罗斯特勒用一株绿色植物和一只小白鼠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如图2所示:

    1. (1) 分析探索一可知,海尔蒙特的实验证明,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不可能来自土壤,而是来自于

    2. (2) 分析探索二可知,普罗斯特勒的实验证明,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够 . 普罗斯特勒有一次晚上做了同样的实验,结果小白鼠死,分析其原因是植物在夜晚

    3. (3) 探索三:植物在怎样的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

      该兴趣小组同学选择了一种盆栽斑叶植物作为实验材料,该植物的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无叶绿体)界限清晰,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

      实验步骤:

      步骤一:按图3中甲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并将装置置于光下.

      步骤二:6小时后将叶片A,B同时摘下,用图3中乙所示操作进行处理,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A,B两叶片的绿色部分变蓝,非绿色部分不变蓝.

      ①从实验装置看,图甲所示装置可探究的两个变量是

      ②从实验结果分析,A叶片非绿色部分不变蓝,其原因是 , B叶片绿色部分变蓝,其原因是实验前叶片内存有的缘故.

      ③实验现象表明,该实验失败.于是小组同学认真分析实验过程,查找失败的原因,在小组讨论会上,小明同学发言说,要使实验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实验之前应该首先对植物进行处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