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

更新时间:2019-03-23 浏览次数:28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及其对应的国际单位制符号,正确的是(   )
    A . 力,kg B . 质量,kg C . 加速度, D . 速度,
  • 2. 如果我们计划从广州开车去肇庆,我们可以用手机导航软件选择导航路线。如图所示,是某一常用导航软件界面图,软件界面上显示了多条不同的路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方案一中109公里是指路程 B . 方案二中的“1小时39分”是指时刻 C . 计算此行程的平均速度时,不能将车看成质点 D . 导航路线方案中的“公里数”是指位移大小
  • 3. 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有加速度的物体,其速度一定增加 B . 物体的速度有变化,则一定具有加速度 C . 加速度为零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 . 加速度越大,则物体速度的变化量越大
  • 4.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下沿粗糙斜面匀速下滑,此过程中斜面仍静止,斜面质量为M,则水平地面对斜面体(    )

    A . 支持力为   B . 支持力小于 C . 无摩擦力 D . 有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 5. 如图所示,人在水平地面做快速“下蹲”运动,设人的重力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对地面的压力一直大于G B . 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一直等于G C . 人对地面的压力先小于G,后大于G D . 人对地面的压力先大于G,后小于G
  • 6. 如图所示,为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的加速度大于 的加速度 B . 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C . 物体一直向同一方向运动 D . 的位移大小为4m
  • 7. 某同学在玩“蹦极”,如图所示,已知橡皮条自然状态的长度是20m,若不考虑空气阻力,从静止开始下落,g=10m/s2 , 则该同学(     )

    A . 下落第1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是 B . 下落前2s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C . 下落第3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是 D . 当该同学下落20m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 8. 如图所示,在中央电视台“挑战不可能”节目中,选手正沿倾斜钢丝小心翼翼地缓慢上行。在这一过程中(   )

    A . 钢丝对人的作用力垂直钢丝向上 B . 选手受到钢丝的摩擦力沿钢丝斜向下 C . 选手手中的平衡杆所受合力竖直向上 D . 钢丝对选手的支持力和选手对钢丝的压力是一对作用   力和反作用力
  • 9. 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路标.在如图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中,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秒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秒内两车逐渐靠近 B . 秒内两车逐渐远离 C . 秒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 D . 秒内两车的位移相等
  • 10. 如图所示,游乐场中,从高处A点到水面B点,有两条长度相同的光滑轨道,甲、乙两小孩同时由静止开始从A处滑向B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比乙先到B处 B . 甲、乙下滑的加速度时刻相等 C . 甲通过的位移比乙通过的位移小 D . 甲、乙在同一时刻总能到达同一高度
  • 11. (2018高一下·温州期末) 如图所示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押加”,实际上相当于两个人拔河。如果绳质 量不计,且保持水平,甲、乙两人在“押加”比赛中甲获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对乙的拉力始终大于乙对甲的拉力 B . 甲对乙的拉力大小始终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 C . 甲把乙加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 D . 只有当甲把乙匀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小才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
二、多选题
  • 12. (2017高一上·鹤壁期末) 下列给出的四组图象中,能够反映同一直线运动的是(   )
    A . B .    C . D .
  • 13. 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的(   )
    A . 位移与它经历的时间成正比 B . 瞬时速度与它经历的时间成正比 C . 平均速度与它经历的时间成正比 D . 加速度与它经历的时间成正比
  • 14. 科技馆中的一个展品如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在一种特殊的间歇闪光灯的照射下,若调节间歇闪光时间间隔正好与水滴从A下落到B的时间相同,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仿佛是固定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不动,对出现的这种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

    A . 间歇发光的时间间隔是2s B . 根据条件可以求得水滴在D点的速度 C . 水滴在B,C,D点速度之比满足 :2:3 D . 水滴在下落过程中通过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满足
三、实验题
  • 15. 为了探究弹簧弹力F和弹簧伸长量 的关系,某同学选了A.B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从图像上看,该同学没能完全按实验要求,使图像上端成为曲线,图像上端成为曲线的原因是:,弹簧B的劲度系数为,若要制作一个精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选填“A”或“B”)。

  • 16. 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对打出的一条纸带进行研究,从O点开始每5个打点作为一个计数点(中间4个打点未画出,电源频率为50赫兹),计数点分别为A、B、C、D、E,该同学已求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其数值见下表。(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计数点

    A

    B

    C

    D

    E

    速度/(

    0.70

    0.91

    1.10

    1.30

    1.49

    1. (1) 根据以上数据在所给的坐标纸中作出小车的 图线(计数点O点为计时起点,适当标出横、纵坐标刻度)。

    2. (2) 计数点O对应的速度为m/s,加速度为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
  • 17. (2017高一上·济南期中) 一隧道限速36km/h.一列火车长100m,以72km/h的速度行驶,驶至距隧道50m处开始做匀减速运动,以不高于限速的速度匀速通过隧道.若隧道长200m.求:

    1. (1) 火车做匀减速运动的最小加速度;

    2. (2) 火车全部通过隧道的最短时间.

  • 18. 如图所示,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水平且B端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乙相连,物体甲及物体乙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物体甲的质量m1=10kg,物体乙的质量m2=50kg,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sin37°=0.6,cos37°=0.8,g=10m/s2 ,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 (1) 轻绳OA、OB受到的拉力分别是多大?
    2. (2) 物体乙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至少多大?
  • 19.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薄木板,它的右端与桌面的右端相齐,在薄木板的中央有一个小滑块(可视为质点),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某时刻起对薄木板施加一个向右的拉力F使木板向右运动,已知拉力F=4.5N时,小滑块与木板之间恰好发生相对滑动。薄木板的质量M=1.0kg,长度L=1.0m,小滑块的质量m=0.5kg,小滑块与桌面、薄木板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2,设滑动摩擦力等于它们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m/s2 . 求:

    1. (1) 拉力F=3.6N时,m与M的加速度各为多大?
    2. (2) 小滑块与薄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3. (3) 若使小滑块脱离木板但不离开桌面,拉力F应满足的条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