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邵阳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生物中考模拟试卷(一)

更新时间:2019-04-17 浏览次数:336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17七上·兰州期中) 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绿色肥厚的茎是适应了对(  )的需要?
    A . B . 温度 C . 阳光 D . 空气
  • 2. (2018七上·湘桥期末) 有“活化石”之称,并且是最古老的孑遗种子植物的是下列哪种植物?(   )
    A . 苏铁 B . 银杏 C . 红豆杉 D . 水杉
  • 3. 要想提高温室蔬菜产量,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 . 多施肥 B . 提高室温 C . 增加氧气 D . 增加二氧化碳
  • 4. 阅读如下材料:(甲)小明有一天发现一群蚂蚁在往洞里运食物。(乙)蚂蚁爱吃什么食物呢?(丙)他猜测蚂蚁可能爱吃甜食。(丁)他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糖和盐,把一只蚂蚁放进培养皿,观察蚂蚁的行为。(戊)最后小明断定蚂蚁喜欢吃甜食。以上叙述哪一个是作出假设(    )
    A . B . C . D .
  • 5. (2018七上·临川期末) 下图是菜豆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甲种子最先萌发的是②,它将发育成图乙中的⑧ B . 图甲中④是胚芽,能发育成图乙中的⑥茎和叶 C . ⑤是子叶,它的功能是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 D . 图甲中①是果皮,对幼嫩的胚有保护作用
  • 6. (2018七上·丰台期末) 如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具有保卫细胞的部分是(  )

    A . B . C . ①和② D .
  • 7. 右图示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 膈肌从甲到乙时,呼气 B . 膈肌从甲到乙时,吸气 C . 呼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乙状态 D . 吸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甲状态
  • 8. (2015七上·北京月考) 当心脏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而动脉瓣处于开放状态时,心脏的活动状况是(  )

    A . 心房和心室同时舒张 B . 心房和心室同时收缩 C . 心房收缩,心室舒张 D . 心房舒张,心室收缩
  • 9. (2016七上·无锡月考) 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     )

    ①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②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③生物遗传的多样性  ④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0. (2018·漳州模拟) 下图为几种生物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②可用来制面包和酒 B . ③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 C . ①对污水净化有一定作用 D . ①与④相比,主要区别是没有细胞结构
  • 11. “寨卡”是由寨卡病毒引起并通过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伊蚊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寨卡病毒是该病的传染源 B . 伊蚊的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 C . 寨卡病毒的结构包括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 D . 预防该病,要尽量消灭蚊虫,这属于保护易感染群
  • 12. (2018八上·长春期中) 下列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
    A . 蚯蚓 B . C . 珊瑚虫 D . 苍蝇
  • 13. (2017·港南模拟) 剪取葡萄的一段枝条插入土中,在适宜的条件下能长成一个新个体,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

    A . 组织培养 B . 扦插 C . 嫁接 D . 有性生殖
  • 14. 下列动物类群中,学习行为较复杂的是 (     )

    A . 鱼类 B . 两栖类 C . 爬行类 D . 哺乳类
  • 15. 番茄果皮红色( R )对黄色( r )为显性。若将纯种黄色番茄(rr )的花粉授到红色番茄(RR)的柱头上,则红色番茄植株上所结种子胚的基因型以及果皮颜色分别是( )
    A . 种子胚基因型Rr果皮红色 B . 种子胚基因型Rr果皮黄色 C . 种子胚基因型rr果皮黄色 D . 种子胚基因型 RR果皮红色
  • 16. (2015八上·南安期末) 人体的体细胞、生殖细胞和受精卵中含有的染色体数分别为( )

    A . 23条、23条、23对 B . 23条、23对、23对 C . 23对、23条、23条 D . 23对、23条、23对
  • 17. 近年来,在我国的台湾出现的“超级细菌”,让包括青霉素在内的许多抗生素对其失去作用。由“超级细菌”引发的感染和导致的死亡急剧上升。该类事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 抗生素的生产质量急剧下降 B . 抗生素引发人体的过敏反应 C . “超级细菌”已经变异成为病毒 D . 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抗药性不断增强
  • 18. (2018·淄博) “文明开车,文明行路”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红灯亮起,人体感受光刺激的感受器在视网膜 B . 看到红灯,行人自觉停下等待是非条件反射 C . 斑马线前,司机减速礼让行人是条件反射 D . 严禁“酒驾”,因为酒精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醉状态
二、综合题
  • 19. 如图表示在某晴天的上午,将一盆植物的部分枝叶用于干燥的透明塑料袋罩住,扎紧袋口并置于阳光下.请回答:

