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生物试卷

更新时间:2017-05-08 浏览次数:484 类型:中考真卷
一、<b >选择题</b>
  • 1. 家鸽的主要运动方式为(    )

    A . 奔跑 B . 跳跃 C . 飞行 D . 爬行
  • 2. 姚明投篮动作优美,他在运动中起支点和动力作用的分别是(    )

    A . 骨、关节 B . 关节、骨骼肌 C . 骨骼肌、骨 D . 骨、骨骼肌
  • 3. 小明同学刚入学时脊背挺直,三年后发现有些驼背,造成驼背的原因主要是(    )

    A . 长时期营养不良 B . 经常参加体力劳动 C . 长期不注意坐姿 D . 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 4. 秋去冬来,大雁南飞,这一现象属于大雁的(    )

    A . 繁殖行为 B . 防御行为 C . 节律行为 D . 社群行为
  • 5. 用观察法研究动物的行为,必须让动物处于(    )
    A . 实验条件下 B . 研究者设计的环境下 C . 养殖条件下 D . 自然状态下
  • 6. 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

    A . 就地保护 B . 易地保护 C . 法制教育 D . 克隆动物
  • 7. 下列有关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B . 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 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D . 动物能够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
  • 8. 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我国特有珍稀动物的是(    )

    A . 扬子鳄 B . 黑猩猩 C . 中华鲟 D . 大熊猫
  • 9. 艾滋病是一种流行日趋严重的传染病,目前我国感染艾滋病毒的人已超过100万.艾滋病毒所破坏的人体细胞,以及它对人体造成的主要危害分别是(    )

    A . 生殖细胞、生殖能力下降 B . 神经细胞、自我调节能力下降 C . 淋巴细胞、免疫能力下降 D . 血小板、凝血能力下降
  • 10. 腐生性微生物和寄生性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分别属于(    )

    A . 生产者、消费者 B . 消费者、分解者 C . 分解者、消费者 D . 分解者、生产者
  • 11. 人体内有长尾,能游动的细胞是(    )

    A . 卵细胞 B . 精子 C . 肌肉细胞 D . 神经细胞
  • 12. “无心插柳柳成荫”,说明柳树的繁殖方法适宜采用(    )

    A . 扦插 B . 嫁接 C . 压条 D . 有性生殖
  • 13. 能够采蜜的蜜蜂,所处的发育时期是(    )

    A . B . 幼虫 C . D . 成虫
  • 14.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说明了自然界中存在着(    )

    A . 变异 B . 进化 C . 遗传 D . 繁殖
  • 15. 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 苹果的红色与黄色 B . 人头发的直发与卷发 C . 人的身高与肥胖 D . 家兔毛的黑色与白色
  • 16. (2014·南通) 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残翅的昆虫.根据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这种现象是(    )

    A . 上帝创造的结果 B . 人工选择的结果 C . 自然选择的结果 D . 长期使用的结果
  • 17. 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下列行为或特点最先发展的是(    )

    A . 使用工具 B . 两足行走 C . 大脑发达 D . 使用语言
  • 18. “蝗螂捕蝉,黄雀在后”,下列可以体现这一现象的正确食物链是(    )

    A . 螳螂→蝉→黄雀 B . 树→螳螂→蝉→黄雀 C . 蝉→螳螂→黄雀 D . 树→蝉→螳螂→黄雀
  • 19. 发酵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食品加工都是利用乳酸菌发酵的是(    )

    A . 泡菜、酸奶 B . 面包、米酒 C . 泡菜、米酒 D . 馒头、酸奶
  • 20. 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轻温室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下列做法无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

    A . 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 B . 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 C . 积极植材种草,增大绿化面积 D . 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
二、<b >填空题</b>
三、<b >识图题</b>
  • 31.

    生态学家对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植物、鼠类和食鼠动物的生物数量进行较长时间的跟踪调查后,得到如图所示的生物数量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植物属于 , 鼠类属于 . 除了图中表示出来的成分外,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成分还应有和非生物环境.

    2. (2) 图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做 , 它们相互交错形成的网状联系称为

    3. (3) 该草原生态系统中,当草原鼠类数量由A发展到B 时.植物有数量会 , 从而限制鼠群数量的继续增长;同时,食鼠动物的数量会 , 使鼠群数量由B变化到C,从而使草原植被逐渐得到恢复.这说明,生态索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4. (4) 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去分析,图示三类生物中,储存能量最多的是 , 储存能量最少的是

  • 32.

    如图表示人的生殖发育过程,A,B表示相关联的生理过程,a~e表示相应的细胞.据图答下列问题:

    1. (1) a、b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它们的染色体数均为条.这些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和蛋白质.

    2. (2) A表示父亲、母亲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生殖细胞d叫 , 它含有的性染色体是 . 生殖细胞c的染色体数为条.

    3. (3) B过程为受精作用,形成的e细胞叫 , 该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 , 一条来自

    4. (4) 如果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生男孩的概率为

四、<b >分析与探究</b>
  • 33.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材料,下面是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三对果蝇进行的遗传实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组别

    亲代的表现型

    灰身×灰身

    灰身×灰身

    灰身×黑身

    子代表现型

    及数目

    灰身

    101

    75

    51

    黑身

    0

    25

    49

    1. (1) 果蝇的体色,既有灰身的,又有黑身的,这种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

    2. (2) 根据第组实验中亲代与子代的表现型,可判断身为隐性性状.

    3. (3)

      若相关基因用B或b表示,请完成第三组果蝇体色的遗传图解:

      以上遗传图解说明,果蝇性状遗传的原因是控制性状的基因随着代代相传.

  • 34. 水仙花又称凌波仙子,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栽培历史,为中国传统名花之一.某探究小组为了探究“环境条件对水仙花开花时间的影响”,他们选取品种、成熟度和大小等相同的三个具备开花能力的水仙花鳞茎,分为甲、乙、丙三组,同时置于如表所示的环境中进行培养,观察并记录从开始培养到第一朵花开放的时间.

    组别

    平均温度

    光照条件

    其他培养条件

    21℃

    光照充足

    完全相同,且能充分满足水仙花生长发育的需要.

    10℃

    光照充足

    21℃

    光照不足

    请分析回答:

    1. (1) 该探究方案中的实验变量有两个,分别是

    2. (2) 若要通过一次实验就获取比较准确的实验结果,请改正实验中的一处不足:

    3. (3) 若要探多“环境温度对水仙花开花时间是否有影响”,应选抒甲组和组作为对照实验进行比较;如果甲组先开花,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4. (4) 根据上表中的没计方案,你认为该探究小组还要探究的问题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