    1. (1) 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壁上会出现小水珠,这是植物作用的结果.
    2. (2) 下午打开袋口,迅速将一根带有火星的卫生香伸入袋内,观察到卫生香复燃,说明袋内含有较多的(气体),该气体是通过作用产生的.
    3. (3) 傍晚换上黑色不透光的塑料袋罩上,扎紧袋口.第二天打开,迅速伸进一根燃着的火柴棒,结果火柴棒迅速熄灭.若将该袋内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此时袋内含有较多的(气体),该气体是通过作用产生的.
    4. (4) 上面实验都提出要求“迅速”,简单解释原因:
    5. (5) 粮食存放时间太长,营养会大量减少,原因是
  • 20. 请阅读以下资料:

    资料一:原来人们都以为梢物是“吃土”长大的。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对此提出了质疑,他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把棵2.5千克的柳树一苗种在盛满土的木桶里,每天只用雨水浇灌,5年后,柳树质量增加了80多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了0.1千克。

    资料二: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做了一个经典的实验:①他分别把一支点燃的蜡烛、一只小白鼠放在各自密闭的玻璃罩内,不久蜡烛熄灭、小白鼠很快死亡:②把一盆植物和一支点燃的蜡烛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玻璃罩里,发现蜡烛没有熄灭;③再将一盆植物和小白鼠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发现蜡烛能继续燃烧,小白鼠能正常地活着。

    请回答相关问题:

    1. (1) 海尔蒙特认为这是因为柳树除吸收了土壤中少量的外,还吸收了大量的水,水是合成柳树体内有机物的原料。他忽略了也是合成有机物的原料。
    2. (2) 普利斯特利实验的结论是:
    3. (3) 为了研究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率)的影响,一研究小组开展了实验,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如图所示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注:不考虑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①据图,A点和B点的光合作用强度差异说明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当光照强度大于P点时,继续增加光照强度(会/不会)提高植物光合作用强度。

      ②根据该实验的条件和结果,若要使该植物达到最高光合作用强度,最佳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的组合是

  • 21. 图所示为人的耳及脑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1) 当响起火警讯号时,人们听到了警报声。在上述听觉产生过程中,将声波以振动方式传到内耳的结构是(填字母序号);在振动刺激下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
    2. (2) 人们在跑离火警现场时,结构J所起的作用是。听到警报声人们迅速跑离火警现场,完成这一活动的神经结构是,请用文字和箭头写出上述神经结构完成这一活动的过程
    3. (3) 在上述活动中,人们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是作用的结果。该激素的分泌受的调节控制。
  • 22. 观察经过整理后的人成对染色体排序图,请回答

    1. (1) 图是(填男或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其染色体组成是。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两种物质组成的。
    2. (2) 如果一对夫妇面颊上都有酒窝,他们生育了一个有酒窝的孩子,这是生物的现象。这对夫妇都有耳垂,但孩子却没有耳垂,这是生物的现象。
    3. (3) 已知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决定能卷舌的基因(A)是显性基因,决定不能卷舌的基因(a)是隐性基因。一对能卷舌的夫妇生育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那么这个孩子的基因组成是,父亲的基因组成是,母亲的基因组成是
  • 23. (2018·淄博) 请完成下列有关实验探究的问题:
    1. (1) 以下是某同学为证明“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制订的实验步骤:a.取1支试管,注入2 mL糨糊;b.用凉开水漱口后,用小烧杯收集唾液; c.向试管内加入2 mL唾液;d往试管中滴加2滴碘液;e.将试管振荡后放 在37℃温水中水浴10分钟;f.观察试管内粗糊颜色的变化。实验后,该同学得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的结论。对上述分析看出:验步骤有两处错误,一是缺乏说服力;二是两个步骤顺序颠 倒,应将对调。 ②本实验所得结论存在的问题是
    2. (2) 200多年前,人们认为胃只能物理性研磨食物,而对能否化学性分解食 物有争议。为此,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设计一实验:把一块瘦肉放人 金属小笼子里,让鹰吞下小笼子,一段时间后取出,观察笼子里面瘦肉的变化。该实验若观察到现象,说明胃能进行化学性消化。能进行化学性消化的原因是胃液含有消化的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